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患者中性粒细胞(PMN)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及血浆中TNF—α和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法洛四联症患儿40例,随机分成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U组于麻醉诱导后给予乌司他丁,C组患者则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麻醉后手术前(T1)、CPB开始后30min(他)、CPB停止后30min(T3)、CPB停止后4h(T4)和CPB停止后24h(T5)抽血,应用ELISA法检测NF—κB活性及血浆中TNF—α和IL-8水平。结果两组PMNNF—κB活性在CPB开始后逐渐升高,T3时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但在T5时点依然高于术前水平;U组在T2、B、T4、rr5时点PMNNF—κB活性均低于C组(P〈0.05)。两组TNF-α和IL-8水平均于手术开始后逐渐升高(P〈0.05),T3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在T5时点基本恢复正常;C组TNF—α和IL-8水平在T3、T4时点均显著高于U组(p〈0.05)。U组NF—κB的活性与血浆TNF-仪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33(P〈0.05);NF—κB的活性与血浆IL-8水平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28(P〈0.05)。C组NF—κB的活性与血浆TNF—α、IL-8水平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1、0.512(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通过降低CPB患者PMNNF—κB活性进而降低血浆TNF—α和IL-8的表达,抑制体外循环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维生素E对止血带引起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36例术中使用止血带的单侧下肢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18)和治疗组(T组,n=18)。治疗组术前5~6h口服维生素E300mg,对照组术前5~6h口服安慰剂。两组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分别于止血带充气前(T1)、止血带放气前1min(T2)、止血带放气后15min(T3)各抽取患侧下肢静脉血2mL检测血清MDA和CK的水平。结果与止血带充气前T1时点比较,MDA(丙二醛)在对照组T2时点显著降低(P〈0.05),T3时点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MDA在他时点显著降低(P〈0.05),T3时点显著降低(P〈0.01),CK(肌酸激酶)在对照组T3时点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在,T3时点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T3时点显著降低(P〈0.01)。结论术前5—6h口服维生素E300mg对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抑制氧自由基代谢物MDA的产生并减少CK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通气策略对腹腔镜手术病人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潮气量(VT)、呼吸频率(F)、吸呼比(I:E)等通气参数对腹腔镜手术病人肺内分流及氧合情况的影响。方法:25例ASAⅠ~Ⅱ级全麻下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麻醉诱导药物相同,呼吸机参数VT=8ml/kg,F=15次/min,I:E=1:2。气腹后通气参数设定分别为A组VT=10ml/kg。F=12次/min,I:E=1:3;B组VT=6ml/kg,F=20次/min,I:E=1:2;C组同气腹前。分别于气腹前、后测定混合静脉血和动脉血血气,计算各组气腹前后的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呼吸指数(RI)、肺内分流(QS/QT)及氧摄取率(ERO2)。结果:气腹后C组RI增加(P〈0.05),A、C两组的P(A-a)O2升高(P〈0.05),ERO2下降(P〈0.05),而QS/QT增加(P〈0.05),尤以A组QS/QT,增加显著(P〈0.01)。但各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3种通气策略对腹腔镜手术病人的P(A-a)O2、QS/QT、ERO2和RI等方面的影响无大差别。  相似文献   

4.
