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防胰肠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彭淑牖教授设计的胰肠捆绑式吻合法进行胰肠吻合并加以改进,游离胰腺断端3cm,胰管内置硅胶小儿胃管,两者用丝线固定,空肠3cm反折处用电凝破坏其黏膜,目的是破坏空肠黏膜的分泌功能,有利于与胰腺粘连愈合,胰断端套入空肠内3cm,空肠断端与就近胰包膜缝合4针,于空肠断面旁系膜第1、2支血管间用7号丝线环绕空肠壁捆绑,使空肠壁与胰腺紧密相贴并用4针缝线固定,松紧度以能插入14号弯钳为准。结果经过连续82例临床应用,均未发生胰瘘,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结论本法操作方便、省时、并发症较少,是胰肠吻合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正伦  崔专义 《河北医药》2003,25(8):605-606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院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2例 ,采用空肠粘膜空肠断端胰腺缝合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单纯捆绑式胰肠吻合术 ,无 1例发生胰瘘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2例中 ,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44~ 65岁 ,平均 5 7岁。其中壶腹癌 3例 ,胰头癌 7例 ,十二指肠平滑肌瘤 1例 ,十二指肠腺癌 1例。1 2 手术方法  1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均采用Child方式重建。吻合顺序为胰、胆、胃。空肠胰腺吻合及胰管的处理方法 :( 1) 5例行空肠粘膜胰腺缝合 ,空肠断端与胰腺缝合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手术步骤 :①断胰 :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的发生率与临床意义。方法切除胰头后,将胰腺残端游离2.5~3.0 cm,将准备与胰腺吻合的空肠袢断端2.0~2.5 cm浆肌层剥除,施行套迭式胰空肠端端吻合,最后,在距浆肌层游离缘1.0~1.5 cm处空肠上下壁各缝一针,固定套入的胰腺残端。结果 70例患者中4例发生胰漏,分别用善得定和施他宁治愈,无1例死于胰肠吻合口漏。结论该法操作较简便,适用于胰腺残端各种情况的处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黄文峰  胡侃  聂剑  胡自苗 《江西医药》2010,45(11):1093-1094
目的探讨闭合性胰腺断裂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0~2008年4月我院收治的15例胰腺断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行胰体尾切除+胰头断端闭合;6例行胰体尾切除+胰头断端Roux-en-y吻合;3例行胰头、体尾部断端空肠吻合。3例行胰腺断裂口空肠吻合。结果术后发生胰漏3例,切口裂开1例,均发生于胰头断端行缝合病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对胰腺断裂伤采取个体化的术式,胰腺断端空肠捆式或套式可有效预防胰瘘。  相似文献   

5.
胰腺闭合性损伤24例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6月~2005年5月我院收治的24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胰腺损伤的和程度分别行裂口缝合引流术,远侧胰切除、近侧胰缝合术,远侧胰切除、胰断端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近侧胰缝合、远侧胰空肠Roux-en-Y吻合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胰瘘4例(16.7%),腹腔感染3例(12.5%),死亡3例(12.5%).结论 闭合性胰腺损伤术前诊断不易,术中应仔细探查胰腺.及时、合适的手术治疗是决定病人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自1997-02以来,我们对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采用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断胰后找出主胰管,外翻缝合固定3针,然后胰断端的前后缘以4-0丝线8字缝合止血。分出胰腺断端3cm,然后用2根7-0丝线分别于胰断端的上下两处8字缝合线圈内绕出,不打结,于距空肠断端10cm处引出,牵引协助胰断端套入,套入后空肠断端与胰腺被膜未缝合固定,而是在未套入前距空肠断缘0.2cm处,用可吸收线浆肌层缝合一周,不收紧,然后以组织钳分别夹住空肠端的上下两处,与牵引线配合顺利套入,结扎荷包缝线,最后再按捆绑式胰肠吻合的要求捆绑胰肠,两道结扎线的松紧…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胰体尾切除术中胰腺残端行胰肠吻合和使用切割缝合器关闭胰腺残端两种方法对减少胰漏的有效性。方法对36例接受胰体尾切除术不同残端处理方法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方法和胰漏的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吻合组胰漏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体尾切除术时行胰腺残端-空肠端端吻合相对于切割缝合器封闭胰腺残端能更有效的防止胰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黄建钊  刘隽 《贵州医药》2016,(2):156-159
