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标志物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检测7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HPCⅢ)、Ⅳ型胶原(Ⅳ-C)及层粘连蛋白(LN)。结果: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血清HA、PCⅢ、IV-C、LN测定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随着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增加而增高,同一标志物各分级之间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肝纤维化指标随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递增而递增,肝纤维化标志物对判断肝硬化患者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肝硬化相关血清学指标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间肝硬化患者血清235例,其中Child-Pugh A组55例,B组90例,C组9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人群35例,分别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并分析其特征。结果: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粘连蛋白(laminin,LN)、Ⅲ型胶原蛋白(type Ⅲ collagen,PC-Ⅲ)、Ⅳ型胶原蛋白(type Ⅳ collagen,Ⅳ-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酰氨基转移酶(alanyl aminotransferase,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计数比(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to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指数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A、PC-Ⅲ、Ⅳ-C、LN和AST指标对预测肝硬化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0、0.804、0.833、0.753、0.730。HA、PC-Ⅲ、Ⅳ-C与Child-Pugh分级呈高度正相关(r>0.7,P<0.01),APRI与分级呈显著性正相关(0.4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Child-Turcotte(CTC)分级与病理及肝纤维化指标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测定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和Ⅳ型胶原(Ⅳ-C)水平,并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HA可反映肝硬化严重程度,PCⅢ、LN、和Ⅳ-C不反映肝硬化的严重性,CTC与病理改变有一致性,在B级及C级患者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97.8/%;A级患者95.5/%好转,C级96.9/%的病死率。结论 CTC与肝纤维化程度、肝脏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在临床上对反映肝硬化的程度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肝硬化Child分级与病理、预后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俊 《中原医刊》2006,33(20):72-73
1964年Ch ild及Tu icotte(CTC)[1]提出的根据白蛋白、胆红素、腹水、肝性脑病及营养状况五项指标,将肝硬化分为A、B、C三级,以表示肝脏贮备功能状态。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正确判定五项指标程度、平均分数的计算等均可使结果不同,故对其实用性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对68例肝硬  相似文献   

6.
魏咏梅 《安徽医学》2006,27(2):145-146
目的探讨不同肝功能状况的肝硬化患者电解质紊乱的特点。方法对13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同时检测患者血清电解质,并进行比较。结果4种离子紊乱例数从多到少依次是Na+、Cl-、K+、Ca2+;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与电解质紊乱有关:4种离子均数与A、B、C分级有关,其中Na+、Cl-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B级患者血清K+与C级患者相比较亦有差异(P<0.05),A、B、C三级患者的Na+、Cl-紊乱百分率、电解质紊乱例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B级患者血清K+紊乱百分率、电解质紊乱例数与C级患者相比较亦有差异(P<0.05),A级患者以单种离子紊乱为主,而B级和C级患者以多种离子紊乱为主;电解质紊乱模式以低Na+低Cl-最常见,且Na+与Cl-呈正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电解质紊乱随肝功能的Child-Pugh分级的增高而明显。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肝功能四项指标[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胆固醇(CHO)、白蛋白(ALB)]变化与肝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8月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检测血清TBA、CHE、ALB、...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各项参数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为评估肝硬化患者肝损害程度提供又一个有效指标。方法:对9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Child-Pugh分级,并与血小板各项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各项参数随Child-Pugh积分增加而下降。结论:血小板各项参数是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前白蛋白(PA)和总胆汁酸(TBA)检测在对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CHE、PA、TBA及常规肝功能生化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CHE〔(2887.0±845.4)vs(7556.0±925.2)U/L,P<0.01〕、PA〔(155.9±31.4)vs(289.2±51.3)mg/L,P<0.01〕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BA明显高于对照组〔(40.1±23.1)vs(4.8±1.9)mmol/L,P<0.01〕,且随Child-Pugh分级的级别增高,变化更趋明显。结论血清CHE、PA、TBA活性检测对判断肝硬化疾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病情判断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菌血症发生与Child-Pugh评分的关系,为肝硬化患者菌血症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云浮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菌血症分为菌血症组54例和无菌血症组43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给予血培养,检查肝功能和凝血酶原时间,并监测腹水消退及肝性脑病情况,对两组患者的Child-Pugh评分及各指标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意义项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入院时在肝性脑病分级、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腹水发生情况、总胆红素和总蛋白水平以及Child-Pugh评分分布构成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这些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肝性脑病、腹水、总胆红素≥34μmol/L、总蛋白水平<35 g/L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 s以及Child-Pugh评分C级均为菌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评分C级为菌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进行Child-Pugh分级并给予早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够减少菌血症的发生,提高菌血症的救治成功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大出血死亡和非大出血死亡肝硬化患者中的Child-Pugh 分级(CP 分级) 和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型(MELD) 评分, 以了解这两种评分方法对肝硬化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选择16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 包括72 例已死亡的肝硬化病例组, 并且根据最终死亡主要原因是否与消化道大出血有直接关系进一步分为大出血死亡组和非大出血死亡组, 以及88 例肝硬化住院并好转出院的患者作为好转组, 记录他们入院首次的临床资料, 均进行MELD 和CP 评分和比较。