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三硝基甲苯血红蛋白加合物生成机理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实验证实三硝基甲苯(TNT)在完全没有肝脏酶的参与下也可以和血红蛋白共价结合形成血红蛋白加合物(TNT-Hb)。但是通过给予P450抑制剂1-Aminobenzo-triazole(ABT)的体内试验,盾到P450酶系对TNT-Hb的生成还是起到一定的作用。这对血红蛋白加合物的生成机理提供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从动物试验到现场调查研究都证实了TNT血红蛋白加合物是生物监测比较理想的指标[1,2]。已建立的检测三硝基甲苯(TNT)血红蛋白加合物的方法有:化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3]、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4]、质谱法[5]以及作为初筛用的抗原斑点法[6]。ELISA法具有简便、成本低等优点,多克隆法所制备的免疫血清存在滴度低的缺点。我们采用杂交瘤技术筛选出特异性高、分泌抗体稳定的杂交瘤株,得到高滴度的抗体,并使用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TNT血红蛋白加合物的ELISA方法。一… 相似文献
3.
三硝基甲苯血红蛋白加合物与接触剂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利用血红蛋白加合物这一生物标志物对三硝基甲苯(TNT)的生产现场进行的调查结果,调查中采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两种人体TNT与血红蛋白加合物的方法,其中包括化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免疫学的竞争抑制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CI-ELISA)。在现场调查中,除了验证方法的敏感性和可用性之外,主要证实了TNT-Hb这一生物标志物是生物监测比较好的一个指标,它能反映近几个月内工作接触TNT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三硝基甲苯血红蛋白加合物与白内障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三硝基甲苯血红蛋白加合物这一生物标志物对三硝基甲苯(TNT)的生产现场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目的在于观察加合物水平与白内障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三硝基甲苯血红蛋白加合物与接触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反映三硝基甲苯(TNT)接触水平的生物标志物,研究TNT作业工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加合物与接触量的关系。方法:使用GC-MS法测定25名TNT作业工人血液中TNT血红蛋白加合物(4A-Hb、2A-Hb)的含量,观察其与接触量的相关性。接触水平以空气污染量和皮肤污染量表示。结果:血红蛋白加合物4A-Hb、2A-Hb与总接触水平相关,尤其与皮肤接触量相关性更强;其中4A-Hb与总接触水平的回归曲线和血红蛋白加合物总量(4A-Hb 2A-Hb)与总接触水平的回归曲线的斜率(F=0.03)及截距(F=0.11)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红蛋白加合物4A-Hb、2A-Hb均可用于评价TNT总接触水平,其中4A-Hb更适宜评价TNT的接触水平。 相似文献
6.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三硝基甲笨及其代谢物2,6-二硝基-4-氨基甲苯的方法已有介绍,但多局限于标准品测定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有血样品的分析和测试的报道。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实验方法1.仪器:美国Waters 高效液相色谱仪;510型泵,M490紫外检测器,840型色谱数据处理机,U6K 型进样阀。2.试剂:2,4,6-三硝基甲苯(TNT),军工 相似文献
7.
抗原斑点法检测三硝基甲苯血红蛋白加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原斑点试验是一种半定量测定TNT-Hb加合物的新技术,具有比较灵敏、特异、简便和经济快速等特点,适用于现场调查或初筛试验。其最低检测限为24.3ng4Amg/L,最小检出值0.15μg4A/gHb;18份TNT接触工人样品均检出4A-Hb加合物,而6份对照样品未检出,两者差别具有高度显著性(P<0.001)。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工人尿中TNT及五种代谢物的方法.TNT、4-A、2-A、2,6-DA和2,4-DA的平均回收率66.6~95.0%,变异系数在2.1~10.6%之间,最小检测限为3.0~8.1μg/L尿.本方法已用于35个接触TNT工人尿样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工人尿中TNT及五种代谢物的方法。TNT、4-A、2-A、2,6-DA和2,4-DA的平均回收率66.6~95.0%,变异系数在2.1~10.6%之间,最小检测限为3.0~8.1μg/L尿。本方法已用于35个接触TNT工人尿样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5μm反相C~(13)离子对柱、甲醇/水系统下,分离了TNT及五种代谢物。确定了尿样的水解采用两种方式:在40℃下加6N HCl(0.1ml/ml尿)水解10分钟,中和后提取4-HA;在100℃下加浓HCl(0.1ml/ml尿)水解60分钟,中和后提取其它TNT代谢物。提取剂用苯,提取比为1:1,溶液pH=7,振荡时间5分钟。在上述水解条件下可使各代谢物水解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直接进样快速同时分析水中莠去津、2,4滴、灭草松和氨基甲酸酯类等11种农药残留(以下简称农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方法水样经Waters ACQUITY UPLC C18(100×2.1 mm,1.8μm)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水和乙腈为流动相,采用UPLC/MS/MS法,2,4滴以负离子检测方式,其他物质以正离子检测方式进行检测。多离子反应监测(MRM)定量法检测生活饮用水中莠去津、2,4滴、灭草松和氨基甲酸酯类等11种农残。结果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在一定线性范围内,r值均大于0.999,精密度为0.82%~6.1%之间,平均回收率分别在93%~113%之间。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定量准确,测定浓度范围宽,是生活饮用水样品中11种农残含量快速检测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饮料中的人工合成色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建立饮料中8种人工合成色素日落黄、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诱惑红、酸性靛蓝和亮蓝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饮料样品经加热驱除二氧化碳或乙醇后直接过膜进样,以甲醇+乙酸铵(0.02mol/L,pH=4.0)为流动相,梯度淋洗分离,电喷雾(ESI)离子化,选择反应监测方式(SRM)定性和定量。结果:样品处理简单,定性、定量准确,检测灵敏度高,回收率98.2%~101.6%,RSD0.3%~1.2%,相关系数0.9991~0.9999,检出限0.4~13μg/L。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适用于饮料中这8种人工合成色素的确证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优化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海参和海参苗种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酸解、衍生和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后,以1mL20%的甲醇-水溶液定容,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MRM)检测和同位素内标法定量。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5~10.0ng/mL,定量限为0.5μg/kg。在加标量为2.5μg/kg时,样品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0.8%~99.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满足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和固相萃取技术测定食品中的苏丹红一号。