1 概述 因不同原因行胰腺切除术后,消化道的重建一直是技术难点.重建消化道的原则有:符合生理功能;防止吻合口渗漏;不易发生上行感染.目前胰腺空肠吻合是胰腺切除术后的首选方法,而胰瘘的发生率与胰肠吻合的方法密切相关.临床常用的胰腺空肠的重建术式有: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胰腺空肠导管对粘膜端侧吻合、胰腺空肠端侧吻合、捆绑式胰腺空肠吻合、胰管空肠侧侧吻合.不论何种吻合方式,尽量简单易行,关键要理解各种术式的特点和适应证,根据术中实际情况和手术者对术式的熟练程度,选择合适的吻合方式,确保吻合质量,避免吻合口瘘及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新的壶腹癌和胰头癌治疗方法。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采用经典的Whip-ple术式,选用Child吻合方法(胰腺空肠吻合采用胰腺残端空肠套入式吻合),T管下臂通过胆总管空肠吻合口,胰管内置硅胶小儿胃管作内引流或外引流。结果25例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胆总管末端壶腹癌1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5例,十二指肠癌1例(以上均为腺癌),胰头癌8例(腺磷癌1例,腺癌7例)。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目前仍是治疗胰头癌及壶腹部癌的主要手段,但对二者的治疗效果却存在显著差异,对壶腹部癌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胰头癌。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65~1982年底,收治壶腹部周围恶性肿瘤100例,其中20例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男13例,女7例,年龄25~60岁。胰头癌5例、壶腹部癌11例、十二指肠淋巴肉瘤、十二指肠癌、胰腺囊腺癌、胰岛细胞癌各1例。手术方式:Child氏式14例、胰-空肠对端吻合Roux-en-y式4例、胰-空肠端侧吻合1例、全胰切除术1例。其中采用40cm长小塑料管或硅胶管作胰管内置管-肠腔内引流7例、主胰管-空肠粘膜对端吻合1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4例,部分性肠梗阻2例,胰瘘、胆瘘、肠瘘、迟发性腹腔内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2001年间连续实行的4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的并发症及死亡率。总结其经验与教训。结果 本组4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12例(26.1%),其中胰瘘5例。住院期死亡率2.2%。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对合吻合及胆管空肠器件吻合,进行胰肠、胆肠重建的18例无1例术后并发胰瘘、胆瘘,也无手术死亡。结论 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外科手术操作术式及积极的围术期处理。胰管空肠黏膜对合吻合及胆管空肠器件吻合技术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肠、胆肠重建是降低术后胰瘘、胆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胃部分切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为传统的手术力法,术后并发症占5~10%,其中十二指肠断端瘘为胃空肠吻合术(BillrothⅡ式)近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70~1978年所作的1350例Ⅱ式胃大部切除术中的675例,采用改良十二指肠断端缝合(“8”字贯穿,荷包缝合),有效地避免了十二指肠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操作复杂,胰漏、胆漏、出血等并发症多,虽经反复改进,仍欠满意。近2年多来,共行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Child法重建消化道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即胰空肠吻合采取端端套入法,吻合处黏膜行石炭酸烧灼加外捆绑,主胰管加外引流等。患者术后恢复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胰腺和空肠的吻合技术被认为是防止胰瘘发生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为此,出现了很多胰肠吻合方法及其改进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我们参考、借鉴了众多简便、实用的胰肠吻合技术,在1998-2005,8年间,完成了后壁免缝套入式胰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捆绑式胰空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的安全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8月至2008年12月本院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采用彭氏捆绑式胰空肠吻合术4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胰肠吻合口漏、胆漏、胃肠吻合口漏。