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疾病,主要以头痛、头晕、失眠、烦躁易怒、乏力为常见症状,晚期因心、脑、肾等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器质性损害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肾功能损害等疾病。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高血压人数已达1.6亿之多。祖国医学并无高血压病的病名,而将之列入“头痛”、“眩晕”、“耳鸣”等范畴,1997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规范了常见中医病名的定义,将高血压的中医病名对应为“风眩”。  相似文献   

2.
程清琳  郭惠文 《河北中医》2004,26(9):714-714
高血压病是当今危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前兆因素之一。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是以“肝阳上亢、头晕、头痛、肝风内生、痰湿热积”等而致神经紧张、血管拘紧、头晕、头痛为主要症候,也是中医常见的疾病之一。为此,我们对高血压病的不同临床表现和症候分类实施辨证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点,一般正常人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舒张压超过95毫米汞柱。由多基因遗传、环境及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全身性疾病,约95%以上患者,其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除了高血压病本身血压增高有关症状外,长期高血压还可以影响心、脑、肾的功能,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原因之一。中医目前没有关于高血压病的占籍记载,根据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归为“眩晕”、“头痛”“中风”等范畴。  相似文献   

4.
李文杰  顾宁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20):1762-1763,1765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的重要并发症脑卒中、心脏病及肾脏病,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致死致残率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从高血压病的整个发展过程看,早期及中期病人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体征,并伴随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失眠、肢体麻木等症;后期出现靶器官损伤的心、脑、肾脏病变。高血压病属现代医学名词,古代并没有“高血压”及“高血压病”的概念。现代中医从高血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转归及并发症,将高血压病归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中风”等范畴。兹就近年来关于高血压病的辩证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动态血压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血压病为西医病名,一般将其归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范畴,而临床则以“风眩”作为诊断病名。近年来研究认为,高血压病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的疾病,其性质是本虚标实。而病变演变规律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虚实间杂。我们根据卫生部1993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合自己临床将高血压病中医分为4型:即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目的是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其动态血压变化特点及靶器官损害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全部病例均来自本…  相似文献   

6.
吴静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2):31-32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疾病,主要以头痛、头晕、失眠、乏力为常见症状,晚期因心、脑、肾等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器质性损害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肾功能损害等疾病。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高血压人数已达1.6亿。高血压病是社区医疗中常见的疾病之一[1]。本文分析了塘沽社区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68名职工的高血压发病情况和药物治疗效果,以探讨高血压治疗用药的合理性和存在问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是西医的病名,它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是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属于“头痛”、“眩晕”、“心悸”、“偏头痛”等范畴,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痛、失眠、眩晕、眼花、心烦心悸和乏力等症状。重者可导致心脑、肝、肾等脏器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中医对高血压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必须要分清虚实,辨证准确,施治合理,选药恰当。现将多年的临证治疗经验浅述如下。1肝火上炎型主要脉证:头痛且胀,胸胁胀痛,口苦、咽干、目赤,烦躁易怒,少寐多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治宜清肝泻火、清热利湿。代表方:龙…  相似文献   

8.
秦金霞 《新中医》2010,(4):107-108
<正>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脑、肾和视网膜等脏器的损害。本病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中医学古代文献中没有高血压病名,依据其头晕目眩、头痛等主要临床表现,多将本病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病发病率的上升,中医药治疗高血压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万云莉 《吉林中医药》2004,24(10):59-61
高血压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 ,也是世界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它可以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及肾脏损害。具有较高的致残率 ,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 ,有效地防治高血压是目前临床医生的研究热点 ,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高血压病在中医文献中没有独立病名 ,近代医家将其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 ,其病因十分复杂 ,多与年龄、七情、劳倦、饮食等密切相关 ;病机多以阴阳失调 ,肝阳独亢为主 ,近年来 ,又认为瘀血在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病位多以肝肾为主。1 1 病因…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的“肝阳”、“肝火”、“肝风”、“中风”、“头痛”等范畴,以头痛、头晕、失眠、烦躁易怒、乏力为其常见症状。晚期常因心、肾、脑等器质性损害而有相应的临床表现。高血压在发病过程中有着由实转虚的规律性。开始多属阳亢型。继之阳亢伤阴耗  相似文献   

