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惠俐 《新医学》2003,34(8):488-489
目的:探讨眶膈脂肪填补凹陷改良术修复下睑、睑烦沟区凹陷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下睑、睑烦沟区凹陷畸形病人施行修复手术,先在皮肤与眼轮匝肌间和眼轮匝肌与眶膈间潜行分离至眶下缘或向下分离至颧骨,肌瓣向外上牵拉固定于外眦眶骨膜上;保留眶膈内脂肪组织填充于凹陷处,用以修复下睑、睑烦沟区凹陷畸形。结果及结论:14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术后下睑、睑颊沟区凹陷畸形得到矫正,眼周皮肤平复、饱满。提示修复和加强前壁支持组织,利用眶膈脂肪填补凹陷是矫正下睑、睑颊沟区凹陷畸形,恢复年轻容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老年性上眼睑除皱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传统的上眼睑除皱方法为“月牙形”切除部分上眼睑皮肤厦眼轮匝肌,外眦部位常矫正不足。为改善此缺陷,本文介绍“镰刀形”上睑皮肤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性上眼睑老化的手术方法与要点。方法:将传统的上睑切口向外侧延伸超过外眦部位成“镰刀形”,切除部分上眼睑皮肤及眼轮匝肌,将切缘与睑板上缘固定。结果:6年来共治疗上睑松垂276例,其中行“月牙形”切除35例,“镰刀形”切除232例,因上睑外眦部位切除不足二次矫正9例,效果满意。结论:本法克服了传统的上眼睑除皱方法外眦部位矫正不足的缺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1资料与方法本组共52例 ,男7例 ,女45例 ,年龄40~70岁。52例中 ,双眼手术51例 ,单眼1例 ,共101只眼。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 ,未出现睑外翻、睑裂闭合不全、上睑下垂泪腺脱垂及其它并发症。手术 :(1)单纯上睑皮肤松弛 ,原为重睑或单睑者 ,可以原有的重睑皱襞线为基线或重新设计皱襞宽度 ,一般取7~8mm。在新设计的皱襞线上方切除一条松弛皮肤 ,于睑板上缘剪除一条眼轮匝肌 ,经皮肤 -上睑提肌腱膜下缘 -眼轮匝肌下缘 -皮肤、缝合。(2)年老体弱 ,晨起上睑水肿明显者 ,如有眶脂脱垂 ,要切除眶脂 ,严格止血 ,避免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肿泡眼单睑患者的重睑成形术式。方法 针对肿泡眼单睑的解剖特点,对常规切开法重睑成形术加以改进。包括设计较窄重睑,去除适量松弛皮肤,去除臃肿眼眶隔脂肪及肥厚眼轮匝肌,睑板前结缔组织,改善重睑形态。结果 随访患者52例,时间3-12个月,其中44例患者重睑弧度流畅,形态自然,效果满意,5例效果一般,3例不甚满意。结论 对于肿泡眼患者在切开法基础上,适量去除松弛皮肤、眶隔脂肪、眼轮匝肌及睑板前结缔组织,形成形态较自然流畅的重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一种额肌瓣悬吊术来矫正重度上睑下垂。方法:按照重睑高度切开皮肤以及眼轮匝肌,在眼轮匝肌下向眉区分离,在眉下眼轮匝肌与额肌交织处,制一宽约2cm的肌瓣,然后将肌瓣拉下,固定在睑板上,切除多余皮肤,按照重睑成形术常规间断缝合切口皮肤。结果:按照Fox正常眼睑功能标准评定,本组患者术后外观美观,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此手术效果可靠,操作简易,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悬吊矫正上睑松弛术治疗上睑松弛的效果。方法采用眼轮匝肌悬吊矫正上睑松弛术治疗68例上睑松弛患者。结果 68例患者上睑松弛改善明显,鱼尾纹明显减轻。结论眼轮匝肌悬吊矫正上睑松弛术是矫正上睑松弛的较好方法,可以同时矫正伴发泪腺脱垂及鱼尾纹增多等症状。  相似文献   

