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 1991年紫杉醇(Taxol或paclitaxel)因对卵巢癌之治疗有效而被认为是一种抗癌研究之新突破,并在媒体列为头条新闻而轰动医药界。紧接着医疗界便面临着这样的难题:当时所使用的紫杉醇是由太平洋紫杉(Pacific yew学名为Taxusbrevifolis)之树皮抽取出来的。因此为了获得此药物必须伐树取药。一棵100年大的紫杉(约25英呎高)所供给的树皮,只能抽取到一公克的紫杉醇,一位病人一轮之治疗需要二公克。由於紫杉  相似文献   

2.
1988年Wong等首次描述了在受体水平发挥作用的特异性非肽类竞争性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抑制剂5-乙酸咪唑化合物。1990年介绍了这种化合物的钾盐N-(联苯基-甲基)咪唑-洛撒坦(Losartan),成为第一种用于人体的口服强力长效非肽类AⅡ受体拮抗剂。洛撒坦对AⅡ 1型受体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合力而无紧张特性,能将AⅡ从1型受体亚型上置换出来,  相似文献   

3.
人类免疫系统抵抗疟疾传染的方式与大多数人们所想象的不同。这可能意味着试图设计疟疾疫苗的科学家们将必须改变其指导方针。现有4种疟原虫可引起疟疾。科学家们直到现在仍认为,个体种类的疟原虫对疟疾的免疫力是具有特异性的。但牛津传染病流行病学中心Marian Bruce的研究结果否认了这种看法。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寄生虫,人类的免疫系统似乎都能控制其总的数量。  相似文献   

4.
疟疾疫苗     
疟原虫生活史相当复杂,根据疟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一般将疟疾疫苗分成4种类型:子孢子疫苗(抗感染疫苗)、肝期疫苗(红外期疫苗)、无性血液期疫苗(红内期疫苗及裂殖子疫苗)和有性期疫苗(配子疫苗、传播阻断疫苗)。在感染人体的4种疟原虫中,以恶性疟危害最为严重,研究进展也最快。  相似文献   

5.
6.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MichaelBoyd等人在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合会议上报告,从马来西亚热带雨林一种胡桐树中提取的新化合物可以攻击HIV-1的耐药株,并且可以提供代替AZT或辅助AZT的治疗方法。此类从Calophyllum lanigerum树中提取  相似文献   

7.
据外电报道,纽约大学基因工程研究人员发明了能大量生产一种抗疟疾的蛋白质的技术。由Ruth Nussenzweig等人领导的研究小组在《Nature 》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阐述  相似文献   

8.
由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主编的《实验动物科学》第一卷第一期已于三月份出版。本期全部为译文,共36页。文章为:利用动物了解人类疾病历史、实验动物疾病的预防及控制、用于实验动物的镇痛药、催眠药、镇静药和麻醉药、实验动物和公共卫生、猪作为动物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实验兔巴氏杆菌的血清学、多杀性巴氏杆菌12:A对象兔的致病性研究、48株兔巴氏杆菌的生理学血清学特性、自小鼠分离的几种沙氏杆菌及其致病力,  相似文献   

9.
瑞士罗氏公司和美国“TRIMERIS”公司 7月 8日在第十四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联合宣布 ,他们已经成功研制出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新药 T- 2 0。两公司称 ,新药的问世“将给人类战胜艾滋病带来一线曙光”。这两家企业发言人说 ,T- 2 0是一种皮下注射抑制剂 ,其最大特点是能够阻止艾滋病  相似文献   

10.
一种筛选抗心律失常药物新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细胞水平的心律失常模型 ,以用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筛选和评价。方法 酶解法分离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 ,在细胞水平给予传统诱发心律失常药物乌头碱 ,应用膜片钳技术观察记录应用乌头碱后心肌动作电位时程 (APD)、钠电流(INa)、L 型钙电流 (ICa L)、内向整流钾电流 (IK1 )及瞬时外向钾电流 (Ito)的变化。结果 应用乌头碱 1μmol·L- 1 使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 90 %复极化动作电位时程 (APD90 )从给药前的 (15 0 .2 3± 7.0 2 )ms延长至 (2 36 .0 3± 2 3.2 2 )ms(n =8,P <0 .0 1)。应用奎尼丁 10 μmol·L- 1 后动作电位…  相似文献   

