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洲抗疟疾疫苗的试验有了第一批结果,研制有效的抗疟疾疫苗即将成为现实。非洲的抗疟疫苗研究表明.哥伦比亚研制的一种有争议的疫苗是安全的,它能触发抗疟疾的一种强烈的免疫反应,甚至在坦桑尼亚的严酷情况下亦是如此;疟疾在坦桑尼亚为常见病,且传播迅速。证明该疫苗是否确能预防疟疾的试验最终结果将于1994年的秋季揭晓。如果证明该疫苗有效,可在1998年普遍推广应用。每年有300万人死于疟疾,每年患疟疾的  相似文献   

2.
日前 ,我国自主研制的“重组疟疾疫苗”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批准 ,进入临床试验。这是我国第一个自主研制、进入临床试验的疟疾疫苗。该疫苗由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潘卫庆教授课题组和上海万兴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发 ,世界卫生组织作为申办方 ,将按国际 GCP标准主持该疫苗的临床试验。据潘卫庆教授介绍 ,疟疾目前仍然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现在全球每年有 3亿~ 5亿人患疟疾 ,其中约 30 0万人死亡。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产生 ,研究有效的疫苗预防疟疾已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疟疾疫苗与艾滋病、结核疫苗…  相似文献   

3.
红外期是疟原虫侵入宿主的第一个时期,有效的红外期疟疾疫苗对控制疟疾的发病和流行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中的红外期疟疾疫苗主要有亚单位疫苗和全虫疫苗两种,其中后者包括了放射减毒子孢子疫苗和基因减毒子孢子疫苗.全虫疫苗虽然能够诱导完全性的免疫保护作用,但是其生产及运输方式却限制了它的现场应用.目前的亚单位疫苗不能达到让人满...  相似文献   

4.
当前疟疾疫苗研究的突破点是如何获得足够纯化的保护性抗原,用具有保护性的单克隆抗体以亲和层析法提取相应的保护性抗原是获得高纯度保护性抗原的有效办法。因此,有些疟疾免疫的研究者已把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引用于疟疾疫苗的研究中。 Perrin、高敏新曾获得抗人恶性疟的单克隆抗体,在体外对原虫生长的抑制率分别在90%和60%以上,表明用保护性单克隆抗体获取人  相似文献   

5.
一项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西非国家布基纳法索,每10个人中就有1人具有一个可保护其免患疟疾的基因。该基因为一种变异形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携氧分子)编码。26%具有一个该基因拷贝的人患疟疾的可能性较少。那些有两个基因拷贝(一个来自于母亲,一个来自于父亲)的人发生疟疾的危险性降低幅度是前所未有的,达93%。指导本项研究的罗马大学的寄生虫学家DavidModiano说,被称作HbC的变异体对严重疟疾具有非常强的预防作用。有关的作用机制现仍不清楚。研究人员希望,通过了解这种预防疟疾的作用以促进疟疾治疗。  相似文献   

6.
疟疾疫苗RTS-S由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已进行了约20年的开发和试验,并证明能有效阻止1~4岁儿童的疟疾发生。最近在莫桑比克的一项试验,214个婴儿给予3次RTS-S疫苗注射或乙肝疫苗对照注射。与对照组(46例疟疾)相比,实验组(22例疟疾)中出现的疟疾病例更少且病情较轻。  相似文献   

7.
方强  曹玉洁  夏惠 《中国热带医学》2024,(4):400-406+421
疟疾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全球性传染疾病,曾在我国严重肆虐。近年来全球疟疾防控形势停滞不前,我国也面临巨大输入性疟疾威胁,亟需有效的疟疾疫苗作为现有防控措施之外的新增手段。相对于红内期疫苗和传播阻断疫苗,以预防感染为主要目标的红前期疫苗一直受到更多的关注,并在近年取得一系列进展。目前仅有的2款获WHO推荐使用的疟疾疫苗均为红前期疫苗。本文简要综述红前期疟疾疫苗研发现状和趋势,以期为后续疟疾疫苗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疟疾免疫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其中细胞免疫的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免疫核糖核酸(iRNA)能够传递特异性免疫反应,并己开始用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故本实验制备了抗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yoelii)iRNA,通过白细胞粘附抑制(LAI)试验,观察其体外传递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效应,以期将iRNA用于疟疾免疫机理的探讨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世界疟疾流行的形势仍十分严峻。每年约有3~5亿人发病,其中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的死亡病例超过了100万。疟疾不易控制的原因之一是致病的疟原虫对现在常用的抗疟药,甚至是多种药物联合应用都越来越有抗药性。已有抗疟药的攻击目标都是针对抑制疟原虫的血红素代表或DNA合成。但疟原虫的这些代谢环节都已耐药。因此,专家们认为,要击败疟疾就得设计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上仍有100个国家或地区流行疟疾,21亿人民受到威胁,每年都有1亿6千7百万人患疟疾病。临床病例1亿零7百万,150~270万人死于疟疾。人类得以深邃洞察机体免疫防御,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和免疫学深入研究。恶性疟细胞免疫及其相关已成为疟疾研究领域一项主要内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免疫与应用密切结合,正在得以迅猛发展。本文概述了这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CEL-1000是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肽,它在抗疟疾、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和肿瘤疫苗的研制方面具有潜在的佐剂活性,能促进1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型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2.
简讯     
由墨尔本的沃尔特和伊莱扎·霍尔研究所小组的人员生产的疟疾疫苗将在2—3个月内在猴身上进行试验。研究所的Graham Brown医生上周向澳大利亚新科学促进会代表会议报告:“到目前为止,该小组已从恶性疟疾患者的血液或裂殖子中分离出30—40种抗原(《New Scientist》1984年4月26日,第4页),将以最有希望的抗原用于生产试用疫苗,在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进行猴实验。  相似文献   

