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并“烟囱”技术在近端锚定区不足时左锁骨下动脉(LSA)、左颈总动脉(LCCA)的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近年收治的近端锚定区不足的21例胸主动脉病变患者(B型夹层11 例,假性动脉瘤2例,动脉瘤1例,穿透性溃疡7例),18例病变位于LSA开口远侧,距LSA锚定区<15mm,3例病变破口位于LSA与LCCA之间。采用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并LSA或LCCA“烟囱”技术治疗,观察脑及上肢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评价支架内漏、LSA或LCCA显影等。结果 21例患者均成功地在主动脉内植入覆膜支架,“烟囱”支架同时分别植入在LSA18例,LCCA3例。术后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左上肢严重缺血症状。术后随访1~ 38个月,主动脉覆膜支架形态良好,未发现Ⅰ型内漏,“烟囱”支架内血流通畅。结论 胸主动脉病变近端锚定区不足时,“烟囱”技术可延长锚定区并保持LSA或LCCA通畅,更为安全地拓展了胸主动脉病变腔内治疗的适应证,达到了微创、安全、有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斯坦福(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过程中累及弓上血管分支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8年5月宿州市立医院收治的斯坦福B型胸主动脉夹层病人19例,均为胸主动脉撕裂累及弓上第3分支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和(或)锚定区不足(夹层近侧破口距弓上第3分支动脉开口<15 mm),TEVAR术中覆膜支架Z1、Z2锚定覆盖弓上第3分支动脉或同时覆盖弓上第2分支动脉(左颈总动脉)。弓上第3分支动脉分别用烟囱植入、体外开窗开通和直接封堵处置。结果 19例TEVAR术中弓上第3分支动脉均处理成功,其中15例采用烟囱植入,2例采用体外开窗,2例分别采用直接封堵或部分封堵。随访2~24个月,15例采用烟囱植入处理的支架通畅率为100%。所有病人术后均无特殊并发症,均存活。经过1、3、6个月,1、2年的CT血管造影(CTA)复查,胸主夹层假腔内血栓机化,血管真腔直径扩大,无狭窄或闭塞。结论 TEVAR固定覆膜支架在Z1和Z2修复斯坦福B型胸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对于弓上第3分支动脉处理,需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定制个体化方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在支架近端锚定区不足时选择性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明确适应证。方法73例因支架近端锚定区不足术中直接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患者中,44例左锁骨下动脉被完全覆盖(A组),29例左锁骨下动脉被部分覆盖(B组)。对比2组围手术期及随访期死亡率、神经系统并发症、左上肢缺血、内漏及二次干预治疗率等情况。结果患者均成功植入覆膜支架,共植入77枚覆膜支架,除4例植入2枚覆膜支架外,其余均仅植入1枚覆膜支架。A、B2组围手术期死亡率、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左上肢严重缺血发生率、内漏发生率及二次干预治疗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3%(1/44)比0%,4.5%(2/44)比0%,2.3%(1/44)比0%,22.7%(10/44)比20.7%(6/29),6.8%(3/44)比0%](均P〉0.05)。平均随访(28±13)个月,A、B2组患者除左上肢缺血或近端闭塞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37.8%(14/37)比4.0%(1/25),29.7%(11/37)比0.0%;P〈0.05],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为了获得足够的锚定区,TEVAR术中选择性行左锁骨下动脉覆盖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及可行性,但要严格把握其适应证,部分覆盖左锁骨下动脉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刘家袆  黄连军  范占明  罗南 《中国医药》2011,6(11):1287-1289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在支架近端锚定区不足时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支架近端锚定区不足的29例胸主动脉病变(B型主动脉夹层16例,假性动脉瘤1例,动脉瘤8例,穿透性溃疡4例)患者的处理方法、结果及并发症.结果 主动脉覆膜支架均顺利置入,8例直接封闭左锁骨下动脉,15例采用烟囱技术,6例进行杂交手术.2例患者Ⅰ型内漏,2例患者出现轻度左上肢缺血症状,4例头晕,1例发生吻合口瘘,1例失血过多.结论 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置人术中近端锚定区不足时,对右侧椎动脉优势的患者可以直接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左侧椎动脉优势时,采用“烟囱术”或进行杂交手术以延长锚定区.上述方法可以保持颅内供血的通畅,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术治疗右椎优势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时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后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6例接受腔内修复术治疗,并在术中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的右椎优势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右椎优势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在术中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后的临床不良反应。