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8例3-10个月,B超、CT检查胰腺残端附近无积液。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捆绑式胰空肠吻合能起到避免吻合口胰漏的发生,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5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置肠腔减压管预防胰漏的发生。方法本文总结2003年10月至2007年4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3例,其中上腹部挤压伤2例,胰头癌12例,胆管下段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39例。吻合方式:采用胰腺残端空肠端侧吻合25例,胰管空肠端侧吻合28例。53例均采用Prolene线行胰肠吻合,空肠腔内置入引流管,自失功肠袢侧壁戳创引出腹壁,肠袢侧壁戳创口与腹壁间固定。结果术后无一例发生胰漏,1例因腹腔内有少量出血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因基础疾病致呼吸功能不全于术后30天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胰肠吻合术中置肠腔内减压预防胰漏的发生是可行的,该术式可作为临床进一步研究预防胰漏的发生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伤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处理方法。方法对2000-12~2009-12收治的42例胰腺外伤的临床资料,包括损伤程度、手术方式、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Ⅱ级18例,Ⅲ级10例,Ⅳ级9例,V级5例。单纯缝合引流18例,远端胰腺切除、近端缝合结扎8例,近端缝合结扎、远端与空肠吻合8例,近端与远端直接吻合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4例,暂缝扎断端、Ⅱ期手术1例。痊愈38例,病死4例。其中手术前病死(合并颅脑外伤)1例,死于胰漏1例、肠瘘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外伤性胰腺损伤临床表现隐匿,及早完善检查,明确诊断;要根据胰腺损伤的部位、病情分级和严重程度,决定手术方式,充分引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邸恩昌  窦剑 《河北医药》1996,18(4):199-200
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我们采用胰空肠端侧套入式吻合并在空肠袢内放置直径0.8-1.0cm的引流管引出体外进行低负压吸引的方法,防止术后胰空肠吻合口瘘并发症的发生。经11例病人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我们认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空肠吻合瘘的发生原因是由于胰腺空肠吻合口受张力、血运、肠腔内压力以及胰液腐蚀的影响,吻合口可以发生溢漏、渗漏或破裂。采用低负压吸收的方法,将空肠袢内的胆汁、胰液以及肠液均引了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3年收治的42例胰腺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胰腺损伤Ⅰ级4例,Ⅱ级14例,Ⅲ级15例,Ⅳ级6例,Ⅴ级3例。结果:术前确诊8例,其余34例术中确诊。保守治疗4例,行单纯外引流12例,胰头侧缝合加胰尾脾切除12例,胰头侧缝合、胰体尾侧断端与胃吻合1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十二指肠憩室化2例,死亡2例。结论术前确诊胰腺损伤较为困难,术前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可提高诊断率。对怀疑或诊断为胰腺损伤者,尽早手术探查,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可有效地减少其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闭合性胰十二指肠损伤 2 0例的诊治体会 ,加深对此类损伤的认识 ,探讨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1996年 12月~ 2 0 0 1年 12月间收治的胰十二指肠损伤 2 0例进行分析 ,男 18例 ,女 2例 ,胰腺挫裂伤 7例 ,胰尾断裂 4例 ,胰体部断裂 2例 ,胰腺挫伤并十二指肠第三段断裂 3例 ,胰头裂伤十二指肠第二段破裂 1例 ,十二指肠第二段破裂 2例 ,胰腺钩突撕脱十二指肠第二段破裂、第三、四段交界外断裂 1例。 2 0例均手术治疗。结果  11例治愈 ,切口感染 3例 ,腹腔感染 2例 ,胰瘘 4例 ,无十二指肠瘘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胰十二指肠损伤术前不易诊断 ,应结合B超、CT及术中所见仔细探查 ,以免漏诊。手术应根据损伤轻重及合并伤加以选择。严重胰十二指肠损伤宜采用十二指肠憩室化术。胰腺挫裂伤充分引流及缝合。胰体断裂近端缝闭、远端与空肠Roux -y吻合。十二指肠破裂行修补术加胆囊造瘘、空肠造瘘 ,或十二指肠空肠Roux -y吻合。不论何术式 ,术后尽早用抑制胰腺分泌药减少或防治胰瘘或十二指肠瘘的发生。严重损伤加强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