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时行明代名医申斗垣中医药治疗外科疾病临床药证研究。方法:将明代名医申斗垣撰《外科启玄》治疗皮外科疾病的中医方剂录入计算机,使用Microoft Office Excel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治疗外科疾病中药内服方123首,涉及中药206种,总用药次数为945次。结论:临床治疗核心单味药依次为甘草、当归、人参、川芎、防风、白芷、黄芪、黄芩等。主要药类为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数据分析研究《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疮疡的用药经验,丰富中医内治法在外科学中的应用,以提高中药复方治疗疮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录《中医方剂大辞典》共十一卷中,中药复方治疗疮疡的方剂共1 060首,采用Excel、SPSS 20.0、Weka 3.8、Cytoscape3.6.1等数据统计方法,分析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使用频率以及各药物之间的配伍规则。结果:经严谨合理筛选,最终对符合数据要求的369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得出高频药物使用频次、性味归经,药物间关联规则,75对核心药对及常用药物配伍。结论:根据疮疡发病的初、中、末三期不同的病机变化,分别确立消、托、补三大内治原则,此次数据分析涵盖了疮疡不同时期,针对不同人群的辨证施治。《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疮疡注重以消散为主多用清热、解表、活血化瘀、泻下、利湿等药,兼以益气健脾、行气活血、养血生肌等。基于对疮疡治疗数据分析及用药规律的研究,以便有效指导中医临床,为中医药领域新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袁泽焕  蔡煜佳 《河南中医》2022,(11):1714-1719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录《肿瘤方剂大辞典》《肿瘤良方大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治疗乳腺癌的方剂,采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249首方剂,涉及中药383味,其中抗癌解毒药8种,活血化瘀药7种,补虚药6种,化痰止咳平喘药、理气药各4种,解表药2种,利水渗湿药、平肝熄风药各1种。在关联规则分析中,当归、白芍的药物组合使用频率最高。3味、4味中药药组多以这两味中药加减配伍。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中,相同组合有乳香-没药、穿山甲-王不留行。当归、茯苓、白芍和白术等常配伍使用。结论: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多将抗癌解毒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和理气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明代名医薛己所撰《外科枢要》采用中医药治疗外科疾病用药配伍规律的文献研究。方法:将明代名医薛己撰《外科枢要》治疗疾病的中医内服方药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中药内服方137首,涉及中药172种,总用药次数1077次。结论:1核心单味药为甘草、当归、人参、茯苓、白术、川芎、陈皮、黄芪、白芍药等;2药类以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为主;3明代薛己治疗外科病以经典方四君子汤和四物汤加减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清代名医孔毓礼中医药治疗痢疾用药规律。方法:将清代名医孔毓礼所撰《痢疾论》治疗痢疾病的中医方剂录入计算机,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治疗痢疾病中药复方106首,涉及中药126种,总用药次数为706次。结论:临床以补虚药、温里药、清热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等为主要药类;核心单味药依次为甘草、人参、白术、茯苓、黄连、当归、干姜、白芍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所撰《经方例释》中采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用药配伍规律.方法:将《经方例释》治疗疾病的中医内服方药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中药复方295首,涉及166味中药,总用药次数1 334次.结论:临床治疗核心单味药依次为甘草、桂枝、生姜、大枣、白芍、干姜、半夏、人参等;药类以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温里药等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Matlab R2013a软件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漏芦的方剂进行分析,为指导临床用药、扩大漏芦使用范围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包含漏芦的方剂,按特定格式录入软件中,按时期和主治疾病进行对应分析、加权秩和比综合评价和关联分析,分析漏芦运用的时代特点和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相关方剂287首,漏芦治疗疮疡类疾病常与大黄、升麻等配伍,找出58个常用药组;治疗缺乳常与栝楼配伍,找出23个常用药组;治疗皮肤病类疾病常与刺蒺藜、玄参等配伍,找出38个常用药组。以上配伍沿用稳定、专属性强;药组用药集中,用药思路明晰。结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漏芦的方剂用药特点明确,分析含漏芦方剂在不同时期与不同主治时的用药规律和特点,对该药物的现代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最新专病专治高效方药丛书中的《风湿病最新专方专药660》是一本比较系统总结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关节炎疾病的临床参考书[1],反映了1985年~2000年间用中医药治疗关节炎疾病的新进展和新成果。组方精炼,配伍严谨,治证清晰,理法新颖。书中列出中药治疗关节炎方剂共计249首,涉及中药194种,总用药次数为2717次。本文统计分析了其药物、药类、药性、归经选用频次、频率,以期为临床治疗关节炎病撷取更有效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9.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被后世奉为中医外科经典书籍,对乳腺病病因、病机、治法、内服方药记载详备,创立了许多独特的外治方法等,许多理论及方药沿用至今。但缺乏系统整理。对《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记载的乳腺病章节内容方进行了梳理总结,将其主要学术观点归纳为:乳腺病按疮疡论治并重视外治药、创立红升、白降二丹用于乳岩治疗、乳岩分阶段论治、火针治疗不乳儿乳痈等,并对其处方用药特点进行了分析。溯本求源,古为今用使其指导临床治疗,并为治疗当前临床难治乳腺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当代名医陈友芝中医药治疗癌症用药规律的研究。方法:将《陈友芝中医治癌百例》中医方剂录入计算机,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治癌中药复方354首,使用中药231种,总用药次数4 136次。结论:临床以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化痰平喘药等为主;核心单味药依次为半枝莲、茯苓、薏苡仁、白花蛇舌草、神曲、绞股蓝、白芍、守宫、贝母、苦参、山楂、白术等。  相似文献   

11.
