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沈浩 《中外医疗》2010,29(25):61-62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发生于髋关节囊线以外至小转子下方区域的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3%~4%,占髋部骨折的35.7%[1]。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女性多于男性。这类骨折因血运未破坏,骨折恢复较好,但处理不当时,可引起髋内翻及畸形愈合,严重影响髋关节功能。手术采用的内固定方式较多,各种内固定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为了能够更多的了解内固定的方法对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52例,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对有骨质疏松骨缺损者术中植骨11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结果 51例在3~6个月时获得骨性愈合,内固定未见松动、脱落、断裂.髋内翻1例,畸形愈合.结论 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F-LCP)三种固定方法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比较三种固定方法在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并发症等的差异。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18个月,平均14.6个月,无一例失访,三组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PF-LCP组优良率为94.7%,较PFNA组和DHS组好,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LCP组并发症较PFNA组和DHS组稍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LCP较其他两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优良率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势,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blade,PFNA)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运用,评价PFNA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1年3月采用国产PFNA内固定治疗且随访时间超过10个月的股骨转子问骨折24例病例资料.按Evans分型:Ⅱ型5例,Ⅲ型9例,Ⅳ型8例,Ⅴ型2例.采用C臂透视下切开复住PFNA内固定术,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以及术后1、3,6、9、12个月髋关节功能和X线片.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10~12个月随访,平均手术时间70.5min,术中出血平均280.6ml,术后平均引流102.5ml,平均15.5周骨折全部愈合,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良好,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切割及股骨疲裂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PFNA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符合生物力学原则,固定可靠稳定,下床活动早,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良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中报道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182例,平均年龄61.5岁.术后平均随访28个月.按黄公怡疗效评定标准本组中优157例(86.2%)、良15例(8.2%)、差10例(5.6%).并发症有髋内翻10例(5.6%),内固定物意外14例(7.7%).结果表明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恢复快,功能恢复理想,并发症少等优点.本文探讨了手术操作要点及主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强调术前骨牵引和复位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种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3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牵引复位,应用多技克氏针,动力髋螺钉(D.H.S).中空松质骨螺钉行内固定术。【结果】25例随访1~6年,优88%,良12%,失访4例,死亡1例占3.3%。【结论】3种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能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8月我院3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PFNA内固定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个月~12个月的随访,平均7.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20周。无螺旋刀片松动断裂及切出股骨头、髓内钉断裂、股骨干骨折、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技术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操作步骤简单、骨折固定稳定、患者可早期功能锻练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是比较理想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3例年龄59~89岁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DHS手术治疗,探讨手术适应证、手术操作特点、术后功能锻炼及其疗效.结果 43例病人,随访4~11 月,平均6个月DHS内固定牢固,功能恢复好.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对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行积极的内固定治疗,结合术后功能锻炼,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多数学者主张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早期施行手术坚强内固定。笔者自1998年9月-2004年4月,根据Tronzo-Evans分型,选择采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或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女性股骨转子间骨折125例,结合个体化的功能锻炼,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3例年龄59~89岁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DHS手术治疗,探讨手术适应证、手术操作特点、术后功能锻炼及其疗效。结果43例病人,随访4~11月,平均6个月DHS内固定牢固,功能恢复好。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对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行积极的内固定治疗,结合术后功能锻炼,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文皓  丁雪勇  徐希彦 《重庆医学》2015,(23):3224-3226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LCP)固定、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至股骨近端 LCP 固定组(A 组)、DHS 内固定组(B 组)和 PFNA 固定组(C 组),对3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A 组、B 组、C组与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及手术时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优良率显著优于 A 组(P <0.05)。A 组出现2例髋内翻,1例断钉、退钉,1例浅表感染;B 组出现1例髋内翻;C 组出现1例股骨转子间再骨折。结论LCP 固定、DHS 内固定和 PFNA 均为老年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在股骨颈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将4种不同内固定方法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固定方法的不同对骨折愈合率有明显差异,但对股骨头坏死率影响不大,股骨头坏死率高低取决于创伤时股骨头血运破坏的程度。结论:空心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骨折的愈合率高,应作为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首选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FNA治疗的47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患者的术后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临床愈合,除1例发生髋内翻外,无股骨干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31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91.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能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患者早期下地行走康复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新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5例股骨干骨折,对临床疗效进行总结。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患肢股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新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骨折愈合时间为10~14周,平均12周,本组病例随访18个月,无出现骨折愈合不良和并发症发生。结论 新型交锁髓内钉器件设计合理,手术操作简便,能达到坚强内固定,术后可早期活动,短期内恢复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几类手术内固定术中护理优点。方法回顾性总结了6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患者手术护理配合观察,然后对其手术配合观察给予分析。结果 65例手术顺利完成,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术中观察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固定操作相对简单,术中护理配合亦较DHS、DCS固定简单。结论解剖型锁定接骨板(LCD)固定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操作简易性及术中护理上优于DHS、DCS固定,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防止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CP)、髋动力钢板(DHS)及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LCP、DHS及PFN内固定治疗并获随访的80例单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3种方法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功能改善方面的差异。结果:3种方法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LCP组功能优良率优于DHS组,但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3种内固定均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LCP组手术用时较短、切口最小、术中出血较少、骨折愈合时间最短,且术后功能良好,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微创锁定接骨板(MIPO)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MIPO组(26例)和ORIF组(39倒).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和住院情况,术后通过电话和门诊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Neer评分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与ORIF组相比,MI-PO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完成3年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7.2±6.1)个月.末次随访时MIPO组和ORIF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为(84.1±9.3)、(82.8±11.5)分,生活质量评分为(0.91±0.09)、(0.89±0.10)分,VAS评分为(0.9±0.8)、(1.2±0.7)分,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PO与ORIF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MIPO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329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辩移植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采用空心钉内固定加肌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124例(A组);采用空心钉内固定加游离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109例(B组);单纯采用空心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96例(C组).经过随访,比较3组患者骨折愈合及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2~50个月,无感染、退钉、骨辨松动等现象.A组有8例股骨头坏死;B组有7例术后股骨头坏死;C组有26例股骨头坏死.结论 肌骨瓣移植方式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中应用的效果明显,但与游离骨辩移植方式比较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可膨胀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可膨胀髓内钉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本研究取自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骨科就诊的4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男性20例,女性27例,年龄68~91岁。稳定型骨折(A1.1~A1.3)18例,不稳定型骨折(A2.1~A3.3)29例。对这47例病人应用FixionPF型可膨胀髓内钉进行治疗。结果病人伤口全部在Ⅰ期愈合。手术时间为45~110min,平均68min。术中出血量70~300mL,平均136mL。47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6周,平均14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0周。结论可膨胀髓内钉在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中具有诸多优点: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X线下暴露时间大大减少,减少了医生和患者的放射损害;膨胀栓钉挤压松质骨,降低了内固定物对骨质的切割;骨折愈合快。可膨胀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值得临床合理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组25例均采用T型钢板固定,其中三例因骨缺损严重同时植骨.结果 平均随访15个月远期疗效优良者23例,优良率92%.结论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法复位困难,应尽早切开复位内固定.T型钢板固定牢靠,术后配合功能锻炼,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