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椎间植骨加压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合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效果。方法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合并椎管狭窄79例采取椎间植骨椎弓根固定加压融合术治疗,根据融合术式分为两组,即单纯植骨融合组(A组)和cage融合组(B组)。结果79例得到1年以上随访,术前两组JOA评分和VA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植骨加压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合并椎管狭窄,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cage应用与否与手术疗效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
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85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2000年4月~2002年6月手术治疗并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85例,手术方式包括:椎弓根固定 后外侧植骨32例(A组);椎弓根固定 椎管探查减压 椎间植骨31例(B组);椎弓根固定 椎管探查减压 椎间融合器(cage)固定22例(C组)。结果:根据影像学检查,三组植骨融合率分别为78.1%、83.9%、95.5%;按0~9分法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1.3%、86.8%、90.9%。结论:椎弓根螺钉固定可使不稳节段达到即刻稳定,提高植骨融合率和手术疗效;应根据腰椎退变及硬膜囊神经根受压的程度选择合适的融合术式;cage的应用为融合术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改良TLIF(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56例采用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并辅以相应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本组获随访12~18个月,改良TLIF临床优良率分别为94.6%,高于传统PLIF(后路椎间融合术)与TLIF术式。结论改良TLIF简化操作环节,相对扩大适应证,该入路安全、可行,减压彻底并有效降低硬膜囊及神经根损伤风险,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腰椎椎管减压、钉棒内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术和后路腰椎减压并Dynesys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应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术进行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固定并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37例;应用后路腰椎管减压并Dynesys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5例。结果随访9~39个月,平均26个月,腰痛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前为8.7分,随访时为2.1分;腿痛VAS评分术前为7.6分,随访时为2.3分。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为58.2%,随访时为21.2%。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复查显示椎间高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滑脱椎体完全复位或者基本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无融合器移位或螺钉松动、断裂。结论后路腰椎椎管减压、钉棒内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术和后路腰椎减压并Dynesys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效果满意,安全彻底的神经根管减压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前路微创椎间植骨融合术联合经椎板螺钉固定选择性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采用一期前路微创椎间植骨融合术联合经椎板螺钉固定后外侧植骨术选择性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22例,其中Ⅰ度14例,Ⅱ度8例;L4/L516例,L5/S16例。患者均表现为腰部疼痛,ODI平均为46.5%。MRI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滑脱率平均22.3%,腰椎Cobb角平均-8.3°,滑移角平均5.5°。结果随访平均29.3个月,3个月时患者疼痛消失,ODI平均为6.9%,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动态X线片见椎间植骨和后外侧植骨全部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5.8个月。未发生植骨不愈合、假关节、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滑脱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即刻滑脱率平均8.5%,椎间高度恢复,滑脱角术后为0°,术后腰椎Cobb角平均-18.4°。1例术中出现下腔静脉撕裂,余未出现大血管损伤、男性交感链损伤、腹壁疝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不伴有明显椎管狭窄的退变性滑脱症经前路微创椎间植骨融合术联合经椎板螺钉固定治疗可达到满意的植骨融合率和滑脱复位效果。  相似文献   

6.
椎间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实施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如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等的常用手术方法,包括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cage)和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结合椎间单纯植骨融合在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根据椎间融合方法不同,分为A组(cage融合器组)和B组(单纯椎间植骨组)。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32)。A组融合率为92.12%,B组为81.04%,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43)。术后第1天,A组椎间隙高度平均为(12.8±1.3)mm,B组为(12.1±1.5)mm,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年时A组为(11.0±0.6)mm,B组为(9.5±0.7)mm,两组椎间高度丢失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6)。结论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的基础上,采用椎间融合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在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和维持椎间隙高度方面均优于椎间单纯植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间植骨内固定术在治疗下腰退变性椎管狭窄症中的疗效。方法43例下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症患者均采用椎板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椎弓根钉短节段内固定术。术后观察效果。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4~26个月。根据JOA评分标准:优32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5.3%。结论椎弓根钉固定技术加椎间植骨确保维持腰椎稳定性,符合腰椎生物力学要求,在椎管充分减压的基础上,治疗下腰退变性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和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退变性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应用内固定和不应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1995年6月~2001年7月手术治疗108例退变性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患者,按行内固定与否把患者分为两组,Ⅰ组,仅行椎板减压及后外侧植骨融合,不行内固定治疗,共77例;Ⅱ组,除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外,同时行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共31例。采用Stauffer-Coventry下腰椎术后疗效评定标准评定,并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术后随访1.5~8年,平均3.4年。Ⅰ组临床优良率为87%,Ⅱ组为8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行内固定的31例术后无固定螺钉松动、断裂及滑脱加重,椎间融合器无明显移位,均达骨性愈合;未行内固定的患者中术后没有滑移加重的病例,有4例腰椎滑脱处假关节形成。两组神经损伤发生率、再手术返修率无显著性差异,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内固定组明显高于非内固定组。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行减压、植骨的同时行内固定可增加脊柱的稳定性,提高骨融合率,但并不一定能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椎间植骨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比较   总被引:47,自引:10,他引:4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与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对111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别采用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81例)与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30例),回顾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植骨方式术后植骨融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随访7~68个月,平均19.9个月。横突间植骨组融合率85.2%,椎间植骨组融合率96.7%,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真性滑脱及Ⅰ度以上退变性滑脱,椎间植骨融合率100%,横突间植骨融合率7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椎间植骨组优良率93.3%,横突间植骨组优良率88.9%,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椎间植骨与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相近。对于Ⅰ度退变性滑脱,横突间植骨仍是有效的植骨融合方法,但对于真性滑脱或Ⅰ度以上退变性滑脱,应行椎间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11.
