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的分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及与肿瘤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探讨MVD、VEGF、NOS在胃癌浸润、转移中的意义及其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手术切除人胃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的VEGFi、NOS、eNOS、nNOS的蛋白表达,对肿瘤微血管以CD34抗体染色并检测MVD。结果:56例胃癌组织MVD值平均为36.25±6.32;VEGFi、NOS、eNOS、nNOS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6%、75.0%、80.4%、83.9%;不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及TNM分期的胃癌中MVD值的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i、NOS、eNOS、nNOS的表达随胃癌浸润深度的加深,淋巴结转移程度的提高而上调(分别为P<0.05,P<0.01,P<0.01,P<0.01);VEGFi、NOS阳性表达胃癌组织中的MVD值高于阴性表达者(分别为P<0.05,P<0.01);VEGF及iNOS表达均阳性者34例,VEGF表达阳性,iNOS表达阴性者5例,两者表达均阴性8例,iNOS的表达与VEGF表达有关(P<0.01)。结论:随着胃癌浸润,转移程度进展,肿瘤MVD值增高,VEGF、NOS的表达上调;胃癌中VEGF及iNOS的表达与肿瘤MVD有关,提示VEGF及iNOS在胃癌生长,浸润及转移中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iNOS表达与VEGF表达有关,VEGF可能通过增加iNOS的表达促进肿瘤微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2.
周俊伟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3):190-191,194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68例老年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VEGF及MVD,对VEGF、MVD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VEGF阳性率分别为60.3%及8.8%,胃癌组织高于癌旁组织(P<0.01);VEGF阳性及MVD升高患者3 a生存率及5 a生存率低于VEGF阴性及MVD正常者(P<0.01);VEGF及MVD与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行转移有关(P<0.01)。结论 VEGF表达与血管生成和肿瘤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骞爱荣  赵俊生  商澎  赵建业  陈建  陈志南 《医学争鸣》2003,24(12):1100-110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10 2例人胃癌组织VE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VD) .分析VEGF和MVD及其与胃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 :VEGF阳性表达率为4 9.1% ,VEGF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 (P <0 .0 5 ) ,VEGF表达和MVD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 ,而与组织学分级无关 ;VEGF表达还与胃癌浸润深度和生长方式密切相关 (P <0 .0 5 ) ;VEGF表达阳性或MVD≥ 5 0的胃癌患者 5a生存率较低 (P <0 .0 5 ) .结论 :VEGF与胃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对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有促进作用 ,VEGF和MVD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2例胃癌组织VE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分析VEGF和MVD及其与胃癌各临床病理指标间关系。结果 VEGF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P<0.01),VEGF表达和MVD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皆P<0.05),与肿瘤分化无关(P>0.05)。结论 VEGF与胃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对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有促进作用,VEGF或MVD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病理及临床分期间的关系。应用抗人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抗VEGF单克隆抗体,采用ABC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45例胃癌组织中MVD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胃癌组织中MVD平均值为31.4±14.3,VEGF表达阳性率为53.3%(24/45),VEGF表达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P<0.05);MVD值和VEGF表达在不同的Borrmann分型及TNM分期中各不相同,并随着疾病的分期而增加(P<0.01)。提示胃癌MVD值和VEGF的表达密切相关,并与胃癌的病理及临床分期相联系,两者均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以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胃癌和癌旁组织标本各41例,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VEGF、Ang.2和CD34表达;CD34.染色热点处计算MVD.分析VEGF和Ang-2表达、MVD、肿瘤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就41例胃癌患者的预后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多重回归分析.结果 胃癌和癌旁组织中MVD分别为51.91±15.38和30.76±10.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阳性表达标本(71%)MVD为51.93±16.36.阴性表达标本MVD为31.52±5.18(P=0.0014);Ang-2阳性表达标本(63%)MVD为51.83±5.23,阴性表达标本MVD为32.20±4.77(P<0.01).相关分析显示,VEGF、Ang-2、MVD与癌肿大小、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淋巴转移显著相关.多重回归分析表明.浸润深度是胃癌重要预后因素(P<0.001).结论 胃癌组织中VEGF、Ang-2的表达与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通过VEGF和Ang-2高表达而诱导的高MVD对判断胃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以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胃癌和癌旁组织标本各41例,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VEGF、Ang.2和CD34表达;CD34.染色热点处计算MVD.分析VEGF和Ang-2表达、MVD、肿瘤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就41例胃癌患者的预后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多重回归分析.结果 胃癌和癌旁组织中MVD分别为51.91±15.38和30.76±10.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阳性表达标本(71%)MVD为51.93±16.36.阴性表达标本MVD为31.52±5.18(P=0.0014);Ang-2阳性表达标本(63%)MVD为51.83±5.23,阴性表达标本MVD为32.20±4.77(P<0.01).相关分析显示,VEGF、Ang-2、MVD与癌肿大小、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淋巴转移显著相关.多重回归分析表明.浸润深度是胃癌重要预后因素(P<0.001).