13.
免疫抑制是寄生虫感染中较常见的一种免疫缺陷现象,疟疾免疫抑制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研究疟疾免疫抑制对认清疟疾发病机理,改善临床治疗方案,促进疟疾疫苗的发展等均有重要意义。随着免疫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年来疟疾免疫抑制的研究进展很快。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是一个薄弱领域。本文在国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了国内以及我们的最新研究结果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疟疾是流行于热带地区最严重的寄生虫病。据WTO最新统计,疟疾分布于世界约100个国家和地区,年发病人数3-5亿,死亡人数150-270万。大多数患者分布于非洲、亚洲、中美以及南美,我国也是疟疾流行区之一。近年来疟原虫、蚊虫耐药现象日益严重,这就更迫切需要尽快开展研制高效的抗疟疫苗[1].由于疟原虫生活史复杂、抗原成份多、抗原变异等原因,单价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复合多价疫苗的问世是疟疾疫苗研制的一条新途径。多价疫苗包含子孢子、裂殖子、配子的有效保护性抗原表位(包括T细胞和B细胞表位),较单价疫苗更…  相似文献   

15.
<正> 制备疟疾疫苗,进行疟疾有效免疫,以达到控制疟疾感染和流行,是当今防疟中期待解决的课题。体外培养疟原虫,做为疟疾抗原的来源,被认为系最好途径。许多学者设想在体外建立疟原虫孢子增殖期培养系统,试图获得由配子体发育成有免疫原性的子孢子,用以制备子孢子疫苗。为此,国内外对猴疟、鸟疟和鼠疟等动物疟原虫进行了许多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用放射性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测定肿瘤的技术目前扩大到测定乳腺癌转移,有关研究人员希望该技术将来能减少乳房切除术。他们取与人乳腺癌反应的标记抗体并经皮下注入8名患乳腺癌妇女每只手的手指之间,抗体能进入淋巴管与淋巴结中的肿瘤细胞结合。注射后16到24小时之间进行免疫闪烁扫描,发现有7个腋下可触到的淋巴结和2个摸不到的淋巴结为阳性。不久通过针吸术证实所有这些病例都有转移。但有一例淋巴结虽可触到,而免疫闪烁扫描证明是阴性,针吸也表明没有肿瘤细胞。因为转移的乳腺癌扩散到淋巴结的检查没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初期,Daniels CW曾报道欧洲人移居高度疟疾地方性流行区几年中多患急性和严重症状的疟疾,数年后其症状逐渐减轻。James SP(1920)证实该流行区婴儿和儿童的急性疟疾症状比成年人严重,且其原虫率和脾肿率亦较后者为高。许多科学工作者认为产生足够的疟疾免疫要在寄生虫-宿主间的密切和经常的接触中,此种获得免疫是一种伴随有  相似文献   

18.
<正> 在消灭疟疾的战斗中,医生和蚊虫之间一直在进行着一场引人注目的竞争。据最新统计,每年有2亿2千5百万人患疟疾,有2百多万人死于疟疾。全世界公共卫生工作者正在尽一切努力试图在蚊虫对现用灭蚊剂产生抗药性之前消灭疟疾。这是一场和时间及困难相对抗的竞赛,关  相似文献   

19.
用胰岛素治疗的21名糖尿病患者每天服用2.7克红参粉,三个月,发现红参粉对其中12名患者有效,对9名患者无效。基于这个临床结果,为了阐明与改善糖尿病病理学状况有关的因素进行了一些实验。在过去的讨论会中,作者报告了红参粉中含有一种抗脂肪分解的肽或一种胰岛素样的肽。在人参的胰岛素样肽的提纯过程中,发现了具有抗脂肪分解活性的另一部分。这个抗脂肪分解部分是通过Bio胶P-2柱和Dowex 50w×4柱层析凝胶过滤提纯的。最后纯化物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疟疾是常见和多发的寄生虫病。据记载,世界上有143个国家存在疟疾,受疟疾威胁的人口有20.4亿(我国除外),年发疟人数2亿左右,死于疟疾的约1~2百万。我国三千年前已有疟疾记载。解放前估计疟疾流行县、市有1千余个,受威胁的人口有3亿5千万,年发病人数以千万计。足见疟疾对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