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髌骨骨软骨骨折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并回顾以往文献报告,总结该病的治疗、预后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0年9月该院收治的35例髌骨骨软骨骨折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并且为运动中髌骨一过性脱位受伤,所有病例均手术治疗,可吸收钉固定7例,PDS缝线固定3例,可吸收钉加PDS缝线固定24例,骨折块粉碎、压缩、无法固定而骨折块摘除1例,35例患者均行髌内侧支持带紧缩缝合术。随访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32例患者获得随访(可吸收钉固定5例,PDS缝线固定2例,可吸收钉及PDS缝线固定24例,骨折块摘除1例,3例失随访,随访时间6~41个月,平均25.9个月,31例内固定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范围,无明显疼痛症状及髌骨习惯性脱位现象。结论髌骨骨软骨骨折好发于青少年,应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根据骨折块大小、位置及是否连同软骨下骨,行复位内固定术或骨块摘除,合并髌骨自发性脱位者应行髌内侧支持带紧缩术,以纠正髌骨轨迹,降低髌骨再脱位几率,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骨折手术与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关节镜微骨折手术组(n=43例)和自体骨移植手术组(n=43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关节功能恢复状况及疼痛程度。结果术后两组患者AOFAS评分、Harris评分和踝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改善,且自体骨移植手术组改善程度优于关节镜微骨折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obb角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应用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在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方面优于关节镜结合微骨折手术,值得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罗伟  张亚林  任露 《磁共振成像》2015,(11):838-842
目的分析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后骨软骨损伤的MRI特点。材料与方法对41例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矢状面、冠状面和横断面T1WI、T2WI、脂肪抑制FSE序列扫描,分析骨软骨损伤的特点。结果急性髌骨脱位后,41例青少年有37例(90.2%)出现骨软骨损伤,其中Ⅰ级、Ⅱ级、Ⅲ级、Ⅳ级骨软骨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0.5%、12.2%、24.5%、52.6%。青少年髌骨侧、股骨侧、髌骨-股骨骨软骨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32.4%、13.5%、54.0%。结论青少年骨软骨损伤以Ⅲ级、Ⅳ级多见,损伤部位以髌骨侧及多部位损伤常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髌骨软骨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9例损伤所致单纯髌骨软骨骨折患者行切开探查手术,摘除游离体2例,DG线U型髌前内固定治疗7例。术后辅以膝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后负重行走。结果随访3~48个月。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膝关节功能恢复达优6例,良2例,可1例。结论手术治疗髌骨软骨骨折,安全,方法易掌握,能有效减少膝关节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吴绍京 《大医生》2023,(22):13-15
目的 分析在距骨骨软骨损伤治疗中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关节镜微骨折术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 分析对象抽取于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在莱西市中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以随机数表字法分组,治疗组48例,接受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对照组48例,接受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对手术效果、Cobb’s角、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obb’s角、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关节功能[Harris(膝关节功能)评分、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踝关节活动度]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距骨骨软骨损伤治疗中,与关节镜微骨折手术相比,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效果更为突出,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使Cobb’s角和疼痛程度得以改善,并可使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赵毅  丁徐  黄涛  张前法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9):2859-2861,2865
目的 探讨关节镜检查对创伤性髌骨脱位伴骨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20例创伤性髌骨脱位伴骨软骨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手术探查与关节镜检查所检出的患者关节软骨损伤部位分布情况.比较手术探查与关节镜检查诊断的关节软骨损伤分级情况.分析关节镜检查诊断各级关节软骨损伤的准确度.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手术探查共检出损伤156处,经关节镜检查共检出损伤107处,两种方式检出的关节软骨损伤部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21,P<0.05).关节镜检查与手术探查诊断的关节软骨损伤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6,P=0.311).以手术探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关节镜检查判断Ⅰ~Ⅳ级关节软骨损伤的准确度依次为83.33%、100.00%、100.00%、100.00%.术后随访1年,患者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无患者因关节内大量血肿而再次手术;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复发,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结论 创伤性髌骨脱位伴骨软骨损伤患者可使用关节镜进行辅助诊断,其能有效反映患者关节内部情况,判断关节软骨损伤程度的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膝关节软骨损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软骨损伤的认识及诊断能力。