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目的:用扎跳针刺手法对顽固性面瘫阳性筋结点进行靶向治疗,并与常规针刺治疗相比较,验证扎跳针刺阳性筋结点是否为治疗本病的更优疗法。方法:依据随机等量原则,将64例病患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针刺手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扎跳针刺阳性筋结点的手法。针刺治疗5次/周,每次留针时间持续30 min,5次作为1个疗程,共进行6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H-B系统评级、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FDIS评分和面神经肌电图评价。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评级、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FDIS评分和面神经肌电图最大波幅变化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23/3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治疗后的H-B分级明显较对照组降低,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FDIS评分和面神经肌电图最大波幅变化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扎跳针刺阳性筋结点靶向治疗顽固性面瘫采用“以结为腧”的治疗原则,直达病所,加快面部经筋功能的恢复,减轻面神经缺血、水肿的病理状态,缓解其所受到的卡压,缩短病程,有利于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2.
根据祖国传统医学,肩周炎属中医经筋病,病因是中老年人气血不足、并常因劳损或感受风寒等诱因而发病,疼痛常有固定痛点,疼痛尤甚,遇冷则痛剧,有得温则痛缓解等特点,严重者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而现代医学的有关理论及朱汉章数十年临床观察研究认为:肩周炎的根本病因是泌失调所致.所以治疗中采用疏经脉、行气活血,调节内分泌平衡为原则,临床中采用多向透刺剥离法可松解粘连、解除痉挛、行气活血,沟通经穴和非经穴,并在组织内,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此热能使小血管扩张,小血管扩张,加强了局部的肌肉组织平衡,同时起到补气活血的作用.中药外敷起到疏通经脉,活血化瘀,使局部肌肉组织得到充足的营养.治疗中观察到二者结合使用,起到协同和互补作用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三棱针挑刺筋节点放血治疗背肌筋膜炎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于我院就诊的90例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三棱针组30例,针刺组30例,双氯芬酸钠组30例,每组均治疗两疗程后,对其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A组总有效率89.65%;B组总有效率70%;C组总有效率60.71%。三组治疗前及1疗程结束后的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疗程结束后,A组与B、C组的VAS评分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三棱针挑刺筋结点放血治疗背肌筋膜炎安全有效,且长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针刺帽状腱膜筋结点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较佳疗法.方法:将288例患者随机分为滞针术组(150例)和针刺组(138例).滞针术组采用人工滞针术针刺头部帽状腱膜筋结点,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穴取百会、四神聪、风池、太阳、头维、合谷等,均每天1次,3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并随访3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慢性紧张型头痛(CTTH)评分(包括头痛发作次数评分与头痛程度评分),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CTTH评分均降低(均P<0.01),且滞针术组评分低于针刺组(2.38±1.22 vs 4.16±2.54,P<0.01);滞针术组有效率为97.3%(146/150),优于针刺组的88.4%(122/138,P<0.05).结论:人工滞针术针刺帽状腱膜筋结点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可减少疼痛的发作次数,减轻疼痛程度,其疗效优于常规取穴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泽荣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2):906-907
目的观察筋结点电针加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肩周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筋结点电针加剌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针刺加拔罐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7.5%,对照组为37.5%,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第1疗程治愈占70.4%,对照组为33.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筋结点电针加刺络拔罐无论在治愈率还是疗程方面都优于常规取穴针刺加拔罐治疗。  相似文献   

