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朱逸明  秦艳青 《临床医学》2010,30(11):16-17
目的探讨肝脾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1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动脉栓塞(TACE)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周围血象升高,肝功能有所改善,肿瘤控制近期疗效较好,且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联合PS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手术前后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及行TACE后射频消融(RFA)、TACE或经导管肝动脉化疗灌注治疗(TAI)后中药和生物治疗的2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种治疗的疗效。结果 268例患者中15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58.2%。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9%、32.7%和9.0%,其中术前行TACE和术后行TACE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8%、41.7%、8.3%和64.7%、44.1%、23.5%,行TACE+RFA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33.3%、11.1%,TACE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19.0%和9.5%,行TAI患者的1、3、5年的生存率为11.8%和0、0。手术前后行TACE患者1、3、5年生存率最高,且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行TACE患者1、3、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行TAI患者(P均<0.01)。行TACE+RFA、TACE患者近期疗效显著好于行TAI患者(P均<0.01)。行TACE+RFA、TACE与行TAI患者比较,其肝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瘤内血流信号消失、瘤周血流信号消失、AFP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前、后行TACE治疗效果最佳;作为非手术治疗,TACE+RFA疗效优于TACE,TAI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在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肝癌患者精选8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予以TACE治疗,利用MSCT在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前进行平扫与多期增强扫描检查,TACE治疗后1个月采用MSCT进行复查,比较治疗前后血供变化与碘油沉积情况,对比不同分型肝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门静脉供血率48.80%显著高于治疗前8.97%(P0.05),肝动脉供血率治疗后51.19%低于治疗前91.02%(P0.05);治疗后完全型占77.90%较治疗前29.06%显著提高,而缺损型治疗后19.76%显著低于治疗前55.81%(P0.05);结节型CR率76.19%与肿块型29.23%相比显著高(P0.05)。结论: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应用MSCT进行疗效评估,能够有效对治疗后患者的血供变化、病灶情况等进行显示,从而为临床医师疗效判定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影响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的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5年生存率为指标,观察影响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肿瘤直径5 cm、术前甲胎蛋白(AFP)400μg/L、术前术后AFP动态变化、肿瘤合并肝硬化、肿瘤侵及血管、术后未行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辅助治疗均为影响肝癌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较多,肝癌患者肿瘤较大、合并肝硬化、肿瘤血管侵犯、手术前后AFP动态变化多预示患者术后预后不良,术后及时预防性TACE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李敏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2):53-55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结合肝动脉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分析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结合TACE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综合护理。结果:28例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均能密切配合治疗与护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复查显示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护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结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过程中,要求护士要有全面的专科知识,高度的责任感,给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提供优质的全面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85例原发性肝癌行TAC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5例患者TACE手术过程顺利,术后1周内出现发热症状5例、胃肠道反应45例、肝区疼痛30例、总胆红素40μmol/L 34例,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精心周到的护理可以有效促进原发性肝癌行TACE术患者的康复,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经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与经皮肝穿注射无水乙醇(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96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51例经TACE治疗,45例经PEI治疗.治疗后3年内随访,每2个月随访1次,检测外周血AFP及肝脏影像(超声、CT或MRI),并统计患者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1个月复查,96例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缩小,TACE组与PEI组AFP下降幅度与肿瘤缩小1/2以上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较PEI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介入化疗栓塞(TACE)协同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失去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TACE加HIFU肿瘤治疗机治疗(TACE+HIFU组)原发性肝癌25例患者,单纯行TACE 30例(TACE组)和单纯HIFU治疗的患者25例(HIFU组).