结果 16例患者中3例有短暂的头晕症状,13例无临床不良反应。结论腔内修复术治疗右椎优势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时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不会引起的急性后循环缺血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源CT测量Ⅲ型主动脉夹层初始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距离的准确性。方法:以常规造影结果为对照,回顾性分析30例行双源CT血管造影确诊为Ⅲ型主动脉夹层,在CT和常规血管造影上进行测量Ⅲ型主动脉夹层初始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距离。结果:Ⅲ型主动脉夹层初始破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的距离同常规血管造影所测得结果的平均值分别为3.39±4.06 cm和3.34±4.11 cm,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双源CT可以准确测量Ⅲ型主动脉夹层初始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距离,可以作为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术前计划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已经成为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首选措施。支架系统需要经过下肢动脉输送到降主动脉病变部位进行释放,良好的下肢入路动脉对于TEVAR的顺利实行非常重要,我院心血管外科自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共为10例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病人进行血管腔内修复术,其中两例选择髂总动脉作为入路血管,现报道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方法、临床疗效,探讨扩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头臂动脉时的介入治疗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37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并行介入性腔内隔绝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并发症及术后随访等情况。结果 37例手术均成功,其中34例放置普通主动脉覆膜支架;1例利用"开窗"技术放置覆膜支架封堵夹层破口;2例以"烟囱"支架重建左颈总动脉的血流并放置主动脉覆膜支架。随访中死亡1例,所有患者均无支架移位、断裂、塌陷、术后截瘫及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具有良好前景,采取不同方法延长近端锚定区可扩大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刘韬帅  董然  郑居兵  宋跃 《中国医药》2010,5(8):740-742
目的探讨覆膜血管内支架治疗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近期疗效,总结主要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间我科收治的76例急慢性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覆膜血管内支架治疗的效果。患者于术后即刻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于术后1个月、半年及以后每年1次行胸腹主动脉增强CT扫描,随访患者的生存状态、内漏类型及夹层真假腔最大直径。结果63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3±10.9)个月。术中DSA造影发现I型内漏5例,术后1个月胸主动脉增强CT扫描发现I型内漏1例,术后8d闪大量内漏致胸主动脉破裂死亡1例,术后半年随访时自行封闭2例,3例少量内漏持续存在,但假腔直径未进一步扩大。术中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开口16例,无脑干缺血发生,亦未见窃血综合征及左上肢缺血发生,1例封闭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开口致急性右上肢缺血,术后6h急诊取栓并行腋-腋转流术治愈。术后支架段假腔内血栓完全形成7例,降主动脉夹层最大直径与术前比较[(56.3±11.7)mmVS(65.7±17.8)mm,P〈0.05]有明娃缩小。结论覆膜血管内支架治疗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近期随c方结果满意。内漏足该术式主要并发症,许可导致患者死亡,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并探讨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合并ARSA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结果 5例患者均行杂交治疗,先行升主动脉-左、右锁骨下动脉血管旁路,再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术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3.4±4.3)d,围术期及随访期间无死亡、内漏、头颅及上肢缺血等并发症。结论 杂交手术是治疗合并ARSA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手段,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CT(MDCT)不同后处理技术评估主动脉夹层破口大小及位置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确诊主动脉夹层的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MDCT轴位图像、不同后处理技术[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对破口大小及位置的显示情况。