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 5 HT2A受体基因T10 2C多态性是否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存在关联。方法对 5 8名ADHD患儿和 97名健康成人对照 ,进行 5 HT2A受体基因T10 2C多态性检测 ,并作关联分析。结果ADHD病例组T10 2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0 .0 0 3 ,OR =2 .78) ,而T10 2C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2 9,OR =0 .47) ;ADHD病例组 10 2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10 2T等位基因可能与ADHD存在关联 ,T10 2T基因型可能是ADHD发病的危险因素 ,而T10 2C基因型则是其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5-HT2A 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是否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存在关联. 方法对58名ADHD患儿和97名健康成人对照,进行5-HT2A 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检测,并作关联分析.结果 ADHD病例组T102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03,OR = 2.78),而T102C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29, OR= 0.47);ADHD病例组102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 0.01).结论 102T等位基因可能与ADHD存在关联,T102T基因型可能是ADHD发病的危险因素,而T102C基因型则是其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及自杀观念与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性,探寻自杀行为可能的生物学标记,为早期识别和干预自杀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参照CCMD-2-R、DSM-Ⅳ诊断标准,选取52例有自杀观念或自杀行为(自杀未遂)的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63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全血标本,抽提DNA,扩增5-HT2A受体基因片段,鉴定基因型.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0.O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杀组C等位基因的频率(0.52)明显高于对照组(0.39)(χ2=3.91,P<0.05),3种基因型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χ2=6.12,P<0.05).自杀组与对照组之间3种基因型的两两比较显示TT与CC相比、TC与CC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χ2=5.02,P<0.05).自杀行为(自杀未遂)组与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的比较自杀行为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0.58)明显高于对照组(O.39)(χ2=6.13,P<0.02).基因型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χ2=9.18,P<0.02).结论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自杀行为相关,102C型等位基因频率与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意念、自杀行为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4.
酒精依赖与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酒精依赖患与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酒精依赖患和对照组的5-HT2A受体基因频率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酒精依赖与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基因型A2/A2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可能与酒精依赖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探讨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氯氮平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了64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研究,分别给予氯氮平≥200mg/d、≥400mg/d治疗两个月,用PANSS量表评定氯氮平疗效,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技术测定所研究对象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结果发现氯氮平疗效好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含A2的基因型及A2等位基因相关联。结论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在氯氮平药理作用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服毒自杀抑郁症患者及健康人群5-羟色胺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探讨服毒自杀行为可能的生物学标记,为早期发现和干预抑郁症患者服毒自杀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41例服毒自杀行为患者为研究组,6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全血标本,提取DNA,聚合酶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5-羟色胺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结果:服毒自杀组C等位基因频率(0.6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P=0.001);基因型分布也有差异,其中突变纯合子CC基因型服毒自杀组明显较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4,P=0.003)。结论:5-羟色胺2A受体基因T102C与抑郁症患者服毒自杀行为可能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合评价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T102C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和PubMed(2000年1月至2012年11月)。根据纳入标准收集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应用RevMan 5.0软件对符合条件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符合条件的文献,累计疾病组1 717例、对照组2 037例。数据合并结果显示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纯合子突变CC型、杂合子突变TC型与抑郁症并无明显关联。结论: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T102C抑郁症并无明显关联,可能并不是抑郁症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8.
TPH基因多态性与共患学习困难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伴和不伴学习困难(LD)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及各种亚型ADHD与色氨酸羟化酶(TPH)基因A218C和A-6526G两种多态之间的关联。方法 就132个LD的ADHD核心家系和221个不共患LD的ADHD核心家系的A218C和A-6526G两种多态进行检测,并采用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和单体型分析两种分析方法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TPH基因与共患LD的ADHD相关联(χ^2=9.362,df=3,P=0.025);单体型218A/-6526G在共患LD的ADHD核心家系中传递较少(χ^2=9.252,df=1,P=0.002)。结论 TPH基因及TPH基因的218A/-6526G单体型与共患LD的ADHD相关联。 相似文献
9.