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或手术证实的膝关节软骨损伤21例,对其MRI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包括关节软骨、软骨下低信号线及软骨下骨的改变,并与关节镜和手术对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共23处关节软骨损伤。分布:髌骨6处,股骨外侧髁7处,股骨内侧髁7处,胫骨平台3处。关节软骨损伤表现:裂隙状骨折4例,软骨局部缺损10例,软骨全层缺损9例。其他:关节内软骨游离体2例,软骨损伤附近骨挫伤、水肿20例,股骨内外髁骨折3例,胫骨平台骨折2例。结论:MRI能准确显示膝关节软骨损伤的部位、范围和类型,从而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背景: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与骨软骨移植是关节软骨缺损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与自体和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清理术结合软骨缺损区微骨折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Tegner 运动评级判定疗效并随访观察3-24个月。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患者进行观察随访,通过评价移植后关节活动度、临床症状的改善、关节影像学检查等评估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的效果。并对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关节软骨缺损进行动物实验研究,通过对移植部位的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评估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的效果。结果与结论:关节软骨缺损应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后的患者,关节清理术结合软骨缺损区微骨折术总有效率89.7%。关节软骨缺损应用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后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的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度正常,偶有关节静息痛或活动后轻微疼痛,影像学检查见移植骨软骨位置良好,修复愈合良好。关节软骨缺损应用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后的实验动物,关节活动度正常,移植关节面光整,关节软骨被透明软骨覆盖,细胞有序排列,软骨基质分泌,修复软骨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HeppleⅤ型距骨软骨损伤患者共12例,所有患者均取同侧膝关节非负重区骨软骨柱作为供体,进行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治疗,术后进行回顾性随访。术前及术后3、6、12、24个月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对踝关节疼痛和功能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28个月,平均随访25个月,随访期间复查MRI显示受区骨软骨柱位置良好,无脱落,软骨表面平整,未见感染、踝关节不稳、供区疼痛等并发症。VAS评分由术前的8. 28±0. 60分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 62±0. 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OFAS评分由术前的61. 25±3. 82分升至末次随访时的88. 67±2. 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HeppleⅤ型距骨软骨损伤疗效良好,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踝关节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股骨外髁骨软骨剥脱是下肢损伤中不常见的一种骨折,由于患者伤后肢体肿胀疼痛较为剧烈,极易与其他膝关节创伤混淆;另一方面因为软骨在X射线片中的不显影或是因为投照角度不佳,更易造成漏诊或误诊。我科收治股骨外髁骨软骨剥脱1例,术前误诊为髌骨下极骨折,现将该类骨折的特点及致伤机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1病历摘要 患者,男,18岁,学生,因跳远扭伤右膝疼痛2天入院。查体:右膝轻度肿胀,髌骨触摸完整,髌骨内侧压痛明显,在髌骨外上角可触及一游离物,浮髌试验阴性,膝关节主、被动功能均受限。X线正、侧位片示右膝关节骨质结构无异常,髌骨上方有一骨影。髌骨轴位片示髌骨内后关节面缺损、粗糙。确诊为右髌骨骨软骨骨折。术中取右膝内侧改良纵弧形切口,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MRI于髌骨骨软骨切线位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髌骨骨软骨切线位骨折患者4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利用CT、X线与MRI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与对比相关检查结果。结果:MRI扫描方式对关节脱位、骨折碎片、股骨骨挫折、髌骨骨软骨骨折以及髌骨软骨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64.29%、100.00%、71.43%、88.10%,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扫描方式的各项检出率,MRI扫描方式对相关诊断项目的检出率最高,其次为CT扫描方式与X线扫描方式,以上相关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MRI对髌骨骨软骨切线位骨折患者进行诊断具有相当的临床价值,此种方式检出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骨软骨骨折在磁共振延迟增强扫描中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膝关节骨软骨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内损伤,多由急性运动损伤所致.X 线、CT 检查不能准确地显示骨软骨骨折的形态和位置,MRI 因其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对骨和软骨组织均可以清楚地显示,同时MRI 具有多方位成像和无创伤性的优点,已成为诊断骨软骨骨折的常用检查手段[1] .本文运用3D-FS-SPGR 序列磁共振延迟增强扫描技术(delayed Gadolinium-EnhancedMRI of cartilage,dGEMRIC),回顾性分析12 例骨软骨骨折的MRI 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踝关节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注射结合冲击波对距骨软骨损伤微骨折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就诊的164例距骨软骨损伤微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RP组41例(微骨折术后予踝关节PRP注射治疗)、冲击波组41例(微骨折术后予冲击波治疗)、冲击波结合PRP组41例(予冲击波治疗和踝关节PRP注射治疗)、对照组41例(微骨折术后予石膏托固定踝关节于中立位)。治疗前、随访12个月后采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评估四组踝关节功能,比较随访12个月后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踝关节活动度及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治疗前及随访3、6、12个月软骨下骨髓水肿体积及治疗前、随访3个月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  相似文献   

15.