利用MDCT轴位图像、MPR、VR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破口大小进行测量;记录夹层破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侧的距离,与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测量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别在MDCT轴位图像、MPR矢状位图像、VR图像分别测量破口的大小并记作CT-W、MPR-W、VR-W,比较3种测量方法的结果。在MPR矢状位图像中沿主动脉外侧缘、主动脉弓内侧缘,并在VR图像中分别测量破口距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距离,分别记作MPR-OD、MPR-ID、VR-D,与术中DSA造影下测量数据(DSA-D)进行比较,MPR-OD、VR-D分别与DSA-D之间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MPR、CPR 对破口位置显示敏感度均为100.0%(20/20),VR显示破口敏感度为90%(18/20),MIP显示破口敏感度为0%。VR-W大于CT-W及MPR-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W、MPR-W相关系数0.963(P<0.05)。MPR-OD、VR-D与DSA-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R-OD、VR-D与DSA-D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5和0.828(P<0.05)。结论 显示破口位置MPR、CPR图像更具优势。MPR矢状位沿主动脉外侧缘测量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的距离与术中DSA测量数据相关性最好,利用此方法术前测量破口的位置,更能精准地为临床医生术前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胸主动脉夹层(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TAD)是胸主动脉内膜撕裂、动脉腔内的高压血流冲入动脉壁造成的剥离性血肿,可引起致死性的动脉破裂,或脊髓、肾脏等器官严重缺血等并发症,发病急,预后极差。主动脉夹层好发于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近年来,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为累计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的降主动脉夹层,急性病死率约为30%,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并发症较多,以往多倾向于保守治疗。覆膜支架血管内植入术治疗DebakeyⅢ主动脉夹层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项微创技术。我院自2009年9月至2013年8月,应用大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DSA和多层螺旋CT检查,以术后诊断结果 为金标准.对两种诊断方法 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多层螺旋CT和DSA对真假腔和内膜瓣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构.05);DSA对主动脉夹层破口数和受累分支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多层螺旋CT(P<0.05).多层螺旋CT与DSA对主动脉夹层第一破口大小,第一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距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平面胸主动脉最大径和真腔远端直径的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SA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76,0.667和0.8;多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51,0.662和0.8.Kappa检验表明两种诊断方法 诊断结果 与金标准均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两种诊断方法 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金标准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多层螺旋CT应用范围更广,安全性更高,在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微创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经验方法:1985年8月-2002年9月,微创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3例,平均年龄64.7岁,包括DeBakey I型1例,DeBakey ⅢA型35例,ⅢB型7例,所有病人均经CT和主动脉造影明确诊断,8例使用的支架型人工血管(SG)是美敦力公司产品,35例为自制国产SG,1例经腹主动脉切开,2例经腹膜外髂动脉SG后,破口被封闭,有3例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被封闭,封闭后2例无明显缺血症状,未作特殊处理,只有1例行腋-腋人工血管管搭桥术,其他病例破口被封闭,血流恢复良好,有1例右下肢瘫痪,为硬膜外麻醉损伤所致,所有病例均长期随访,有1例术后3个月SG移位导致漏血,重新置入一个SG后得以治愈,其他病例定期彩超检查,SG无移位,血流通畅,夹层内血栓形成,本组无1例死亡,结论:微创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明显减小了手术风险,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及其后处理技术对诊断主动脉夹层(AD)的价值及优势。