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程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与常规分割放疗(CF)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62例鼻咽鳞癌患者随机分为CF组和3D-CRT组各31例。两组均采用双侧面颈联合野对穿照射,200cGy/次,5次/周,鼻咽部剂量达36~40Gy后改为小面颈野或耳前野对穿避开脊髓继续照射;CF组继续用原分割方案照射至鼻咽部总量66~70Gy,3D-CRT组照射50Gy后改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5~4Gy/次,4次/周,连续5~6次,总剂量达76~81Gy。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照射到68~70Gy,预防照射50Gy。结果 3D-CRT组及CF组3、5年原发灶控制率分别为94%、74%和81%、48%(χ2=4.94,P=0.029);生存率分别为90%、77%和81%、52%(χ2=4.80,P=0.032)。两组急性毒副反应及放射后遗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34、0.08,P=0.577、0.778)。结论后程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相比,提高了鼻咽癌3、5年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而未增加急性毒性反应和放疗后遗症。  相似文献   

2.
廖奎 《现代医药卫生》2009,(14):2085-2086
目的:比较鼻咽癌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不良反应。方法:118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组61例、常规放疗组57例,调强放疗组靶区为鼻咽肿瘤、咽旁间隙和颈部淋巴区,分次剂量为2.0-2.5Gy/次,33次;常规组用面颈联合野照射DT40-60Gy/(20-30次·4-6周),耳前野补量至鼻咽区DT70Gy;颈部预防总量为DT50-55Gy。结果:调强组和常规组1年口干发生率分别为8.20%(5/61)和94.73%(54/57),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4.92%(3/61)和71.93%(41/5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比常规放疗的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方法选择31例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PTV-GTV总剂量DT 6063 Gy,1次/天,DT2.063 Gy,1次/天,DT2.02.1 Gy/次,5次/周。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全程放疗,放疗反应轻微,未出现放射性肺炎、心脏损伤等严重毒副反应。结论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保乳术后乳腺癌,治疗摆位过程严格质量控制程序,可确保治疗计划的精准实施。  相似文献   

4.
观察鼻咽癌调强放疗的急性反应和慢性损伤。将鼻咽癌患者90例,全程调强放疗,总剂量71.4~74.2 Gy。根据RTOG/EORTC标准,对其不良反应进行评估。中位随访时间38个月,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7%、93.3%和87.8%,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2.2%、91.1%和85.6%,局部/区域控制率分别为97.8%、94.4%和88.9%。最严重的急性毒副反应是放射性黏膜炎,Ⅰ~Ⅳ级分别为12.2%、47.8%、37.8%和2.2%。晚期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口干,Ⅰ级31.1%,Ⅱ期7.7%,Ⅲ期3.3%。鼻咽癌调强放疗虽然肿瘤剂量高,但周围正常组织剂量低,故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5.
王玥玥 《淮海医药》2014,(2):161-162
目的:观察常规放疗和调强放疗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常规组23例,总剂量60 Gy/30次/6周;调强组23例,总剂量64 Gy/32次/6.4周。均采用6 MVX线放疗。结果常规组和调强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9.1%和86.9%(P<0.05)。常规组骨髓抑制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调强组。结论调强放疗治疗食管癌较常规放疗近期疗效好,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6.