乌司他丁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real bypass,CPB)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对炎性细胞因子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病人36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8例。U组给予乌司他丁1.2×10^4U/kg,C组予与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CPB开始后1h(T2),CPB停止后1h(T3),CPB停止后24h(T4)抽取动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结果两组病人血浆TNF-α、IL-6和IL-10的浓度,在T2~T4各时点与CPB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T2-T4时点U组血浆TNF—α和IL-6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1),IL-10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CPB过程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释放,调节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从而减轻体外循环期间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人单肺通气(OLV)肺内分流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老年病人86例,随机分为2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A组)和全麻组(GA组),每组43例。2组病人在开胸前双肺通气15min(T-)时及开胸后OLV10min(T2)、30min(T3)、60min(T4)时,分别采动脉血及混合静脉血,观察2组病人动静脉血气分析情况及肺内分流率(QS/QT)值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2组病人麻醉后术中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均较稳定;GEA组麻醉后MAP、HR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也明显低于GA组各对应时点(P〈0.05),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插管后较麻醉前上升,OLV后无明显下降趋势;所有病人pH值、PaO2、PaC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均在正常范围内;2组PaO2插管后明显上升(P〈0.05),OLV后各时点较T1明显下降,GEA组T2、T3、T4低于GA组(P〈0.05),T3、T4较T2有上升趋势;2组QS/QT值T2、T3、T4较T1明显上升(P〈0.05),T2、T3、T4GEA组高于GA组(P〈0.05),T3、T4较T2有下降趋势。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病人OLV期间可增加肺内分流,使PaO2有所下降,但在正常范围内,术中应严密监测以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乌司他丁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性肺通气和氧合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性肺通气和氧合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应用止血带的下肢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上止血带前10 min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 mL;治疗组则在相同时间内静滴乌司他丁溶液(0.6×104 U/kg)100 mL。分别于上止血带前0 h、松止血带后2 h、6 h、24 h取血测血气记录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和氧合指数(OI)值。结果:对照组在2 h,6 h,24 h时点PA-aO2差值较0 h时点的明显增大(P〈0.01),治疗组各时点组内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6 h时点的差值增大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OI值各组变化与PA-aO2相反。而两组PaCO2值在2 h都有升高(P〈0.01),在6 h,24 h时点恢复,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乌司他丁预处理能改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肺泡的通气功能和氧合功能,对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肢体缺血再灌注(LIR)致肺功能损伤的防护效果并探讨其保护机 制。方法: 选择应用止血带的下肢手术病例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各15例。对照 组在上止血带前10min静滴生理盐水100mL;乌司他丁组则在相同时间内静滴乌司他丁注射液 (0.6×104U/kg)100mL,于上止血带前(T0)、上止血带后1h(T1)、松止血带后0.5h(T2)、2h(T3)、6h (T4)、24h(T5)取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P(A-a)DO2和OI值,并测定血浆中NO、ET-1、IL-6浓度 值。结果: 对照组在T4时点P(A-a)DO2值较T0点增大(P<0.01),乌司他丁组各时点组内变化无统 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组T4时点的差值增大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各组OI值变化与P (A-a)DO2值相反,而两组PaCO2值在T2、T3时都有升高(P<0.01),T4时点恢复,且两组间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T3、T4时血浆NO浓度下降,乌司他丁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且 在T3、T4时NO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血浆ET-1、IL-6浓度变化则刚好相反。结论:乌 司他丁通过抑制炎性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抑制ET-1释放、减轻NO消耗、抑制体液炎性因子 的过度作用,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对肺的损伤,改善LIR后的肺氧合功能。  相似文献   

8.
乌司他丁对婴幼儿体外循环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乌司他汀(Ulinastatin)对婴幼儿体外循环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肺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4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B组UTI 1万UI/kg,C组UTI 2万UI/kg。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开放主动脉后5min(T2),CPB结束后2h(T3),6h(T4),和24h(T5)各时点采集血样,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分别于术后2h和6h记录气道平均压,吸入氧浓度和动脉血气,计算肺泡氧合指数(OI)。结果 血浆IL-6的水平在体外循环中及术后各时点C组较A组明显降低(P<0.05),IL-10的浓度体外循环中及术后各时点C组较A组显著升高(P<0.05),TNF-α的浓度体外循环中C组低于A组(P<0.05),IL-8的水平3组各时点均无明显差异(P>0.05),OIC组与A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UTI2万UI/kg可抑制IL-6的释放,对TNF-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IL-10的释放明显上调。UTI通过上调IL-10的抗炎作用和对炎性介质不同程度的抑制,可减轻体外循环后的炎性反应,保护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肺动脉血中中性粒细胞和肺换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36例拟择期行心脏辩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琥珀酰氢化考的松组(HSS组)和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组(MPS组)。于麻醉前(T0)、CPB前(T1)、腔静脉开放后5min(T2)、1h(T1)、2h(T4)、18h(T5)、28h(L)7个时点行桡动脉血血气分析,并计算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PaO2/PAO2比率(a/A)。于T1、T2、T3、T4、T5;时点采集患者肺动脉血,行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浓度测定。结果 C组RI显著高于HSS组和MPS组(P〈0.01),OI、a/A显著低于另两组(P〈0.05)。3组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逐渐升高,于T5达到高峰(P〈0.01)。同时,C组弹性蛋白酶浓度于T2、L3、T4和T5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其余两组(P〈0.01或P〈0.05)。偏相关分析:中性粒细胞数量、弹性蛋白酶浓度与RI、OI、a/A分别呈显著正或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 心脏辩膜置换术的患者在术前2h静脉给予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10mg/kg)或琥珀酰氢化考的松(5mg/kg,CPB前再追加5mg/kg),可部分抑制肺动脉血中中性粒细胞的激活,并可以在CPB后一定时期内改善患者肺换气功能。  相似文献   

10.
