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气囊止血带阻断下肢血流压力值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下肢手术时气囊止血带适宜的个体充气压力。方法选择3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按站立时右大腿围分为S组(<45cm)、M组(45~60cm)、L组(>60cm),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仪分别测定右腘动脉血流100%和50%阻断时的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值。以下肢周径和测定值为依据确定手术时充气压力,以缚扎止血带处肢体周径(cm)作为个体充气压力(kPa)值,最大值≤50kPa。用上述方法应用于下肢手术700例,观察术中创面的止血效果和术后止血带损伤发生情况。结果30例右侧腘动脉血流100%和50%阻断时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参考值分别为:S组(35.70±3.16)kPa和(18.90±2.77)kPa,M组(34.40±2.72)kPa和(19.10±2.18)kPa,L组(39.60±1.90)kPa和(22.90±3.21)kPa,各组阻断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肢手术应用700例,止血效果达优690例,良10例,术后均无止血带损伤。结论以下肢缚扎止血带处肢体周径(cm)作为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参考值(kPa),是下肢手术适宜的个体充气压力。  相似文献   

2.
应用血氧监测仪确定气压止血带的充气压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气压止血带常用于四肢手术的止血 ,通过阻断肢体动脉的血流 ,使术中出血减少到最低限度 ,从而使手术野清晰 ,组织易辨认 ,便于手术操作。一般成人止血带压力上肢30 0mmHg(1mmHg=0 .133kPa) ,下肢 4 0 0~ 6 0 0mmHg ,使用止血带时间上肢不超过 1h ,下肢不超过 1.5h。但我们发现有时术中止血效果不理想 ,甚至出血加重 ,有时术后病人止血带缚扎部位出现皮肤红肿、水泡等不良反应。 2 0 0 2年 3~ 9月我们为 4 0例四肢手术的病人应用止血带时 ,用国产pm -80 0 0便携式血氧监测仪来监测患肢的动脉血流何时被完全阻断来确定止血带的充气压力 ,…  相似文献   

3.
临床应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血液成分采集和治疗性血浆置换时,多采用静脉-静脉通路,即采血及回血均为静脉.当遇到血管充盈不佳、血流量不足时,机器会出现报警,严重影响分离和置换的效果.为此,在肢体穿刺点上方扎橡皮止血带,使局部静脉充盈完成治疗.由于使用的是橡皮止血带,松扎不便,压力不可调节,病人感觉不适等.为避免以上不足,我们研制了四肢浅静脉血流量扩充器(已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020209897.6).通过充气产生软加压,可在较短时间内阻断静脉血流,而不至于阻断动脉血流,使局部静脉充盈而起到扩充血流量的作用,它在改变静脉充盈中有较高的使用价值.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糖尿病病人血流动力学、微循环的变化。方法应用血压计、毛细血管压测定仪分别对32例糖尿病病人测定肱动脉、指动脉、毛细血管压,同时应用显微镜、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经皮氧分压监测仪对其甲襞微循环、皮肤微区血流量以及组织氧分压进行观测。结果32例糖尿病病人甲襞毛细血管袢压力降低(P〈0.05)。LDF、TcPO2低于正常人(P〈0.05~0.001)。甲襞毛细血管形态、流态、袢周状态及总积分值均增高(P〈0.001)。结论糖尿病病人血流动力学、微循环存在显著改变,对组织血液灌流及氧供有着极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气压止血带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阮爱娟  阮芬儿 《护理研究》2005,19(12):1069-1070
气压止血带在肢体手术操作中合理使用可以减少术中失血 ,使手术野显露清晰、利于操作、缩短手术时间 ,但如果使用不当 ,常出现不良后果。为此 ,止血带并发症的预防尤为重要。1 常见并发症及原因分析1.1 局部皮下淤血点和皮肤水疱 止血带布套的面料较粗糙 ,如直接将袖带缚在病人肢体上 ,术后缚袖带部位常出现大片皮下淤血点[1] 。包扎止血带时袖带不平整或者止血带下的衬垫不够平整 ,均有可能使局部皮肤出现水疱。1.2 局部及远端疼痛 在使用止血带过程中 ,病人经常感觉扎止血带局部以及远端疼痛不适。有学者认为 ,是由于止血带的机械性…  相似文献   

6.
下肢手术应用气囊止血带止血充气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下肢手术使用气囊止血带适宜充气压力.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的气囊充气压力根据患者缚扎止血带处肢体周径确定;对照组采用传统充气压力,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中止血效果均满意,但对照组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为10%,明显高于实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肢手术时,采用个体充气压力更适宜.  相似文献   

