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目的了解实习护士发生锐器伤的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职业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实习护士进行锐器伤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93人(94.9%),占实习护士总数的82.3%。锐器伤发生率96.8%,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锐器伤发生率8.9%。伤害时的操作以掰安瓿居首位(96.8%),30.1%实习护士有"回套针帽"的习惯,75.6%有"用手分离针头"的习惯。发生锐器伤后,91.0%采取了"消毒伤口"措施,但在明确为病原污染的锐器伤者中,无人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和血清学跟踪随访。受伤后每次都报告的实习护士占44.4%。16.7%的实习护士认为锐器伤不可避免,80.0%希望学习有关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结论实习护士锐器伤害形势严峻,学校及医院应加强其职业防护培训,提高其职业防护认知水平,掌握安全的操作技能及正确的防范措施,以保障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实习护士发生锐器伤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实习护士发生锐器伤的相关因素,探讨其有效的职业防护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随机对101名实习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士对锐器伤的认知不足,且专科实习护士在玻璃类及针刺伤是否危险性大、戴手套是否有防护作用及套护针帽的手法是否为单手4个方面的认知率明显低于本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锐器伤发生率89.11%,其中以实习时间在<3个的实习护士发生频率最高,其在调查日前1个月发生锐器伤的频率明显高于实习即将结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锐器伤的科室以输液室、普外科等为多,分别占14.41%、12.16%。结论高发生率的实习护士锐器伤应引起高度重视,在防护对策中,学校课程设置上充实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是前提,而建立规范的职业防护制度,加强3个重点的管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实习护士医疗锐器伤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安徽医专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医疗锐器伤的情况,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教育,并为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医专2003级228名实习即将结束的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以了解实习期间(约10个月)医疗锐器伤的发生情况。结果: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为82.46%;注射器针头为最常见,占51.64%;发生医疗锐器损伤后,仅有21.08%的伤者采取了正确的处理措施。结论:实习护士由于安全意识薄弱,操作不熟练,临床经验匮乏,发生锐器伤的几率较大。建议通过实习护士岗前相关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加强与带教老师的沟通等措施来预防锐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情况,探讨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某院临床科室78名临床护士,1年内锐器伤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78名临床护士有38名护士锐器伤53例次,刺伤率为48.72%,1年内刺伤1次的40人,占51.28%,2次的9人,占11.53%,3次的3人,占3.84%,4次的1人,占1.27%。发生锐器伤的操作环节主要是针头刺伤占54.71%,掰安瓿占37.73%,其他占7.56%,38名临床护士刺伤后均采取防护措施。结论:强化"标准"理念,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加强锐器伤的监控管理是减少临床护士锐器伤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医疗意外锐器伤的原因、种类、发生率与护龄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4所医院56名手术室护士。结果:医疗锐器伤发生率为100%;针刺伤居首位;常见原因:疲劳、工作疏忽、技术操作不熟练、违反操作规程;发生率与护龄有关。结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性高,血源性疾病传播危险性大,职业安全防护迫在眉睫,职业教育应尽快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6.
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38,自引:13,他引:38  
目的了解护士被锐器伤的情况,为采取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护士被锐器伤的有关情况。结果被调查916名护士中有759人发生过锐器伤,发生率82.86%,共发生2 572例次损伤,平均每人发生锐器伤3.39次,其中69.57%被污染针头所刺伤;锐器伤发生以针头和玻璃伤为主,分别占70.47%、24.20%;操作后整理用物特别在处理使用过的锐器时刺伤率达39.93%;护士在操作时只有42.25%戴手套。结论应加强“全面性防护”概念的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采用防刺性护理用具,减少护士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国外护士锐器伤发生与防治研究概况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锐器伤是医院内常见的一种职业伤害 ,污染的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最主要职业因素[1] 。国外许多研究显示 ,护士是医院中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为此 ,2 0 0 0年在日本召开的以“护士职业安全与健康”为主题的亚洲工作论坛中就特别提出要重视预防护士工作过程中的锐器伤。但国内相关研究还很少[2 - 4] ,为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本文就国外锐器伤的发生与防治现状作一综述。1 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特征与危险因素1 1 锐器伤的危害目前已证实 2 0多种病原体可通过穿刺伤接种传播 ,其中最常见的、危害最大的是人类免疫缺…  相似文献   

8.
