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与胎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出生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将新生儿分为3组:小于胎龄儿(SGA组)30例?大于胎龄儿(LGA组)30例?适于胎龄儿(AGA组)30例,分别测定出生时身长?体重,放射免疫法测定脐血ACTH以及Cor水平?结果:脐血ACTH水平分别为:LGA组(26.46 ± 7.73) ng/ml?AGA组(28.64 ± 7.12)ng/ml?SGA组(29.30 ± 8.33) ng/ml,三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336),脐血Cor水平分别为LGA组(7.11 ± 2.70) ng/ml?AGA组(11.84 ± 3.88) ng/ml?SGA组(18.80 ± 5.27) ng/ml,三组间比较:SGA组>AGA组>LGA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血清Cor与胎儿生长发育相关,对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烧伤对患者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 37例不同程度烧伤患者及 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总皮质醇 (GC)、醛固酮 (ALD)的水平 ,37例不同程度烧伤患者按照烧伤指数 (BI)分为 4组 ,即烧伤Ⅰ组 (BI≤ 2 0 )、Ⅱ组 (BI为 2 1~ 30 )、Ⅲ组 (BI为 31~5 0 )、Ⅳ组 (BI≥ 5 0 )。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清ACTH(5 .0 4± 1.6 3) pmol/L、GC(2 92 .6 3± 95 .35 )nmol/L、ALD(2 0 0 .2 7± 70 .82 ) pmol/L。烧伤Ⅰ组血清G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ACTH、AL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烧伤Ⅱ组血清ACTH、GC、AL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烧伤Ⅲ组和烧伤Ⅳ组血清ACTH、GC、AL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且ACTH、GC和ALD与BI成正相关 (rACTH=0 .95 ,P <0 .0 0 1;rGC=0 .97,P <0 .0 0 1;rALD=0 .97,P <0 .0 0 1)。结论 严重烧伤可能引起下丘脑对垂体的刺激 ,使垂体释放ACTH ,从而导致GC和ALD水平的上升 ,且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激素水平与BI成密切正相关。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检测ACTH、GC和ALD作为严重烧伤病人治疗、病情变化和预后等的重要观察? 相似文献
3.
生姜合剂对运动病大鼠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研究生姜合剂抗运动病时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变化,以探讨运动病与内分泌功能的关系,为运动病防治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以旋转运动诱发大鼠条件性厌食症模拟运动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此时的血浆皮质醇水平,并观察生姜合剂(灌胃,1.8ml/200g)的抗运动病作用,及对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影响。结果:模拟运动病时大鼠血浆皮质醇水平有升高趋势,生姜合剂能进一步提高大鼠的血浆皮质醇水平。结论:运动病不是一种单纯的应激反应,运动病的发生可能与异常运动刺激引起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儿早期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2~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40例脓毒症患儿资料,分为脓毒症组(n=21)和严重脓毒症组(n=19),在病情早期监测血清皮质醇、ACTH水平,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儿童20例进行对比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分析血清皮质醇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 (1)严重脓毒症患儿血清皮质醇、ACTH水平均高于脓毒症组和对照组,且脓毒症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脓毒症组与严重脓毒症组患儿皮质醇、乳酸(LAC)、ACTH、危重评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小板(PLT)、尿素氮(BU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C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白细胞(WBC)、血糖(GLU)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按预后分组,脓毒症死亡组与存活组患儿皮质醇、ACTH、危重评分、LA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NR、PLT、BUN、Cr、APTT、CRP、PCT、WBC、GLU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皮质醇水平与ACTH、LAC呈正相关(r=0.445、0.406,P<0.05),与危重评分呈负相关(r=-0.339,P<0.05),与CRP、PCT、WBC无线性相关性(P>0.05).ACTH与皮质醇、LAC、CRP呈正相关(r=0.445、0.560、0.324,P<0.05),与危重评分呈负相关(r=-0.332,P<0.05),与PCT、WBC无线性相关性(P>0.05).(5)皮质醇ROC曲线下面积0.792;ACTH ROC曲线下面积0.88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患儿早期皮质醇、ACTH浓度升高的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定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水平及其昼夜节律的变化,探讨ACTH和皮质醇对ACI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4例病情程度不同的ACI患者和30例对照者在8:00、16:00和24:00时的血浆ACTH和皮质醇含量,分析24h内ACTH和皮质醇水平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ACI患者8:00、16:00和24:00时的血浆ACTH和皮质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ACTH和皮质醇水平在3个时点的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预后差的患者两种激素水平明显增高,昼夜节律逆转.