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针结合运动意念对脑卒中偏瘫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伟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3):2403-2403
为探讨脑卒中患者偏瘫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其疗效。选取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电针意念组给予电针结合运动意念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后电针意念组和电针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电针意念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是目前常见的多发病之一,死亡率、致残率高,是否对脑卒中后及时采用正确的康复措施,其后果明显不同。WHO1989年资料显示,脑卒中患者经正规康复后,第1年末,生活能自理者高达60%。而在偏瘫患者的整个康复过程中,平衡功能的尽早恢复是改善运动功能、减少残疾的基础,所以控制躯干平衡的训练是偏瘫患者获得平衡功能的关键,也是临床康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从1998年起运用电针刺激结合运动疗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63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电针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电针足三里。比较治疗前后下肢及髋、膝、踝Fugl-Meyer评分、步态分析(左右步频、步速和跨步长的均值)、下肢肌张力综合痉挛量表评分(CSS)。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下肢及膝、踝Fugl-Meyer评分、步态分析均有明显改善,且电针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明显,CSSS评分下降。结论电针足三里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痉挛期下肢的运动功能,且不引起肌张力升高。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早期应用电针治疗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配合电针治疗的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患者均在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组同时配合电针治疗,疗程为2个月。采用Fugl-Meyer评分评定患者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均有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电针的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80 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康复组同时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在2组入选时、发病后1、3 及6个月末时进行运动功能(FMA)及生存质量评定。结果:发病后1、3、6个月末时运动功能评分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生存质量评定发病后1个月末时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发病后3、6 个月末时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加味四妙勇安汤并电针治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加味四妙勇安汤配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观察病例抽签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加味四妙勇安汤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用补阳还五汤治疗、采用Fugl-Meyer法评定患者的功能,ADL评价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进行统计分析。结果:Fugl-Meyer积分:观察组治疗前(135.25&;#177;23.22)分,治疗后(180.31&;#177;19.56)分,对照组治疗前(137.22&;#177;25.31)分,治疗后(164.33&;#177;21.43)分,治疗前两组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1)。FIM积分:观察组治疗前(36.25&;#177;21.36)分、治疗后(85.42&;#177;18.23)分,对照组治疗前(38.35&;#177;20.21)分,治疗后(61.32&;#177;17.65)分,治疗前两组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1)。观察组功能评定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1)。结论:加味四妙勇安汤配合电针能更好的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运动疗法并电针治疗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10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平  薛军 《现代康复》2001,5(11):126-126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比较互动式头针与传统头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脑卒中后上肢Brunnstrom分期为Ⅲ—Ⅴ级的70例患者,利用MINIMIZE分层随机软件,随机将脑卒中患者分为互动式头针组(35例)、传统头针组(35例)。互动式头针组选取病灶同侧(肢体偏瘫对侧)顶颞前斜线中2/5、顶颞后斜线中2/5、顶旁2线作为头针刺激区。互动式头针组在实施头针治疗的过程中开展作业治疗,留针30min,留针期间每隔10min行捻转手法1次。传统头针组头穴刺激区同互动式头针组,头针治疗与作业治疗分开实施。两组头针治疗、作业治疗均每日1次,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积分的改善情况;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upper-extremity Fugl-Meyer scale,UFMA)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脑卒中患者在SF-36各领域的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互动式头针组在SF-36躯体功能、生理职能领域积分,与传统头组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FMA积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作业治疗可以全面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互动式头针在提高脑卒中患者躯体功能、生理职能方面优于传统头针治疗。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患者是临床最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其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很大负担。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患者肌力和活动自控能力恢复的程度。我院在脑卒中急性期采用体位护理,对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有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测量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高谦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564-1564
讨论脑卒中得的生存质量测量注意的问题,探讨这些问题的方法,总结脑卒中患的生存质量测量的基本要求,推荐一种量表供大家临床试用。  相似文献   