医疗锐器伤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损害,一旦被血液污染的锐器伤害,受伤者将会面临经血液传染艾滋病、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等的危险。为了解我院手术室护士医疗锐器伤害情况,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9.
不同科室护士锐器伤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临床不同科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现状,为制定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抽取一定数量的护士,填写自行设计的不同科室护士锐器伤调查问卷.结果 不同科室护士锐器伤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外科发生率最高为77.0%,其次为急危重科为68.0%、儿科为67.6%、手术室为66.2%;不同科室护士锐器致伤原因前3位分别是:自己不小心占47.95%、操作过于仓促占17.81%、与他人碰撞占6.85%.结论 不同科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不同,应针对不同科室情况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降低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临床护士锐器伤调查与预防   总被引:46,自引:11,他引:35  
目的探讨护士预防锐器伤的对策。方法对某所综合性医院193名护士在2004年1月~2005年6月发生的锐器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6.1%护士发生锐器伤,人均1.6次;发生锐器伤的锐器主要是注射器针头(36.7%),其次是玻璃(32.4%);护士主要在掰安瓿(29.5%)、使用后处理锐器(22.3%)、安装调整针头(15.8%)、医护配合传递锐器(10.1%)等环节容易发生锐器伤;有79.1%护士发生锐器伤时未戴手套。结论护士面临锐器伤职业危险,各方应当采取对策,预防和控制锐器伤。  相似文献   

11.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识需求的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32,自引:9,他引:32  
目的调查实习护士学生对职业防护知识的需求,以便采取有效对策. 方法以问卷形式调查50名正在实习的本科和中专护士学生. 结果被调查的护生中,96%学习过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96%认为对职业防护知识掌握不够,56%认为要增加相关操作示范的机会,80%希望从医院获取职业防护知识,96%认为手指最易受刺伤,64%害怕工作中感染艾滋病,44%接受了乙肝疫菌注射,60%认为应在实习前进行职业防护知识教育. 结论根据学生的需求,实习前由医院对护士学生进行职业防护知识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医疗机构护士锐器损伤现状调查与防护对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调查各级医疗机构护士锐器损伤发生概率,分析发生原因及探讨防范对策。方法对50所医疗机构1050名护理人员,进行从事护理工作后发生锐器损伤的调查,发放调查表1050份,有效使用1028份。结果50所医疗机构1028名护理人员,其中有903名在工作中均受到不同程度锐器损伤,损伤概率占87.84%;工龄6-10年损伤率最高,占40.75%,其次是工作11-15年占31.12%;共发生损伤7059例次,每人平均损伤7.80次,损伤〉10次287名,占31.78%;配药时被安瓿损伤4 986例次,占70.63%;其次是清洗器械损伤1 097例次,占15.54%;皮肤轻度损伤4 072例次,占57.69%。结论要不断改进安瓿工艺及器械安全性;有条件医院应购置器械清洗机;关键是要加强职业防护意识的宣教力度,做好自我防护,降低损伤概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154名实习生锐器伤的调查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目的了解新毕业医务人员实习期间诊疗工作中发生锐器伤情况,探讨预防减少锐器伤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04-2006年154名实习生进行锐器伤及职业暴露预防教育回顾性调查。结果154名学生在校期间未接受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学习,实习期间91名接受锐器伤防护相关知识教育,各专业教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教育组83名中锐器伤62名,锐器伤发生率75.2%,未教育组71名中锐器伤64名,锐器伤发生率9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4名学生实习期间发生锐器伤126名,共585人次;锐器伤发生率为81.8%,平均每名受伤3.8次,其中>2次者占87.8%;学生实习期间锐器伤种类以药物安瓿伤为主,占35.0%,其次为注射器针头27.0%、输液针头22.0%。结论新毕业医护人员实习期间锐器伤发生率高,学生锐器伤的发生与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缺乏、技术操作不熟练、与锐器接触频率高密切相关,加强预防教育,规范操作行为、建立规范操作流程,是避免发生锐器伤的发生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护生锐器伤的分析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护生发生锐器伤进行分析,旨在探讨锐器伤发生的原因、危害及预防对策.