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0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106例浆膜下或肌壁间肌瘤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10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75min,平均出血量150ml,无并发症及副损伤发生。结论:对于浆膜下肌瘤或靠近子宫浆膜的肌壁间肌瘤行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安全、美观,对内环境干扰少,出血少、术后病率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开腹组(34例)和腹腔镜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剔除肌瘤直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情况。结果:开腹组手术时间低于腹腔镜组(P<0.05);而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剔除肌瘤直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是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更具前景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3.
伍宗惠  彭冰 《重庆医学》2012,41(30):3143-314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血流阻断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纳入研究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血流阻断辅助下行子宫肌瘤剔除;对照组69例,常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均无副损伤。两组的术后排气时间,发热、腹痛情况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血流阻断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减少了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副损伤不增加,还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刘小红  赵三存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401-1402
2006-2008年2年间我们对67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肌瘤剔除术,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67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年龄最小27岁,最大45岁,已婚未育32例。主要表现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阴道不规则出血,痛经伴月经紊乱,下腹包块,继发性贫血等,以及无临床症状,经盆腔彩超检查发现者。子宫肌瘤生长部位:肌壁间28例;浆膜下20例;粘膜下12例;阔韧带7例。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线圈套扎法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也  叶丽梅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1):1556-1556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组8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年龄23~45岁,均为单发性子宫肌壁间肌瘤,直径为3~12cm。术前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对有异常出血的患者术前宫腔镜检查及诊刮术,子宫内膜活检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术前B超检查明确肌瘤的部位、大小、离官腔的距离,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内科合并症。将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术中运用1-0微乔线体外自制线圈套扎子宫肌瘤基底部减少出血,B组于子宫肌瘤周围注射缩宫素减少出血。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术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3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53例和47例传统开腹术患者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腹腔镜组复发率为9.1%,明显低于传统组的复发率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较传统开腹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6,(7):824-82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将187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LM)组(n=95)和开腹TAM组(n=92)。LM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TAM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术后镇痛使用、术后患病、术后残留、术后复发、再次妊娠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LM组手术时间为83.27±18.63min,明显高于TAM组的55.61±16.45min(P<0.05);LM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7.33±10.26ml)、肛门排气时间(12.89±3.50h)、住院时间(4.36±1.23d)均明显低于TAM组(79.78±9.34ml,26.64±3.77h,8.08±1.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M组术后镇痛使用率(4.21%)、术后患病率(1.05%)、术后残留率(2.11%)及不良反应发生率(6.32%)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出血少、恢复快,患者术后镇痛使用率、术后患病率及残留率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肌瘤剔除术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方式。方法:选择80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组40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组40例,行子宫全切术。另外同时选择健康女性40例作为对照。手术组分别于术前、术后测血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并记录有无更年期症状。对照组同期随访2年。结果:术后按要求完成24个月随访共76例,术后3~12个月各组FSH、E2水平与术前相比无差异(P>0.05)。术后24个月组FSH、E2水平与术前相比无差异(P>0.05),组FSH、E2水平与术后3~12个月相比有差异(P<0.05),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组患者同期发病率(P<0.01);对照组完成随访2年,与组FSH、E2水平及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40岁以上的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全切除术后2年卵巢功能发生改变、且可提前出现更年期症状;而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2年,卵巢功能无改变。为了提高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郑州圣玛妇产医院收治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单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术中加用子宫动脉阻断术。对比两组术后情况及卵巢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卵巢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手术创面小,复发率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卫辉市华新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具体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行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术(LUAO-M);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单纯肌瘤切除术(LM),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观察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镇痛药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有助于拓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分娩前曾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产妇,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分为2组,40例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为观察组,36例患者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分娩方式、术后妊娠时间及妊娠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感染、伤口裂开及Ⅰ期愈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P <0.01),但两组手术时间及伤口红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术后妊娠时间[1~5(2.1±0.8)年]短于对照组[3~7(4.2±0.5)年, t′=13.86, P <0.05]。观察组无一例早产,与对照组[早产率22.2%(8/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 P <0.01),而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盘早剥、死胎、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死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妊娠及围产儿不良结局总发生事件[7.5%(3/40)]低于对照组[38.8%(14/36),χ2=10.75, P <0.01]。结论两种术式行子宫肌瘤剔除效果好,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但腹腔镜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产妇恢复快,母婴不良结局总发生事件少。  相似文献   

12.
盛友芬 《微创医学》2014,(3):305-30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12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单纯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复发情况及性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FSH、LH、E2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加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复发率,且不影响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先行子宫动脉阻断、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方法:对36例有症状且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加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术后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复发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均改善,肌瘤体积缩小,无再生肌瘤出现和复发及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LH、FSH及E2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肌瘤剔除术,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肌瘤复发率低,且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和肌瘤挖除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估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和肌瘤挖除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1年 8月期间 ,对 42例有症状且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和肌瘤挖除术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大部分为多发子宫肌瘤患者 ,其中肌壁间肌瘤 1 9例 ,浆膜下肌瘤 2 3例 ,数目 1~ 6个 ,肌瘤直径大小 2~ 1 2cm ,3 6例 (6 4 3 % )子宫切口进行了缝合。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估计失血量分别为 (1 2 4 2± 3 3 1 )min和 (1 1 7 8± 48 6 )ml,病人平均住院日为 (4 8± 1 2 )d。所有病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 ,无手术并发症。随访 2~ 1 2月 ,所有有症状者术后均改善 ,无一例复发和手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结扎和肌瘤挖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有症状子宫肌瘤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8,(1):93-95
目的:探索腹腔镜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中临床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24例子宫肌瘤患者均分为两组。开腹组接受开腹式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微创组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手术,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及镇痛药使用情况,盆腔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体内应激反应发生情况[皮质醇(COS)、醛固酮(ALD)、β-内啡肽、多巴胺(DA)及去甲肾上腺素(NE)]。结果:与开腹组相比,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虽明显延长,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盆腔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两组患者体内应激反应指标COS、ALD、b-内啡肽、DA及NE均明显升高(P<0.05),但微创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显著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有效缓解围术期应激反应水平,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及止血方法。方法:腹腔镜下对68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有蒂浆膜下肌瘤9例,阔韧带肌瘤1例,肌壁间肌瘤及无蒂浆膜下肌瘤58例,其中38例于切开浆肌层前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20例于切开浆肌层前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20U。结果:68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失血量20~300ml,平均(85.00±60.59)ml;手术时间(120.45±40.38)min;术后肛门排气(1.79±0.40)d;术后病率0;无1例子宫肌层血肿形成;术后住院天数(7.84±1.30)d,无严重并发症。用垂体后叶素出血量明显少于缩宫素组。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微创手术的一切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留器官的手术方法;垂体后叶素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子宫肌瘤(hysteromyoma)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疼痛,并以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笔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4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运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8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情况以及半年后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沈春映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6):657-657,663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适应证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6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手术经过及术后评估均良好,无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73例术后随访2年,复发6例(8.2%)。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尽量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杨琳 《陕西医学杂志》2013,(11):1555-1555
<正>子宫肌瘤约有20%50%常见症状是子宫异常出血、腹部血块、疼痛、不孕、继发贫血和心脏功能障碍等[1]。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作为传统的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在临床工作中依然有它的优势。本研究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差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