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脂血症是指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GL-C)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1]。临床上可为原发性或继发于其他疾病,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动脉血管内斑块形成、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因此,控制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斑块成为一级预防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研究了氟桂嗪0.5mg.kg^-1.d^-1和2.0mg.kg^-1.d^-1服用,连续14周,对大鼠血浆脂质,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以及对大脑中动脉结扎后脑梗塞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氟桂嗪两剂量均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小板聚集性和脑卒中的梗塞体积;同时使血浆TG降低 0.5mg.kg^-1.d^-1还升高HDL,但对血浆CHO及LDL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3产地长梗薤白提取物(ANBE)降脂作用的差异。方法:利用家兔高脂血症模型,研究3产地ANBE的脂质调节作用。结果:3产地ANBE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家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和HDL-C/TC比值,同时,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家兔的过氧化脂质(LPO)。结论:3产地ANBE都具有较强的纠正高脂蛋白血症脂蛋白-胆固醇代谢紊乱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此作用与药物产地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4.
脑梗塞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口服鱼油制剂4.05克/日,4~6周。总胆固醇、甘油三脂、ApoB血浆水平降低,治疗前后分别是P<0.01,P<0.001,P<0.005,HDL-C血浆水平增高,P<0.005,TC/HDL-C和LDL-C/HDL-C比值下降。结果表明鱼油可以有效的治疗高脂血症,对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栓塞性疾病有重要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53例脑梗塞及2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RBC膜胆固醇、磷脂、RBC变形能力及血浆脂质测定,发现脑梗塞患者RBC变形性显著低于对照者,其变形能力与RBC膜胆固醇/磷脂比值呈负相关,与血浆ApoA—Ⅰ呈正相关;RBC膜胆固醇含量与血浆ApoA—Ⅰ、HDL—ch呈显著负相关,与ApoB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血浆胆固醇无直线相关关系。提示检测载脂蛋白可更好反映体内血脂代谢及细胞膜脂质水平。  相似文献   

6.
对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及血糖,血脂,血浆脂蛋白,血尿酸等项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急性脑梗塞组红细胞膜胆固醇,胆固醇/磷脂比值,过氧化脂质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膜磷脂低于对照组;血糖,血脂,血尿酸正常的脑梗塞患者除膜过氧化脂质明显升高外,其余财时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红细胞膜指质成分改变与血糖,血脂,血尿酸,血浆脂蛋白异常有显著相关性。提示急性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脂质成分改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测定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血清丙二醛(MDA)及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探讨PTSD患者是否存在显著的脂质过氧化。方法:地震灾后1年,对596例参加抗震救灾的志愿者进行PTSD问卷调查,确诊为PTSD者24例,对其中18例(PTSD组)和32名未参加抗震救灾的健康招募者(对照组)进行血清MDA浓度及血浆总SOD活性检测。结果:两组血清MDA浓度及血浆SOD活性均为非正态分布资料;运用等级资料检验,两组血清MDA浓度及血浆SOD活性水平差异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8,0.007)。结论:PTSD患者存在显著的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测定了30例脑血管病(CVD)患者血浆及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水平以及红细胞膜流动性。结果表明:CVD 患者血浆及红细胞膜MDA、红细胞膜平均微粘度(6)明显升高,伴有心肌损害者更为明显;直线相关分析表明:红细胞膜微粘度与血浆及红细胞膜MDA存在明显正相关,提示CVD患者血浆及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的增高,是导致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对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及血糖、血脂、血浆脂蛋白、血尿酸等项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急性脑梗塞组红细胞膜胆固醇、胆固醇/磷脂比值、过氧化脂质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膜磷脂低于对照组;血糖、血脂、血尿酸正常的脑梗塞患者除膜过氧化脂质明显升高外,其余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红细胞膜指质成分改变与血糖、血脂、血尿酸、血浆脂蛋白异常有显著相关性。提示急性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脂质成分改变与严重代谢紊乱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量元素及脂质过氧化在高血压的形成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浆内锌、铜浓度 ,采用石墨炉法测定血浆硒的水平 ,采用 TBN比色法检测血浆内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 (MDA)的含量。分别与健康对照组、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组进行了测定。结果 :健康对照组、高血压组及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组血浆铜、硒水平及铜 /锌比值均分别依次降低 ,各组间血浆硒含量及铜 /锌比值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 ,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组血浆铜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5 ) ,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三组间血浆锌及 MDA水平均分别依次增高 ,且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组血浆锌水平较单纯高血压组及健康对照组升高明显 (P<0 .0 5 ) ,各组间MDA水平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0 .0 5 )。