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上世纪60年代心室单腔起搏器在临床使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起搏器的常规起搏部位仍为右心室心尖部。由于该部位电极导线固定容易而得到广泛应用,但严重的缺点是改变了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来源于动物与人群的基础研究表明,长期的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可以损害左心室收缩  相似文献   

2.
卜婕  俞杉  吴强  安亚平 《临床荟萃》2011,26(7):575-578
目的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比较右心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缓慢心律失常患者65例随机分为RVA起搏组(n=30)、RVOT起搏组(n=35)。于起搏器置入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分别采用组织多普勒速度-时间曲线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收缩期运动速度(Sa)、Tei指数;采用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脉冲多普勒测定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并计算E与Ea比值(E/Ea)。结果 RVA与RVOT两组术前与术后1、3个月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个月LVEF(61.89±3.37)%vs(61.51±3.11)%,(60.22±4.85)%vs(60.32±4.25)%,Sa(11.38±1.14)cm/s vs(11.44±2.14),(10.88±1.91)cm/s vs(11.02±1.31)cm/s,E/A 0.96±0.19 vs 0.97±0.23,0.95±0.15 vs 0.96±0.13,E/Ea 8.8±3.6 vs 8.4±4.3,9.1±4.3 vs 8.8±3.2,Tei指数0.48±0.05 vs 0.47±0.08,0.50±0.20 vs 0.47±0.11(均P〉0.05);术后6个月时RVA起搏组与RVOT起搏组比较,Tei指数及E/Ea增高(0.76±0.26 vs 0.67±0.32,10.9±3.96 vs 9.0±2.8,均P〈0.05),术后12个月Sa降低,(8.22±1.72)cm/s vs(9.52±2.56)cm/s(P〈0.05)。结论 RVA起搏引起心脏收缩不同步,从而损害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RVOT间隔部可获得较RVA起搏更为优化的心功能参数,是较好的右心室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右心室不同起搏比例及不同起搏部位,包括心尖部(RVA)起搏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起搏对心室高频事件(VHR)和室性早搏(PVC)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在南京鼓楼医院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依据心室电极植入部位分为RVOT组及RVA组.起搏器植入12个月时进行随访,收集起搏器记录的心律失常数据及心室起搏比例.结果 共入组了96例患者,RVA组及RVOT组各48例.术前两组患者间心功能及24h动态心电图记录的PVC比较无差异.术后12个月随访,依据心室起搏比例,将患者分为三组,VP< 10%组、VP 11%~89%组及VP >90%组.在RVOT组及RVA组的组内比较结果显示,随着心室起搏比例的增加,VHR及PVC均逐渐减少.组间比较结果,RVA组及RVOT组的VHR无统计学差异(VP< 10%组,P=0.2;VP 11%~89%组,P=0.3;VP >90%组,P=0.2),但RVA组的PVC在各起搏比例组的发生均明显高于RVOT组(VP< 10%组,P=0.01;VP 11% ~89%组,P=0.04;VP >90%组,P=0.0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着心室起搏比例的增加,PVC及VHR发生率减少,RVA组PVC的发生率高于RVOT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DDD模式下比较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与右心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对患者左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行永久起搏器(双腔DDD)植入治疗的患者219例,根据心室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分为A组(RVA起搏)、B组(RVOT起搏),每组再根据患者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不同分为两个亚组。调取患者12个月的随访资料,分析两组患者术后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起搏治疗前后各项起搏参数、起搏QRS波群时限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12个月,A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较术中均有回落,LVEF较术前降低,LAD、LVEDD较术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电极阻抗较术中有回落(P〈0.05),起搏阈值、R波振幅与术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VEF、LAD、LVED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起搏QRS波群时限较A组显著缩短[(145.09±4.96)ms vs.(157.40±12.44)ms,P〈0.01]。对亚组进行分析发现:术前LVEF≥50%的患者,A、B两组仅LVEDD较术前有增大(P〈0.05),LVEF和LA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LVEF〈50%的患者,A组患者的LVEF较术前降低,LAD、LVEDD较术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患者的LVEF、LAD、LVED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主动固定电极行RVOT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经过12个月的起搏治疗,对术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RVOT起搏能提供接近生理性的心室激动顺序,维持心室肌电-机械活动同步化,对患者心功能的损害小;对术前心功能正常的患者,虽然RVOT起搏提供了更为协调的心室收缩,但在保护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阻止左心室重构方面并未显示出优于RVA起搏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高位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及护理对策.方法 40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采用VVI起搏模式,将其随机分为右心室流出道高位间隔部起搏组(RVOTH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各20例,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以及护理对策.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各1例术后发生电极脱位.全部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出现.RVOTHS组手术曝光时间明显延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6,P<0.01).术中两组患者心室的起搏阈值、感知阈值和电极阻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VOTHS组起搏心电图QRS波宽度较RVA组变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3,P>0.05).结论 右心室流出道高位间隔部起搏是安全和可行的,术后护理重视心电监测及个性化护理,可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6.