观察各组治疗后肿瘤变化、生存时间、甲胎蛋白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x2检验法比较组间差异.结果:TACE+HIFU组治疗后显效7例(28.0%),有效15例(60.0%),无效3例(12.0%);TACE组治疗后显效4例(13.3%),有效8例(26.7%),无效18例(60.0%)(P<0.05);HIFU组治疗后显效2例(8.0%),有效7例(28.0%),无效16例(64.0%)(P<0.05).所有患者无皮肤灼伤、出血/血肿、空腔脏器穿孔及心肺等并发症.结论:TACE协同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且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及单纯HIFU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2003年12月-2008年2月行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TACE)后1周内所发生的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入选患者1546例,行TACE,3527例1周内发生肝癌破裂出血8例,该并发症发生率为0.2%,破裂出血发生于术后11~103h,8例均予保守治疗,病死率50%。8例中肿瘤均具有住于肝脏表面、向外突出、最大直径超过5cm的特点,2例合并有明显的肝动脉~门静脉瘘。所有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和腹胀、血红蛋白下降以及血液动力学改变。结论:肿瘤破裂出血是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肿瘤〉5cm,邻近肝包膜下或向外突出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魏巍  周光花  刘柳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681-1682
目的分析10例原发性肝癌行TACE术后并发肺栓塞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72 276人次。其中术后出现肺栓塞患者10例,总结、分析该1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和护理。结果TACE术后并发肺栓塞例数占同期我院TACE例数的0.01%;出现肺栓塞时间为术后30min~5d。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心悸、胸痛、黄疸、血尿及血PO2、SatO2下降等肺栓塞症状;本组死亡6例,死亡率60%。结论肺栓塞是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的严重并发症,起病急骤,死亡率高。严密、细致地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加以综合分析,能及早发现症状,并及时处理,从而帮助临床正确施治,对提高肺栓塞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将传统的肝储备功能Child-Pugh(C-P)分级方法指标体系与CT肝硬化分级和CT保留肝容积率相结合,形成新的肝储备功能评估方法(改良C-P分级),在评估肝癌介入患者肝储备功能中的价值.方法 对60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分别于术前和术后以C-P与改良C-P评分系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联合伽马刀治疗与单纯介入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比较。方法将250例不能手术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介入加放疗组(综合组)与单纯介入组(对照组)。综合组125例先行碘油、顺铂、明胶海绵等经肝动脉化疗栓塞1-3次后,再进行γ射线适形放疗,用50%-85%等剂量线包绕计划靶区,单次剂量为350-450 cGy/次,每周5次,共计10-12次。对照组125例患者仅进行3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方法同上)。结果治疗后综合组3个月总有效率(近期疗效)为76.8%(96/125),1、3、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2.9%,45.0%,21.8%;对照组3个月总有效率(近期疗效)为52.8%(66/125),1、3、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55.0%,20.1%,11.4%。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肝动脉介入化疗法相比,肝动脉介入化疗并栓塞联合伽玛刀是治疗原发性肝癌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肾功能检查中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意义。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Ⅱ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42例作研究组,同期选择单纯的糖尿病患者42例作对照组,同期选择健康的体检者30例作参照组,进行血清胱抑素C检测,分析三组四项相关检测指标以及各组肾功能相关指标阳性检出情况。结果:研究组相关Cys C、SCr、BUN和β2-MG肾功能指标,均比对照组和参照组高,差异具明显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Cys C指标的阳性检出率97.62%,均比SCr、BUN和β2-MG的66.67%、61.90%和76.19%高,具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作为老年糖尿病肾功能检测指标,在患者早期诊断治疗疗效及预后评佑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给予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试验组),同时选取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仅行TACE;于1-2个治疗周期后比较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卡氏评分。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获益率分别为83.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存质量卡氏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3.3%、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6.4%、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提高患者临床获益率及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铁蛋白增高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探讨血中铁蛋白过多与感染、心脏病、糖尿病和肿瘤等疾病的相关性,以及对机体产生的一系列不利影响.方法 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分析了65例败血症、75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89例2型糖尿病、6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118 例子宫颈癌(32例Ⅱ期、45例Ⅲ期、41例Ⅳ期)和107例粒细胞白血病(59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4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101名正常对照组血清中铁蛋白水平并作比较研究.