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 1.针刺穴位:大椎、陶道。 2.针刺时间:每次于疟疾发作前1~2小时进行。 3.针刺方法:病者俯伏,取1~1.5寸毫针,缓慢刺入7分~1寸,留针0.5~1小时,每10分钟捻针一次。 4.疗效观察:共治疗17例,均未用其它抗疟药,采用大椎、陶道二穴针刺治疗。按上述方法针刺一次即控制了发作。  相似文献   

2.
当前,根治间日疟是我国疟防工作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伯氨喹啉(以下简称伯喹)疗程长、毒性大、特异个体的溶血反应等,再加多年来疟疾根治工作没有重大的创新和突破,仍然采用乙胺嘧啶、伯喹8日疗法,给疟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现症间日疟的治疗及休止期根治的认  相似文献   

3.
隔日定时发作的发冷、发热、出汗、间歇是典型间日疟的最大特点。但是近年来不少间日疟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给临床诊断和消灭疟疾带来一定困难。作者自1982年5月至1989年11月,在以往疟疾发病较高的商洛地区,先后对454例间日疟的临床表现进行了初步观察,现简介如下。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本组454例,其中男性263例,女性191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80岁,14岁以下152例,15岁以上302例。近两年内有疟疾发病史者99例,无疟疾史者355例。临床初诊为疟疾201例,疑似疟疾177例,感冒9例,不明原因发热68例。发病后1~9天血涂片找到间日疟原虫者,分别为38、95、129、89、38、13、13、10、30例。 2.方法在疟疾流行季节(5~11月份)设立疟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40天,住院号7469。以发烧、抽搐、呕吐三天为主诉于1974年4月9日住院。患儿于出生后37天突然高烧,不断抽搐,有时呕吐。到开封县医院求治,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肌肉注射“复方奠基比林1/4支”,次日高烧不退,角弓反张,呕吐频繁,拒乳,转我院医治。体格检查:T 392℃,P 178次/分,R68次/分,未见皮疹。角弓反张,前囟平,两瞳孔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抗疟药的广泛应用,疟疾的发病率大大降低了。但不典型间日疟的发病率反而增加,这是由于人们对不典型间日疟的认识不足造成的。为了提高对不典型间日疟的认识,现将我院在临床上遇到的间日疟误诊病例分析介绍如下,以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疟疾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是非典型疟疾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变化多端,易延误诊断和治疗。现将我院因误诊而收入住院的13例间日疟作一分析。临床资料:13例均为男性,年龄19~43岁,平均29.8岁。分别误诊为脑部疾患(2例)、胆道疾  相似文献   

7.
[例1] 误诊为乙脑患儿,女,3(10)/(12)岁。因高热、头痛、嗜睡、呕吐3天,抽搐昏迷半天于1985年8月13日入院。病后无寒战、出汗、腹泻、咳嗽。体检:体温39.6℃、呼吸30次/分,脉搏120次/分。昏迷状,间断性全身强直性抽搐。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消失,轻度鼻翼扇动,口唇略发绀,牙关紧闭,颈有抵抗,心肺正常,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巴氏征阳性。血常规:红细胞410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间日疟一例报告桂阳县人民医院黄中庠患儿,男,43天,家住桂阳县四里乡。因发热、哭闹、纳差20天于1993年12月20日入院。起病时体温37.4~37.8℃,无畏寒,常哭吵,拒乳,间有呕吐,不咳嗽。第1胎,足月平产,出生时哭声好,母乳喂养。其母于...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合并间日疟1例男,52岁,干部。因反复寒颤、发热2天于1992年2月12日入院,因尿毒症已行维持性血液透析1年半,并多次输血,最后1次于1992年1月29日输同型鲜血200ml,当时无输血反应。脉搏110次/分,体温39℃,血压26/16kP...  相似文献   