方法 对2007年8月-2008年5月在医院实习的护生发生锐器伤,并登记<医院医疗锐器伤呈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在30名锐器伤中,锐器伤种类中针刺伤23名(76.7%),其他伤7名(23.3%);锐器伤发生操作环节,操作中15名,操作后15名;未戴手套23名(76.7%);伤害86.7%发生在手指;30名锐器伤者,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63.3%.结论 加强护生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护生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改进护理器材,规范护生操作流程,能切实减少护生发生锐器伤;健全锐器伤监测、呈报制度,确保护生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行设计制作“锐利器械传递器”投入使用情况,以寻找降低手术室锐器伤发生率的最佳方法。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锐器伤伤害问卷”调查分析手术室工作人员锐器伤好发原因,针对好发因素设计制作锐利器械传递器,用于术中锐利器械传递,经为期1年的临床试用后,对医务人员进行“使用锐利器械传递器效果调查问卷”调查,对比分析锐利器械传递器使用前后的锐器伤发生率及医务人员满意度情况。结果:锐利器械传递过程中受锐器伤的几率最高(占68.82%),初级职称医务人员更易遭受锐器伤害(占93.5%);使用锐器械传递器后锐器伤发生率由82.6%降低至38.4%,使用前后锐器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满意度较投入使用之前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锐利器械传递器可降低术中器械传递所致锐器伤的发生率,适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临床护士锐器伤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目的 了解护士锐器伤的现状,为采取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医院临床192名护士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2008年1月~2009年5月锐器伤情况.结果 72.92%护士发生过锐器伤;发生锐器伤的锐器主要是注射器针头(35.37%)、其次是玻璃(31.71%);护士主要在掰安瓿(32.11%)、处理使用后锐器(23.17%)、配药治疗时(21.14%)、治疗后拔针(10.57%)等环节容易发生锐器伤;有77.86%护士发生锐器伤时未戴手套;有63.57%护士没有规范处理锐器伤.结论 临床护士面临锐器伤职业危险,应强化"标准预防"理念的教育、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完善操作规程并规范操作行为、倡导并使用安全护理器具、减少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护理人员工作中被针刺伤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15,自引:14,他引:115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情况,为采取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护理人员被针头伤的有关情况。结果:不同职称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情况存在差异高度显著性,P<0.01;不同科室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操作环节比较均存在差异高度显著性,P<0.01,绝大多数护理人员对针刺伤后的处理不规范。结论:护理人员应主动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加强职业防护管理;改进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方法和尽快采用防刺性护理用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护士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损伤情况及其对伤害的认知度,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方法]2008年5月,对新汶矿区11家医院的577名护士进行有关职业暴露损伤及防护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577人,从事护理工作后96.36%受到过不同类型的职业损伤,其中被针头刺伤的占93.55%,安瓿或玻璃注射器割伤的占93.76%,化学消毒剂损伤占50.95%,紫外线灼伤的占38.65%,接触血液、体液的占32.93%,化学药物损伤的占26.52%。工作强度超负荷的占58.93%.工作有心理压力的占60.31%,医患关系紧张的占48.87%。认为需要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培训的占97.75%,要求单位培训者占78.51%。认为理想的自我防护行为是技术操作规范熟练、操作前后规范洗手、用后的针头锐器及时处理、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戴手套口罩、使用配置化疗药物的专门设施、自我心理调适的,分别占84.23%、81.98%、90.30%、79.03%、56.67%、61.87%。[结论]新汶矿区医院护士职业损伤较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