杨艳芳  陈素 《新医学》2014,(2):116-118
目的:探讨AMI患者QT离散度(QTd)、T波峰末间期(Tp-e)和Tp-e/QT的临床意义。方法AMI 患者(AMI 组)和健康成人(对照组)100名,AMI 患者又分室性心律失常组(38例)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62例),对比分析AMI组和对照组及有、无室性心律失常组的QTd、Tp-e和Tp-e/QT。结果AMI 组的 Tp-e、Tp-e/QT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MI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组Tp-e、Tp-e/QT均明显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Td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Tp-e、Tp-e/QT比健康对照组延长,且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RVIS)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神经内分泌激素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房室全能型起搏器(DDD)治疗患者106例,男86例,女20例,年龄45~86岁,平均(76.4±9.5)岁,随机分为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组(RVIS起搏组)56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起搏组)50例。两组心房电极均植入右心耳梳状肌内,RVIS起搏组心室电极植入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RVA起搏组心室电极植入右心室心尖部。分别观察两组在起搏器植入时、起搏3个月和6个月不同时期,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心钠肽(BNP)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含量;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结果 RVA起搏组治疗后,血浆PRA、AngⅡ、ALD、BNP和NE含量增加,而RVIS起搏组则明显下降;RVIS起搏组心功能改善明显:CO、SV和EF值明显增加,LVDd值缩小,RVA起搏组SV、EF值下降,LVDd增加,CO虽然有所增加,但不如RVIS起搏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IS起搏优于RVA起搏,可明显改善心功能,纠正神经内分泌激素失调,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QT间期、Tp-e和Tp-e/QT指标变化及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54例,12 h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测算梗死相关导联和非相关导联校正的QT间期、校正的Tp-e、Tp-e/QT比值,随访1 a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同期健康体检心电图正常者60例为对照组,并与观察组进行相关指标比较。结果:(1)观察组心肌梗死12 h内校正的QT间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恢复正常(P<0.05);梗死相关导联12 h内校正的Tp-e间期和Tp-e/QT比值较非梗死导联和对照组均明显延长(P<0.0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逐渐恢复正常(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以校正的QT间期440 ms为节点,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梗死12 h内校正的Tp-e 100ms和Tp-e/QT比值0.25为节点,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校正的Tp-e,Tp-e/QT比值可能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SP)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心室电、机械同步化影响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共15例,均因心动过缓在入院后行临时右室心尖部起搏.术后24~48 h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永久起搏.分别在两次术后观察心室起搏状态下心电图QRS时限,左右心室延迟时间(IVMD),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间的收缩延迟时间(SPWMD),QRS波起点距左心室12节段收缩速度峰值的时间标准差(Ts12SD).通过上述指标来评估RVSP与RVAP对心室电机械同步性影响的差异.结果:与RVAP相比较,RVSP组心电图QRs时限更短(P=0.007),心室收缩同步化指标IVMD,SPWMD,Ts12SD明显优于RVAP(P=0.000 9,P=0.000 5,P=0.000 4).结论:RVsP较RVAP更有利于保证心室电、机械同步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起搏依赖患者心功能的长期影响.方法:56例行DDD永久起搏器植入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根据右心室电极植入部位随机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29例(RVS组),心尖部起搏组27例(RVA组).平均随访(22.64±4.29)个月,通过超声心动图比较术前和随访时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每搏输出量(SV)的变化.结果:术前基线RVS组与RVA组年龄、LVEDD、EF、FS、SV无差别;RVS组术前与随访时比较LVEDD、EF、FS、SV无差别,RVA组术前与随访时LVEDD、EF、FS、无差别.SV降低(P<0.05);随访时两组间各指标之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对于完全依赖右心室起搏的患者,在左室收缩功能方面,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并不优于传统的心尖部起搏.  相似文献   

12.
