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Iodogen法125I标记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odogen(四氯二苯基苷脲)法进行125I标记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标记物用SephadexG-25柱凝胶过滤法分离、纯化,用薄层层析法和三氯醋酸法鉴定标记物的放射化学纯度、游离碘率及碘标记率和标记物的稳定性.结果标记物的放化纯度为97.8%,碘标记率为78.4%,比活度为86.34 TBq/mmol.用Iodogen法125I标记rhG-CSF,方法简便、标记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
病例报道女性,64岁,因左侧颞部肿块,伴颜面、头皮水肿1年余,于1993年10月8日住院。入院体检:左侧颞部有一6cm×6cm境界不清的肿块,质地硬,不活动,无明显压痛,肿块周围及左面部头皮水肿。颈、腋及腹股沟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腹软,肝不肿...  相似文献   

3.
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放射性食管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松喜  李伟雄  占志光 《广东医学》2005,26(8):1065-1066
目的评价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6例发生2级(RTOG分级)放射性食管炎的肺癌患者口服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300μg用100 ml的生理盐水稀释,分3次口服,服用后禁食1 h并卧床0.5 h。记录放射性食管炎级别的变化,使用药物的天数和治疗结束时的白细胞(WBC)数目。结果治疗结束时评价有效、稳定和无效的患者分别为21,3例和2例,有效率、稳定率和无效率分别为80.8%,11.5%和7.7%。放射性食管炎的平均级别由治疗前的2.00±0.00降至治疗后的0.85±0.92 (P=0.000),级别的下降有显著意义。WBC的平均值为(6.108±1.27)×109。结论使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放射性食管炎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何忠杰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1252-1253,1257
本文回顾近年来相关文献,综述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的临床应用状况及新进展.临床可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剂量及疗程并且进行有效监控,达到更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 /重组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时间 ,对急性白血病大剂量、普通剂量和较低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的治疗作用。方法 :设立治疗组和对照组 ,观察急性白血病 30例 ,共 6 8个疗程化疗。结果 :所有治疗组较对照组感染减轻 ,粒细胞缺乏时间缩短 ,骨髓造血恢复加快。不规则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 ,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感染程度、骨髓造血恢复无差异。结论 :G -CSF/GM -CSF能缩短急性白血病化疗粒细胞缺乏 ,防治感染 ,促进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他巴唑致粒细胞缺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G raves病患者应用他巴唑致粒细胞缺乏,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μg/d,皮下注射治疗。结果12例应用rhG-CSF治疗MM I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粒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为4~13d,均数9d。结论应用rhG-CSF治疗MM I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粒细胞升高时间短,抢救成功率高,是目前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曾华 《吉林医学》2021,(6):1411-1412
目的:分析探究在化疗引起白细胞近期反应治疗中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针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符合研究内容的患者共计62例,病例收集时间为2016年3月~2019年6月,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相等,对照组患者在化疗以后给予阿胶浆升白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对...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4月 ,作者观察了 19例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 ,粒生素 )的肿瘤患者用药后副反应 ,并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例患者中 ,男 15例 ,女 4例 ;年龄最大 81岁 ,最小 2 6岁 ,平均 6 0 .2岁。其中肺癌 11例 ,肝癌 3例 ,结肠癌 2例 ,胃癌、食管癌、淋巴瘤各 1例。1.2 方法 放、化疗后白细胞降至 4× 10 9/L以下 ,开始应用粒生素 15 0 μg皮下注射 ,1次 /d ,每周 2次监测血象。用药后观察患者有无副反应 ,并对其出现的反应及时进行评估 ,骨痛程度 :疼痛难忍需用止痛剂者…  相似文献   

