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后路双侧棘旁切口肌间隙入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年12月~2010年12月采用后路双侧棘旁切口肌间隙入路、切开复位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0例.结果 本组术后X线片测量骨折椎前缘压缩百分比从术前(42.0±3.2)%恢复至(7.9±1.1)%(P<0.05);骨折椎后凸畸形Cobb角从术前(24.1±3.1)°恢复至(5.1±1.2)°(P<0.05).所有患者获随访7~27个月,患者腰背部疼痛均明显改善,骨折均于术后3个月愈合,无内固定失败、断裂和松动.结论 后路双侧棘旁切口肌间隙入路、切开复位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可以有效治疗胸腰椎骨折,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入路在治疗胸腰段骨折中对多裂肌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共45例胸腰段骨折满足研究条件的随机分为椎旁肌间隙入路21例和传统正中手术入路24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3、5d肌酸激酶水平,术后6个月随访时行椎旁肌肌内静息肌电图评估及磁共振检查评估椎旁肌肉萎缩程度,16例患者取内固定行多裂肌组织学检查.[结果]肌酸激酶传统入路组术后高于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术后第1、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5d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随访行多裂肌肌电图检查及磁共振检查,发现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出现失神经纤颤电位少且MRI评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组织学检查发现类似的结果.[结论]传统手术入路和和椎旁肌间隙入路对多裂肌均有损伤,但椎旁肌间隙入路对椎旁肌损伤小于传统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3.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表现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45例。随机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8~65岁,平均40.4岁。传统后正中入路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21~59岁,平均41.5岁。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参数及影像学指标。结果通过围手术期疗效观察,发现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与传统后正中手术相比较在手术时间上差异不大,在伤椎Cobb角的矫正度上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12~26个月),所有随访患者的骨折椎体均获得愈合,无一例发生骨折复位丢失及内固定物的松动、断裂,两组间远期疗效无差异。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者操作简单、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多裂肌及最长肌肌间隙入路(以下简称肌间隙入路)和传统后正中入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2006年8月至2010年3月经后路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56例无神经症状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其中采用肌间隙入路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0~60岁,平均40.7岁;传统椎旁肌剥离人路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24~54岁,平均3Q.2岁。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胸腰段后凸畸形Cobb角,对相关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19个月,肌间隙入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两组患者术前术后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疗效相同。结论肌间隙入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段椎体骨折具有置钉方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三角肌双间隙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10—2020-06驻马店健安骨科医院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6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分为经三角肌与胸大肌间隙入路组(对照组)和经三角肌双间隙入路组(观察组),各33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术后随访1a,统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表比较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末次随访时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三角肌双间隙入路实施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创伤,有利于促进肩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手术入路方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0):1846-1849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椎管减压结合椎旁肌间隙入路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伴神经损伤的优越性。[方法]本院2011年10月~2014年2月间,收治胸腰段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42例,均采用后路椎板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其中传统组24例采用传统术式(后正中入路)完成整个手术,改良组18例采用后正中入路减压结合椎旁肌间隙入路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效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相对于传统组,改良组手术切口较小,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失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效果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后路椎管减压结合椎旁肌间隙入路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伴神经损伤是一种合理、微创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胸腰段骨折经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入路内固定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前瞻性对比研究Wiltse经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入路在胸腰段椎体骨折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中对脊旁肌损伤的差异.方法 自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47例,ASIA分级均为E级.随机采用脊旁肌间隙入路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19~49岁,平均37.6岁;传统骶棘肌剥离入路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16~65岁,平均40.1岁.患者术前及术后1、3、5、7d测定肌酸激酶水平.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前1天及术后1、6个月进行视觉模拟数字法疼痛评分,并在末次随访时行多裂肌肌内静息肌电图评估.结果 肌间隙入路组与传统入路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肌间隙入路组术中平均出血明显低于传统入路组;术后肌酸激酶水平均明显低于传统入路组.肌间隙入路组与传统入路组术前1天VAS评分无明显差异,而术后1、6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传统入路组.肌间隙入路组术后肌电图未发现失神经电位;而传统入路组术后肌电图存在明显失神经纤颤电位.结论 肌间隙入路相比开放入路具有置钉容易,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和对脊旁肌的损伤、干扰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正>胸腰段椎体骨折是常见的脊柱骨折,传统手术方法采用后正中入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常需广泛剥离和牵拉椎旁肌,术后常出现椎旁肌损伤或长期腰背部疼痛等并发症。为减少椎旁肌损伤,践行脊柱外科微创理念,近年来骨科学界越来越多地选择椎旁肌间隙入路。作者对本院2011-12-2014-12收治的60例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段椎体骨折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改良后侧切口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2016年1月~2019年2月,对25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采用改良后侧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取俯卧位,行后外侧切口,经肌间隙进入,无需显露神经、血管,直视下复位骨折端,充分植骨,在比目鱼肌深层将预弯后桡骨远端掌侧T形钢板潜行插入,螺丝钉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钉棒固定并伤椎植骨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5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螺钉固定,伤椎经椎弓根异体骨植骨手术方法。