结论 :脂质过氧化损伤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的意义 ,而微量元素可能不仅通过参与自由基清除作用来影响血压的调节 ,同时可能还有其它的作用机制 ,使其与高血压的形成密切相关 ,实验结果提示注意平衡饮食中的微量元素及控制脂质过氧化 ,对高血压的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背景:降脂药物都具有一定副作用,故运动改善血脂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的:观察游泳训练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材料:雄性5 周龄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饮食控制组和游泳训练组4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其余3组饲喂高脂饲料3周建立小鼠高脂血症模型。 方法:造模后处死模型对照组,另3组都转入正常饮食,游泳训练组开始进行6 周的游泳训练,水温(30±2)℃,水深35 cm,6 d/周,第1周游30 min/d,以后每周递加10 min,至第6周游泳90 min/d。 主要观察指标:测定各组腹腔脂肪、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结果:饮食控制组和游泳训练组小鼠体内脂肪蓄积均减少,但游泳训练的效果更明显。游泳训练组小鼠血浆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模型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模型对照组(P < 0.05,0.01),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饮食控制组和游泳训练组小鼠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丙二醛和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 < 0.05,0.01),游泳训练组的效果更显著。游泳训练对由高脂血症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加剧有抑制作用,还可以降低肝组织的胆固醇水平,其效果好于饮食控制组。 结论:游泳训练加上饮食控制能够减少高脂血症小鼠脂肪蓄积,抑制由高脂血症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加剧,调节血脂代谢,效果优于单纯的饮食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吸烟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及脂质的影响,测定了33例ACI吸烟患者及25例ACI非吸烟患者的脂质、载脂蛋白B(AP。B)及脂质过氧化物等含量。l资料和方法58例ACI患者按是否吸烟分为2组,()吸烟组:33例(男25例,女8例),平均年龄(63.l士8.1)岁.累积吸烟年限>5年以上,平均为25年,每日吸20支(卷烟)以上。()非吸烟组:作为对照组,25例(男7例,女18例),平均年龄(60.2土7.9)岁。上述病例均符合198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血浆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分离参考Ha…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及肥胖是公认的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近年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也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纳入血浆Hcy.在研究了高血压、高脂血症等诸因素后,发现收缩期高血压与脑血栓形成有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测定并观察了49只高胆固醇食,高糖食和正常食对新西兰白兔脑缺血后血脂,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并提取血浆密度脂蛋白制成氧化型密度脂蛋白,用薄层层析法分析了其脂质成分变化。结果示:胆固醇组血清游离脂肪酸,胆固醇和磷脂含量显著增高,且脑缺血后增高更显著,血浆和LDL的LPO含量亦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5.
为阐明低密度脂蛋白(LDL)分子颗粒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以胆固醇负荷家兔为动物模型,从血浆及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内LDL的脂质生化学和超微形态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随着胆固醇负荷时间的增加,血浆LDL中的各项生化指标如:TC、TG、PL、LPO以及ApoB等的含量逐渐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灶内LDL中除CE及SpotX百分比明显增加外,LDL分子颗粒也明显增大。这一结果提示,血浆及动脉壁内LDL分子颗粒的增大可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原因之一。因此,限制脂类物质的过量摄入,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可能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梗塞病人血浆中NO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改进的Griess法测定了脑梗塞病人血浆中一氧化氮含量。结果表明,脑梗塞急性期组病人血浆中一氧化氮含量显著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血浆中cGMP、内皮素、维生素E、维生素A以及脂质过氧化物等与一氧化氮相关物质的变化,探讨了脑梗塞急性期病人血浆中一氧化氮含量升高改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69例高脂血症患者(其中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19例,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24例,混合型高脂血症26例),经用脉泰宁胶九0.45g,每日三次治疗3mo。结果: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显著(P<0.01);提示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脉泰宁能降低血脂,软化血管,调节人体脂质代谢,是目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较理想的首选降血脂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浆脂质过氧化物与抗氧化物在缺血性脑梗死不同病期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 4 8例脑梗死不同病期患者血浆脂酰氢过氧化物 (AHP)和维生素E的含量并与正常人比较。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组患者 (19例 )血浆AHP水平显著升高 ,血浆维生素E水平显著降低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P <0 0 5 ) ;恢复期组患者 (17例 )血浆AHP水平明显下降 ,与急性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血浆维生素E水平未见明显回升 ;后遗症期组 (12例 )患者血浆AHP水平与恢复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血浆维生素E水平与急性期组比较无显著提高 (P >0 0 5 )。结论 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应常规监测血中过氧化脂质及抗氧化物含量 ,抗氧化治疗可能有利于脑梗死患者的康复和预防脑卒中的复发。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往临床试验提示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为主的他汀类药物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脂质氧化理论”的深入研究,氧化型LDL(OX-LDL)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往临床试验提示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为主的他汀类药物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脂质氧化理论"的深入研究,氧化型LDL(OX-LDL)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