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骨外感染气性坏疽的临床护理规律.方法 针对4 例骨外手术后感染气性坏疽病例,制定严密详细的护理计划,另加强局部创面换药及局部氧疗,严格隔离消毒措施,防止交叉感染,预防褥疮、肺炎、泌尿系等并发症发生,加强心理护理,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结果 4 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创面完全愈合,无交叉感染发生.结论 对骨折合并气性坏疽的病例,应制定严格的治疗及护理计划,早期治疗,早期隔离,才能避免交叉感染,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达到抢救和治疗的目的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群发性气性坏疽患者的有效管理和护理规律.方法 对19例地震后气性坏疽患者采取以特殊感染病房集中管理,执行严密接触隔离,完善处置流程,并通过合理调配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创面及全身中毒症状的观察及护理,以及对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护理.结果 19例气性坏疽患者均未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其中18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 对地震所致的群发性气性坏疽患者进行集中收治,统一管理,可有效避免院内交又感染发生;同时加强护理可促进患者生理、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3.
谭艳庆 《当代医学》2011,17(21):122-123
目的预防和控制骨折合并气性坏疽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探讨骨折合并气性坏疽病人的医院管理临床护理规范,提供气性坏疽病人医院感染管理护理对策。方法 2006年6月~2010年12月医院收治的开放性骨折并发气性坏疽的21例患者,用"过氧化氢溶液,安尔碘Ⅲ型皮肤黏膜消毒剂"原液冲洗伤口,2次/d;再用无菌纱布蘸"含氯石灰硼酸溶液,过氧化氢溶液"原液湿敷于伤口,实施标准预防隔离的护理,严格医院感染管理。结果经过医护人员防护隔离,严格环境管理和严格消毒物品等有效措施,病房内无任何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发生感染。21例患者经治疗处理后,伤口分泌物涂片镜检及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创面完全愈合,而且顺利康复,成功保肢。结论通过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使具有高度传播危险的气性坏疽致病菌可能的传播扩散得到有效的控制,达到抢救和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坐骨结节Ⅳ期压疮并阴囊气性坏疽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例坐骨结节Ⅳ期压疮并阴囊气性坏疽患者进行护理,护理要点包括:严密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做好局部感染伤口清创及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护理,持续氧疗并加强基础护理及心理干预。结果经上述措施的实施,住院后46 d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及时确诊、隔离并行阴囊切开引流,作好清创,防感染,可以使病情控制,达到痊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5.12大地震后前沿医院短时间集中收治大量地震伤员的特殊情况下,采取及时正确医院感染管理,预防控制伤员气性坏疽发生和院内感染.方法 (1)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和医院医务人员提高对气性坏疽的认识,制定气性坏疽相关的医院感染院预防控制措施;(2)院前对地震伤员按伤口情况分诊,对伤员去污染处理;(3)加强气性坏疽的筛查;(4)对气性坏疽患者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采取严格消毒措施.结果 本院收治1 400多地震伤员只发现1例气性坏疽患者,后无第2代病例发生.结论 在5.12大地震后,医院短时间集中收治大批地震伤员,本院采取医院感染消毒隔离预防控制气性坏疽的措施是及时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地震伤致气性坏疽的诊断以及救治方案.方法 对"5.12"汶川地震收治的气性坏疽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救治情况进行横断面分析.结果 18例气性坏疽患者中行伤口扩创、敞开引流5例,截肢术13例,再次扩创8例,伤口延期缝合15例,植皮2例,18例患者创面均得到封闭,16例患者创面完全愈合,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4例.结论 早期诊断、隔离,及时正确处理创面,积极治疗并发症以及全身支持治疗能提高地震伤致气性坏疽患者的临床疗效,保留肢体,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例气性坏疽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超高龄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积极控制感染,实施整体护理。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并好转。结论:气性坏疽的护理重点在于严格消毒隔离、重视观察病情、加强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8.
杨俊华  何述萍 《当代医学》2009,15(1):122-123
目的探讨和总结高压氧治疗批量气性坏疽患者的消毒隔离管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因“5.12”汶川地震灾害所导致的20例气性坏疽患者中的12例,经外科综合治疗后在高压氧治疗期间,做好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做好高压氧舱的消毒隔离管理工作。结果12例气性坏疽患者在高压氧治疗后1周除1例伤口分泌物涂片查见革兰氏阳性杆菌,有英膜外,其余11例均未查见细菌。经过继续对症、支持、高压氧综合治疗后,三次进行分泌物涂片,结果均为阴性以后,相继转入普通病房治疗。12例综合高压氧治疗的气性坏疽患者,当治疗完毕后,进行了3次空气及物表(取不同位置)24小时培养,3次均为阴性,再次启用氧舱,供其他患者治疗,无一例发生医院感染。结论对地震灾害后发生的批量气性坏疽患者在高压氧治疗期间,护士做好消毒隔离管理,杜绝院内交叉感染,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批量气性坏疽患者在高压氧治疗期间消毒隔离的管理,为以后遇有突发事件引起的气性坏疽患者综合高压氧治疗的护理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例气性坏疽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积极控制感染,对症支持疗法及专人实施整体护理。结果:2名病人通过及时的治疗及全面的护理,感染得到控制康复出院。结论:气性坏疽的护理重点在于消毒隔离、注重病情观察、加强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0.