永久右心室流出道起搏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临床疗效和稳定性。方法55例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缓慢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27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主动固定电极组),28例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被动固定电极组),比较2组电极植入时间和心电图QRS波宽度,电极植入时及随访起搏阚值、感知、阻抗,电极脱位及相关并发症。结果主动固定电极组的植入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固定电极组,(25.82±1.84)min vs (20.07±2.45)min、(15.75±1.99)min vs (8.50±1.89)min(均P〈0.05)。主动固定电极组起搏的ORS波时限较被动固定电极组短,(130.104±4.00)ms vs (152.30±10.80)ms(P〈0.05)。主动电极植入组即刻闽值比被动电极组高,(0.71±0.27)V vs (0.51±0.17)V(P〈0.01),术后随访3个月,2组的起搏阚值、感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时主动电极组阻抗要低于被动电极组,(431.00±76.90)Ω vs (588.39±160.79)Ω(P〈0.01),未见电极脱位等并发症。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的起搏应用可行而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采用右心室流入道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时,QRS时限对心功能的影响及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随意选用4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采用右心室流入道起搏治疗,将患者起搏时QRS时限133m s的分为A组(n=28);起搏时QRS时限≥133m s的分为B组(n=16),测量起搏器植入时、起搏3个月和6个月不同时期,QRS时限、血浆心钠肽(BNP)、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的变化。结果术后即刻测两组QRS时限、BNP值和心脏超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QRS时限、LVDd、BNP,B组明显高于A组,而EF、SV、CO,B组明显低于A组。结论右室流入道起搏部位QRS时限和心功能密切相关。QRS时限越宽,心功能纠正就越不明显或心衰进一步加重;反之,QRS时限越窄,心功能改善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陈大祥  陈超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3):2251-2253
目的:对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房室延迟(AVD)优化进行探讨,并对RVOT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患者的最佳AVD进行比较。方法:入选因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DDD起搏器的患者50例,其中RVA起搏组25例,RVOT起搏组25例。通过心脏超声测得主动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AVTI)及左室充盈时间(LVFT),以产生最大的AVTI及最长的LVFT对应的AVD为最佳的AVD。结果:以AVTI优化AVD后,RVA起搏组[(22.57±5.00)cmvs(25.05±4.45)cm,P<0.001]及RVOT组[(21.99±4.78)cmvs(25.18±4.37)cm,P<0.001]的AVTI均增加,两组的AVTI增加量差异无显著性[(2.50±1.86)cmvs(3.14±1.45)cm,P>0.05]。以LVFT优化AVD后,RVA起搏组[(22.57±5.00)cmvs(24.34±4.12)cm,P<0.001]及RVOT组[(21.99±4.78)cmvs(24.88±3.84)cm,P<0.001]的AVTI也均增加,两组的AVTI增加量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89±1.74)cmvs(2.03±1.58)cm,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VTI优化的AVD与LVFT优化的AVD显著相关(R=0.79,P<0.0001),但AVTI优化的AVD比LVFT优化的AVD明显长[(134.63±34.46)msvs(114.30±31.28)ms,P<0.001]。RVA起搏组及RVOT起搏组AVTI优化的AVD差异无显著性[(136.47±39.36)msvs(132.78±29.64)ms,P>0.05],LVFT优化的AVD也无统计学差异[(119.23±35.03)msvs(109.36±27.35)ms,P>0.05]。结论:AVD优化能使RVA起搏和RVOT起搏患者均获益,RVOT起搏与RVA起搏相比最佳的AVD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比较右心室流出道(RVOT)及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符合ACC/AHA起搏器植入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RVA组和RVOT组,常规将右心房电极置入右心耳处,将右心室电极分别植入RVOT间隔部及RVA。术后1周在保证心室100%起搏下进行二维斑点超声成像分析,记录左心室收缩的纵向、环向及径向应变指标。 结果 RVA组左心室收缩时纵向应变(LS)及环向应变(CS)达峰时间的最大差(TD)分别为(191.07±39.24)ms、(135.92±33.40)ms;RVOT组分别为(129.18±26.20)ms、(69.78±19.10)ms。RVA组LS及CS达峰时间标准差(SD)分别为(62.90±12.63)ms、(52.62±13.58)ms;RVOT组为(41.62±5.71)ms、(28.54±7.96)ms。两组比较,LS及CS达峰时间的TD及S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RVA组与RVOT组左心室收缩时径向应变(RS)达峰时间的TD分别为(105.43±58.08)ms、(42.00±21.39)ms;SD分别为(41.98±29.48)ms、(17.08±10.46)ms。两组比较,RS的TD及S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 结论 RVOT起搏时,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优于RVA起搏。  相似文献   

16.