结论 检测血浆ACTH和皮质醇水平,观察其昼夜节律变化,可判断ACI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在不同时间点测定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水平,分析这两种物质含量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将鹤壁市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作为研究组,将同期收治的慢性脑梗死患者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不同的时间点对两组患者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水平进行测定,观察其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皮质醇水平明显偏低时,患者的预后较好,上述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时间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水平进行测定,对其病情程度的判断及预后具有较好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垂体腺瘤患者围术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与皮质醇 (COR)的变化 ,选取 2 8例择期脑瘤切除患者 ,分为非垂体瘤组 (Ⅰ组 ,n =7)、生长激素 (GH)升高垂体瘤组 (Ⅱ组 ,n =9)和泌乳素升高垂体瘤组 (Ⅲ组 ,n =1 2 ) ,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抽取围术期不同阶段的静脉血标本 ,用放免法检测ACTH及COR。结果显示 ,术毕停麻醉2 0min时的ACTH和COR与入院后基础值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且Ⅱ、Ⅲ组与Ⅰ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提示 :垂体腺瘤患者术毕时ACTH及COR水平明显高于术前 ,这不同于其他神经外科患者。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出血患者24 h不同时点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进一步了解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水平及昼夜节律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0例脑出血和30例对照组24h内8时、16时和24时的血浆ACTH和皮质醇含量,分别与出血量大小和预后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ACTH和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ACTH和皮质醇水平在3个时,置与出血量大小呈正相关。在出血量大,预后差的患者两种激素水平明显增高,昼夜节律逆转。结论检测血浆ACTH和皮质醇水平,观察昼夜节律,可判断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VP与运动病性别差异间的联系,为认识运动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大鼠条件性厌食症(CTA)模型。SD大鼠86只,雌雄各半,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Western-Blot法比较旋转前后血浆及垂体中AVP和V1b受体表达的差异。结果:旋转刺激后各大鼠糖精水饮用量均较旋转前明显减少,而雌性大鼠糖精水饮用量的减少程度高于雄性大鼠。雌性大鼠血浆AVP含量在基础状态下高于雄性,旋转刺激后即开始下降,8h差异显著,24h后基本恢复正常;雄性大鼠旋转前后血浆AVP水平变化不显著。雌性大鼠垂体AVP含量在基础状态下也高于雄性大鼠,旋转刺激后8h雌性大鼠垂体AVP含量下降,旋转后24h垂体AVP含量较旋转前有明显降低;雄性大鼠旋转后8h垂体AVP含量较旋转前明显下降,但降幅不及雌性大鼠,旋转后24h已近恢复。与应激反应密切相关的垂体其V1b受体表达水平,在基础状态下,雌性大鼠显著高于雄性;接受旋转刺激后,雌性大鼠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而雄性大鼠则无显著性改变。结论:运动病诱发刺激后,雌雄性大鼠血浆及垂体中AVP及其V1b受体的表达均有差异,提示AVP在运动病敏感性性别差异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早晨(8:00am)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水平变化及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纳入2007年7月5日至2009年3月31日在广州市天河区红十字会医院门诊或内科住院AD、MCI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54例AD患者、41例MCI患者及42名健康对照者早晨(8:00am)血清ACTH、皮质醇水平.结果 早晨血清ACTH水平AD组、MCI组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6±5)、(16±5)、(17±4)ng/L,3组早晨血清AC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晨血清皮质醇水平AD组、MCI组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95±58)、(568±70)、(410±81)nmol/L,AD组、MCI组早晨血清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CI组早晨血清皮质醇水平比AD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级相关分析,血清皮质醇水平与AD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AD组血清皮质醇水平与MMSE评分存在负相关(P<0.05);性别之间比较血清皮质醇水平AD组、MCI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D、MCI患者早晨血清ACTH水平无显著改变,皮质醇水平增高,且与AD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AD患者的MMSE评分存在负相关,性别与血清皮质醇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1.