谭艳  李开秀 《四川医学》2009,30(4):604-605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地震伤员气性坏疽的护理疗效。方法19例地震伤员气性坏疽患者经外科综合治疗后采用高压氧治疗,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19例无1例死亡,17例已行截肢患者仅2例行第2次截肢术。无气压伤、氧中毒及交叉感染发生。结论高压氧治疗地震伤员气性坏疽,最大限度地缩小组织坏死范围,保存肢体并降低截肢率,已行截肢者可避免再次截肢的可能。实施针对性护理可防止高压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程克林  张安琴  陈蜀岚 《西部医学》2009,21(10):1727-1728
目的总结地震伤并发气性坏疽的创面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地震伤并发气性坏疽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诊断、创面处理及预后情况。结果18例中16例截肢患者未再行第2次截肢术,2例行清创及肢体局部切开减压,未行截肢术,所有患者临床治愈出院。结论早诊断,旱治疗,全面管理患者创面,尽可能缩小组织坏死范围,提高临床救治水平,可减低病死率,同时还可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温月  林丽  温怡 《西部医学》2009,21(4):681-682
目的总结挤压综合征合并气性坏疽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体会。方法以“标准预防”和“接触隔离预防”为标准,为13例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救治,通过加强治疗过程中的安全防护管理,正确处理医疗污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加强患者心理健康宣教等有效的护理措施,来保证治疗护理的有效进行。结果13例患者无一例死亡,亦无医院交叉感染发生。结论对此类患者早期诊断,实施有效的隔离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3例气性坏疽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 ]探讨气性坏疽病人的护理体会 .[病例报告 ]3例气性坏疽病人中男 2例 ,女 1例 ,均为下肢开放伤 ,其中 2例合并糖尿病 ,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均临床痊愈出院 .[讨论 ]气性坏疽的护理应以预防并控制感染及消毒隔离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例妊娠合并梅毒病人在治疗期间的护理及体会。方法:对3例患者实施严格隔离,制定规范有效的护理及操作程序。结果:3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经过严格隔离、心理护理,使患者增强了治疗的信心,能积极配合治疗,达到了治疗的目的。3例患者妊娠早期行人工流产术1例;妊娠中晚期行利凡诺尔引产1例,顺产1例。无院内交叉感染。结论:经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避免了交叉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精神病房对麻痹性痴呆患者驱梅治疗的护理管理对策,以预防院内感染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0例住院的麻痹性痴呆患者进行症状和智能评估,根据评估的病情制定护理计划,进行针对性的症状护理、心理护理、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及病房管理。结果:10例麻痹性痴呆患者中9例病情好转出院,1例因智能完全受损长期住院,无出现院内感染及并发症等意外发生。结论:通过对病情充分评估,周密的护理计划,有效地执行一系列护理措施,确保患者治疗顺利,杜绝交叉感染,预防各种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赵莹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3):120-122
目的:探讨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合并梅毒的有效护理方法,减少交叉感染,提高治疗依从性。方法:分析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合并梅毒的护理难度,采取及时入院常规检查和早期预防,做好消毒隔离和健康教育,加强基础和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合并梅毒的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得到精心护理,无交叉感染和意外事件发生。结论:加强合并梅毒的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的安全管理,有效健康指导,切断传播途径,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可减少交叉感染,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7.
林平娇 《基层医学论坛》2012,(30):3976-3977
目的总结儿童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探讨促进手足口病患儿康复的措施。方法对我院收住的166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发热护理、口腔及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细致观察病情、严格消毒隔离、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166例手足口病患儿均获治愈,全部康复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无发生院内感染。结论精心的护理和细致观察病情,可促进手足口病患儿康复,严格消毒隔离,可避免交叉感染,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性总结分析骨折术后皮瓣修复钢板外露创面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74例钢板外露患者创面修复后的护理过程.结果 74例中,总共保留54例钢板,18例拆除钢板改用外固定支架,2例截肢.合理的健康教育使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心态平稳.42例感染创面,隔离和严格换药护理,病房未出现交叉感染.皮瓣修复中,有5例局部皮瓣术后卡压,2例游离髂骨瓣出现静脉危象,护理及时发现,及时减压及探查,避免了皮瓣坏死.结论合理的治疗与护理相配合下钢板外露创面能够得到较好修复.  相似文献   

19.
气性坏疽病人的早期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淑贤  李淑华 《吉林医学》1998,19(5):320-320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特异性感染,一般发生在肌肉组织广泛损伤的病人,少数发生于腹部或会阴部手术后。临床所见的气性坏疽,常为两种以上致病菌的混合感染。我院自1974年以来共收治气性坏疽31例,通过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及严格的护理措...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45例烧伤患者创面浸浴治疗的护理.包括做好浸浴前准备,浸浴时加强观察和心理护理,浸浴后注意保暖,及时处置创面,严格消毒隔离等.认为烧伤创面浸浴治疗全程护理,可促进创面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