9.
为使 且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发酵保持稳定,达到高产的目的,又保证产品的质量,我们从发酵用菌种制备、发酵种子液制备及发酵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0):8-10+14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在乳腺癌辅助化疗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6月乳腺癌行辅助化疗患者共162例,采用抛银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以PEG-rhG-CSF 100μg/kg每周期单次注射,对照组患者予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CSF)5μg/kg每日注射1次,连续7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Ⅳ度中性粒细胞缺乏及延迟化疗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骨骼肌疼痛、发热、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G-rhG-CSF能够明显降低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及延迟化疗的发生,且用药更为方便易行,副反应小,患者的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11.
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9例肿瘤患者分3种剂量进行了Ⅰ期临床的耐受性试验,同时观察了用药剂量与促进白细胞增殖作用的关系。观察结果:25、50、75μg/kg剂量皮下给药,虽可出现骨肌肉痛、寒战、发热等轻度反应,注射部位局部皮肤可出现红斑、皮下硬结、肿胀、疼痛反应,但病人均可耐受。上述反应无需处理,均可自行缓解;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肝功能、肾功能、心功能无影响;25、50、75μg/kg皮下给药,可使化疗后肿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75μg/kg剂量组的升高中性粒细胞作用强于25及50μg/kg剂量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大鼠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及其应用的时间窗.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缺血性脑梗死模型,分别于梗死后1h、6h给予皮下注射rhG-CSF(50 μg/kg);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皮下注射.TTC染色检测梗死体积.结果 术后48h处死大鼠,梗死后1h给药,治疗组与对照组梗死体积分别为(135.0±13.8)mm3、(230.0±57.8)mm3,两者比较P<0.001;梗死后6h给药,梗死体积分别为(140.0±25.3)mm3、(240.0±30.6)mm3,两者比较P<0.001.结论 rhG-CSF可减轻大鼠缺血性脑梗死程度,减小梗死体积.术后6h给药与术后1h给药具有相当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进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的临床前研究和Ⅰ期临床试验。方法在动物模型上进行rhGM-CSF的药理、毒理、药代和药效研究,并在人体上进行安全性评价和初步疗效观察。结果体外实验证明rhGM-CSF对骨髓造血祖细胞有促增殖作用;在60Cor射线照射造成的白细胞低下动物(狗和猴),显示了明显的升白细胞作用;急性毒性试验显示,LD50大于5000μg/kg;小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注入的GM-CSF主要从尿中排出,并不在体内蓄积;狗的慢性毒性试验表明在高于临床用量3倍时,无明显毒性反应。Ⅰ期临床试验证明,每天在2.5-7.5μg/kg的剂量下使用是安全的,并能升高白细胞。结论rhGM-CSF可用于治疗放疗与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14.
白细胞减少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病因多种多样 ,最常见于癌症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由于白细胞低下 ,免疫机能差 ,继发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使单纯抗感染、抗肿瘤的疗效降低。美国先灵葆雅公司产品—升白能 (GM -CSF) ,中日合资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惠尔血” ,由于价格昂贵 ,不能被普通患者所接受。1 999~ 2 0 0 2年 3月 ,我院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进行科研协作 ,将一种国产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 -CSF“惠血能”应用于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3 0例 ,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应用。方法对化疗后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5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统计、观察。结果吉赛欣均能使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患者恢复至正常范围(4.0×10^9/L),恢复时间3-15d,平均5.6d。结论吉赛欣对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作用好,不良反应小,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调整剂量及频次。  相似文献   

16.
丁晓斌  郭力 《西部医学》2011,23(10):2036-2038,2041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是近些年开发应用于创面治疗的生长因子,国内外一些学者发现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具有明确的促进创面愈合、促进血管生成、促进免疫应答、抗感染的作用,它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对组织损伤小,因此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观察我国自主研发的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预防化疗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效果。方法未经放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患者接受2个周期相同剂量的紫杉醇/卡铂方案化疗,第1周期为对照周期,第2周期在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48h给予PEG-rhG-CSF1次,初始剂量为30μg/kg,递增剂量依次为60、100和200μg/kg,每一剂量组4例受试患者,监测中性粒细胞变化。结果第1周期有7例患者因Ⅳ度中性粒细胞计数(ANC)减少应用了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第2周期仅在第1剂量组出现Ⅳ度ANC减少1例。第1周期未使用rhG-CSF的9例患者ANC均值最低点为1·37×109/L。第2周期4个剂量组的ANC均值最低点依次为0·77×109/L、4·54×109/L、3·00×109/L和5·56×109/L。结论PEG-rhG-CSF可减少化疗期间Ⅳ度ANC减少的发生率,升高ANC最低值,60、100或200μg/kg每个化疗周期给药1次能较好地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18.
俞铭洁  吴雯婷  倪婷婷  胡庆伟 《浙江医学》2017,39(4):307-309,314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用于卵巢癌、宫颈癌化疗预防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的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卵巢癌、宫颈癌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在化疗后72h一次性皮下注射PEG-rhG-CSF6mg,体重45kg以下的患者减半;对照组在化疗后72h开始予以皮下注射rhG-CSF2~5滋g/kg,1次/d。观察两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数,3、4度粒缺和发热性粒缺的发生率及持续天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费用开支情况等并作比较。结果在使用PEG-rhG-CSF及rhG-CSF预防性治疗的周期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3度粒缺发生率分别为11.1%和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相似(2.8%~8.4%vs2.8%~1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人均费用(3021.19元)和对照组(2773.18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G-rhG-CSF用于卵巢癌、宫颈癌化疗时,与rhG-CSF比较,不良反应及费用均相似,但使用相对方便,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骨髓抑制是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减少.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化疗后出现的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但rhG-CSF以肾脏代谢为主,药物半衰期短,需每日皮下注射.而聚乙二醇与rhG-CSF结合形成的聚乙二醇化rhG-CSF (PEG-rhG-CSF)可改...  相似文献   

20.
叶爱琴  周娟 《海南医学》2003,14(10):62-63
目的 研究对化疗所致发热性白细胞减少者预防性使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意义。方法 选择30例肿瘤患者,初次使用化疗后均引起发热性白细胞减少,在第二次化疗后(用相同方案)预防性使用G-CSF,观察前后两次白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发热的比例。结果 后次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发热的比例均低于前次。结论 对初次化疗后引起发热性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以后化疗时预防性使用G-CSF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