方法:用固相萃取法对样品提取液进行净化处理,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食品中的苏丹红一号,在C18色谱柱上,95%的甲醇水溶液做流动相,流速为1.00ml/min,柱温为40℃,紫外检测波长为478nm,可以较好地检测食品中的苏丹红一号,阳性样品由液相色谱一多极串联质谱联用仪确证。结果: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在1.00%-2.36%之间,回收率在87.2%-95.0%之间。线性相关系数r〉0.9992。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可应用于食品中苏丹红一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血浆醋氯芬酸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血浆醋氯芬酸的分离效果,对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进行改进.方法血浆中醋氯芬酸经盐酸酸化后用乙醚萃取浓缩,以Hypersil-C18(4.6mm× 250mm,10μm)为色谱柱;以甲醇:水:冰醋酸(70:30:0.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5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结果醋氯芬酸浓度在0.1~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 1);最低检出限为0.1 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1.17±1.17)%,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为(6.04±2.45)%和(5.01±1.39)%.结论改进后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灵敏,适用于人血浆醋氯芬酸浓度的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建立花生及其制品中16种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AF)、伏马菌素(FB)、赭曲霉毒素A(OTA)等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方法 样品经研磨粉碎后酸性乙腈溶液提取,10 000 r/min离心后用水稀释,再经2℃低温10 000 r/min离心后加入同位素内标,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 16种待测物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0,方法定量限为0.3μg/kg~45.0μg/kg,加标回收率在72.7%~126.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3%~5.0%。采用优化后方法对60份花生及其制品包括花生油、花生酱、生花生和熟花生进行检测,AFB1、AFB2和AFG1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5%(21/60)、 18.3%(11/60)、5.0%(3/60),含量范围分别为0.1μg/kg~57.5μg/kg, 0.1μg/kg~18.4μg/kg, 0.1μg/kg~3.3μg/kg。结论 该法前处理快速、简捷、灵敏度高、准确度好,适合于花生及其制品中16种真菌毒素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9.
Osamu Inoue Etsuko Kanno Seimitsu Kudo Masaei Kakizaki Mitsuharu Kataoka Toshio Kawai Hirohiko Ukai Masayuki Ikeda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1998,71(5):302-308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convenient method by high-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to measure toluene in urine as a marker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toluene. Methods: As soon after sampling as possible, 1 ml of urine was mixed with an equal volume of acetonitrile in a 2.2-ml HPLC glass bottle,
and the bottle was tightly sealed and stored at 4 °C. Immediately before HPLC determination, 100 μl methanol was added to
the mixture to prevent confounding effects of glycosuria, and the bottle was spun to remove any suspended matter. An aliquot
of the supernate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HPLC system and analyzed on a PRODIGY column, with an acetonitrile – perchloric acid
– phosphoric acid – water mixture serving as the mobile phase. The effluent was monitored at 191 nm. Results: The method can measure toluene in urine every 20 min;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2 μg/l,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as less
than 5%, and the recovery rate was 100%. No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oluene concentration was observed for 1 week after storage
at 4 °C. When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end-of-shift urine samples from 13 male workers exposed to toluene at 18–140 ppm and
also to urine samples from 10 nonexposed male controls, toluene in urine was linearly related to toluene exposure concentration,
with a regression line passing close to the origin.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as high as 0.97 (n = 23). No toluene was detected in control urine samples. Calculations suggest that urinary toluene accounts for as little
as less than 0.01% of the toluene absorbed via inhalation and that the absorbed toluene is converted almost quantitatively
to hippuric acid and, by less than 0.1%, to o-cresol.
Received: 25 August 1997 / Accepted: 13 February 1998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生活饮用水中安赛蜜、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糖精钠、甜蜜素5种人工合成甜味剂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HPLC-MS-MS)测定法。方法采用HLB固相萃取(SPE)柱对生活饮用水中人工合成甜味剂进行提取和富集后,以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为分析柱,以乙腈-10 mmol/L乙酸铵(含2 mmol/L Tris)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负离子喷雾模式电离,多反应离子监测方式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结果在5~200μg/L的线性范围内,5种人工合成甜味剂的回归方程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2~8.0 ng/L,平均回收率为82.1%~96.3%,RSD为3.9%~9.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较高,精密度较好,适用于生活饮用水中5中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