结果 全部病人的血清铁蛋白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118 例子宫颈癌中Ⅳ期子宫颈癌的血清铁蛋白明显高于Ⅲ期,而Ⅲ期明显高于Ⅱ期(P均<0.05),从而表明随着子宫颈癌的严重程度血清铁蛋白亦增高.结论 血清铁蛋白是败血症、冠心病、2型糖尿病、原发性肝细胞癌、子宫癌和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良好诊断指标并是治疗后随访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T2DM)合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男性高龄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方法 将高龄男性患者80例按骨密度分为3组,骨量正常组(25例)、骨量减少组(25例)、骨质疏松组(30例),另设年龄匹配的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以酶标法检测各组血浆BNP水平.结果 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血浆BNP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及对照组(P〈0.01);BNP与L2~4(r=-0.35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r=-0.366)、体质量指数(r=-0.274)、雌二醇(r=-0.267)呈负相关(P〈0.05),与甲状旁腺素呈正相关(r=0.341,P〈0.05).结论 高龄男性T2DM患者随着骨密度的下降,血浆BNP水平升高,可能与甲状旁腺素代偿性升高及雌二醇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索拉菲尼单药与联合应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TACE)、经皮局部氩氦刀消融(PLCT)综合治疗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行索拉菲尼单药或索拉菲尼联合 TACE、PLCT 治疗。其中索拉菲尼单药治疗32例,联合介入和氩氦刀消融治疗32例,随访时间6~3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肿瘤进展时间。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无手术相关死亡及严重并发症。6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 CR)11例,部分缓解(PR)31例,稳定(SD)14例,进展(PD)8例,其中单药治疗组 CR 3例,PR 11例,SD 12例,PD 6例;联合介入和氩氦刀消融组 CR 8例,PR 20例,SD 2例,PD 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28,P=0.003)。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分别为20周和53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73,P=0.000)。结论针对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癌,索拉菲尼联合 TACE 和 PLCT 治疗效果较好,可延长肿瘤进展时间。  相似文献   

18.
张彩芬  张春清  王京  田相国  边姝 《新医学》2010,41(4):240-243
目的:探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骨桥蛋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35例,采用ELISA检测TACE治疗前、治疗后2d、治疗后30d外周血HIF-1α、骨桥蛋白的动态变化,15名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结果:TACE治疗前肝癌患者外周血HIF-1α为(2562±656)pg/ml、骨桥蛋白为(123±30)μ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963±61)pg/ml和(34±12)μg/L(P均(0.01);且上述2指标水平有癌栓组分别为(3020±752)pg/ml和(137±23)μg/L,表达高于无癌栓组的(2294±430)pg/ml和(119±33)μg/L(P均(0.05);有远处转移组为(2985±696)pg/ml和(146±28)μg/L,高于无转移组的(2341±497)pg/ml、(115±27)μg/L(P均(0.05)。TACE治疗后2d患者血清HIF-1α和骨桥蛋白为(3001±985)pg/ml、(170±68)μg/L,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TACE治疗后30d患者外周血HIF-1α(2150±289)pg/ml和骨桥蛋白(108±31)μg/L较治疗前、治疗后2d下降(P均(0.05)。肝癌患者外周血HIF-1α、骨桥蛋白的表达明显相关(r=0.983,P(0.05)。结论:TACE治疗后肝癌患者血HIF-1α、骨桥蛋白短期内升高,可能与肿瘤血管栓塞后加重肿瘤的缺氧微环境有关,但术后30d内下降,提示TACE在治疗肿瘤的同时未增加肝癌的侵袭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倾向分值匹配法均衡射频消融组(RFA组)和肝动脉栓塞化疗组(TACE组)患者间的临床基线资料,通过匹配后两组患者的短期生存率比较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方法收集经RFA或TCAE治疗的137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其中经RFA治疗者78例,经TACE治疗者59例),采用倾向分值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卡钳配对,对匹配后获得的新样本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未经匹配之前,除性别、AFP值外的所有临床基线资料的P值均〈0.05,经匹配后,新样本的所有临床基线资料的P值均〉0.05,说明这些自变量经匹配后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样本均衡可比;经匹配后,RFA组和TACE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63.39%和54.28%,两年生存率分别为36.15%和29.08%,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2年和0.94年,P值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倾向分值匹配法均衡组间差异后,RFA组的短期生存率优于TACE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仅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n=30)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肝动脉栓塞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5、30 d血清VEGF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0.0%)明显高于对照组(43.3%)(P<0.05);观察组术后VEGF表达水平逐渐下降(P<0.05),而对照组术后VEGF表达水平逐渐上升(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可影响原发性肝癌血清VEGF表达水平,推测其对肿瘤血管生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