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宁  高尔生  武俊青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6):5171-5175
目的:了解城市家庭中生殖健康教育状况,探讨其对青少年生理知识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徐汇区3个街道57个居委会中随机抽取核心家庭,并就青春期生理知识及家庭生殖健康教育情况对核心家庭中的536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回答父母曾主动与之谈及生殖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占51.31%,女孩(67.97%)多于男孩(36.07%);回答父亲主动谈的比例为19.48%,母亲主动谈的比例为44.03%。主动向父母询问生殖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占37.69%,主动向父亲询问者占11.19%,主动向母亲询问者占33.58%。青少年基本生理知识答对率较低,平均得分为42.30分。父母与之谈论过生殖健康问题的青少年生理知识得分比父母未与之谈论相关问题者高近15分。结论:青少年基本生理知识缺乏,虽然家庭生殖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青少年的生理知识水平,但家庭中生殖健康教育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核心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性与生殖健康(SRH)相关问题交流状况,并探讨其对青少年SRH知识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徐汇区两个街道57个居委会中抽取符合条件的536户核心家庭,并就核心家庭中的青少年与父母交流SRH相关问题的情况及其相关的知识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回答父母曾主动与之谈及SRH问题的青少年占51.31%,女孩(67.97%)多于男孩(36.07%)(P<0.05);回答父亲与之主动交流SRH问题的比例(19.48%)低于母亲主动交流的比例(44.03%)(P<0.05)。主动向父母询问SRH问题的青少年占37.69%,其中主动向父亲询问者(11.19%)低于向母亲询问者(33.58%)(P<0.05)。青少年基本生殖健康知识答对率较低(平均42.30分)。应用多因素线性模型分析,在调整父母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如年龄、职业、学历及其收入后可见,子女年龄越大,其SRH相关的生殖健康知识得分越高;父母与子女谈论与交流过SRH问题,子女的生殖健康知识得分高于未交流者近15分(P<0.05)。结论:上海市区核心家庭中父母与青少年子女SRH相关问题的交流沟通能明显提高其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但青少年的基本生殖健康知识仍缺乏,家长SRH知识以及与子女沟通交流技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核心家庭男性生殖健康参与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上海市核心家庭男性参与生殖健康的情况,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实施干预措施,提高家庭成员的生殖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现况研究,采取面对面的方式对1060个符合标准的男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9.79%的男性认为妻子患生殖道感染丈夫应分担或负责;如果妻子患生殖道感染,84.11%的男性会与妻子一起治疗;85.23%的男性知道避孕节育知情选择,79.26%的男性认为男人应承担避孕责任;47.68%的男性愿意去了解更多的生殖健康知识;年龄和文化程度对其参与生殖健康情况有影响。结论上海市核心家庭男性参与生殖健康的状况良好,但年龄、文化程度以及职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建议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未婚女青年生殖健康知识状况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利用上海市5个区县2580名婚前体检的女青年问卷调查资料对上海市未婚女青年的生殖健康知识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婚检女青年中有性经历的比例为69.3%,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1.8岁。相当一部分女青年缺乏生育、避孕和性病知识,有的具有错误的知识。多因素分析表明,影响女青年生殖健康知识水平的因素有: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经济收入、同胞数、是否有无话不谈的朋友、是否与人讨论过性问题、业务时间安排、有无避孕史及人工流产史、父母受教育程度等。调查提示,应通过学校、医院和书报传媒等途径加强未婚青年的生殖健康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市职业学校学生性相关行为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职业学校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集中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市3所职业学校2005年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相关知识、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和性相关行为。结果共调查职业学校学生1837人,男生1104人(60.1%),女生733人(39.9%)。学生性相关知识总分为34.3±19.0分;对男性婚前性行为和女性婚前性行为持认同的比例分别为52.8%和47.8%,男生高于女生(P〈0.01);学生中,谈过恋爱、与异性有过拥抱和接吻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1.8%、45.8%和30.3%,与异性有过爱抚和性交的比例较低,分别为19.4%和4.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毕业后不打算继续读书、父母婚姻不稳定、性相关知识得分较高、对婚前性行为态度较开放的学生更容易发生性相关行为。