7.
王红梅 《针刺研究》2006,31(5):297-297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于50岁左右,又称“五十肩”。典型症状是肩部疼痛,活动障碍。笔者近年来运用针刺加激光穴位照射治疗本病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患者,均经X线摄片检查无异常改变。其中男28例,女34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6岁;病程最短2 d,最长18个月。1·2治疗方法针刺疗法:在患侧取穴,主穴取肩、肩、肩前、肩后、肾俞。肩部疼痛配天宗、秉风;肩臂外侧痛配臂、曲池、合谷。每次治疗20 min,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激光疗法:针刺完毕后,将超激光探头直接放在针刺穴位的皮肤上,其输出功率为1·…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肩周炎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取穴肩髑、肩骼、肩前、臂膈、曲池、手三里、外关、阳陵泉。结果:治愈32例,显效17例,有好转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27%。结论:针刺治疗肩周炎具有效果显著,无副作用、经济实用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芬必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结合运动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采用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肩关节周围炎是以单侧或双侧肩关节酸重、疼痛、运动受限为主症的疾病,简称肩周炎。我们采用针刺加艾灸治疗该病1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20例中,男101例,女19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67岁。发病部位:右肩66例、左肩34例、双肩20例。发病1个月左右者20例,2个月左右者35例,6个月左右者37例,2年以上者28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肩三针配合颈夹脊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肩三针配合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肩三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简式Mcgil疼痛量表(MPQ)感觉痛量表和MPQ情感类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2.0%,对照组为7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PQ感觉痛量表及MPQ情感类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三针配合颈夹脊穴是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关刺加温针灸对肩周炎患者临床疗效的量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关刺加温针灸对改善肩周炎患者疼痛和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将6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关刺加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加温针灸治疗用简式Mcgill疼痛量表(MPQ)和肩周炎康复体疗功能评定方案分别从疼痛和运动功能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间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方面,两组疼痛情绪(PRI-A)和疼痛总分(PRI-T)有统计学差异(P〈0.05),疼痛感觉(PRI-S)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功能方面,肩关节内旋摸背摸耳及运动功能总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旋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刺加温针灸疗法对疼痛情感及肩关节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3.
温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温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组和电针组,两组均取肩髃、肩髎、天宗等穴治疗,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经3个疗程治疗后比较疗效结果。结果温针组和电针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8%和8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肩关节镇痛方面温针组和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肩关节运动功能方面温针组和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在镇痛、肩关节运动功能等方面疗效优于电针组。  相似文献   

14.
透刺结合温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应用透刺结合温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75舢针灸针,从肩谬穴透刺极泉穴,肩内陵透刺肩贞穴,行泻法,然后用长2cm的清艾条插入针柄末端,灸2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40mm针灸针,针刺肩髑、肩谬、肩内陵、肩贞、曲池,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两组在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刺结合温针治疗肩周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火针针刺激痛点及“肩三针”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风寒湿痹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治疗2周,观察组(60例)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火针针刺激痛点及“肩三针”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环氧合酶-2(COX-2)、白细胞介素(IL)-2、IL-17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53/6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8.33%(41/6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70,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现时疼痛强度(PPI)、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总分,血清CGRP、COX-2、IL-2、IL-17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关节活动度、肌力、Co...  相似文献   

16.
从肩部发病因素,肩外因素论述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适宜在农村推广。指出:此项既有利于提高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更有利于广大群众就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合谷刺法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背部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选用合谷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进行治疗,1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0%、96.67%,对照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6.67%、90%。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应用合谷刺法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炎有良好疗效,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8.
液压扩张加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液压扩张加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32肩)肩关节周围炎采用液压扩张加手法治疗,每周一次,连续治疗2~4次。记录患肩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度积分及肩关节腔压力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肩关节疼痛明显降低(P<0.01),功能、活动度均显著提高(P<0.01),肩关节腔压力显著下降(P<0.01);总有效率达96.88%。结论液压扩张加手法治疗能有效降低关节腔压力,改善肩关节疼痛、功能与活动度。  相似文献   

19.
巨刺郄穴配合推拿治疗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巨刺郄穴配合推拿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分成巨刺郄穴辅以推拿组(治疗组57例);常规针灸组(对照组48例),隔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0次观察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的变化,并测量治疗前后患侧拇指至健侧肩胛骨下角的距离。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为8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治疗前后患侧拇指到健侧肩胛骨下角的距离差值也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差值大于对照组。结论巨刺郄穴配合推拿治疗粘连期肩周炎具有痛苦小,疗效好,疗程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方法]对264例住院患者根据病情,采取不同手法、部位和穴位,对症治疗。如患臂不能高举,应在三角肌、肱二头肌上端和肩谬穴点按,帮助患臂做抬肩运动,用力适当,逐步扩大范围,以患者忍受为宜。在肱二头肌上端触及至粘连、扭结、硬点,用拇指波动此处,接着分别牵拉每个手指,如患臂不能内收,用拇指在大圆肌和肩胛冈、天宗、肩贞穴进行揉、剥手法,另手拉上臂做运动,如患臂可能外展和后伸,用同法在肩俞、曲池穴和上臂内侧剥拿,同时向受限方向作外展、后伸运动,接着揉点大椎、合谷、后溪等穴。最后拍打推拿过的部位结束。1~2次/d,30min/次。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病情决定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愈189例,显效58例,1L~17例,但总有效率93.56%。[结论]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