7.
<正>止血带起源于中世纪,是一种袖带式压迫装置,通过向捆绑在肢体近端的止血带注入气体,达到设定的压力范围,以此阻断血流,达到控制肢体远端动静脉循环的目的,目前已广泛用于四肢手术中。止血带的发明与临床应用不但显著减少了四肢远端手术术中出血,更重要的是给外科医生提供了清晰的手术视野,便于精细分辨人体解剖结构,减少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但止血带使用期间也可产生止血带相关神经肌肉的潜在损伤,并引发止血带疼痛、顽固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8.
儿童下肢手术应用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值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符合学龄儿童生理特征的个体充气压力。方法:将120例下肢择期手术儿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个体充气压力,即以缚扎止血带处肢体周径(cm)的0.7作为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值(kPa);对照组采用传统充气压力(26.6~33.2kPa),观察止血效果和止血带副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止血效果均满意,而对照组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05)。结论:以下肢缚扎止血带处周径(cm)的0.7作为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值(kPa)是儿童下肢手术时适宜的充气压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借助超声技术可以提供实时图像的特点,探讨小儿下肢止血带最适宜充气压力.方法:将100例行下肢手术患儿分为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在超声图像指导下向止血带气囊内充气,以腘动脉搏动消失、血流阻断为标准;对照组以缚扎止血带处患肢周径的0.7作为气囊充气压力值.比较两组止血带效果和止血带副损伤.结果:两组止血带效果均满意,实验组气囊充气压力低于对照组,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超声技术用于小儿下肢气囊止血带最适充气压力的判断,方法科学,效果满意,副损伤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下肢手术应用气囊止血带止血充气压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下肢手术使用气囊止血带适宜充气压力。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的气囊充气压力根据患者缚扎止血带处肢体周径确定;对照组采用传统充气压力,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中止血效果均满意,但对照组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为10%,明显高于实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肢手术时,采用个体充气压力更适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判断老年患者下肢手术止血带充气压力的效果。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6月实施下肢手术且使用止血带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依据超声技术判断止血带的最佳压力,对照组采用常规充气压力。比较两组患者入室(T1),麻醉结束后(T2)、充气60 min(T3),松止血带即刻(T4),松止血带10 min(T5)5个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血气、乳酸脱氢酶、乳酸含量,记录两组患者在使用止血带过程中发生烦躁不安和疼痛的程度,评价止血带止血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止血带使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充气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T5时刻平均动脉压显著增高,心率显著减慢,与T1时刻相比,试验组患者T5时刻乳酸脱氢酶和乳酸显著增高。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止血效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使用止血带过程中疼痛评分,烦躁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结论老年患者使用超声指导设置气囊压力的方法,能够稳定血流动力学参数,降低止血带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使用止血带的不适感,提高围术期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弧形气压止血带保护套的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使用国产止血带时,通过改进使用方法检测其止血效果及止血带损伤情况。方法以成人下肢手术为例制作弧形气压止血带保护套。选择施行择期下肢膝关节以下部位手术的成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传统方法组、弧形气压止血带保护套组(改良方法组)各50例。传统方法组先用1张纱布垫缠绕肢体皮肤,缠上止血带,再用绷带缠在止血带上加以固定;改良方法组将保护套衬垫面缠在肢体上,在衬垫面上缠止血带,将反折面向上反折固定保护止血带,反折面两端的布带绑在保护套上。比较两组气囊止血带压力、止血效果及止血带损伤情况。结果两组气囊止血带压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方法组气囊止血带压力低于传统方法组;两组充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止血效果及止血带损伤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方法组手术时止血效果及减压后出现的止血带损伤进行综合判断,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方法组。结论使用弧形气压止血带保护套能有效降低气囊止血带压力而不延长充气时间,达到止血效果及减少止血带损伤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两种不同充气压力的止血带在下肢手术中的运用,探讨下肢手术使用空气止血带的适宜压力.[方法]将60例下肢骨科手术使用空气止血带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止血带压力为0.08 Mpa,实验组止血带压力为病人本人右上肢收缩压0.04 Mpa.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手术中的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手术时间、止血带充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实验组未发生止血带副损伤,时照组发生4例.[结论]空气止血带的压力应因病人血压而异,一般高于病人右上肢收缩压 0.04MPa,即可达到压迫下肢动脉止血的效果,并且能有效减少止血带副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下肢手术中设定空气止血带个体化充气压力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个体化参数设置下肢空气止血带充气压力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将219例手术时间在2h以内使用止血带的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固定参数加压法,压力恒定为2倍病人上臂动脉收缩压;个体化组采用个体化加压法,将血氧饱和度感光探头夹在患肢脚趾上,边充气边观察血氧监测仪中的动脉波形,一但动脉波形消失成直线,立即停止充气,并将止血带此时的压力锁定;两组均1h放i次止血带,10mn再灌注。[结果]个体化组充气压力为201.03mmHg±21.10mmHg,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40.43mmHg±34.78mmHg(P〈0.01);病人术后主诉止血带压迫部位疼痛和皮肤损伤发生率个体化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个体化组低于常规组(P〈0.05);手术时间超过lh时创面渗血个体化组较常规组严重(P〈0.01)。[结论]采用血氧监测个体化设定下肢充气止血带压力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短时间手术止血效果满意,但不适合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动脉搏动消失法在气囊止血带有效压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动脉搏动消失法在气囊止血带有效压测定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骨科四肢手术患者152例,将上肢和下肢患者分层抽样,再简单随机分组。观察组的充气压力:上肢为桡动脉搏动消失的压力加2~3kPa,下肢为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的压力加3~5kPa;对照组的充气压力:采用气囊止血带使用说明书上提示的数值,上肢为25~30kPa,下肢为40~50kPa。结果 观察组患者上肢、下肢及对照组患者下肢的止血效果满意,对照组上肢的止血效果不满意;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止血带副损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动脉搏动消失法可用于气囊止血带有效压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侧卧位血压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晓环  赵梅平 《现代护理》2006,12(25):2372-2373
目的观察侧卧位时左右臂血压的变化。方法随机抽取50人进行平卧、左侧卧、右侧卧双上肢血压测量,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侧卧位双上肢血压有明显差异;平卧位双上肢血压无明显差异;左侧卧左上肢、右侧卧右上肢的收缩压与平卧位双上肢收缩压无明显差异。结论患者不得不侧卧位时,测血压应测位于下方的上肢,并标明体位及肢体。  相似文献   

