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湿入胃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为水谷之海,气机升降之枢纽。湿邪入胃络,导致胃络失和,络气不畅,升降失职,胃络为病。本文探讨了湿邪入胃络的病因病理及辩证施治,有助于提高胃络疾病的诊治疗效,为保障驻西南高湿环境部队官兵的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湿邪为病广泛.现代研究多从外感、内伤两方面来阐述,但湿病与络病之间的研究则鲜见.笔者从久湿入络为患[1]角度,探讨了湿邪入心包络的病因病机和证治,将湿病学与络病学相结合,期望能扩展湿病与络病的研究范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肺络为病,多与肺络阻滞有关。湿人肺络,导致肺失宣发肃降,通调失司,津液凝集成痰、成饮而为肺络病。本文从湿病学和络病学的角度探讨了“湿入肺络”的理论,深化了络病学和湿病学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临床诊治肺络疾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思维、感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发于青壮年。约占我国住院精神病的50%,慢性精神病的60%〔1〕。脑立体定向术作为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一种有效手段〔2~4〕,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1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多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技术方法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控制着生命的各个过程,是整个生命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础和特征。研究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不仅可从分子水平揭示蛋白质的功能,而且对于揭示生长、发育、分化和凋亡等生命活动规律至关重要,为探讨重大疾病的机理、疾病治疗、疾病预防和新药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讨论目前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中一些常用和新颖的实验技术方法进展,  相似文献   

6.
“久湿入络”理论初探   总被引:12,自引:12,他引:0  
络病理论始于《黄帝内经》之《素问.调经论》,曰:"病在血,调之络";兴于叶桂之"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是后代医家倍加推崇的"久病入络"之络病学说。吴以岭基于上述思想提出"络病学”,使其成为一个永恒的科学命题。盖湿为重浊之阴邪,若羁留于人体,则发为重、困、乏、痛等症状,病因博杂,致病多端,且痰、湿、瘀、虚纠缠,经久难愈。笔者认为病机为“久湿入络”,本文旨在探讨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建立中国正常成年人包含结构和功能标准脑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脑结构与功能十分复杂,虽然人类对自身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在正常人的心理、智能活动,以及儿童学习记忆障碍、成年人精神异常和老年痴呆等影响全民心身健康的重大问题方面仍然存在未知领域;因此,研究正常和病理状态下人脑内信息是当今医学领域研究的重大课题。而这些研究的目的在于将反映脑功能的神经信息融入含有结构和功能的标准脑中,从整体水平破解人类思维、意识起源的奥秘以及疾病发生的机制,从系统水平研究脑、认识脑、保护脑和开发脑;因此,建立正常人含有结构和功能的标准脑是全球人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其功能表现与生殖和妇女月经有关。本文从湿邪入络角度探讨了湿入冲任二脉所致临床病证。1冲任脉的经络循行及生理功能中医理论认为,冲任督三脉起于胞宫,一源三歧,《灵枢.五音五味》曰:"冲脉任脉者,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唇口,故须不生焉。""冲任为血海,皆属阳明主司"。冲任二脉和盆腔内脏器及全身各大系统有着相应密切的  相似文献   

9.
体质与疾病关系密切,研究体质与久湿入络的关系,阐述久湿入络的体质特点,将为预防久湿入络的发生和产生的危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中医体质学理论 中医对体质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按五行属性将人的体貌特征、心理和对疾病的易感性分为了"金、木、水、火、土"五种特性.〈灵枢·通天〉有"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的描述,这是根据阴阳辩证的不同来分类;〈灵枢·百病始生〉又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阐述了体质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脑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卵异位经血入脑产生的脑部炎性反应,常引起癫痫等临床症状的神经系统疾病。在本地区较为常见。目前有关脑血吸虫病的诊断国内外己有少量报道。但在非疫区病例较少,在临床工作中较易误诊。现收集我院65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脑血吸虫病例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MR快速成像技术的发展,顺磁性对比剂的应用,基本平面回波技术的顺磁性对比剂动态增强MR脑灌注成像已应用于颅脑检查的许多方面,并且在急性脑卒中、脑肿瘤等部分疾病检查中已成为常规,并逐渐延伸至脑变性疾病、烟雾病及吸毒者及功能评估等更为广泛的领域。对疾病除早期显示病变外,还可指导疾病的治疗及判断预后。就其成像原理、计算参数、检查方法入临床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解放军健康》2009,(5):38-38
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痴呆日。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进行性脑变性疾病,常以记忆障碍为最初表现,之后患者逐渐出现语言、定向、思维、计算、运动等功能受损,日常生活能力不断下降,最终不能独立生活。  相似文献   