11.
恶唑烷酮类药物是一类新的抗微生物制剂,在体外实验和动物感染模型实验中,此类药对革兰氏阳性菌(抗生素敏感的和耐药的)有很强抗菌活性,临床试验证实Linezolid口服给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恶唑烷酮类与其它抗生素无交叉耐药,且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早期阶段而起作用,实验未筛选出耐药突变种。  相似文献   

12.
疟疾疫苗抗原研究进展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王星,徐大为关键词疟疾,疫苗抗原,抗原结构,基因结构疟疾目前仍是严重威胁热带地区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寄生虫病,近年来因疟原虫抗药性和蚊媒耐药物的产生与蔓延,促使科学家们重新考虑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来控制乃至彻底消灭疟疾...  相似文献   

13.
5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病毒学研究中心主任田波教授在武汉大学宣布,武汉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在世界上首次研制出抗SARS多肽药物。  相似文献   

14.
<正> 痛阈的测定是研究疼痛与镇痛的重要生理指标,最近,我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研制成功一种可以自动测定并数字显示痛阈的仪器,其原理和装配较所报道的更加完善和先进。该仪器通过控制电路自动面匀速地推动金属尖端,压迫和刺激受试部位。一俟达到反应终点,该仪器的显示电路即自动而精确地以数字显示并保持反应终点值(痛阈)。以大鼠足蹠为受试部位用此仪器所测得的压脚痛阈值呈近常态分布,并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和灵敏度,既可测定电针、吗啡和芬太尼等镇痛时的升阈效应,亦可测定鹿角菜致炎时的降阈效应。与其它痛阈测定方法比较,本仪器设计新颖、巧妙、结构合理、操作简便。一个实验者可以从容、客观并精确地对痛阈进行测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初期,Daniels CW曾报道欧洲人移居高度疟疾地方性流行区几年中多患急性和严重症状的疟疾,数年后其症状逐渐减轻。James SP(1920)证实该流行区婴儿和儿童的急性疟疾症状比成年人严重,且其原虫率和脾肿率亦较后者为高。许多科学工作者认为产生足够的疟疾免疫要在寄生虫-宿主间的密切和经常的接触中,此种获得免疫是一种伴随有  相似文献   

16.
日前 ,我国自主研制的“重组疟疾疫苗”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批准 ,进入临床试验。这是我国第一个自主研制、进入临床试验的疟疾疫苗。该疫苗由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潘卫庆教授课题组和上海万兴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发 ,世界卫生组织作为申办方 ,将按国际 GCP标准主持该疫苗的临床试验。据潘卫庆教授介绍 ,疟疾目前仍然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现在全球每年有 3亿~ 5亿人患疟疾 ,其中约 30 0万人死亡。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产生 ,研究有效的疫苗预防疟疾已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疟疾疫苗与艾滋病、结核疫苗…  相似文献   

17.
根据美国议会技术评定办公室的一份报告,新避孕法与加强控制生育计划可将未来20年的世界人口减少6亿5千万。虽然对人口爆炸未能提出理想或完善的答案,但在2000年将有20种可用的新的或经改进的避孕方法。在制定强有力的控制出生计划之下,本世纪末世界  相似文献   

18.
非洲抗疟疾疫苗的试验有了第一批结果,研制有效的抗疟疾疫苗即将成为现实。非洲的抗疟疫苗研究表明.哥伦比亚研制的一种有争议的疫苗是安全的,它能触发抗疟疾的一种强烈的免疫反应,甚至在坦桑尼亚的严酷情况下亦是如此;疟疾在坦桑尼亚为常见病,且传播迅速。证明该疫苗是否确能预防疟疾的试验最终结果将于1994年的秋季揭晓。如果证明该疫苗有效,可在1998年普遍推广应用。每年有300万人死于疟疾,每年患疟疾的  相似文献   

19.
四川雅安地区人民医院最近发明了一种穿刺钩针,它由一根薄壁针管和两根针芯组成。针管前端有一倒钩用来切割组织。针芯Ⅰ与一般穿刺针芯相同。针芯Ⅱ前端成薄片状翘起。当针芯Ⅱ插入针管时,可切削组织,并掩盖倒钩。作者使用自制的这种  相似文献   

20.
[法新社日内瓦2月13日电]世界卫生组织今天宣布,研究人员在研制有效的疟疾疫苗方面获重大突破。 世界卫生组织说,坦桑尼亚临床试验的初期结果表明,一种名为“SPF66”的新型试验性疫苗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