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从"中医学经典"的培训情况、政策认可度以及培训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系统总结该培养模式在全国推广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并尝试性提出了推广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总结过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验基础上,借鉴研究生培养模式和中医师带徒的管理方式,探索总结出一套具有特色的"导师制"培养管理模式,来培养青年住院医生,在临床收到较好的效果。实行住院医师导师制,有力促进了医院的人才培养,提高了医疗质量。住院医师导师制是提高临床人才培养效果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3.
全科医师培养相关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科医学现已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行,全科医学的发展已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在我国各级政府及其卫生管理部门大力推进全科医学教育,建立全科医师制度是我国医改的战略性措施。全科医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其核心是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是"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全科医生培训示范基地"、"城市社区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示范基地"。我单位自2007年成立全科医学学科以来,通过全科医学本科教育、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社区相关诊疗技术研究,不断推进全科医师培养。本文就我单位开展全科医师培训过程中相关体会进行整理分析,提出相关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4.
关于河南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适合在县及县级以下基层医疗单位使用,对于保障广大农民的健康,缓解广大农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均具有重大意义。根据河南省前期开展技术推广培训的情况,文章对中医适宜技术在推广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颅脑创伤专业护士培训提供理论基础,提高颅脑创伤护理能力和胜任特征培训与评价质量,为临床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颅脑创伤护理专业化进程。方法:问卷法。通过发放开放式、半开放式、闭合式问卷,了解被调查者对所研究问题的态度和观点,探求和总结规律,为研究提供翔实的资料。结果:从"能力"和"胜任特征"两个角度给出了颅脑创伤专业化护理的理论参考,为颅脑创伤专业化的培训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杨建宇  天梅 《光明中医》2011,(5):919-919
[本刊讯]日前,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举办首批"天使风采"礼仪培训班,160多名护理人员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培训,通过对护士行为礼仪、服务礼仪、服务技巧、沟通礼仪、电话礼仪的培训,规范了护士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以期达到护理服务更加规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2012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6号),明确提出"改革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的制度"。为此,我校自2012年起,全面实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制度,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始全部参加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统一考核。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SOAP"分诊法在急性胸痛急诊分诊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先对我院全科护士进行"SOAP"分诊法培训;再以传统分诊法分诊的220例急性胸痛患者为对照组,以"SOAP"分诊法分诊的250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观察组,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 "SOAP"分诊法分诊失误率25%,预见性护理措施实施占82%,医护判断病情、危重相符性达96.8%,医护患三者间满意度达96.4;与对照组比较法分诊失误率显著降低(P<0.01),预见性护理措施实施所占百分比,医护判断病情、危重相符性,医护患三者间满意度均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 应用"SOAP"分诊法分诊客观、实用,在急诊病人高峰期能准确识别病人的轻重缓急,使一般急诊病人快速通过,保证危重病人的重点抢救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了解全市中、小学各年龄段学生对中医药知识的知晓情况及需求方向与接受教育、培训的学习方式,尝试从小培育学生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亲近感、认同感与自豪感,开展普及中医药知识,探讨适应当代学生需求的中医药知识教学培训的有效模式。为此,我们于2010年开始了中医药文化"四进"课题的调研,并依托其中"进学校"工程,顺利启动了对全市5所小学、3所中学及1所教育培训基地的学生开展为期1年的中医药文化和主题教学活动,并按小、初、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为加强青年医护人员的涉外沟通能力,进一步适应中医药对外交流日益增多的形势,近日,四川省绵阳市中医院邀请专家作了"交流涉外礼仪,浅谈西方文化"培训。在培训会上,授课专家结合自身涉外经历,深入浅出的讲解了西方礼仪文化、英语的日常交流运用等内容。随着医院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活动的频繁,开展此类培训活动有助于增进医护人员的涉外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1.
郁洁  杨茜芸  罗坚  李南  刘迈兰 《光明中医》2014,29(12):2678-2679
针灸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中医药院校针推专业毕业生主要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的技能操作训练和考核,理所当然成为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对象.本研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核心内容,率先采用“3+2模式”在三年制针推专业《刺法灸法学》课程考核中进行改革试点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乔云英 《光明中医》2011,26(2):301-302
本文提出针灸医籍当中"气至"的含义不仅仅是指针感,"气至"与"针感"不同,"气至"更是一种针刺有效的标志。临床判断气至的方法可以从不同的针刺感应、针感的传导方向及针刺后机体整体感觉来判断。《内经》中所讲的"气至而有效"有其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袁开惠 《中医教育》2010,29(6):36-38
"上池之水"为何物,历来说解不一,本文从语言学、民俗学、考古学等方面对"上池之水"作了探讨。认为其为古人认识中的天上所来之水,即露、霡霂。古人以其服药行为与汉代承露、饮露习俗有关,也说明了中国医学于汉代已经具备服药用水的卫生意识。  相似文献   

14.
王维  李荣亨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0):1433-1434
目的观察针灸关元、气海穴对气虚证小鼠耐疲劳能力与某些免疫指标的影响,为针灸对于气虚证的治疗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采用小鼠游泳训练模型,观测针灸关元、气海穴对小鼠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睾酮(T)、皮质醇(C)水平、补体C3、C4含量以及脾脏系数、胸腺系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针灸关元、气海穴可提高气虚证小鼠耐疲劳能力,增加Hb和Hct,提高血清T、T/C及C3、C4水平,明显降低血清C。结论针刺关元、气海穴能纠正气虚证小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失调,显著提高气虚证小鼠耐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发挥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的作用,培养青年教师尽早成为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打造一支教学素养高、执教能力强、科研水平优秀的《方剂学》教学团队,开展了以“传帮带”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本文从“传”承学科教学团队优良传统;“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带”动青年教师取得佳绩方面探索了“传帮带”在青年教师培养中所起的作用,为青年教师的培养方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根据《内经》提出的"天人相应"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天地阴阳之运转,影响人体阳气之盛衰,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必然导致人体相应的产生气血盛衰和阴阳起伏的的节律性变化。初步探讨了《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对临床疾病治疗的指导意义,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从“阴中求阳”论治慢性心衰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阴阳互根"理论以及心衰的现代认识,探讨"阴中求阳"之法加强益气活血温阳利水的作用,阻断内分泌致病机制,改善心脏代谢,提高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衰病人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中医外科“提脓祛腐”“煨脓长肉”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提脓祛腐”“煨脓长肉”的理论概念及应用方法、功效,并与现代创伤修复学的“酶学清创”“湿润疗法”进行比较,提出其中的优势与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冠状动脉循环改变引起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不平衡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疾患。临床上有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表现,属祖国医学中"胸痹"心痛"心胃痛"等范畴。论述了张仲景《伤寒论》中有关治疗冠心病的方剂,对现代诊断的急慢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用之得当,也每多奏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内消瘰疬丸治疗无法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7例用内消瘰疬丸9g,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56例用氟哌酸胶囊0.2g,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2周。结果内消瘰疬丸治疗肛瘘总有效率85.96%,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43%(P〈0.01)结论内消瘰疬丸治疗肛瘘疗效确切,特别对无法手术的肛瘘患者有治疗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