17.
王晓宁  施莺莺  严彬  黄晓红  陈焱 《护理研究》2012,26(16):1453-1455
[目的]探讨个体化参数设置下肢空气止血带充气压力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将219例手术时间在2h以内使用止血带的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固定参数加压法,压力恒定为2倍病人上臂动脉收缩压;个体化组采用个体化加压法,将血氧饱和度感光探头夹在患肢脚趾上,边充气边观察血氧监测仪中的动脉波形,一但动脉波形消失成直线,立即停止充气,并将止血带此时的压力锁定;两组均1h放1次止血带,10min再灌注。[结果]个体化组充气压力为201.03mmHg±21.10mmHg,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40.43mmHg±34.78mmHg(P<0.01);病人术后主诉止血带压迫部位疼痛和皮肤损伤发生率个体化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个体化组低于常规组(P<0.05);手术时间超过1h时创面渗血个体化组较常规组严重(P<0.01)。[结论]采用血氧监测个体化设定下肢充气止血带压力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短时间手术止血效果满意,但不适合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上下肢止血带安全有效压力.方法:检测300例正常人上肢和下肢使用5 cm宽的气囊止血带,使用不同压力阻断肱动脉和股动脉血流,记录阻断血流的压力;并记录性别、年龄、上臂周长、大腿周长、收缩压等影响止血带压力的诸多因素,测得结果代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与止血带压力的关系.结果:上肢止血带安全有效止血压力为收缩压±80 mm Hg,下肢止血带安全有效止血压力为收缩压±200 mm Hg.结论:收缩压±80 mm Hg和收缩压±200 mm Hg的压力为院前急救上下肢止血带的安全有效压力.  相似文献   

19.
下肢手术气囊止血带最适充气压力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肢手术中使用气囊止血带的合适充气压力。方法对10例自愿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测量下肢动脉血阻断所需的压力,确定适宜的止血带充气压力;对38例择期下肢手术患者,根据自愿者测得的止血带充气压力加120 mmHg作为患肢手术止血带基础充气压力,再根据患者下肢周径适当增减,于止血带充气前(T0)、充气后即刻(T1)、使用止血带30 min(T2)、松开止血带后(T3)分别测定记录各时间点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结果38例患者术中止血带使用达优率为100%,止血效果满意。各时段的血压、脉搏、呼吸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下肢手术中,采用适宜的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既不影响止血效果,又能减轻止血带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治疗性抚触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术前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和治疗性抚触,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麻醉前、切皮时、分离肿物时、术后2 h和6 h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手术结束后询问患者自觉疼痛程度,于术后2 h和6 h测定患者视觉拟疼痛评分(VAS);记录两组患者出现稍有不适、轻微疼痛、明显疼痛但能忍受以及明显疼痛不能忍受的例数。结果:干预组患者切皮时和分离时DBP、SBP和HR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出现明显疼痛不能忍受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性抚触和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疼痛,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效缓解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手术应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