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4例发病在12h内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尿激酶行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总剂量在15~80万U。结果表明:起病在10h内的12例实现冠脉再通;起病12h方实施冠脉内溶栓的2例失败。冠脉再通者临床症状迅速好转,未见出血并发症。用尿激酶行冠脉内溶栓治疗,其时限可放宽至起病后10h左右。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内溶栓的时机与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4例发病在12h内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尿激酶行冠状动脉溶栓治疗,总剂量在15~80万U。结果表明:起病在10h内的12例实现冠脉再通;起病12h方实施冠脉内溶栓的2例失败,冠脉再通者临床症状迅速好转,未见出血并发症。用尿激酶行冠状内溶栓治疗,其时限可放宽至起病后10h左右。  相似文献   

3.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对冠状动脉再通效果的影响。根据发病后不同溶栓时间将102例AMI患者分成≤2h,-4h,-6h和-12h四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发现,作为冠脉再通指标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峰值于发病后16h内的出现率,以及胸痛缓解率和ST段回降率,均以4h内溶栓的两组显著优于〉4h的溶栓的两组;以上述指标综合评价的冠脉再通率,也以前两组显著高于后两组。提示:AMI发病后4h内溶  相似文献   

4.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和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大剂量国产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病距溶栓6h内12例,6~12h8例,超过12h6例,应用大剂量国产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6hx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0例,结果:发病6h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为75%,发病6~12h再通率为50%,超过12h再通率为33.3%,急性脑梗塞发病距溶栓6h内基本痊愈率达70%。结论:在剂量国产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和急性脑梗塞有较好疗效。而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国产尿激酶对12例发病后6-12h进行溶栓治疗的AMI患者进行了总结分析,并设对照组。本文提示:至少可以将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放宽至发病后12h以内。  相似文献   

6.
谭志元  吕桂芬 《广西医学》1997,19(3):380-382
用尿激酶对33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并与30例AMI未溶栓患者作对照,结果表明溶栓组冠状动脉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溶栓距心肌梗塞发病时间≤6小时,梗塞后无严重并发症者冠脉再通率高,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患者年龄大小与冠脉再通率高低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再通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92例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冠状动脉再通44例,未通48例。除6例死亡病例外,对其余86例患者于发病后2~4周进行了二维超声心动图、24h动态心电图、症状限制性踏车运动试验检查。结果:急性心肌梗塞经溶栓治疗再通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未通组(P<001),室壁瘤的检出率,室早Lown分级,运动试验后心绞痛及收缩压下降、梗塞后心绞痛的发生均明显低于未通组(P<005),死亡例数再通组低于未通组。结论:溶栓治疗后梗塞冠脉再通可改善左室功能,增加心电稳定性,降低心肌缺血发生率,提高运动耐量,从而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对2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静脉滴尿激酶行溶栓治疗,冠脉再通率60.7%,再通者中胸痛至开始溶栓在3h内者占64.8%,3~6h者占29.4%,7~12h者占5.8%,溶栓愈早疗效愈好,以100万~150万u.30min内1次静滴为好,未见严重出血,再通后再梗塞者再用尿激酶,疗效与初用相同。  相似文献   

9.
张保森  逯锦涛 《广东医学》1995,16(7):443-444
自1994年7月应用天普洛欣治疗急性心梗28例,冠脉再通率为60%。5周死率10.7%,其中发病6小时之内冠脉再通率78%,分析了发病超过12小时之后的溶栓治疗标准及疗效评价,同时对70岁以上患者溶栓治疗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应用尿激酶治疗72例急性心肌梗塞,并观察溶栓时间与冠脉再通的关系。结果:病程〈4h溶栓治疗组,胸痛均在1h内缓解或消失;ST段在1h内下降〉50%者26例;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功酶峰值均提前至12h内出现。血管再通率为71.87%,与病程4 ̄6h和〉6h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提示早期溶栓可在最短时间内建立再灌注,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48例AMI的病人进行溶栓治疗,用国产尿激酶(UK)2.2万IU/kg另入100ml葡萄糖液内静点,12h后皮下注射肝素7500u,每12h一次,用3-5日,滴水激酶前口服肠阿斯匹林0.3,以后0.3/日,3-5日后改为50-150mg/日维持,至出院,对其疗效评价,结果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间6h内者再通率明显高于6h以上者尿激酶剂量大,溶栓的效果好,不良反应轻,便于不能开展经皮冠脉内直接溶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心内科在2012年11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发病时间、治疗后的冠脉再通率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分析。观察分析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的最佳时间窗和注意事项。结果: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24例冠脉再通,再通率为66.7%。冠脉再通率与发病时间成反比,发病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2 h以内再通率最高,为77.3%。溶栓治疗后胸痛症状有效改善的有31例,总有效率为86.1%,心电图有效改善的有25例,总有效率为69.4%。经溶栓治疗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有1例,出现齿龈出血的有3例,出现皮下出血的有1例,经相应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在短期内消失。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溶解血栓,恢复血流再灌注,改善心功能及减少急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溶栓治疗尽量要在冠脉闭塞后3h内进行,尿激酶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严格检测治疗过程凝血指标的前提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安全系数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少。  相似文献   