7.
眉提升术联合眼轮匝肌悬吊治疗上睑皮肤松弛8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上睑皮肤松弛更有效、持久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眉缘切口眉睑提升同时行眼轮匝肌悬吊治疗上睑皮肤松弛87例。结果:本组术后上睑皮肤松弛均得到明显改善。56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切口疤痕不明显,美容效果满意。结论:眉提升术联合眼轮匝肌悬吊是治疗上睑皮肤松弛更有效持久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由于下睑皮肤、眼轮匝肌、眶隔膜退变松弛,眶脂肪移位、脱垂等病理改变导致下睑组织不同程度臃肿、膨隆或下垂,形成如袋状的异常形态称下睑袋,也称眼睑袋状下垂、眼袋、眼睑袋、眼睑脂肪袋等。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对下睑袋的整复术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践,下睑袋整复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近十余年来,一些新认识、新理念及新术式不断出现。下睑袋修复术分为结膜径路(内人路)和皮肤径路(外人路),作者将国内外下睑袋整复术式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眼轮匝瓣悬吊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做重验成形术切口,于皮肤与眼轮匝肌间向上分离达眉上缘,再于眼轮匝肌深面、眶隔浅面向上分离达眶上缘;根据睑板宽度及弧度设计眼轮匝肌瓣,向下推进固定在睑板前方,悬吊上睑。结果:15例24只眼重度上睑下垂者术后效果均较满意,睑缘外形匀称优美,眼睑闭合功能良好,无并发证。不足之处是,向下注视时有上睑停滞现象。结论:眼轮匝肌瓣悬吊手术操作简单,手术野显露良好.固定牢靠,张力适当,不易复发;无需做额肌纵切口,不损伤眶上血管神经束及面神经额支,不减弱额肌的收缩力,是一种治疗重度上睑下垂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睑整形术后下睑外翻的综合矫正方法。方法本组病例采用皮瓣和肌瓣的游离;眶隔松解;切除下睑三角形组织瓣;轮匝肌悬吊等综合治疗方法矫正。结果本组下睑皮肤松弛和眼袋矫乒术后并发严重下睑外翻患者15例16侧,采用综合下睑外翻矫正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应用综合方法矫正下睑外翻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重睑术患者提供同期外眦鱼尾纹除皱手术,探索简易、有效去除鱼尾纹的方法。方法在重睑形成术时同期采用重睑切口行外眦鱼尾纹祛除术,并判断手术后效果,提出手术操作要点。结果随访结果表明联合手术取得满意效果,鱼尾纹明显减少。结论重睑联合鱼尾纹祛除术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的祛除鱼尾纹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眼睑手术防止泪腺损伤5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例,女3例,年龄25~55岁。其中行泪腺全部切除1例1眼,其余行1/2~2/3部分切除。 1.2 方法 肉眼小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泪腺的分布、泪道的走行及比邻关系,采用直尺、卡尺量角器测量记录。临床采用手术方法,即:眶部及眼睑皮下浸润麻醉,参照双侧眼设重睑线,平行睑缘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剪除一小条眼轮匝肌。暴露并打开眶膈,切除脱出的眶脂肪,将泪腺全部或1/2~2/3部分切除送病理。  相似文献   

13.
提眉除皱同时行重睑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老年人皮肤松弛,常导致眉下垂,眉间纹,外眦鱼尾纹,上睑松弛等同时发生,单强行一项手术往往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在近几年流行的切眉提眉术的基础上,改进手术方法,将提眉术,除皱术,重睑术一次完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式额肌腱膜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方法和效果。资料和方法:32例53只眼中,男性21例35只眼,女性11例18只眼,年龄3-22岁,其中先天性28例49只眼,外伤性4例4只眼,睑裂均≤4mm,提上睑肌力0-3mm,5例7只眼伴上直肌功能不全。按设定的重睑线作切口,沿眶隔及眼轮匝肌向上分离,至眉弓下缘转皮下,游离额肌腱膜并固定缝合于睑板上缘下1-2mm。结果:53只眼中,1级愈合47只眼,Ⅱ级愈合4只眼,Ⅲ级愈合2只眼。结论:改良式额肌腱膜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选择 1996-08/2004-10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异体巩膜移植治疗上眼睑恶性肿瘤切除后眼睑全缺损患者22例(22眼).采用乙醇保存的异体巩膜代替睑板,对上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眼睑全缺损患者行眼睑再造术.残留的穹隆部结膜移行覆盖于异体巩膜内侧面,左右两侧缝线固定于睑板残端或内外眦韧带处,眼轮匝肌和皮肤一起向睑缘部牵拉覆盖于异体巩膜表面,行睑裂缝合,半年后睑缘部切开.术后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8.8个月.均未见排斥反应,眼睑闭合良好,外观满意.异体巩膜移植代替睑板行眼睑再造术,能保持眼睑良好的功能和外观.  相似文献   