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与情感障碍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5-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启动子区-1438G/A多态性与情感性障碍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技术,检测情感性障碍和正常对照组的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根据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法则,比较相互之间的区别。结果1.抑郁症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基因型A1/A1频率(58.51%)较正常对照组(42.86%)高,差异有显著性(x^2=3.929,P〈0.05);2.伴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的情感性障碍患者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基因型A1/A2的频率(25.45%)较正常对照组(38.46%)偏低,差异有显著性(x^2=4.74,P〈0.05)。结论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与抑郁症特别是具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的患者关联,提示该受体基因多态性可能是抑郁症的易感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迫症、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和氯氮平导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三者的症状学差异及与5-HT2A/T102C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Yolle-Brown强迫量表(YBOC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进行临床症状评定;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5-HT2A/T102C多态性。结果3组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强迫症组71.4%和57.1%;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组66.7%和66.7%;氯氮平导致强迫组33.3%和73.3%;各组5-HT2A/T102C多态性的基因型(TT、TC、CC)和等位基因(T、C)频率间差异无显著性:强迫症组45.7%、40%、14.3%、65.7%和34.3%;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组46.7%、40%、13.3%、66.7%和33.3%;氯氮平导致强迫组46.7%、40%、13.3%、66.7%和33.3%;正常对照组56.3%、31.3%、12.5%、71.9%和28.1%。结论此三种情况下的强迫症状之间存在症状学差异;5-HT2A/T102C多态性可能不是这三种强迫症状发生的易感因子。 相似文献
11.
5-HT2C基因多态与共患学习困难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共患与不共患学习困难(1earning disorder,LD)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 disorder,ADHD)与5-HT2c受体基因(HTR2C)C-759T和G-697C两种多态之间的关联.方法:检测189个共患LD的ADHD核心家系(ADHD LD)和299个不共患LD的ADHD核心家系(ADHD-LD)的C-759T和G-697C两种多态,并对各等位基因和单体型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在ADHD-LD家系中,-759C(x2=6.961,P=0.008)和-697G(x2=8.346,P=0.004)等位基因优先传递,就单体型而言,-759C/697G传递较多(x2=9.000,P=0.002 7),而-759T/-697C传递较少(x2=7.784,P=0.0053);但是,在ADHD LD家系中未发现任何等位基因和单体型的传递不平衡现象.结论:ADHD共患LD与否在HTR2C基因C-759T和G-697C两种多态水平上有明显的遗传差别.HTR2C基因与ADHD-LD相关联. 相似文献
12.
5-羟色胺1D基因多态与共患学习困难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共患学习困难(LD)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5-羟色胺1D受体基因(HTR1D)1350T>C和1236A>G两种多态之间的关联.方法: 就91个共患LD的ADHD核心家系和181个不共患LD的ADHD核心家系的1350T>C和1236A>G两种多态进行检测,并分别进行传递不平衡(TDT)检验和单体型分析.结果:在不共患LD的家系中1236A等位基因(χ2=5.306,P=0.021,传递和未传递的次数分别为115和82)传递次数明显增加.在共患LD的家系中未发现任何等位基因和单体型的传递不平衡现象.结论:ADHD共患LD与否在HTR1D受体基因多态水平存在遗传差别,遗传在不共患LD的ADHD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5-HT1D基因多态与共患破坏性行为障碍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共患和不共患破坏性行为障碍(DBD)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5-HT1D受体基因(HTR1D)1350T>C和1236A>G两种多态之间的关联.