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m=20),全麻诱导时,A组、B组、C组分别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为0.3、0.5、0.7ng/mL的舒芬太尼2min后.均输注效应室靶浓度为4μg/mL的异丙酚,病人意识消失后给予维库溴铵行气管插管。记录全麻诱导前1min(T1)、气管插管后1min(T2)、3min(T3、10min(T4)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于T1、T2、T4时点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肾上腺素(AD)和去甲肾上腺素(NA)浓度。【结果】(1)A组T2时点MAP、HR比T。时点明显升高(P〈0.0S),C组T2、T3、T4时点MAP明显低于A组(P〈0.05),C组T2、T3时点HR明显低于A组(P〈0.05),C组L、T4时点MAP低于B组(P〈0.05);(2)A组T2时点血浆AD和NA浓度较T1时点明显升高(P〈0.05)、较B组高(P〈0.05)、较C组高(P〈0.05)。【结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其中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0.5ng/mL复合异丙酚效应室浓度4μg/mL靶控输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32例择期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治疗组(16例),治疗组于麻醉诱导后即将乌司他丁20万U持续静脉输注,之后每12h重复使用。麻醉诱导后20min(T1),诱导后90min(T2)及术后1、2、3d(T3~5)抽取静脉血测定并比较二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结果二组患者NE、E、Cor、IL-6、IL-8、TNF-α、IL-10和MDA浓度在T2~4时高于T1(P〈0.01),SOD浓度在T2~4时低于T1(P〈0.01)。治疗组IL-6、IL-8、TNF-α以及MDA水平在T2~4时低于对照组(P〈0.01),IL-10和SOD水平在T2~4时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食管癌开胸患者围术期使用乌司他丁可以抑制IL-6、IL-8、TNF-α等炎性因子的生成和释放,增加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同时可以减轻机体的氧化损伤,但对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以及皮质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对幼猪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肾损伤的影响.方法:北京长白幼猪15例,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n=5)、对照组(C组,n=5)和假手术组(S组,n=5).U组和C组麻醉后正中开胸,常规建立CPB,体温降至25℃后,开始低流量循环(50 mL·kg-1·min-1),主动脉阻断120 min后开放,停机后观察120 min,U组在CPB开始和循环开放即刻分别给予乌司他丁1.2万IU·kg-1,C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S组麻醉后单纯开胸.实验动物在麻醉诱导后即刻(T1)、U组和C组在停机后5 min(T2)、120 min (T3)取静脉血,检测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三组动物在实验结束时,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取肾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三组动物均完成至实验结束.三组动物在T1时点的CysC、SCr、BUN、IL-6、TNF-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2时点,U组的CysC、SCr、BUN、IL-6、TNF-α此C组分别降低12.50%(P>0.05)、2.97%(P> 0.05)、0.37% (P> 0.05)、26.28% (P< 0.05)、10.81% (P<0.05);在T3时点,U组的CysC、SCr、BUN、IL-6、TNF-α分别比C组降低24.37%(P<0.05)、17.20%(P<0.05)、16.82%(P<0.05)、18.12%(P<0.05)、8.57%(P> 0.05).与C组相比,U组尿NAG降低51.17% (P<0.05).C组和U组均可见肾损伤,U组较轻,S组未见肾损伤.结论:深低温低流量CPB心脏手术对幼猪存在肾损伤,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达到对抗肾损伤(肾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下心脏直视手术中乌司他丁对激活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功能的作用。方法30例择期ECC下冠状动脉搭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15)和乌司他丁组(U组,n=15)。对照组ECC中不给予乌司他丁,试验组围ECC期给予乌司他丁100万单位(其中30万为麻醉诱导前给予,40万预充ECC机内,30万为开放升主动脉后给予)。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阻断升主动脉后30 min(T2)、再灌注3 h(T3)、6 h(T4)及12 h(T5)各时间点取静脉血测定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PMNE)的水平;并于麻醉诱导后(Ta)、ECC结束后给鱼精蛋白前(Tb)、鱼精蛋白中和后1 h(Tc)、术后24 h(Td)提取全血标本测定CD62p的表达。此外,于ECC前、后抽取动脉血气监测肺泡动脉血氧梯度(A-aDO2)。结果两组血清中PMNE的浓度在T2、T3、T4、T5各时间点都明显高于T1时间点(P〈0.01),U组的PMN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b、Tc、Td时间点两组CD62p的表达明显高于Ta时间点,但是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相比较对照组,U组的A-aDO2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结论在ECC过程中乌司他丁可以通过PMNE的释放从而减轻肺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但是并没有起到抑制血小板激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静注乌司他丁降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效果。