赵建 《哈尔滨医药》2011,31(2):112-113
目的 分析直肠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过程,技师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32例直肠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总剂量DT40~60Gy/(4~6)周,1次/日,DT2.0Gy/次,5次/周.结果 全部患者均按照预定方案完成治疗,无1例中断放疗,未出现严重的放射性肠炎及膀胱损伤.结论 直肠癌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鼻咽癌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治疗效果与反应。方法45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组加例、常规放疗组25例,调强放疗组靶区为鼻咽肿瘤、咽旁间隙和颈部淋巴区,分次剂量为2.0Gy/次,30—35次;常规放疗组用面颈联合野照射DT70Gy/35次;颈部预防总量为DT50—55Gy。结果调强组和常规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0%(18/20)和76%(19/25),口干4级分别为0例和8例,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1例和2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比常规放疗的局部控制率提高,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精确定位摆位照射技术的应用及可能出现的摆位误差,提高鼻咽癌放疗质量.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共59例经病理或MRI诊断证实为鼻咽低分化鳞癌无远处转移患者,采用精确定位摆位和照射技术,全程实行调强放射治疗.治疗前拍摄一次正、侧位验证片,治疗过程中每两周实时验证一次.结果 59例患者积极配合并全部完成全程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放疗结束一月后CT复查,肿瘤消退率100%,仅36例患者出现口干.结论 鼻咽癌患者采用调强适形放疗,最大限度地把剂量集中在靶区内,减少了正常组织副反应,提高了肿瘤局部控制率.严格的质量保证和精确的定位摆位可减少摆位误差,是调强放疗成功实施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鼻咽癌适形调强放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152例鼻咽癌患者,选用动态或者经典的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0.79%.肿瘤局部控制率1年为99.3%,2年为97.4%,5年为93.4%.鼻咽癌患者适形调强放疗治疗后的生存期1年占99.3%,2年占91.5%,5年占84.2%.患者出现急性反应多在1~3级,出现4级的情况较少.结论 鼻咽癌患者应用适形调强放疗能降低急性反应、剂量分布正确合理,对肿瘤局部有良好的控制率,是目前临床中较为理想的鼻咽癌放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局部复发鼻咽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用三维适形调强技术用于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综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2001年1月-2002年3月间共采用IMRT技术治疗17例局部复发鼻咽癌。利用电动多叶光栅静态调强放疗,利用治疗计划系统进行正常组织受量分析。随访观察近、长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单次PTV90%等剂量线剂量为1.8-2.0Gy,PTV平均总剂量为6014cCy,脊髓平均最大总剂量为3516cGy,腮腺两侧腮腺平均剂量2046cGy和2058cGy。随访时间内所有患者均存活,局部控制率(CT PR)为82.3%。随访至2004年3月,三年生存率52.9%,唾液腺功能6个月评价Ⅰ级29.4%(5/17),Ⅱ级58.8%(10/17),Ⅲ级11.8%(2/17)。结论 初步证实IMRT用于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治疗可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并进一步提高整体疗效。本组病例数较少,确切疗效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颈段、胸上段食管癌常规放疗(C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累及野放疗中靶区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差异,进而为临床治疗选择最优放射治疗方案;比较不同大小肿瘤(直径〈3 cm及>5 cm)不同放疗计划对危及器官的影响,进而选择较优的放疗计划。方法选择12例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分别为每位患者设计三种治疗计划(A.常规放疗;B三维适形放疗;C调强适形放疗),在规定CTV至少达到95%处方剂量前提下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等剂量曲线比较三种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及脊髓、气管、肺正常组织受量的差异;同时比较不同大小的肿瘤三种放疗计划对脊髓的剂量学影响。结果三种计划的靶区的平均剂量以IMRT计划为好,IMRT同时减少了脊髓及气管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管肿瘤直径大小,以IMRT计划最好。结论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采用调强适形放疗,能在提高靶区剂量的同时更好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及器官,较三维适形放疗有剂量学优势,是目前较好的一种放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 therapy,3-DCRT)替代腔内后装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37例宫颈癌患者行普通外放疗40 Gy完成后,不进行腔内后装治疗,改用3-DCRT 30~36 Gy,使总剂量达到70~76 Gy.结果:近期有效率为97.30%(36/37),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89%(34/37),81.08%(30/37),64.86%(24/37).直肠反应发生率为24.32%(9/37),膀胱反应发生率为13.51%(5/37),消化道反应发生率21.62%(8/37).结论:3-DCRT治疗宫颈癌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轻,患者易耐受,且操作易行,照射时间及治疗周期短,尤其适合无法进行腔内治疗患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4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实验组行调强放疗(IMRT)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放疗疗效及骨髓抑制、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皮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放疗总缓解率为91.7%(22/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16/24)(P〈0.05)。实验组患者骨髓抑制、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2%,33.3%,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为O.0%,对照组为1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吴慧 《现代医药卫生》2009,(13):1930-1931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3DCRT)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同步氟尿嘧啶+顺铂化疗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生存期和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收治的食管癌38例,应用3DCRT后程加速超分割治疗,前4周2Gy/次,1次,天,40Gy后改为1.5Gy/次,2次/天,2次间间隔6-8小时,总剂量66—68Gy,同步氟尿嘧啶+顺铂化疗,氟尿嘧啶50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顺铂2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21天为1周期。放疗期间化疗2周期,结束后化疗2~4周期。结果:完全缓解率79%(30例),部分缓解率13%(5例),有效率92%,吞咽困难症状改善97%,胸背库痛症状缓解率90%。1-2年生存率分别为80%、58%,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3DERT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同步氟尿嘧啶+顺铂化疗食管癌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5.
