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彦通  王翠英 《河北中医》2009,31(4):635-636
内痔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其中射频治疗内痔的机制是通过电磁波作用使肛垫内组织形成内生热效应,引起痔区无菌性炎症反应,使血管变性、狭窄、闭塞,痔核供血减少而达到止血;同时使血管周围组织纤维增生,肛垫与直肠壁组织粘连固定,从而达到消除内痔脱出的目的。但单用射频治疗内痔远期效果差,复发率高。2004-2007年,我们应用射频联合消痔灵治疗内痔300例,  相似文献   

2.
1975年Thomson首次提出痔的病理性静脉团实质上是肛垫(Anacushions)的病理性肥大,而肛垫是人人皆有的正常组织,即肛垫学说,痔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1994年Loder等进一步提出内痔发生的肛垫下移学说,即其发生是由于固定肛垫的悬韧带Treitz肌和Park韧带发生损伤或断裂,导致肛垫脱垂和下移引起。鉴于上述论点的更新,1998年意大利外科医生Longo提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and hemorrhoids,PPH)以后,由于PPH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疗效确切及复发率低等优点,亦迅速推广。  相似文献   

3.
内痔是肛门齿线以上、粘膜下的痔上静脉丛发生扩大和曲张所形成柔软的静脉团称为内痔。其主要临床症状是无痛性便血,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肛门胀和内痔脱出,从肛检来看:齿线上粘膜隆起,表面色暗红或表面多有纤维化,甚时内痔脱出、坏死伴肛门水肿等表现、长期便血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本人就多年临床经验分类谈谈它的病因病理辨证论治。1实证1.1肠风热郁证:起病比较急。便血,色鲜红,量多滴血,或和/喷射状出血,肛门服或伴有内痔脱出,大便软或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治法;清热祛风、凉悦止血。代表方:凉血地黄汤或我院自制…  相似文献   

4.
内痔注射疗法的原理与临床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210001)陈贵川,李柏年关键词内痔注射疗法采用注射疗法治疗内痔,国内外文献时有报道,在具体注射部位上看法不一:有的考虑到痔区血管来自直肠上动脉,分枝到直肠粘膜下,而将注射的重点部位放在母痔基底动脉搏动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四味痔血汤治疗内痔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13例内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7例口服四味痔血汤,对照组56例口服外十方,疗程均为7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便血、痔核充血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23%,对照组为92.8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便血、痔核充血等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味痔血汤治疗内痔出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龙骨苦酒汤治疗内痔出血的疗效观察金西海通渭县鸡川乡中心卫生院(743316)主题词痔疮/中医药疗法,@龙骨苦酒汤/治疗应用龙骨苦酒汤由煅龙骨30g,食醋100ml,兑凉水100ml组成,此方对内痔出血的治疗效果良好。大多数患者服药3剂后,便血停止,肛...  相似文献   

7.
邓嘉秋  冯德魁 《新中医》2009,(10):76-76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法治疗实证型内痔(Ⅰ~Ⅱ期)便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用清热凉血法治疗,对照组118例采用西医治疗。2组局部用药均采用马应龙痔疮膏纳肛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7%,对照组为68.64%。2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热凉血法治疗内痔(Ⅰ-Ⅱ期)便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正>内痔是肛肠科常见、多发疾病,也是人类特有的疾病,由肛垫病理性肥大、向下移位或肛周血管丛扩张迂曲形成,约为肛肠科门诊患者就诊原因的80.6 %[1]。便血是内痔的主要临床表现,且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生活和工作也受到严重影响[2]。近年来,中医药在痔疮治疗方面的研究不断开展,也出现了不少效果满意的治疗方法[3]。我院肛肠科应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熏洗治疗Ⅰ期~Ⅲ期内痔,并与应用太宁栓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疗效  相似文献   

