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着眼于望诊的资料儿科辨证的特点,主要着眼于望诊的资料。因为儿科诊法虽然仍以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作为辨证的依据,但小儿不会语言,代述病情,未必都是患儿最痛苦之处,且在就诊时,多不与医生合作,往往畏医而啼叫,由此而致声音、脉象变动失真,所以问、闻、切诊甚难,所得的资料多不可靠,故儿科的辨证特点之一,即是小儿肌肤柔嫩,凡内在疾病,都易从苗窍、颜色显现出来,临床辨证,要特别注意面部的颜色和眼、耳、口、 相似文献
3.
根据前人对小儿病理特点的论述,有受病、传变、机转、康复四个方面。一、受病儿科病证主要是外感和内伤。所以石寿棠在《医原》中提出:小儿“肌肤疏薄,易于感触”,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提出:“小儿初生之时,肠胃绵脆,易饥易饱。由于小儿肌肤疏薄,腠理不密,卫外机能 相似文献
4.
一、病因特点小儿的病因特点,首先是肌肤疏薄,腠理不密,卫外机能未固,寒冷衣着不能自理,因此,六淫之邪则易从皮毛而入,侵犯肺气,外感疾病特多;其次是小儿的元气不足,抗病能力极差,特别是半岁以后,在母体所获得的先天禀赋抗病能力逐渐减弱,因此,时疫疠气则易从口鼻而入,而致多种传染病的发生;再其次是小儿胃肠狭小,脾气不足,功能很不健全,运 相似文献
5.
6.
所谓“书法”,不同于一般的写字。字,读过书的人,人人会写,但未必能称作书法。不但能写,而且能符合书写法度,写出来的字生动、活泼、优美,才能称得上基本获得书法之要旨。书写法度,除了笔法以外,最主要的是与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7.
9.
书写中每一笔画,都有它运行的路线,但前一笔的收笔往往要为后一笔的起笔作好准备。后一笔和前一笔在意蕴上有一个连续、承接的内在关联。书写速度越快,这种意蕴上的关联表现得越明显,甚至在外形上形成了前后连续衔接的笔画。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曾世荣,元代著名的儿科医学家,重视优生优育,并详论初生诸疾,对中医新生儿学较早集中论述,还对惊风进行了细化,将急惊风归纳为"痰""热""惊""风"四证及"抽""搦""颤""掣""反"引"窜""视"八候,提出镇惊、截风、退热、化痰治法,立琥珀报龙丸、镇惊丸等治疗惊风.另外,应用四言七句歌诀推广医学知识,强调对患儿无论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可见其学术思想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薛己,字新甫,号立斋,明,吴郡(江苏苏州)人,约生活于1486~1558年。父亲薛铠,字良武,府学诸生,精于医术,尤擅儿科。薛氏父子合著《保婴撮要》一书。前十章论及小儿内科为薛铠撰写,薛已补充医案数百例;后十章论及外、五官、皮肤等科为薛己撰写。本文重点论述薛己对儿科学的贡献。开创小儿外科的先河早在公元前十四世纪,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就有“龋”(龋齿)等儿科疾病的记载。在漫长的四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儿科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几个阶段。自中医儿科最早的一部专著《颅卤经》问世以来,直至明代先后出现不少儿科名著,如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刘(日芳)的《幼幼新书》、董汲的《小儿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