11.
自拟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病9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以眩晕、头痛、恶心伴或不伴呕吐、耳呜等为其主要特征。高血压病因其病因不明,起病隐匿,持续时间长,目前尚无彻底根治办法,且对心脑肾造成损害,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笔者近年来自拟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病95例,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器官例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祖国医学无高血压病名,但根据高血压病患者所产生的许多症状,尤其是对心、脑、肾等器官损害后,可出现头痛、眩晕、心悸、失眠、项强、胸痛、胸闷乃至口眼斜,以及半身不遂等,所以归属为中医“眩晕”、“头痛”等病证范畴。  相似文献   

13.
文辉 《新疆中医药》2009,27(4):106-106
高血压病是以临床体循环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以头痛、头晕、昏蒙胀、耳鸣等为常见症状的一组病症。其属于中医“风眩”、“头痛”的范畴。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病及其靶器官损害已成为危害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性功能障碍是现代高血压病治疗中面临的新难题。现代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表明,高血压病可导致性功能障碍。此外,以利尿剂等为主的三大类降压药也能导致性功能障碍。中医学中,高血压病属于“眩晕”“头痛”“头风”等范畴。对高血压病的中医病机认识,既往多从“肝风”“阳亢”等角度立论,然而,基于对古今文献与医案的深入研究及多年临床实践,发现肾虚为其现代病机关键。高血压病合并性功能障碍属于中医学肾虚证范畴,尤其以肾阴不足常见。既往团队及其他研究表明,滋阴补肾法不仅能有效降压,改善性功能障碍,还能逆转危险因素,以及保护靶器官损害。该文系统论述高血压病合并性功能障碍的中医认识和现代病理生理机制,以及补肾中药(单味药、复方)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性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策略,以期为补肾法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性功能障碍提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根据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归为“眩晕”“头痛”等范畴,辨证分型以痰湿雍盛、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为主。传统中医辨证模式多以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作为主要依据,主观性强,可重复性差,而今随着中医客观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高血压中医证型的现代客观化研究日益增多,已取得很大进展。现将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化指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持续升高为主的综合征,是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头痛、头晕、乏力等是较常见的症状。晚期病人常有心肾、脑等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器质性损害,还可有相应的各种临床表现。高血压包括原发性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前者又称高血压病,是以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个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以持续性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多归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中医治疗高血压病有一定优势,现就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为心血管科常见的疾病,可归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张艳教授认为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与“痰”“瘀”“痰瘀互结”相关,提出治疗时应注重化痰活血化瘀。该文主要介绍张艳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9.
据统计,高血压病患者以眩晕为主要症状者约占70%,头痛、心悸、失眠者约占40%-50%,因此,中医学主要将其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中记载“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故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头晕、耳鸣目眩等上盛之证,同时多伴有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等下虚之证。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病,是众多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出血等的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致病率和致残率。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的高血压病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首要疾病之一。在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领域里,中医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强调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其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副作用相对较轻且药价便宜等方面均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笔者就近6年来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情况概述如下。1病因病机祖国医学文献记载中没有“高血压”的病名,根据其头痛、眩晕伴恶心、呕吐、耳鸣等临床表现,辨证属于“眩晕”、“头痛”等疾病的范畴。本病相当于中医病名国家标准的“风眩”,其发病多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内伤虚损等因素有关。高血压病为一复杂疾病,到目前为止,病因病机尚未得到明确的统一。《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论述,认为与肝密切相关。《灵枢.海论》认为“脑为髓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而导致髓海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肾精亏虚。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头眩候》主张因风致眩,指出“风头眩者,由血气虚,风邪入脑,而引目系故也”。唐代孙思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