结论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较低,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较开放,性相关行为发生比例较高,应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现状,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028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中,已婚男性133人(12.9%),未婚男性86人(8.4%);已婚女性687人(66.8%),未婚女性122人(11.9%)。年龄以18~35岁为主(74.6%)。教育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75.4%)。统计学分析发现,男性的计划生育知识得分低于女性(P〈0.01),男性的性病/艾滋病知识得分高于女性(P〈0.01)。离家务工时间0.5~4年的调查对象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低于其他组(P〈0.01)。已婚者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高于未婚者。专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高于其他职业人员。随教育程度增高或收入增加,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也明显增加。结论未婚、中低学历、从事非技术工作和低收入人群,以及离家务工时间较短的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低。应根据知识实际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由医学专业人员参与的对上海市高中、职校学生进行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综合性干预的效果,为有效降低青少年的生殖健康风险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上海市两个区的4所高级中学、2所职业学校作为研究现场,将研究对象按1:1比例分层(高中和职校)随机分配入干预组(419例)和对照组(688例),对干预组进行为期1年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综合性干预,分析干预组和对照组生殖健康行为的差异。结果基线调查时干预组和对照组生殖健康行为无明显差别(P〉0.05),但干预后干预组向父亲、母亲、老师、同性朋友、医学专业人员以及其他途径求助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考虑了研究对象生殖健康知识和态度的情况下,在两性问题的求助方面,干预组较对照组更愿意寻求帮助(OR=2.881,95%CI:1.972~4.209),在求助对象和方式上,更愿意倾向父亲(OR=2.548,95%CI:1.672-3.883)、母亲(OR=2.094,95%CI:1.496~2.932)、老师(OR=2.378,95%CI:1.397~4.081)、专业人员(OR=2.247,95%CI:1.459~3.460)、热线电话(OR=2.185,95%CI:1.132~4.217)、书刊杂志(OR=1.165,95%CI:0.632~2.147)。干预组较对照组有恋爱关系或正在恋爱者,以及发生性行为可能性者较少(OR=0.628,95%CI:0.445—0.883)。结论“医教结合”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综合性干预模式对改变学生生殖健康行为具有一定效果,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生儿父母的健康教育需求,为今后指导临床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北京某三甲医院产科足月分娩的健康新生儿父母236例进行调查。结果新生儿的健康知识知晓达标率女性(62.50%)高于男性(45.65%);文化程度越高达标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达标率最高(72.46%);新生儿父母认为自我所需的健康教育内容前3位分别是:新生儿喂养知识(79.24%)、新生儿正常生理特点知识(63.98%)、新生儿生活护理知识(62.71%);新生儿父母希望获得新生儿健康知识的途径前3位分别是在医院与医务人员直接交流(67.80%)、自己上网查询(57.20%)、通过报刊或者电视等媒体(55.93%)。结论护士在对新生儿父母进行健康教育时,应明确影响新生儿父母健康知识的因素,着重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生理知识的教育,选择适宜的健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福州市城区中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况,探究影响因素,为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58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营养知识平均11.4分(总分16),女生得分(11.6)比男生(11.2)高;初中私立校得分(11.9)比公立校(10.8)高,高中重点校得分(12.9)比普通校(10.7)高;学生营养知识行为得分与父母文化及母亲职业相关;父母干预与学生早餐行为呈正相关。结论中学应开设营养知识系列课程,同时加强对家长营养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青少年控烟态度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上海市青少年控烟态度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19个区县抽取辖区内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各1所,每所学校随机抽取164名学生进行控烟态度问卷调查,共调查9347人。结果收回有效问卷9239份,有效率为98.8%。学生吸烟率为19.5%,现在吸烟率为2.5%,尝试吸烟率为17.0%。学生普遍不支持“年轻女性吸烟”(88.2%)和“父母可以吸烟”(80.6%);对”教育学生停止吸烟是教师的责任”(83.0%)和“教师做不吸烟的榜样”(82.5%)普遍认同;支持“在香烟盒上印警语”(80.4%)、“公共场所禁烟”(81.0%)和“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84.0%)的比例较高。职校学生控烟正确态度持有率低于初中和高中学生,女生正确态度持有率高于男生;吸烟学生正确态度持有率明显低于尝试吸烟和不吸烟的学生。结论上海市青少年对于吸烟行为的态度仍存在不少误区,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是男生、职校学生和吸烟学生。  相似文献   

11.