方法将择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 组,n =30)和对照组(C 组,n=30)。两组麻醉方法相同,U 组于麻醉诱导前及术后第1~3天将乌司他丁溶于100 mL 生理盐水中静滴,20~30 min内静滴完毕,C 组给予相同容量生理盐水静滴。分别于术前1天(T0)和术后第1天(T1)、第3天(T2)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中 TNF-α、IL-6浓度。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两组在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行认知功能评分,评价患者 POCD 的发生情况。结果U 组 T1血浆 IL-6、TNF-α水平较 T0明显升高(P <0.05),T2基本达到 T0水平,且 T1、T2血浆 TNF-α、IL-6水平升高幅度明显低于 C 组(P <0.05);C 组 T1、T2血浆 TNF-α、IL-6水平较 T0均明显升高(P <0.05);U 组术后 POCD 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 C 组(16.7%,P <0.05);C 组MMSE 评分较术前显著下降(P <0.05),而 U 组术前术后 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MMSE 评分与血浆 TNF-α、IL-6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 =0.527、0.453,P <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老年人髋关节术后 TNF-α、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 POCD 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体外循环( CPB)致犬肺损伤的影响,探讨CPB致肺损伤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体质量(14.25±1.60)kg,雌雄不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氯沙坦组(L组)各6只。麻醉后开胸建立CPB模型。 L组于CPB前30 min经股静脉注射氯沙坦1 mg/kg,C组于同时点注射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于 CPB前( T1)、主动脉阻断后45 min( T2)、主动脉开放后30 min( T3)、开放后60 min即停机时( T4)取静脉血测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和丙二醛(MDA)水平;取动脉血测血气并计算T1、T4时的氧合指数(OI)和呼吸指数(RI);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T1时比较,2组T2~4时血浆AngⅡ和MD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T4时OI降低、RI升高(P〈0.05~P〈0.01)。L组CPB后各时点血浆AngⅡ水平与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组T4时血浆MDA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1)。 L组T4时OI和RI与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肺损伤较C组减轻。结论:氯沙坦可阻断AngⅡ的作用,抑制氧化应激,可减轻CPB后肺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鼠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对肝脏缺血再灌注后急性。肾损伤的的保护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30只,体重220-300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S组)、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组)、有美托咪定组(Dex组)。S组和IR组以1mL/(kg·h)的速度静滴生理盐水30min,Dex组给予右美托咪定(6μg/kg)30min。间隔2h后S组仅开腹;IR组和Dex组行肝脏缺血60min,于再灌注4h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和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取肾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研究中测得IR组血清BUN为(7.58±0.96)mmol/L、Cr为(91.84±10.34)mmol/L.肾组织TNF-α为(238.4±42.7)ng/L、MDA为(3.66±0.95)U/mgprot、SOD为(7.48±1.23)U/mgprot和MPO为(4.73±1.07)U/g。与S组和Dex组比较,IR组血清BUN和Cr的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组织TNF-α、MDA水平和MPO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活性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与S组比较,血清BUN、Cr和肾组织TNF-α、MDA、SOD和MPO活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与IR组比较明显减轻。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能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的急性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的分泌,减少氧化应激和中性粒细胞在肾脏的聚集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颅内血管手术围术期脑保护的作用。方法择期行颅内血管手术成年患者30-N,随机分为鸟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各15例。