16.
马菁晶  李华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6):623-625,628,F0003
目的探寻不同类型的眼袋最有效且合适的外科治疗方法,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收集进行眼袋整复的患者98例,其中24例为单纯眶脂肪疝眼袋,52例为下睑膨隆伴皮肤松弛型眼袋,22例为皮肤松弛伴眶下缘凹陷型眼袋,分析这三种类型手术方式、并发症的差异,并比较术后疗效。结果单纯眶脂肪疝出型眼袋结膜入路眶隔后及眶隔前入路手术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且行结膜入路切口≥1 cm时,应于内、中、外三点定位缝合结膜下组织,以利于创口对合生长。对于下脸膨隆伴皮肤松驰型患者皮瓣法术后效果优于肌皮瓣法(χ2=5.30,P<0.05)。对于重度下睑松弛患者,处理外眦可以减少术后下睑外翻、下睑退缩的发生率(P<0.05)。对于有眶下缘凹陷的患者,行Hamra术可以有效预防术后眶下缘凹陷(χ2=6.29,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眼袋应选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第三节上眼睑皮肤皱襞松弛眼睑皮肤随年龄的增长日渐萎缩松弛,久之,可导致上睑皮肤高度松弛下垂,使眼裂变小、变形,甚至将外眼角完全遮盖,严重影响视力。外貌似欲睡之态,称为假性上睑下垂。一、切口设计嘱病人轻闭眼睑,将上睑皮肤轻轻提拉,找出睑板上缘轮廓,沿着睑板上缘或略低于其上缘相应的皮肤上用美蓝标出切口线,切口线最高点距睑缘5~6毫米,外眦角处切口线应沿鱼尾纹向颞侧延长,延长多少依切除皮肤量确定。用无齿镊夹持上睑皮肤,让病人反复睁闭眼睑,初步估计出所需切除的皮肤,然  相似文献   

18.
对我科2003~2005年采用下睑袋整形术同时矫正鱼尾纹68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56例,年龄32~56岁.均有不同程度的下睑皮肤松弛、臃肿及外眦角皱纹增多,其中曾做过眼袋整形手术者13例.  相似文献   

19.
吕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4):8506-8507
目的:探讨经结膜双重睑成形术。方法:坐位或立位自然睁眼平视,动态确定双重睑宽度、外形,并标识出。宽约5-7 mm。表、局麻后,经结膜入路剪开提上睑肌,去除一条眼轮匝肌,将皮肤皮下与睑板缝合进行相应处置形成双重睑,缝合切口。结果:本组28例,随访4-300 d,其中6例双重睑线过浅,经埋线缝合后矫正,两例经上睑缘皮肤切口法手术后矫正。结论:此术式设计避免了皮肤切口,满足了不希望皮肤切开,又不适合埋线法而希望得到双重睑者的愿望,主要用于伴有轻度上睑下垂者,手术同时可以经分离消除原有的小双重睑、去除轻、中度内眦赘皮中内眦部部分异构眼轮匝肌,消除因眶区饱满,脂肪过多或泪腺脱垂,去除部分眶内脂肪或泪腺复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睑裂患者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不剪开外眦部的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 29例小睑裂患者在LASIK术中通用摇摆实验及负压环倾斜避免假性负压及眼睑阻力,顺利完成手术。结果 29例小睑裂患者未行外眦剪开完成LASIK手术,角膜瓣完整,厚度适中,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且无任何外观影响。结论 小睑裂患者在LASIK术中,可避免剪开外眦部皮肤,通过摇摆实验及负压环倾斜顺利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