13.
杜娟 《中原医刊》2003,30(12):5-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应用尿激酶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与溶栓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动态观察10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后72h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静脉溶栓100例,冠脉再通80例,再通率80%。其中发病1h内溶栓4例,再通4例,再通率100%;发病1-2h内溶栓18例,再通17例,再通率94.4%;发病2-4h内溶栓20例,再通18例,再通率90%;发病4-6h内溶栓21例,再通19例,再通率86.4%;发病6-8h内溶栓15例,再通11例,再通率73.3%;发病8-10h内溶栓9例,再通6例,再通率66.7%;发病10-12h内溶栓8例,再通4例,再通率50%;发病12-24h内溶栓4例,再通1例,再通率25%;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8.633,P<0.01)。结论:AMI后溶栓时间与冠脉再通率存在相关性,梗塞时间越短,溶栓再通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
对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2例疗效进行评价,并与未用尿激酶治疗的30例对照。结果,尿激酶组冠脉再通率为46.15%(25/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1/30);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者,冠脉再通率达67.86%(19/28);溶栓组住院病死率5.77%(3/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4/30)。观察表明,尿激酶可有效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促进冠脉再通,早期使用可进一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再通率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李启荣 《广西医学》2002,24(8):1186-1188
目的:观察早期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32例AMI患采用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与55例AMI患的常规治疗对照,观察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情况。结果:尿激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59.37%和14.55%(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结论:早期尿激酶静脉治疗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疗效。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及静脉溶栓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和治疗的监测指标,观察了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变化及静脉溶栓治疗对QTD影响。选择发病12h内AMI患者AMI患者36例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0例,分别测定QTD,对AMI患者应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比较冠脉再通组与未通经及再通经溶栓前后QTD变化。结果:AMI组溶栓前与UAP组QTD比较,P〈0.001。静脉溶栓再通组与未通组QTD比较  相似文献   

17.
应用国产重组链激酶(r- SK)150 万U 加入5 % GS100 ml 1h 内静脉滴注治疗28 例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后90 min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梗塞相关血管再通率为75 % ,起病后3h 内溶栓再通率为87 .5 % ,3 ~6h 再通率为80 % ,6 ~12h 再通率为60 % 。梗塞相关血管前降支再通率为81 .3 % ,回旋支再通率为75 % ,右冠脉再通率为62 .5 % 。未通的立即补救PTCA 及冠脉内支架术开通梗塞相关性血管,全部病例5 周观察无一例死亡。  相似文献   

18.
詹华芝  陈步星 《铁道医学》2000,28(4):241-242
目的 评价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溶栓的疗效。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分成≤3h,〉3 ̄6h,〉6 ̄12h3组,于发病30min至12h,在90min内给予rt-PA,总量50mg,比较3组之间血管再通率及4周病死率。结果 总的血管再通率为82%,开始溶栓距发病时间≤3h,〉3 ̄6h,〉6 ̄12h血管再通率分别为92.5%、81.  相似文献   

19.
对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2例疗效进行评价,并与未用尿激酶治疗的30例对照,结果,尿激酶组冠脉再通率为46.15%(25/52),显著高于对照组3.33%(1/30),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者,冠脉再通率达67.86%(19/28)溶栓组在住院病死率5.77%(3/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4/30),观察表明,尿激酶可有效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促进冠脉再通,早期使用可进一  相似文献   

20.
摘要为了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和治疗的监测指标,观察了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变化及静脉溶栓治疗对QTD影响。选择发病12h内AMI患者36例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0例,分别测量QTD,对AMI患者应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比较冠脉再通组与未通组及再通组溶栓前后QTD变化。结果:AMI组溶栓前与UAP组QTD比较,P<0.001。静脉溶栓再通组与未通组QTD比较,P<0.01,再通组溶栓前后QTD比较,P<0.01。结论:①QTD增加可作为AMI早期诊断参考指标之一;②溶栓后QTD下降可作为溶栓成功的间接指征之一;③QTD下降说明心室肌复极化不均一性改善,其可能是溶栓疗法降低AMI死亡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