腰椎滑脱术后失败病例后路再手术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个体化腰椎后入路手术治疗腰椎滑脱术后失败病例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再手术治疗的12例腰椎滑脱术后失败病例的临床资料,单纯腰椎不稳2例,单纯腰椎管狭窄1例,腰椎不稳伴腰椎管狭窄4例,腰椎间盘突出1例,明显植骨未融合4例;内置物失败包括椎弓根内固定松动5例,椎弓根螺钉断裂3例(其中2例合并椎间融合器突入椎管),单纯椎间融合器突入椎管1例。再手术时采用双侧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双侧cage椎体间植骨融合术5例,双侧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单枚cage椎体间植骨融合术3例,单侧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单侧cage椎体间植骨融合术2例,单纯椎板间开窗减压术1例,另1例更换cage椎体间融合,而保留原有的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通过影像学检查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综合评价再手术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1例硬膜囊撕裂,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经抬高床脚,术后5d脑脊液漏愈合,无脊髓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5~4年,平均2.7年。椎间植骨均达骨性融合,椎间融合器无移位;未见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松动或断裂;腰椎滑脱无加重或复发。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末次随访时为21.9%±3.0%,与术前81.8%±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滑脱术后失败因素复杂,应根据具体病因个体化选择手术方法,后路手术是治疗这类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0年7月-2007年1月,对69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男26例,女43例。根据手术减压和固定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三组。A组23例:两椎体复位固定,椎管减压或切除椎间盘。B组30例:先行双侧小关节突部分或全部切除,椎管减压或切除椎间盘,然后两椎体复位固定。C组16例:三椎体复位固定,然后减压同A组。椎间植骨32例,椎旁植骨37例。随访0.6~7年,平均3.2年,按滑脱复位程度、JOA评分好转率(RIS)、并发症及植骨融合率来综合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三组中,A组术后椎体复位率及RIS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术后出现神经根牵拉症状4例,A组1例,C组3例,经对症处理,均于2周内缓解;C组出现术中拔钉2例;B组无1例并发症发生。假关节形成3例,椎旁植骨2例,椎间植骨1例;两种植骨方式植骨融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退变性腰椎滑脱,先解除阻挡因素、再两节段固定复位的方法可获得很好的复位效果以及临床疗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规范的椎旁或椎间植骨均可达到满意的远期融合。  相似文献   

13.