9.
正内痔是由血管静脉丛扩张,纤维支持结构松弛、断裂引起的肛垫移位以及病理性肥大形成的软团块,多发于成年人,为痔疮的一种,是最为常见的肛肠疾病~([1])。笔者采用"痔点"挑刺放血配合针刺百会穴点及二白穴治疗内痔便血患者3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2例均为2018年2月至2018年7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及肛肠科门诊患者,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49岁,平均(35±8)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肛垫上黏膜套扎术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Ⅲ、Ⅳ期内痔或以内痔为主的伴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混合痔患者,行肛垫上黏膜套扎术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观察术后疗效。结果:肛垫上黏膜套扎术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期内痔或以内痔为主的伴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混合痔,近期及远期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龙口市中医院(265701)王民基烟台市北海医院(265701)成宝艳曲某,大,35岁,因大便带鲜血于1991年1月25日就诊。曾在某院先后按内痔、直肠炎行消痔灵注射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共半年余无效。来诊前1天,月经来潮,并出现便血,...  相似文献   

12.
《国医论坛》2021,36(5):23-25
目的:观察分析内痔患者术中切除标本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明确内痔的病理学本质及不同中医证型之间是否存在病理差异性,为内痔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筛选符合研究标准的、手术治疗的内痔患者70例,按中医证型分为4组:风伤肠络组7例,湿热下注组21例,气滞血瘀组21例,脾虚气陷组21例,并选取正常的肛垫组织标本2例作为对照,在HE(苏木素-伊红)染色下观察内痔组织病理学形态的改变,记录黏膜改变程度、炎症浸润程度、血栓形成程度积分。结果:HE染色下,内痔组织可见明显的病理学形态改变:黏膜破坏,炎症浸润,窦状血管结构破坏,Treitz肌(黏膜下纤维肌性组织)结构松弛、排列紊乱;不同中医证型的内痔在病理指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内痔组织中肛垫黏膜、血管及Treitz肌都存在明显病理学形态的改变,这些改变与内痔的中医证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痔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内痔是肛垫血管发生的病理变化和异常移位,外痔是直肠下段静脉属支在齿状线远侧表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和血栓形成,混合痔是内痔静脉丛和相应部位的外痔静脉丛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4.
痔疮患者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也常因此而就诊。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自拟“痔血汤”治疗内痔200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内痔出血致缺铁性贫血是肛肠科的急病、重病之一。笔者采用标本兼治、中西并用的方法治疗内痔出血致缺铁性贫血15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 15例患者均为长期间歇性内痔出血所致缺铁性贫血,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32~65岁;间歇出血时间为16~25年;大量连续便血为7~30天;每次便血量多则100ml,少则50ml;实验室检查Hb≤6g/dl。  相似文献   

16.
内痔胶圈套扎疗法源于中医传统的痔结扎疗法,临床分为直接套扎、痔上粘膜套扎两种。我院根据痔病肛垫下移特点,融合以上两种套扎疗法的优点,设计倒三角形套扎配合消痔灵治疗内痔,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便血是内痔的临床常见症状,自2005年4月-2009年10月,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采用自拟止血化痔方治疗内痔98例,并与应用槐角丸的40例患者作对比观察,现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环状混合痔是肛肠科比较难治的疾病之一。如何彻底治疗减少复发,减轻和避免术后并发症、后遗症,临床治疗是比较困难。笔者受痔肛垫下移理论和PPH(吻合器齿上黏膜环形切除吻合术)术的启发,从2003年以来,应用内痔分段横切横缝外痔弧型潜行剥离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75年,Thomson提出了“肛垫”学说,推动了对痔的重新认识,也带动了痔的治疗方法的变革,尽可能保护肛垫功能已形成共识。1998年意大利学者Longo采用了特制吻合器将直肠下端粘膜及粘膜下层组织环行切除治疗3、4期脱垂内痔的新方法,又称经肛门镜下吻合器痔切除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 PPH),取得满意疗效。本院2004年引进后,共治疗痔病3150例,  相似文献   

20.
痔的原有概念是直肠下端肛管的黏膜或皮下的曲张静脉团。根据发病部位不同以直肠齿线为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随着解剖学和组织病理学的发展,肛垫下移学说已经被普遍接受。肛垫是位于直肠末端的组织垫,为静脉丛、平滑肌、弹性组织和结缔组织所构成的肛管血管垫,其功能是闭合肛管,节制排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