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均摄X线片,检测椎体高度丢失情况以及Cobb角度变化,观察骨折愈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00~150min,术中出血量100~250ml。95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满意,矢状面畸形矫正,无明显的后凸角和高度丢失。6例螺帽松动。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治疗DenisB型骨折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肩胛颈盂骨折的改良后侧入路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4年6月以来收治的经改良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6例肩胛颈盂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均为男性,左侧17例,右侧9例。肩胛颈骨折21例,肩胛盂骨折5例。手术取后侧改良切口,上肢外展上举,沿肩峰略偏向内至肩胛下角作弧形切口,将三角肌下缘的肌筋膜切开,松解三角肌并将其向上拉开,在冈下肌与小圆肌间隙进入,显露肩胛骨腋缘直至颈盂部。根据情况用重建钢板或拉力螺钉固定。结果随访3个月~4年,平均2.6年。均获得骨性愈合,按Hardegger标准疗效评定:优15例,良5例,中1例,差5例。结论经改良后侧入路治疗肩胛颈盂部骨折是安全可靠疗效肯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植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椎弓根植骨,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8例.[结果]所有患者都能很好的耐受手术,手术时间80~12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65 ml.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的53%恢复至术后1周的92%,后缘高度由术前88%恢复至97%;术前平均Cobb角24.6°,术后平均8.2°.末次随访中,伤椎前后缘高度与术后1周相比无显著变化.[结论]对于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应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是一个相对微创,损伤小、近期疗效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髋臼骨折手术并发淋巴瘘的原因分析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髋臼骨折是一种负重关节内的骨折,多数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对髋臼横形骨折,波及髋臼前柱或耻骨支骨折的病例,一般要采用髂腹股沟入路.腹股沟区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广泛、粗暴地解剖、牵拉,容易损伤淋巴管和淋巴结,导致术后淋巴瘘形成.自1998年1月~2005年5月共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31例,联合入路5例,发生淋巴瘘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开放式入路行胸腰段椎体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胸腰段椎体骨折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经椎旁肌间隙入路34例(A组),传统开放式入路32例(B组)。结果两组外周血肌酸激酶(CK)术前及术后1周浓度无明显差异,但术后24、48 h差异明显,且A组CK浓度升高幅度小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减少椎旁肌的剥离、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减少对椎旁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肩袖肌间隙入路和Judet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5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其中24例采用经肩袖肌间隙入路(A组),26例采用Judet入路(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X线片复查骨折愈合,根据Hardegger等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明显小于B组(P0.05)。两组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A组随访时间为6~13个月,平均11.6个月;B组为7~15个月,平均12.1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Hardegger等评定标准A组获优19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5.8%;B组获优15例、良4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73.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P=0.03)。X线片复查示,两组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满意,骨折均愈合,A组愈合时间为(29.86±8.38)周,B组为(30.05±7.99)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P=0.87)。结论与Judet入路相比,经肩袖肌间隙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视野显露清晰,肌肉剥离范围小,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骨折复位内固定操作简便,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肌间隙入路治疗无神经压迫症状的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1-01-2011-06收治的30例无神经压迫症状的胸腰段骨折患者行肌间隙入路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对手术时间、出血量、是否应用止痛药物、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前缘上下终板高度、术后第5天复查血:WBC、CRP、ESR进行分析。结果 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2.6个月。平均手术时间63 min,出血量178 ml,均未使用止痛药物,VAS评分由术前8.5降至术后1.7。结论肌间隙入路是治疗无神经压迫症状胸腰段骨折的理想入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Wiltse肌间隙入路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将33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经Wiltse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组(A组,11例);经Wiltse肌间隙入路伤椎不置钉组(B组,11例);经后正中入路伤椎不置钉组(C组,11例)。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Cobb角矫正率、术后椎体坍塌矫正率及术后疼痛VAS评分。结果3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6. 5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5~9个月。均未出现钉棒系统松动、断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A、B组均优于C组(P 0. 05)。末次随访时,患者Cobb角及椎体坍塌矫正率A组优于B、C组(P 0. 05)。结论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腰疼症状较轻等优势;结合伤椎置钉能有效维持椎体复位,加强伤椎的稳定性,减小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8.
经改良Judet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针对治疗肩胛骨骨折常用的经典Judet入路对冈下肌破坏大的缺点进行改良。方法自2000年1月~2006年6月,对经典的Judet入路进行改良,用经典Judet入路的皮肤切口,用Hardegger入路通过分离冈下肌与小圆肌间隙的方法来显露深层结构,并应用改良入路对35例肩胛骨骨折采用改良入路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31例获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时间15.8个月。骨折均在8~12周愈合,平均8.6周。疗效根据Hardegger等功能评定标准:优20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1%。结论与经典Judet入路相比,改良入路不仅有经典入路的各种优点,而且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肩袖肌肉的完整性,手术创伤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9.
胸腰椎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手术的病人不断增多,骨折愈合后内固定的取出手术也相应增加.自2005年5月~2009年3月,笔者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取出手术19例,与传统手术入路相比,其具有操作简单、微创、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椎旁肌间隙入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胸腰椎后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1例,全部病例均采用两侧钝性分离最长肌和多裂肌间隙显露关节突,置入椎弓根螺钉并复位内固定。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0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40 mL,平均术后引流量60 mL,无血肿及术后感染。19例经6~12个月随访,无腰背痛,效果优良。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用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治疗无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椎骨折时可作为首选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