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间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 2 9例有随访材料的腰椎滑脱手术的临床分析 ,探讨三种不同术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9例腰椎滑脱不同程度的患者 ,分别采用以下三种不同的手术方式。 (1)组 :对 6例有单侧肢体放射痛的轻度峡部裂性滑脱和 1度的退变性滑脱 ,采用症状侧半椎板减压对侧椎板间 ,棘突间或横突间植骨融合术。 (2 )组 :对 9例滑脱大于 1/ 3并伴有神经根损害的病人 ,采用后路椎管减压 ,椎弓根钉内固定、复位、峡部及横突间植骨融全术。 (3)组 :对 14例滑脱大于 1/ 3并伴有神经根损害的病人 ,采用后路椎管减压 ,椎弓根钉内固定 ,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1)组优良率 90 % ,(2 )组优良率 84 % ,(3)组优良率 94 %。结论 腰椎滑脱复位是前提 ,复位可增加融合面积 ,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物力学功能 ,能解除椎管及神经通道的狭窄 ,消除神经症状 ,改善腰骶部外观和功能 ;椎管和神经根管的减压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要强调椎体间植骨在融合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及腰椎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18例腰椎滑脱患者,均予以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行植骨融合术,其中行腰椎后外侧融合术36例(A组),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42例(B组),腰椎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40例(C组)。回顾性分析3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3种植骨融合术的融合率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C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但C组的植骨融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A、B、C组的优良率分别为77.8%、83.3%和95.0%,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有利于提高植骨融合率,减少并发症;腰椎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椎间融合面积大、融合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腰椎滑脱症是脊柱骨科常见病症之一,临床上中老年患者以退变性滑脱多见。充分的减压、钉棒复位固定以及融合技术是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 [1],但存在手术损伤大、手术时间长、出血多、术后卧床时间长等不足之处。2005-02-2012-12我们对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改良,采取经后路环形"有限"减压结合钉棒系统提拉复位固定、单枚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39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151例腰椎滑脱症手术植骨治疗病人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探讨有关腰椎滑脱症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植骨方式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依据病人情况分别采取以下4种术式,A组:后路钉棒系统固定单纯椎板植骨融合术21例,均Ⅰ度滑脱。B组:减压、钉棒系统固定、复位、经椎管椎体间植骨融合术46例,Ⅰ度20例,Ⅱ度26例。C组:减压、钉棒系统固定、复位、经关节突椎间椎板植骨融合术29例,Ⅰ度6例,Ⅱ度16例,Ⅲ度7例;D组:减压、钉棒系统固定、复位、经关节突椎间、横突间椎板植骨融合术55例,Ⅰ度4例,Ⅱ度41例,Ⅲ度10例。[结果]随访8个月~6年,平均3年7个月,A组滑脱复位率63.22%,融合率76.12%,腰痛JOA评分改善率90.33%;B组滑脱复位率93.41%,融合率93.48%,JOA评分改善率84.61%;C组滑脱复位率90.54%,融合率94.11%,JOA评分改善率77.58%;D组滑脱复位率92.49%,融合率98.00%,JOA评分改善率79.64%。[结论]对腰椎滑脱应依据滑脱程度、临床症状、病人全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对比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单枚Cage斜形放置椎间植骨融合与椎弓根钉内固定后外侧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44例,按手术方式分为:Ⅰ组23例,行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单枚Cage斜形放置的椎体间融合;Ⅱ组21例,行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外侧融合。对两组术后JOA评分,腰腿痛VAS评分,影像学进行随访。[结果]随访15~36个月,两组间JOA评分、骨融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在下腰痛缓解的VAS评分、Taillard指数、相对椎间隙高度的维持方面优于Ⅱ组(P<0.05)。[结论]单枚融合器附加椎弓根钉的椎间植骨融合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更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椎弓根钉后路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或椎间cage加后外侧植骨融合两种融合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差异。方法对腰椎滑脱51例行椎弓根钉后路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27例(A组),行椎弓根钉后路固定联合椎间cage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24例(B组)。结果两组术后JOA评分、滑脱角、滑移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椎间隙高度、术后融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后路固定联合椎间cage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在术后椎间隙高度维持、融合率较椎体间植骨融合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7):1537-1540
[目的]探讨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并腰椎管狭窄症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TLIF组给予TLIF术,PLIF组给予PLIF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滑脱椎体矫正情况、VAS评分、Oswestry功能不良指数、椎间植骨融合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T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显著低于PLIF组(P<0.05)。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年,两组术后滑脱度均明显降低(P<0.05),且TLIF组低于PLIF组(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半年,TLIF组术后融合成功率为87.00%,PLIF组为91.30%,差异不显著(P>0.05)。TLIF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PLIF组的19.57%(P<0.05)。[结论]TLIF、PLIF均可有效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并腰椎管狭窄症,TLIF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后路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问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36例退变性腰椎滑脱应用PLIF技术进行神经根管减压、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椎间植骨的手术治疗.其中单节段滑脱28例,双节段滑脱8例,36例均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神经根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36例中病例均获随访.原有的神经压迫症状均得到缓解,其中28例间歇性跛行、24例下肢放射痛消失.8例遗留慢性腰痛,疼痛较术前减轻,优良率为78%.无早期并发症发生,术后X片复查显示椎间高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一例术后12个月出现融合器下沉,一例出现植骨块的吸收,植骨融合率为94.4%.结论 后路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效果满意,正确安全彻底的神经根管减压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