贯郁胶囊对嗅球损毁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贯郁胶囊对嗅球损毁大鼠行为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采用敞箱法、跳台法观察嗅球损毁大鼠的行为;采用放免法分析贯郁胶囊对嗅球损毁模型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含量的影响.结果嗅球损毁大鼠敞箱实验的爬格数和站立数显著增加,跳台实验的错误次数明显增多(P<0.01);血浆ACTH和CORT含量明显增高(P<0.01).贯郁胶囊1.2、0.6 g/kg均可降低嗅球损毁大鼠敞箱实验的爬格数和站立数,减少跳台实验的错误次数(P<0.01,P<0.05);贯郁胶囊1.2、0.6、0.3 g/kg均能使血浆ACTH和CORT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贯郁胶囊能纠正嗅球损毁大鼠的行为改变,而且对亢进的HPA轴功能的调整作用是贯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运动病是指机体受现实或虚拟环境刺激而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等前庭和自主神经反应症候群,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由于运动病的多症状性及高个体变异性,目前尚无单一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习服训练仍是最有效的策略之一。传统中医的创新发展及其与电神经刺激等西医设备方法的联合应用,对运动病的防治展现出极大的潜力。本文就运动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治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探究运动病新的有效防治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6):43-47+51
目的 探讨睡眠剥夺联合氟西汀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SD雄性大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应激模型组(50只)。应激模型组进行21 d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MUS),行强迫游泳实验和蔗糖水消耗实验,随机分为抑郁组、氟西汀组、生理盐水组、睡眠剥夺组、睡眠剥夺+氟西汀组;分别予以单笼孤养、氟西汀灌胃、生理盐水灌胃、72 h快眼动睡眠剥夺、72 h快眼动睡眠剥夺联合氟西汀灌胃。28 d后再次行强迫游泳实验和蔗糖水消耗实验,并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ACTH、CORT浓度。结果 应激后,应激模型组大鼠不动时间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模型组大鼠蔗糖水消耗量、蔗糖水偏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剥夺+氟西汀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剥夺+氟西汀组大鼠蔗糖水消耗量、蔗糖水偏好较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后,氟西汀组、睡眠剥夺组及睡眠剥夺+氟西汀组ACTH、CORT水平显著低于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睡眠剥夺联合氟西汀能够改善抑郁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通过降低ACTH、CORT水平,降低HPA轴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蜀葵总黄酮(TFA)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模型行为学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孤养、应激处理复合制备PSD大鼠模型。观察TFA对PSD大鼠开野行为和糖水消耗试验等行为学指标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血浆ACTH和CORT的水平。结果TFA可增加PSD大鼠的水平与垂直运动得分,增加糖水消耗量,降低血浆ACTH和CORT的水平。结论TFA具有抗PSD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PSD大鼠血浆ACTH和CORT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液ACTH、CORT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肝郁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运用模具束缚结合孤养的方法制备肝郁证候动物模型。观察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大鼠开野行为的行为学指标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血液ACTH和CORT的水平。结果柴胡疏肝散可增加肝郁证大鼠的水平与垂直运动得分,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降低血液ACTH和CORT的水平。结论柴胡疏肝散具有抗肝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肝郁大鼠血液ACTH和CORT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加速度暴露后发生晕动病与未发生晕动病人群的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特点。方法运用六自由度舰船运动模拟装置对60名受试对象进行加速度暴露。根据暴露后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将受试者分为晕动病组和无晕动病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加速度暴露前后两组受试者血清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放免法或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检测血液中皮质醇、肾上腺素含量。结果加速度暴露前2组人群所有检测出的微量元素、应激激素含量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与自身暴露前相比,暴露后无晕动病组人群血清铜、锶和锰的含量升高,而晕动病组没有统计学差异;晕动病组人群血清锌的含量较暴露前降低了19.7%(P<0.01),而无晕动病组没有明显变化;暴露后晕动病组与无晕动病组的血清铁含量相比降低了17.1%(P<0.05);加速度暴露后所有受试者血清皮质醇和肾上腺素含量均升高,但2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速度暴露造成的血清铜、锶和锰含量上升以及血清锌、铁含量降低可能与晕动病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晕动病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等编制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判定某远洋船队远洋航海人员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对发生晕动病的远洋航海人员采用格瑞比尔(Graybiel)评分法评定晕动病的程度,分析不同体质类型远洋航海人员的晕动病发生情况。结果:出航前145名远洋航海人员体质类型主要以平和质为主,占50.3%,其他体质类型分布为湿热质占14.5%,气郁质占10.3%,气虚质占6.2%,阳虚质占7.6%,阴虚质占6.2%,血瘀质占4.1%,特禀质占0.7%,无痰湿质。经过176d远洋航行后,145名远洋航海人员返航时的体质分布情况有所改变,其中平和质占33.8%,湿热质占13.8%,气郁质占13.1%,气虚质占11.0%,阳虚质占6.9%,阴虚质占9.7%,血瘀质占4.1%,特禀质占0.7%,痰湿质占6.9%。航行中远洋航海人员晕动病发生率为69.7%(101人),不同体质的远洋航海人员晕动病发生率存在差异(P〈0.001),湿热质远洋航海人员的晕动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平和质远洋航海人员(P〈0.000714)。结论:人体体质类型可能与远洋航海过程中晕动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联系。远洋航海环境对人的体质的影响尚须进一步研讨。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