黄祖荣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2):1345-1347
目的 比较右心窜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9例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的Ⅲ°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RVOTSP组(15例)和RVAP组(14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以及术后12个月的心电图、心脏彩超EF值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心窒电极导线过三尖瓣后的X线曝光时间、术中各项参数的测试结果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RVOTSP组QRS波时限、左心窒蕈鼍、NYHA心功能分级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RV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血浆脑钠肽水平与术前比较,RVOTS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P组升高(P<0.05).结论 RVOTS起搏较RVA起搏更符合"生理性"起搏的特点,对心功能及心电的不良影响也小于RVA起搏,且安全可靠,能改善患者远期心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房室(AV)间期自动搜索功能(Search AV)打开与固定长AV间期起搏,对右心室起搏比例的影响。方法入选6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间歇性Ⅱ度或Ⅲ度AV传导阻滞患者,均安装双腔起搏器。程控首先关闭Search AV功能,固定长AV间期(起搏房室间期220ms,感知房室间期200ms)起搏3个月,后程控打开Search AV 3个月,自身对照,比较其心房起搏比例、心室起搏比例及高频心房事件次数。再根据患者是否1:1房室传导分为2个亚组,自身对照分别比较其心房起搏比例、心室起搏比例及高频心房时间次数。结果58倒患者完成随访,固定长AV间期起搏时比Search AV(+)自动搜索功能打开时的心室起搏比例、高频心房事件次数都高,分别为(70.5±12.4)%vs(22.4±8.3)%,(86±16)次VS(31±11)次(P=0.007,P=0.006);而心房起搏比例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1房室传导组(33例)及非1:1房室传导组(25例)两亚组比较中,均得出相同结果。结论Search AV功能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右心室起搏,减少高频心房事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右室心尖部(RVA)和室间隔上部(RVUS)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寻找最佳起搏部位。【方法]89例行DDD起搏器治疗的患者:男84例,女5例,平均年龄84(75~95)岁,分为RVA组44例,RVUS组45例。对比分析两组起搏器间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心脏超声指标: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血脑利钠肽(BNP)等的变化。【结果】RVA组治疗后心功能较起搏治疗前恶化,且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恶化程度加重,而RVUS组心功能较起搏治疗前明显改善,且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改善的越明显,与RVA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老年人RVUS优于RVA,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值得在高龄老年人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比较VVI单腔起搏器植入右心室间隔部和右心室心尖部对心动过缓患者术后心脏电机械同步性及血清脑钠肽的影响。方法:心房颤动伴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动过缓需植入VVI单腔起搏器患者23例,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患者11例为治疗组,同时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患者12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起搏参数、QRS波宽度,和起搏器植入术前、后血清脑钠肽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手术时间、QRS波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阈值、感知阈值、电极阻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对照组较治疗组血清脑钠肽水平增加(P<0.05)。结论:与传统植入部位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相比,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更接近生理情况,能更好地维持患者的心脏电机械同步性,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20.
自1958年第一例埋藏式起搏器问世以来,人工心脏起搏经历了50余年的发展,起搏器植入技术已成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手段。心脏起搏治疗已不仅局限在维持患者的基本心率及患者生存率,更重要的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这与起搏器激动心肌的顺序、心肌细胞重构程度、心脏电-机械活动的同步性以及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在心脏起搏方式、起搏参数一定时,起搏部位的选择是决定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工心脏起搏器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发展,电生理专家们在积极探索更为接近生理状态的起搏部位。如何提高良好的安全性及可操作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成为当今起搏器发展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