赵起 《河北医药》2016,(14):2134-2136
目的:分析比较宫颈癌采取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技术对气管的保护。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Ⅱb~Ⅲb宫颈癌患者1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体外和腔内放射治疗,放疗前行CT扫描,并勾画靶区,CTV(临床靶区)包括宫颈、子宫、阴道等原发肿瘤区域以及髂前、髂外、髂内淋巴结等区域及其周围组织,计划靶区( PTV)以临床靶区为基础,向外放5 mm形成PTV,经HVH图分析,比较2组治疗方法对气管受照体积与剂量的变化。结果经DVH图分析,膀胱、小肠、直肠接受45、54、63 Gy不同剂量时的受照体积IMRT均小于3DC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哪.05);且随着处方剂量的增加,膀胱、小肠、直肠受照体积与剂量也随之增加( P <0.05)。结论对Ⅱb~Ⅲb宫颈癌患者采用IMRT治疗对危险器官的保护均优于3DCRT治疗,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危险器官受照容积随着计划靶区的扩大而减少,且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行放疗联合恩度及尼莫司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例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行三维适行放疗,DT50gy-68Gy;同时静脉给予恩度15mg/d,连用14d;尼莫司汀90mg/m2,第1天给药;28d为1周期。以RECIST标准评价疗效,以NCI标准评价毒性反应。结果 15例患者均可评价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CR53.3%,PR26.7%,SD13.3%,PD6.7%,RR(CR+PR)80.0%,DCR(CR+PR+SD)为93.3%。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14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6.7%和60.0%。结论三维适行放疗联合联合恩度及尼莫司汀治疗高分级脑胶质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MRT放疗联合盆腔热疗治疗复发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联合盆腔热疗治疗复发直肠癌。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患者应用IMRT放疗联合盆腔热疗治疗及单纯放射治疗的疗效。IMRT放疗联合盆腔热疗治疗组18例,单纯放射治疗组22例。放射治疗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通过CT0.5cm薄层扫描,根据ICRU定义来勾画靶区,包括复发病灶及肿大淋巴结。盆腔放疗剂量50GY/25Fx/5W,肿瘤区剂量至70GY/35Fx/7W。盆腔热疗频次为2次/周,总计12次。单纯放射治疗组放射治疗方法同联合盆腔热疗组的方法。结果 IMRT放疗联合盆腔热疗治疗组局部症状缓解率为94.4%,单纯放射治疗组局部症状缓解率为86.4%,2年生存率分别为61.1%和54.5%。结论 IMRT放疗联合盆腔热疗治疗复发直肠癌可有效提高局部症状缓解率。  相似文献   

18.
朱江红  高云  杨胜利  代军  何兴平 《中国药房》2014,(32):3022-3024
目的:观察小剂量紫杉醇+顺铂(TP)方案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6例老年局部晚期NSCLC患者均给予紫杉醇注射液150 mg/m2,静脉滴注,d1+顺铂注射液25 mg/m2,静脉滴注,d2-4+三维适形放疗照射肺部原发灶和肺门、纵膈淋巴结受累区,常规照射2 Gy/次,5次/周,剂量达40 Gy/20次后缩野,避开脊髓继续照射,总量达6065 Gy/3065 Gy/3033次,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同时加野放疗。化疗前6、12 h分别给予地塞米松10 mg,口服;化疗前0.5 h给予甲氰咪胍0.4 mg,静脉滴注;化疗前0.5 h给予苯海拉明40 mg,肌肉注射。3周为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性反应,并随访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3.9%,疾病控制率为89.1%。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但患者均可耐受。随访结束后14例生存,生存率为43.8%。结论:小剂量TP方案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NSCLC的疗效较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可提高老年患者生存质量,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宫颈癌术后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行盆腔调强放疗近期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8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ⅠB~Ⅱ期宫颈癌术后具有不良预后因素行放射治疗的患者52例,其中IMRT组有23例;常规组29例。放疗期间同步化疗5-FU 0.75g小泵持续D1~5;紫杉醇135mg/m2 D1;奈达铂30mg/m2 D2~3,化疗结束后即开始行局部放疗。结果经过3年以上的随访,52例患者总的3年无病生存率84.6%,其中调强组和常规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1.3和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调强组显著低于常规组。骨髓抑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23例调强组有2例转移为腰椎骨转移和肺转移。29例常规组6例转移分别为腹膜转移、肝转移、骨转移和3例野内复发。结论尽管骨髓抑制未能显示统计学差异,但调强组比常规组3年无病生存率显著升高,且放射性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调强组显著低于常规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