10.
11.
我院自1972年第6月~1980年5月共收治间日疟患者193例,其中经血片确诊且无合并症者179例,男130例,女49例;年龄6个月~70岁,发病多在6~10月份(150例)。绝大多数系采用氯喹(3日)—伯喹(8日)联合疗法,全部治愈。 本组热型呈典型间日发作者100例(55.9%),单日热型48例(26.8%),不规则热型26例(14.5%),稽留热型5例(2.8%),非典型热型竟占了44.1%;同时,33例(18.4%)有鼻塞、流涕、咽痛、轻咳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1例(11.7%)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  相似文献   

12.
疟必清系国内合成的磺胺类治疟复方药物。本文作者用以治疗间日疟59例,并与单用氯喹治疗者19例做对照。主要结果:1.疟必清组症状控制平均天数稍多于氯喹组(1.75天:1.42天);2.疟原虫阴转例数疟必清组59例104小时后仅达77.9%,而氯喹组19例80小时后即已达100.0%。虽疗效稍次于氟喹,但本药可能有防止产生耐药虫株的作用,故作者认为在有抗氯喹虫株的流行区此药的使用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153例间日疟误诊为上感、伤寒、病毒性肝炎、急性胃肠炎、脑炎、肺炎、胆囊炎、菌痢、白血病、荨麻疹、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误诊原因,如经验不足、  相似文献   

14.
间日疟的典型发作一般诊断较易,但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则十分复杂,如不仔细鉴别,容易导致误诊.我科自1971~1982年11年间,经血片或骨髓片检查疟原虫阳性而确诊为间日疟者共162例,其中初诊时误诊为其他疾病者48例,误诊率为29.62%.现将误诊的48例非典型问日疟作一回顾性分析.一、临床资料:48例中男性44例,女性4例.年龄17~43岁.二年内有疟疾病史者13例,2例近期内有输血史,46例来自间日疟流行区.这组患者有以下共同特点:(1)热型不  相似文献   

15.
我们采用了民间“腘窝小静脉放血治疗疟疾”的方法,对31例间日疟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一、病例选择:本组31例系用同一时期住院的无选择之男性疟疾发作病例。年龄18~34岁,均有典型发作症状,其中23例于发作时进行末梢血涂片找疟原虫,15例阳性,8例阴性。  相似文献   

16.
疟疾(malaria)是因疟原虫寄生人体组织而引起的寄生原虫病。临床上以发冷、发热、肝脾大为主要特征[1]。主要包括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在我国主要存在于云南、海南、广西、贵州的局部地区,其他地区的病例基本上是输入性的病例[2]。现就本院发现1例输入性间日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新医学》1972,(1)
间日疟现症病人的治疗多用氯喹合併伯氨喹或再加甩乙氨嘧啶,已取得较好的疗效。晚近认为氨苯砜、磺胺嘧啶等药物可增强乙氨嘧啶的作用和减低氯喹的抗药性。最近我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字×××部队的大力支持下,试用氯喹、乙胺嘧啶及氨苯砜合剂——治疟宁治疗230例间日疟,现将近期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输血性间日疟是一种少见医源性疾病。我院1988年12月至1989年1月连续发现4例,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典型病例例1:男,56岁,住院号44864。1988年12月20日入院,诊断为肺结核并感染。因中度贫血于1989  相似文献   

19.
氨苯砜、氯喹、乙胺嘧啶三药联用(称“治疟宁”)对治疗间日疟有明显增效及减低氯喹抗药性作用,但不能控制复发。而氨苯砜与伯氨喹啉联用则可致紫绀发生率增高。作者试用“治疟宁”一日2剂后48小时每日加服伯氯喹啉连服6日的方案,治疗现症患者119例(“治、伯”组),并与单独氯喹联用伯氨喹啉治疗60例(“氯、伯”组)作对照。结果表明,“治、伯”组既可保持“治疟宁”的特点,又可控制近期复发及紫绀的发生,对控制传播及保护劳动力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间日疟合并副伤寒乙较为少见,现将我院1991年以来收治的2例间日疟合并副伤寒乙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男,20岁,战士。因发热、头痛、疲乏、纳差7天,于1991年3月30日入院。患者7天前突然出现持续性发热,体温38~39.5℃,伴有畏寒、头痛,全身疲乏无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部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