11.
低频电体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早期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于宝成  于凤香 《中国康复》1997,12(3):102-104
采用低频电体操对73例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并采用Fugl-Meyer评分法对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运动及关节活动度积分显著增高(P<0.01),从而说明低频电体操是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早期康复的一种全新的、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水中运动疗法对恢复期脑卒中下肢肌肉力量、痉挛程度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水中运动疗法+常规康复治疗+电针治疗)、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电针治疗),每组31例。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等速肌力评定、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临床痉挛指数(CSI)、10m最大步行速度测定(MWS)、Berg平衡量表(BB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下肢肌肉力量、MWS、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均P0.05),MAS分级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S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下肢肌肉力量、MWS、BB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MAS分级评分、CS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水中运动疗法联合电针疗法可有效提高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力,改善患者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电针结合神经发育疗法改善脑梗死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选用相同神经发育疗法方式,每日2次,治疗组加电针进行治疗.以简式的Fugl-Meyer运动量表和Bathel指数为指标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电针结合神经发育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更有利于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基于反复促通疗法(RFE)的步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均接受药物基础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基于RFE的步行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步行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比较2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量表下肢部分(FMA-LE)、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以及步频、步幅、步速、患足足底压力比(PPF)和包络椭圆面积(EEA)等步态参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MA-LA、FAC、BBS评分及步频、步幅、步速、PPF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且观察组FMA-LA、BBS评分及步频、步幅、步速、PPF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FAC评级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组患者EEA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反复促通疗法的步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平衡及步行功能的重建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改善步态。  相似文献   

15.
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文迅 《中国康复》1998,13(4):163-164
为探索一种疗效好的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综合组和对照组。综合组在传统针刺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现代康复医学的运动疗法,对照组仅用传统针刺疗法,采用Brunnstrom偏瘫运动评价法和Barthel指数分级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给予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比治疗前有很大改善,但2组间比较,综合组疗效更明显(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偏瘫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疗法,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患者偏瘫的早期康复锻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月红 《上海护理》2002,2(3):17-18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伴偏瘫患开展患肢早期康复锻炼的意义。方法 对100例脑卒中患分成康复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康复锻炼采用床上医疗初级体操,从发病1周后开始实行,为期3周,由护理人员实施患肢被动运动。结果 康复组与对照组之间,患肢肌力改善程度差异有显性。结论 早期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偏瘫程度,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体化康复训练对早期及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率与训练时间的关系。方法:60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程序化康复训练,包括桥式运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肢体的易化、平衡、负重步行等训练。并分别于治疗初、治疗4及8周末时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进行评分并做康复效率统计。结果:康复介入4周末时,患者的FMA评分较治疗初时显著提高,并明显高于治疗8周末时的评分(均P0.01)。治疗后康复效率比较,前4周高于后4周(P0.05)。结论:第1个周期的康复训练及康复效率明显优于第2个周期。  相似文献   

18.
王丛笑  郄淑燕  李伟  汪杰  陈颖 《中国康复》2019,34(3):138-141
目的:探讨基于体感互动的综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3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体感互动综合平衡训练组(观察组)18例和传统平衡训练组(对照组)17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平衡训练,观察组利用体感互动技术,结合任务导向性游戏项目进行平衡训练、躯干控制训练和下肢力量训练的综合平衡训练。治疗期间均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静动态平衡功能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2组Berg平衡量表(BBS)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下肢部分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0.05)。治疗后,观察组在睁眼站立、闭眼站立、脚前后站立时重心摆动速度和稳定时间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0.01),对照组在睁眼站立时重心摆动速度和稳定时间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0.01),脚前后站立和闭眼站立时重心摆动速度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基于体感互动的综合平衡训练结合常规平衡训练能更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静动态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9.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孙少萍  张淑美 《中国康复》2005,20(3):163-164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接受常规神经科治疗和早期良肢位摆放,康复组同时进行包括头、颈、肩、躯干、臀、足部的运动及床上运动训练。治疗前后采用Brunnstrum评价肢体功能;Barthel指数评价ADL。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肢体功能和ADL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康复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文拟定的康复训练计划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提供了一套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系统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 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均接受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家庭支持,两组分别在初次就诊及治疗2、4、8 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评量表(WHOQOL-100)评定患者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WHOQOL-100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支持系统能促进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