结论 胃癌组织中VEGF、Ang-2的表达与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通过VEGF和Ang-2高表达而诱导的高MVD对判断胃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整合素β3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18例胃癌组织中整合素β3mRNA、VEGF和CD34的表达。结果非肿瘤胃黏膜中整合素β3mRNA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胃癌组(P〈0.01);具有浸润性生长、脉管侵犯和淋巴结、肝脏、腹膜转移的T3~T4期胃癌组织中整合素β3mRNA、VEGF阳性表达例数和微血管密度值(MVD)值均显著高于膨胀性生长和无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肝脏及腹膜转移的T1~T1期胃癌组织(均P〈0.01):整合素β3mRNA、VEGF表达和MVD值之间均呈正相关性(均P〈0.01);整合素β3mRNA、VEGF呈阳性表达和MVD值≥54.9个/mm^2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均低于整合素β3mRNA、VEGF呈阴性表达和MVD值〈54.9个/mm^2者(均P〈0.05或0.01)。结论整合素β3和VEGF可促进胃癌血管生成,并参与肿瘤侵袭转移过程,检测整合素β3和VEGF的表达可作为评价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蒋晖  金留根  周士福 《西部医学》2005,17(3):203-205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1 2 4例胃癌病人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 ,分析VEGF和MVD及其与胃癌组织学分型,TNM分期、癌肿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 VEGF表达强度和MVD与胃癌的TNM分期(P<0 .0 5 )、淋巴结转移(P<0 .0 5 )及远处转移(P<0 .0 1 )相关,而与组织学分型无关(P>0 .0 5 ) ,MVD与VEGF表达两者呈正相关(r=0 .89,P<0 .0 1 )。结论 VEGF与胃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对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有促进作用,VEGF和MVD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胃癌、结肠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胃癌、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检测 35例胃癌、2 1例结肠癌中VEGF的表达。 结果  35例胃癌、2 1例结肠癌组织中 ,VEGF表达总阳性率 6 7.86 % (38/5 6 ) ,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表达阳性占 75 .6 1% (31/4 1) ,无淋巴结转移VEGF表达阳性占 4 6 .6 7% (7/15 ) (χ2 =4 .35 ,P <0 .0 5 )。癌组织浸润至浆膜层及浆膜外者VEGF表达阳性占 77.5 0 % (31/4 0 ) ,浸润至肌层及粘膜层者VEGF表达阳性占 4 3.75 % (7/16 ) (χ2 =6 .71,P <0 .0 1)。 结论 VEGF促进胃癌、结肠癌的生长、侵袭与转移 ,可作为肿瘤的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cdysoneless(EC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Real-timePCR法检测56例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ECD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中ECD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ECD蛋白表达与胃癌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CR结果显示ECDmRNA在胃癌组织中较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增高。100例胃癌组织中54例(占54.0%)ECD蛋白阳性表达。胃癌组织中ECD表达与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远处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ECD表达阳性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35.8±1.9)月,显著低于阴性组的(45.2±1.9)月(P〈0.01);ECD表达阳性组的五年生存率为24.1鬈(13/54),低于阴性组的50.0%(23/46)(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Lauren分型可以作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因子(P〈0.05),而ECD表达不能作为胃癌的一个独立预后因子(F=-0.212)。结论:ECD在胃癌中表达增高,其表达水平与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远处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且其高表达与胃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AQP1)、微血管密度(MVD)与细胞胀亡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蛋白印迹法检测55例胃癌、22例胃正常组织中AQP1的表达,Ⅷ因子相关抗原多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法计数MVD,透射电镜观测细胞胀亡情况。随访并分析AQP1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存在细胞胀亡;Ⅲ+Ⅳ临床分期胃癌组织中的胀亡指数(OI)高于Ⅰ+Ⅱ临床分期(P<0.01);淋巴结转移组OI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AQP1表达强度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胃癌组织标本中,AQP1阳性表达率为58.2%,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胃癌伴淋巴结转移组AQ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AQP1表达、有无淋巴结转移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细胞胀亡和AQP1表达与胃癌的血管生成、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AQP1可以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NSCLC组织中COX-2、PCNA、VEGF及CD34表达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78例NSCLC中,COX-2、PCNA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5%、89.74%及60.25%,CD34表达的MVD值为(38.5±7.59),COX-2表达与NSCLC组织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TNM(tumor-node-metastasis)分期中Ⅲ~Ⅳ期组,PCNA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存在显著差异(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COX-2阳性表达与VEGF及MVD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COX-2阳性表达强度与PCNA阳性表达强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COX-2、PCNA、VEGF和MVD在NSCLC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同时检测NSCLC组织中COX-2、PCNA、VEGF及MVD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HIF-1α和VEGF蛋白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40例甲状腺癌组织、50例甲状腺腺瘤及3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并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分析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中HIF-1α、VEGF阳性表达和MVD计数均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和甲状腺腺瘤组织(P<0.05).