洛阳市中学生生殖健康性行为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中学生生殖健康性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利用SAS 8.1 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并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生殖健康性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高中生边缘性行为(接吻、拥抱、爱抚等)、独自性行为(手淫、性幻想等)及性交行为的发生率高于初中生(P<0.05),男生高于女生(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有恋爱经历者较无恋爱经历者更易发生性行为(OR=2.62,95%CI:1.21~5.66);从书刊、音像或大众媒体获得生殖健康知识较其他途径易发生性行为(OR=3.09,95%CI:1.43~6.51);赞成中学生恋爱及男女交往者易发生性行为(OR=2.24,95%CI:1.32~3.75).结论 中学生缺乏必要的基本性卫生知识,主要表现在边缘性行为的发生、不能正确认识独自性行为以及不适宜的性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庆市万州区城区中小学生健康知识水平,分析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以便普及基本卫生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2009年5月,对万州区城区抽取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完全小学各1所,对其中850名学生进行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844人,10道健康知识的总知晓率为81.60%。总知晓率,274名高中生为82.75%,382名初中生为78.53%,188名小学生为86.17%(P〈0.01)。[结论]万州区城区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较高,初中生健康知识尚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上海市初中生的生活方式现状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1月采取二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并调查了徐汇、长宁、黄浦、闵行和奉贤5个区的5所普通公立初级中学学生3 108名,采用自编问卷和中国青少年生活方式问卷调查学生个人、家庭、学校情况以及生活方式等。 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 021份,上海市初中生的生活方式问卷因子分均大于3分,除睡眠状况评分以外,其余各因子优于全国水平(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在个人特征中,男生在睡眠状况、体育锻炼以及生活满意度的评分优于女生(P<0.01),而女生则在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人际关系和应对方式方面优于男生(P<0.01);独生子女的饮食、卫生习惯评分优于非独生子女(P<0.01)。家庭因素方面,核心家庭学生的生活方式各因子评分均高于非核心家庭者(P<0.01);父母无不良嗜好的初中生在生活方式各因子评分均要优于有不良嗜好者(P<0.05)。学校因素中,不同学习压力、不同学习氛围的学生生活方式各因子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学习氛围、年级、学习压力、学校所在区县、家庭经济、父亲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和父母不良嗜好等因素对初中生生活方式有较强的影响作用(P<0.05),回归模型有统计学意义(F=122.413,P<0.01,R2=0.374)。 结论 初中生生活方式受个体、家长和学校等多维度影响,应建立综合性的干预机制,积极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汉族中学生和家长营养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行合理营养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4所高中、6所初中汉族中学生775名,剔除不合格问卷,获得有效问卷684份,有效率88.3%。结果: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偏低,学生营养知识水平随着年级的增高逐渐提高,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知识水平高于家长,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职业为脑力型的学生营养知识得分高于家长职业是体力型的学生知识得分,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在来自双亲家庭学生、高年级的学生及父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营养知识综合得分高者所占比例高。结论: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偏低,提示应积极向中学生和家长宣传青少年健康知识,提高中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中学生应对恐怖知识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对山东省城乡中学生应对恐怖知识、技能及态度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其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采用问卷方法,对194名初中生和229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省会城市、农村中学生大多数知道9.11恐怖事件及对恐怖事件定义有较好理解,但除9.11恐怖事件外对其他形式的恐怖事件或可能的恐怖方法了解不够全面;农村初中生应对恐怖知识的知晓率平均为22.3%,远低于省会城市的43.7%;农村高中生应对恐怖知识的知晓率平均为43.5%,低于省会城市高中的51.8%;城乡中学生均认为应对恐怖事件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是进行演示实践。结论在中学中开设反恐怖课程或讲座,增加他们的反恐知识和技能;尽快编写适合我国中学生使用的有关教材和制作录像带。