自清以前古医籍中,仅唐、宋、元、明、清五代共74部医籍涉及有关生肌散的方剂。其中60部出现正名生肌散88首,14部出现异名生肌散14首。88首复方中共涉及中药93种分为18类,单味用药总次数为550次,其中频率大于30%的核心中药分别为轻粉、乳香、没药、龙骨、血竭、孩儿茶、升丹、赤石脂、冰片、海螵蛸10种,并且大多数生肌散均由此核心药加减配伍而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疮疡阳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疮疡阳证患者 304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76 例,采用内服自制清热解毒合剂,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对照组 128 例,采用青霉素及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 94.8% ,对照组有效率 78.9%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内服清热解毒合剂,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疮疡阳证临床有效率较高,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疮疡疾患的病理基础;中医、中西医治法治则;筛选活血化瘀中药,以促进治疗疮疡血瘀证的药物开发.方法追溯自晋代至清代疡科治疗专著30余部,分析疮疡疾患的病因病机;统计疮疡内治处方出现率较高的中药排序,分析药物的功效分类.查阅现代文献,归纳血瘀证时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分析治疗疮疡各类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结果疮疡疾患病理基础,肿疡以气滞血瘀伴湿热毒为主证;溃疡以血瘀伴气血两虚为主证.治法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气血.药物以甘草、当归、金银花、赤芍、人参、黄芪、桂枝为主药.结论疮疡疾患以活血化瘀治法为主,辨证佐以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类药物.  相似文献   

14.
从胸痹发病的初始到疾病的治疗,历代医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本文系统搜集了从先秦至明清时期治疗胸痹的文献资料.采用传统文献学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历代医家治疗胸痹的方药进行总结,归纳其用药规律后发现:秦-唐时期,以温里药的使用频率最高,桂心是同类药物中最常选用的药物;宋-元时期,以温里药的使用频率最高,附子是同类药物中最常选用的药物;明-清时期,以化痰药的使用频率最高,瓜蒌是同类药物中最常选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加味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金匮肾气丸加味配合中药外敷治疗,2个月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短,复发次数少,复发间隔时间长;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加味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能够缩短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减少复发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主要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用药规律及药性。[资料来源]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JD)。[选择文献量及依据]以"中医,慢性肾小球肾炎"为关键词,检索1989年1月至2013年3月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JD)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处方用药相关文献。初检文献1386篇,根据文题、摘要,排除重复,剩余209篇查找全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确定纳入108篇,涉及方剂108首,药物189味。[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使用Microsoft Excel2013建立CGN中医用药文献研究数据库,分析有关方药性味、归经、功效。[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涉及药物189味,累计频次1185次,频次≥5次60味,累积频率82.11%;频次排序:黄芪(81.80%)茯苓(55.60%)丹参(46.30%)益母草(41.70%);功效类别排序:补虚(35.87%)活血化瘀(17.16%)利水渗湿(15.52%)清热(12.13%)。频次≥5次60味,药性973频次、药味1524频次、归经2502频次;药性排序:温(311)平(270)凉(196)寒(185)热(11);甘、苦、辛、淡四味计1354频次(87.81%);主归肝、脾、肾、肺、心、胃诸经,计2080频次(83.13%)。临床常以黄芪、茯苓、丹参与益母草为基础方,用药补虚为首,配伍活血化瘀、利水渗湿与清热药,提示CGN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瘀湿互结。[未来展望]治疗慢性肾炎重在补气健脾,活血泄浊。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药效实验筛选当归痛经宁复方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镇痛实验(小鼠扭体法)、对实验性小鼠痛经模型的影响、对未孕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自发活动的影响及对缩宫素所致雌性小鼠离体子宫剧烈收缩的影响等四项实验,对水提醇沉、醇提、部分超临界CO2萃取部分渗漉等3种工艺的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筛选。结果:当归痛经宁复方3种不同提取工艺对醋酸或缩宫素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对正常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和由缩宫素所致的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收缩幅度、活动力及曲线下面积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其中采用部分超临界CO2萃取部分渗漉工艺的提取物抑制作用最为显著(P〈0.05)。结论:经药效筛选,选择部分药材超临界萃取部分药材渗漉为当归痛经宁复方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当归川芎配伍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制造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当归不同配伍比例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全血黏度(WBV)和血浆黏度(PV)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的影响。结果当归川芎(1.5:1)组及当归川芎(1:1)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当归川芎(1.5:1)组及当归川芎(1:1)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当归川芎(1:0)组及当归川芎(0:1)组(P均〈0.05)。当归川芎(1.5:1)组及当归川芎(1:1)组PT及APTT均长于模型组,而FIB低于模型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当归川芎(1.5:1)组及当归川芎(1:1)组PT及APTT均长于当归川芎(1:0)组及当归川芎(0:1)组,而FIB低于当归川芎(1:0)组及当归川芎(0:1)组,且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当归川芎(1.5:1)及当归川芎(1:1)配伍均能明显改善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特征和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饮片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和科学监管。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门诊中药处方24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张处方中使用13-20味药者居多(68.3%);38.5%的单张处方总剂量介于150-200g之间;45-60岁之间的患者处方所占比例最大(40.8%)。结论:我院门诊中药饮片使用基本合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方向,和这些痰病相关的饮片使用频率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