结果:死亡组CP 分值为10.264±2.028, MELD 评分为22.230±13.451, 好转组CP 分值9.318±1.644, MELD 评分15.37±6.201, 两组之间两种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与好转组比较, 大出血死亡组的两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非大出血死亡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中CP 分级为C 级和高MELD 评分( ≥ 30 分)的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好转组。死亡组中低MELD 评分(<20 分)和CP 分级A 级的患者中上消化道大出血致死的占70% 以上。ROC 曲线分析显示剔除大出血死亡因素后, MELD 评分系统和CP 分级短期死亡风险预测精确度明显提高。结论:MELD 评分和CP 分级系统对肝硬化患者预后预测均有一定价值, 分值越高死亡的风险越大。在排除大出血死亡的前提下, MELD 评分系统和CP 分级系统均对肝硬化患者的短期生存预测更准确。 MELD 和CP 分级评分系统存在不足, 尤其对低MELD (<20 分)和CP 分级A 级者的预后判断准确性不高, 需要联合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共同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含量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凝固比浊法对40例LC和57例HCC的血浆FG加以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2.90±0.46)mg/L相比,LC组的血浆FG含量明显降低(1.81±0.83)mg/L,(P<0.01),其中肝功能代偿期为(1.89±0.34)mg/L,失代偿期为(1.53±0.26)mg/L,二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别(P<0.05).相反HCC组的血浆FG含量(3.75±1.41)mg/L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随肿瘤不同分期(Ⅰ、Ⅱ、Ⅲ)呈递增趋势.结论血浆FG含量异常与LC和HCC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和结局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与肝功能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肝硬化、肝硬化并糖尿病患者各60例及无糖尿病及肝硬化的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测定空腹血浆胰岛素、葡萄糖及血脂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其在各组间的差异,分析其与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间的关系.结果 肝硬化组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并糖尿病组患者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及对照组(P<0.05).肝硬化并糖尿病组中Child-Pugh分级为C级患者的比例高于肝硬化组(P<0.05).肝硬化及肝硬化并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在Child-Pugh分级为C级者高于B级,B级高于A级(P均<0.05).肝硬化组患者血胆固醇水平高于肝硬化并糖尿病组(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体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与胰岛素抵抗,合并糖尿病时更加明显,且合并糖尿病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态更差,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5.
BA、CHE、PA测定在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胆汁酸、胆碱酯酶、前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129例和86例肝硬化与非肝病患者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测血清胆汁酸、胆碱酯酶、前白蛋白。结果肝硬化组胆汁酸明显升高,而胆碱酯酶和前白蛋白明显降低,随着肝功能减退,BA渐升高而CHE和PA渐降低。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胆汁酸、胆碱酯酶、前白蛋白有助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估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hild-Pugh C级伴有肝炎肝硬化的肝癌患者行肝癌切除术增加可行性的方法,减少手术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5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33例行肝癌切除术的Child-Pugh C级伴有肝炎肝硬化的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失血量为300~3 500 ml,平均(1 407.3±122.0)ml;手术时间2.3~9.0 h,平均(5.3±1.2)h。33例肝癌患者死亡5例,余28例术后出现腹水、胆漏、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各种并发症62例次,经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Child-Pugh C级伴肝炎肝硬化的肝癌患者行肝癌切除术难度大、风险大,但只要选择合理术式,术中控制出血量,加强围术期治疗,手术是相对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物元分析法建立临床肝损伤评分公式(scoring formula of liver injury,SFLI),为临床肝硬化疾病术前评估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肝硬化疾病患者术前血清生化指标,包括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总胆红素(TBIL)、肌酐(SCr)、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12项检测指标,采用物元分析法获得SFLI,并与Child肝功能系统评分进行比较,得到SFLI分级.结果 成功构建SFLI,肝硬化程度变化以R值表示,随着肝硬化疾病患者损害程度加重,肝功能储备的R值减小.R=1表示肝脏组织正常;0.770≤R<1表示肝脏处于早期肝硬化状态,属于肝硬化代偿期,命名为SFLI Ⅰ级;0.712≤R<0.770表示肝脏处于肝硬化代偿期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交织状态,命名为SFLI Ⅰ+级;0.629≤R<0.712表示肝脏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腹水,命名为SFLIⅡ级;0.401≤R<0.629表示肝脏处于肝硬化严重失代偿期期,合并腹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肝性脑病、肝昏迷等并发症,命名为SFLIⅢ级.结论 SFLI能较敏感而准确地反映肝硬化损害及肝功能储备情况,有望为临床肝硬化疾病术前评估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相关生化指标与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水平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住院的乙肝肝硬化患者200例,并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将患者分级,检测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水平及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清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比值],统计分析相关性。 结果 三组乙肝肝硬化患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的水平随着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升高逐渐升高(P<0.001),三组患者血清AST/ALT比值呈梯度升高(P<0.001),清蛋白在三组患者中随着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升高逐渐降低(P<0.001),三组患者血清中HBV DNA定量与肝硬化严重程度不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0,P>0.05),HBV DNA定量与总胆红素呈正相关(r=0.267,P=0.044),但HBV DNA定量与清蛋白、凝血酶原时间、AST/ALT比值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 乙肝肝硬化患者HBV DNA水平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及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无明显相关性,临床上不能根据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住院的73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B级、C级3组,分别测量各组患者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结果肝硬化患者随着Child-Pugh分级积分的增加其凝血四项与D-D水平也有所不同,且APTT、PT、TT与D-D指标水平均有明显上升,而FIB指标水平则呈现逐级下降。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液呈低凝状态,凝血功能检测可以反映肝硬化患者的出凝血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