麻醉诱导前,u组5min内静注乌司他丁5000IU/kg(用0.9%生理盐水20ml稀释);C组同速度输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n)、手术lh(T,)、手术2h(T2)、手术6h(T。)抽取颈静脉球部血测SOD、MDA。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24h格拉斯哥GCS评分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U组T:、T,的SOD、MDA较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T。的SOD较]rn降低,T2、L的MDA较T0升高(P〈0.05)。组间比较u组T2、T3的SOD、MDA较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h的GCS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预处理对颅内血管疾病手术具有脑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单肺通气( OLV)术患者肺内分流及动脉氧合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分级和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分级均为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参麦注射液组(SM组,n=30)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n=30)。麻醉诱导后,SM组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0.6 ml/kg加至250 ml生理盐水);在相同时间内NS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单肺通气前滴注完毕。连续观察心率( HR)、平均动脉血压( MAP)、气道压力( Paw)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于麻醉诱导前( T0)、单肺通气前( T1)、单肺通气10分钟( T2)、30分钟( T3)、60分钟( T4)、120分钟( T5)、单肺通气结束后10分钟( T6)和手术结束( T7)时行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量( QS/QT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及呼吸指数(RI)。结果:SM组患者T2∽T5时的动脉血PaO2明显高于NS组(P<0.01),而QS/QT则显著低于NS组(P<0.01)。 SM组患者T2∽T5时的P(A∽a)DO2及RI均明显低于NS组(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用于单肺通气术患者,能有效改善动脉氧合及减少肺内分流,从而对胸科手术患者产生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志刚  张志新  李振东 《海南医学》2013,24(22):3336-3338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的肺氧合功能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号奇偶数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所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且于右外侧小切口方式下矫治缺损.研究组给予乌司他丁1.5万U/kg治疗,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替代.分别于转机前(T0)、体外循环停止即刻(T1)、体外循环停止后2 h(T2)及24 h(T3)对患儿进行动脉血收集,检测血IL-6、CRP水平及患者的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值(PaCO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02)].结果两组患者的CRP水平在T3时间点较T0时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且在T3时间点时研究组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IL-6水平随T0、T1、T2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但在T3时间点时显著降低(P<0.05),且在T1、T2、T3时间点,研究组的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2时间点时两组患儿的PaO2/FIO2%、P(A-a)DO2显著高于T1时间点(P<0.05).而在T1、T2、T3时间点,研究组的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P(A-a)D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很好地抑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接受体外循环期间CRP、IL-6水平的过度释放,明显改善患儿体外循环后的肺氧合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D-二聚体(DD)、血栓素B2(TXB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无血液系统疾病(包括凝血功能障碍)的ASAI~Ⅱ级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I组)、乌司他丁30万U组(Ⅱ组)、乌司他丁60万U组Ⅱ组)、乌司他丁1D0万U组(IV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前(T1)、术毕(T2)、术后3h(T3)、术后12h(T2)和术后24h(T5)采血测定DD、TXB2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术前比较,4组患者T2~115时DD水平升高(P〈0.05)。I、Ⅱ组T2~T5时TXB2水平升高(P〈0.01).Ⅲ和IV组T2~T3时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T4~T5时逐渐升高(P〈0.01);与I组比较,Ⅱ、Ⅲ、IV组T2~T2时DD水平降低(P〈0.01),Ⅱ组T:~T3、Ⅲ组和IV组T2~T2时血浆TXB2水平降低(P〈0.01);与Ⅱ组比较。Ⅲ、IV组T2~L时DD、TXB2水平降低(P〈0.01)。结论术中静脉滴注60~100万U乌司他丁,可在一定时间内降低患者血浆DD、TXB2水平,改善其围术期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