背景:关节软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是骨关节外科常见难题,骨软骨骨折块缺乏有效的固定物,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也缺乏长期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关节软骨损伤在关节镜下采用可吸收软骨钉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9例膝关节骨软骨缺损患者,在关节镜下修整损伤区及骨软骨骨折块以自身增强聚丙烯可吸收软骨钉固定,内固定后24 h拔出负压引流管,抗生素预防感染不超过48 h,充分镇痛条件下持续被动活动关节,膝关节铰链支具固定6周后完全负重行走.结果与结论:19例患者均获得3个月-2年随访,平均13.2个月.修复后患者2周-3个月恢复社会活动.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83.25±5.63)分,tegner运动评级6.1±0.87,修复前后配对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膝关节骨软骨损伤采用可吸收软骨钉固定可有效固定脱落的骨软骨块,促进软骨修复,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背景:关节软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是骨关节外科常见难题,骨软骨骨折块缺乏有效的固定物,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也缺乏长期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关节软骨损伤在关节镜下采用可吸收软骨钉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9例膝关节骨软骨缺损患者,在关节镜下修整损伤区及骨软骨骨折块以自身增强聚丙烯可吸收软骨钉固定,内固定后24h拔出负压引流管,抗生素预防感染不超过48h,充分镇痛条件下持续被动活动关节,膝关节铰链支具固定6周后完全负重行走。结果与结论:19例患者均获得3个月-2年随访,平均13.2个月。修复后患者2周-3个月恢复社会活动。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83.25±5.63)分,tegner运动评级6.1±0.87,修复前后配对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膝关节骨软骨损伤采用可吸收软骨钉固定可有效固定脱落的骨软骨块,促进软骨修复,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关节内软骨下截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患者采取关节内软骨下截骨撑起,再植骨,并用支撑钢板、松质骨螺钉坚强固定的方法治疗。结果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4个月。优7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1.6%。12例患者骨折均愈合。结论关节内软骨下截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是一种加速骨折修复,促进骨折愈合的物理疗法。LIPU是一种非侵入性机械能,经皮传递后可在生物器官内产生高频率的声波。1952年意大利学者首先报道了LIPU可加速兔桡骨骨折愈合,随后Heckman和Kristiansen等学者关于LIPU促进人胫骨和桡骨远端骨折的报道不仅促使美国FDA批准LIPU的临床应用,同时带来LIPU在骨折愈合修复领域应用和研究的热潮。综述LIPU在新鲜骨折,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等骨科常见病物理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并从骨折修复相关细胞内生物信号的改变,软骨内化骨早期出现以及加强骨重建修复等角度探讨了LIPU促进骨折愈合修复的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背景:骨性关节炎一直被认为是关节软骨的退变和降解。现已逐步认识到软骨下骨结构及分子代谢的病理变化在关节退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软骨下骨在骨性关节炎进程中结构及细胞、相关因子和信号通道的变化,分析软骨下骨的病理改变对关节软骨退变的影响。方法:使用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软骨退变、骨重建、骨代谢等关键词,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与PubMed、Medline、Embase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论文,了解骨性关节炎进程中软骨下骨骨代谢平衡破坏后在结构及分子信号机制的病理变化,分析这些病理改变与关节软骨退变的关系。结果与结论:纳入54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软骨下骨的病理骨重建贯穿骨性关节炎的始终,局部骨细胞的代谢及干细胞分化异常与软骨退变相互影响。通过对软骨下骨病理骨重建过程中骨细胞代谢机制的深入了解,为骨性关节炎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0.
背景:骨性关节炎一直被认为是关节软骨的退变和降解.现已逐步认识到软骨下骨结构及分子代谢的病理变化在关节退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软骨下骨在骨性关节炎进程中结构及细胞、相关因子和信号通道的变化,分析软骨下骨的病理改变对关节软骨退变的影响.方法:使用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软骨退变、骨重建、骨代谢等关键词,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与PubMed、Medline、Embase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论文,了解骨性关节炎进程中软骨下骨骨代谢平衡破坏后在结构及分子信号机制的病理变化,分析这些病理改变与关节软骨退变的关系.结果与结论:纳入 54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软骨下骨的病理骨重建贯穿骨性关节炎的始终,局部骨细胞的代谢及干细胞分化异常与软骨退变相互影响.通过对软骨下骨病理骨重建过程中骨细胞代谢机制的深入了解,为骨性关节炎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