方法对临床高度疑似后经手术证实为主动脉夹层的32名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的CTA扫描,并对扫描的原始数据进行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 IP)等后处理。结果 32例患者均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开口、范围、内膜瓣的情况、真假腔的大小、假腔内血栓及主动脉主要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肾动脉及髂动脉等)的受累情况,并能显示相应器官的供血情况。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无创、清晰、迅速地显示主动脉夹层及其主要分支以及相应器官的供血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检查方法,尤其适用于急诊主动脉夹层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杂交手术治疗急性DeBakeyIII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 21例DeBakeyIII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了杂交手术,即颈部切口主动脉弓分支血管旁路及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全组行左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旁路8例,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旁路6例,左颈总动脉-头臂干旁路4例,左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旁路及左颈总动脉-头臂干旁路3例,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21例。结果旁路手术时间平均3 h,腔内修复平均1.6 h,全程失血量60-200ml。无住院死亡。发生脑血管意外1例,精神症状(被害妄想、幻视)3例,左耳听力减退1例及切口淋巴漏1例。术后随访1-7个月,无头昏及左上肢乏力等。复查主动脉CTA未提示新发夹层,颈部分支血管及人工血管通畅,无内漏及支架移位。结论杂交手术治疗急性DeBakeyIII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安全、简单、有效,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既实现腔内隔绝病变又保证主动脉弓分支血管血流灌注,近期疗效确切,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讨论去分支血管技术联合腔内修复术(EVR)对弓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AD)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去分支血管技术。手术时需要正中切开胸骨,但无须体外循环辅助,采用“部分阻断”技术,将分叉型人工血管近端吻合于无夹层主动脉侧壁,再将远端分叉分别与头臂干动脉(INA)和左颈总动脉(LCCA)吻合,左锁骨下动脉(LSA)根据术前评估情况重建或者不重建。EVR按常规方法进行。术后全部病例均经CT血管造影(CTA)随访,并监测支架覆盖段及支架远端主动脉段的假腔变化。结果 所有支架释放到预定位置;术后肾衰竭死亡4例,脑功能障碍昏迷死亡3例,死亡率17.9%。术后1个月支架覆盖段假腔血栓率100%,主动脉重塑。结论 弓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去分支血管技术联合腔内修复术治疗效果肯定,临床可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主动脉腔内支架隔绝术治疗降主动脉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9年2月~2013年1月,对52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5例真性动脉瘤、3例假性动脉瘤、15例主动脉壁间血肿合并主动脉穿透性溃疡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在进行腔内修复治疗前再血管化2例,其中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旁路转流1例,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与升主动脉建立旁路1例,19例腔内隔绝直接封堵左锁骨下动脉,2例患者使用"烟囱"技术在左锁骨下动脉植入支架。结果:75例手术均获成功,2例I型内漏在近端添加cuff后纠正,有2例II型内漏。69例随访,随访1~35个月,平均(24.3±10.7)个月。1例II型内漏3个月后消失。结论:主动脉腔内支架隔绝术疗效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大多数降主动脉病变可采用腔内支架隔绝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Ⅰ型胸主动脉夹层瘤的外科治疗及深低温停循环状态脑保护的方法。方法:对2例Ⅰ型胸主动脉夹层瘤患采用深低温停循环状态行升主动脉置换手术,并经右锁骨下动脉插管进行脑保护。结果:2例体外循环时间分别为:148min、157min。心肌阻断时间分别为65min、85min。脑部低流量灌注时间分别为31min、40min。2便全部在6小时内清醒,无神经系统及其他并发症。结论:深低温停循环下升主动脉置换是治疗Ⅰ型主动脉夹层瘤的有效方法,经右锁骨下动脉插管进行保护,简单,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20.
主动脉夹层分离是指循环着的血流经主动脉内膜破口进入管壁中层内,由近远两侧将血管各层结构分离开,主要症状为突发严重胸痛,呈撕裂样感觉。据累及部位可引起猝死、脑卒中、脊髓缺血甚至截瘫,累及肾脏或下肢血管可引起相应症状。此病易引起猝死,主要死因为大出血、急性心包填塞、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急性心衰等。临床上一般采用Debaky分型,Ⅰ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分离范围向远侧扩展至主动脉远端;Ⅱ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分离局限于无名动脉开口近侧的升主动脉;Ⅲ型:内膜破口位于降主动脉近侧。此病的主要手术方式为胸主动脉置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