在140例甲状腺癌组织中,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浸润达包膜或包膜外、分化程度高以及AJCC分期高者HIF-1α的表达明显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未突破包膜、分化程度低以及AJCC分期低者(P<0.05).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浸润达包膜或包膜外以及AJCC分期高者VEGF及MVD计数明显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未突破包膜以及AJCC分期低者(P<0.05).甲状腺癌组织中HIF-1α、VEGF表达及MVD值之间相互两两呈显著正相关(r=0.605、0.564、0.513,P< 0.05).结论 HIF-1α、VEGF和MVD计数可作为辅助甲状腺肿瘤早期鉴别诊断和预测其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蛋白(Kiss-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中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NSCLC组织标本68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Kiss-1和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CD34标记)。结果NSCLC组中Kiss-1和VEGF阳性率和MVD值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Kiss-1和VEGF阳性表达均与NSCLC组的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并且在NSCLC组织中两者表达呈负相关;NSCLC组中Kiss-1和VEGF阳性者的MVD值与其阴性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有无淋巴结转移者中Kiss-1和VEGF阳性者的MVD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得出Kiss-1和VEGF的表达与MVD值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Kiss-1和VEGF在NSCLC发生和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Ki8S--1和VEGF与NSCLC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生存预后关系.方法 收集1997~2007年收治生存期≥5年及≤3年大肠癌患者标本各3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测定这60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和MVD表达,分析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点及患者预后关系.结果 ≥5年30例大肠癌患者VEGF,MVD表达强度与≤3年30例大肠癌患者在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及病理分型差异性不显著(P>0.05),且VEGF与MVD表达两者呈正相关(r=0.974,,P<0.05).结论 VEGF对大肠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有促进作用,VEGF和MVD可以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预后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D40、人乳头瘤病毒(HPV)、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CD34在不同宫颈组织上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收集239例子宫颈组织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其中正常子宫颈组织38例,慢性宫颈炎4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02例,宫颈鳞状上皮癌标本5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检测不同宫颈组织中CD40、HPV16/18-E6、VEGF的表达以及以CD34抗体检测宫颈癌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CD40分子、HPV16/18-E6、VEGF和CD34+MVD在宫颈癌中均为高表达,与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40分子的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HPV16/18-E6、VEGF以及CD34+MVD的表达成正相关(P〈0.01或〈0.05)。CD40分子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和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肌层浸润深度亦成正相关(P〈0.01或〈0.05)。结论 CD40分子在宫颈癌肿瘤发生、发展过程及肿瘤血管的生成中起着一定的作用;CD40分子在宫颈癌组织上的表达不仅为研究肿瘤的临床进展提供了参考指标,同时也为宫颈癌的肿瘤生物学治疗提供了一靶分子。  相似文献   

18.
NF-κB在胃癌及其淋巴结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在胃癌、癌旁及其淋巴结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分析NF-κB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以及原发灶和转移灶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89例胃癌组织、54例癌旁组织、41例淋巴结转移灶、32例正常胃黏膜中NF-κB的表达。结果:胃癌、癌旁和正常胃黏膜NF-κB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5%,43%和16%。3组之间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NF-κB阳性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分化程度、Lauren分型有关(P〈0.05)。41例淋巴结转移灶和相对应的41例胃癌组织NF-κB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转移灶中NF-κB高表达。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NF-κB阳性表达对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NF-κB的异常表达可作为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NF-κB高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转移灶癌组织和原发灶相比有异质性。NF-κB的表达可以作为胃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MSCT增强征象与肿瘤血管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肾透明细胞癌MSCT增强征象与MVD、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 (1)50例CRCC的MVD平均为(34±10.78)条/视野,VEGF阳性表达率94%(47/50)。MVD与VEGF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rs=0.0502,P〉0.05)。(2)CT征像与MVD及VEGF的表达:肿瘤直径〉3.0cm组,肿瘤内有出血坏死组,有静脉癌栓组的VEGF阳性表达、MVD均高于相对应组,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及无假包膜组的MVD均高于相对应组,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P期肿瘤强化CT值、强化程度、强化比值与MVD呈正相关(r分别为0.817、0.812及0.457,P均〈0.05)。(3)本组CRCCⅠ期13例,Ⅱ期15例,Ⅲ期13例,Ⅳ期9例。MSCT对CRCC检出率、定性诊断正确率均为100%,分期正确率88%(44/50)。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的MSCT增强影像特征可客观反映CRCC中MVD及VEGF的阳性表达,可无创地判断RCC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能为临床选择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