13.
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肺心病3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肺心病是我国的多发病常见病,人均患病率为0.46%,占器质性心脏病中的首位,是威胁生命的严重疾病。为探讨慢性肺心病的诊疗方法,我院在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肺心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病(如脑动脉硬化、脑血栓、脑溢血等)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全世界公认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日趋低龄化。因此,宣传和普及脑血管病的预防知识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核医学正迈进PET时代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PET的特点是,可用组成人体主要元素的短寿命核素作示踪剂,可得到三维定量结果,可快速获得多层面断层影像,可作三维全身扫描,PET可以从体无损伤地,定量地,动态地从分子水平观察到代谢物或药物在人体内的生理,生化变化,它已成为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冠心病和脑病疾病这三大威胁人类生命疾病的最优手段,它已能将人类视,听等活动的脑皮质上定位,揭开大脑活动奥秘,它也是寻找有效新的特异方法。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H)是一组严重的、病因未明的,以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类疾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妄想、幻觉、冷漠、社交退缩和一些认知功能的缺陷等[1],并且有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其发病率高达1%。既往认为 SCH 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障碍,但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其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逐渐被认可[2]。最早描述 SCH 神经生物学理论中,被认为是大脑连接异常或称“连接障碍”。然而脑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关系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简单的模式对于理解复杂的人类大脑结构功能体系存在显著的差距。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方法的问世,为探讨脑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70岁。因反复头痛发作自行服用脑络通胶囊2粒出现全身性瘙痒就诊。考虑为服用脑络通胶囊所致,给予异丙嗪25mg肌内注射,症状逐渐好转。之后头痛再次发作,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辩证论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难治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构成关节的各种组织如滑膜、软骨、韧带、肌腱和相连的骨骼都有病变,但最基本的病变发生在滑膜。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痹症”范畴。故本文按照中医的发病学说,认为体虚感邪是发生本病的内在因素,风寒湿邪是发生本病的外在因素,经络痹阻是发生本病的主要病机。据此提出了风湿阻络、寒湿阻络、湿热阻络、气血虚弱、肝肾阴虚、阳气不足六型的辩治方法。经30余年的临床研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陈曼娥 《人民军医》2003,46(10):601-603
脑功能衰竭 (脑衰 )是指全脑功能 ,主要是大脑功能的衰竭。它由多种疾病所引起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由于脑功能有赖于其他器官和系统 ,例如原发性心、肺、肝等器官损害均可导致脑功能衰竭。因此在抢救某些重危病人的过程中 ,应积极保护与恢复脑功能。脑衰的突出表现是以急性意识障碍为主 ,不包括慢性脑综合征最终导致昏迷的结局。其发展顺序为 :首先脑功能障碍 ,继之脑代偿功能不全 ,最后发生急性脑功能衰竭。1 病理生理基础1 1 脑循环 脑循环的生理功能 :(1)输送产能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到脑组织细胞 ,以维持脑的正常代谢与功能活动 ;(2 …  相似文献   

20.
1用药原则1.1辨证论治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原发性脑实质内出血。常见诱因有高血压病、脑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溶栓或抗凝治疗、脑梗死等,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最为常见。本病属于中医学的"中风"范畴。中医学认为,脑出血基本病机是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气血逆乱,上犯于脑,络破血溢于脑脉之外,重症者可闭塞清窍,蒙蔽神明。其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病性是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