方法:检测90个共患DBD的ADHD核心家系和182个不共患DBD的ADHD核心家系的1350T>C和1236A>G两种多态,并分别进行传递不平衡(TDT)检验和单体型分析.结果: 在共患DBD的家系中,1350T等位基因(χ2=3.67,P=0.055)和G/T单体型(χ2=3.84,P=0.050)优先传递,1350C等位基因(χ2=3.67,P=0.055)和G/C单体型(χ2=5.22,P=0.022)传递减少.在不共患DBD的家系中未发现任何等位基因和单体型的传递不平衡现象.结论: ADHD共患DBD与否在HTR1D受体基因多态水平存在遗传差别,遗传在共患DBD的ADHD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多巴胺转运体蛋白基因G352A多态性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与多巴胺转运体蛋白基因(DAT1)第15外显子G352A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荧光标记序列分析方法寻找突变位点,检测337个ADHD患儿,201个ADHD核心家系和207个对照DAT1的新基因位点G352A的多态性,并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 disequilibrium test,TDT)和病例对照的关联分析.结果:所测对照人群中DAR1的G352A的等位基因频率,352G是79.5%,352A是20.5%.家系和病例对照研究表明,DAT1第15外显子G352A基因和ADHD之间不存在关联.但是按照性别分组后,TDT结果表明,G352A基因和ADHD女孩可能存在关联,即352G等位基因在ADHD女孩中有优先传递的趋势.结论:DAT1第15外显子上的新基因位点G352A和ADHD之间不存在关联.352G等位基因在ADHD女孩中有优先传递的趋势,但尚需要扩大样本进一步验证才能得出确切结论. 相似文献
1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多巴胺D4受体和多巴胺载体蛋白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多巴胺D4受体基因(DR/M)第3外显子48bp和多巴胺载体蛋白基因(DAT1)非编码区40bp可变数目顺向重复(VNTR)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对340个ADHD患儿,202个ADHD核心家系和226个对照分别就DRD4 48bp VNTR和DAT1 40bp VNTR多态性进行检测,并进行ETDT、HHRR和病例对照的关联分析。结果:所测人群中的DRD4 48 bp的重复次数是2—6次,最常见的等位基因是4次重复(77%)和2次重复序列(19.4%);未发现7次重复序列或更长的片段。DAT1 40 bp的重复次数是6—7和9-11次,其中10次重复序列最常见(90.7%)。在ADHD患儿中,长重复等位基因(DRD4的4—6次和DAT1的11—12次重复序列)比对照组多。未发现ADHD和DRD4的7次重复等位基因或DAT1的10次重复等位基因之间存在关联。结论:DRD4(按照性别分层后)和DAT1的长重复等位基因可以增加中国汉族儿童罹患ADHD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共患及不共患破坏性行为障碍(DBD)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5-羟色胺4受体基因(HTR4)83097C>T、83198A>G及-36C>T三种多态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对152个共患DBD的ADHD核心家系和173个不共患DBD的ADHD核心家系的83097C>T、83198A>G及-36C>T三种多态进行检测,并分别进行传递不平衡(TDT)检验和单体型分析.结果 :在共患DBD的家系中,单体型T/G/T呈现传递增多的趋势(χ2=3.470,P=0.062),而在不共患DBD的家系中,单体型C/G/T(χ2=4.568,P=0.032)和C/G/C(χ2=5.333,P=0.021)均传递减少.无论在共患DBD的家系,还是在不共患DBD的家系中均未发现等位基因的传递不平衡现象.结论 :ADHD共患DBD与否在HTR4多态水平存在遗传差别. 相似文献
17.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注意网络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注意网络的特点.方法:以25例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ADHD门诊患儿,以及按年龄、性别和智商配对的25名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神经心理测试软件ANT(attentional networks test)对其觉醒、指向及执行控制三种注意网络的效率进行测试与比较.结果:(1)ADHD组的总体正确率(91.2±9.5)%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97.0±2.9)%,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6).(2)ADHD组执行控制网络项效应量(118±38)ms明显高于对照组(93±28)ms,差异有显著性(P=0.012).(3)未发现ADHD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觉醒和指向两个注意网络存在差异.结论:本研究提示ADHD儿童可能存在执行控制网络缺陷. 相似文献
18.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在学龄儿童精神障碍中的患病率居于首位.70%的患儿的症状可持续至青少年,30%可持续终生,患儿在成年后发展为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行为和酒药滥用的风险是正常儿童的5~10倍.20多年来,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ADHD和相关破坏行为问题的病因和治疗研究,以下综述了我们近年来的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