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中学生性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学生的性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方法采用匿名自填式问卷对上海市某区11所中学3069名初一和高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较低,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总知识得分分别为33.85分和55.08分;对中学生谈恋爱和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较开放,4/5的高中生和超过半数的初中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认同或理解态度;约1/4的高中生和约6%的初中生谈过恋爱或与异性有过拥抱行为。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对性相关问题的态度趋于开放。性相关行为的发生比例趋于升高。然而,他们却普遍缺乏生殖健康知识。针对中学生的生殖健康问题家庭和学校应加强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家长对家庭性教育的看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考察中学生家长对家庭性教育的态度与看法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家庭性教育开展状况,为改善家庭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03年9月~2003年11月对上海市区2所高中和4所初中全部一年级学生的家长1312名进行了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大部分家长对自身所担负的性教育责任认识不足。虽然81%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开展家庭性教育。但只有约60%的家长进行过积极的尝试,且内容集中于青春期发育或异性交往。家长们表示教育过程中最缺乏的是与孩子沟通的技巧(73%)和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41%)。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指导,提高其教育责任意识和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了解郑州市寄宿制中学生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中学生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郑州市抽取1所寄宿制高中、2所寄宿制初中共计1 335名学生,使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郑州市寄宿制中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为45.0%,男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47.7%)高于女生(42.1%)(x2=4.295,P<0.05),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48.3%)高于初中生(41.6%)(x2=5.92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习快乐、家庭快乐、生活费足够的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危险性较小(OR值分别为0.482,0.784,0.663,P值均<0.05).结论 郑州市寄宿制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较高,学习压力感是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中学生应对恐怖知识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城市中学生应对恐怖知识的掌握情况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 按年级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北京市的一所中学的 130名初中生和 136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年级中学生对恐怖事件的定义均有较好的认识和理解。对恐怖事件可能采取的形式以及恐怖事件发生时的应对和求生自救的知识知晓率较低 ,且初中生的知晓率显著低于高中生。分别有 51 5%和 4 7 1%的初中生和高中生认为学习应对恐怖知识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演示实践。 84 6 %的初中生和 93 4 %的高中生认为有必要进行一次中学生反恐怖演习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5)。结论 应尽快编写有关教材 ,在中学开设反恐怖课程 ,并规范教学和演示实践 ,增加中学生的反恐怖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中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现状及其来源,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深圳市福田区1029名学生进行生殖健康知识现状及其来源问卷调查.结果 1029名学生首次接触性教育的时间主要在初中时期,常见生殖健康问题知晓率达66.18%,对月经、遗精、性冲动的知晓率分别为83.09%、76.38%、82.80%.学生在异性交往的适宜方式中选择团体活动的男生为39.46%,女生为74.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5.37,P<0.05);60.06%学生对中学生恋爱持赞同态度,54.42%学生在有异性表白的情况下,表示会考虑接受,男生多于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3,P<0.05).学校、网络影视、同学同伴是中学生性知识的主要来源,男女生侧重略有不同.36.08%的女生从父母处获取性知识,而男生仅为16.76%.结论 深圳市中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但早恋心理倾向普遍存在;性知识获取途径呈多样化,家庭性教育比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