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讨脊灰疫苗相关病例(VAPP)可能的发生因素,了解VAPP的危险性,将1995~1999年 5例脊灰疫苗株病例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来自西安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病毒鉴定:由陕西省脊 灰实验室培养分离病毒,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特征鉴定。 2 结果 2.1 AFP病例中脊灰疫苗株病毒检出情况 对1995~1999年10 6例AFP病例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到5株脊灰毒。Ⅱ型2例、Ⅲ型2例、混合型(Ⅱ+Ⅲ)1例 ,检出率4.72%。经国家脊灰实验室型内鉴定均为疫苗株病毒。 2.2 AFP病例中脊灰疫苗株病例分布 在地区、时 间分布上,5例病例分布在4个区县,占总区县的30.79%(4/13),无明显聚集性。从时间分 布看,1、4、6月均有病例发生。在年龄、性别分布上,小于2岁组4例占80%,10岁组1例占 20%。男女之比为1∶0.6。在免疫史上,服苗1次的1例,2次的1例,3次以上3例,最多服苗6 次。在服苗时间与麻痹,服苗后4~30天内出现麻痹3例占60%,另2例近期无服苗史,但1例 与服苗者有密切接触史。5例60天后随访均残留麻痹(表1)。  相似文献   

2.
3.
4.
<正>目前,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已进入最后关键阶段,为研究牡丹江市1993年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以来取得的流行病学进展,并为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河北省2009年非脊髓灰质炎(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残留麻痹病例的疾病谱进行分析。方法对2009年河北省AFP监测系统监测资料采用EPI-info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北省2009年非脊灰AFP病例疾病谱的顺位为格林巴利综合征(GBS)、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感染、脊髓炎、偏瘫和单瘫、神经根炎、周围神经损伤、脑瘤、手足口合并症、皮肌炎等。发病年龄以0~4岁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在7、8月份发病较多;临床表现以下肢麻痹、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结论进一步掌握河北省导致AFP病例残留麻痹的主要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残留麻痹的AFP病例。  相似文献   

6.
对江苏省1991~1997年267例残留麻痹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病毒学分类及疾病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63.7%的病例为4岁以下儿童,男女之比为1.59:1,4~8月发病较多,主要分布在苏北地区;②引起残留麻痹的疾病以格林巴利综合征、创伤性神经炎、临床脊髓灰质炎(脊灰)和非脊灰肠道病毒感染为多;③麻痹以单下肢为主,其次为双下肢和四肢麻痹;④临床符合病例约占AFP病例的12.2%,呈明显减少趋势;⑤服苗后4~35天内发生病例约占2.7%。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福建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数据,防范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病例的输入.方法 对福建省10年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4年,全省共报告AFP病例1 47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41/10万.各地市每年每月均有病例报告;病例男女性别比2.1∶1,<5岁占74.6%;OPV免疫≥3次占88.6%,占比逐年提高,未按程序免疫占2.3%.以省为单位,每年AFP监测系统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和WHO的要求;个别地市的AFP病例监测指标未达标.结论 应继续坚持免疫与监测相结合的策略,提高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质量,及时发现高危病例和输入野病毒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维持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8.
张全柱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2):1491-1491
秦皇岛市从1998年开始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至今已建立和完善了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监测系统,通过提高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接种,有效地阻断了脊髓灰质炎的传播.现将我市1995~2001年AFP监测工作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曲靖市2012-201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进行分析,指导AFP监测.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对全市2012-2016年监测系统报告的AFP个案及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5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139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67/10万、2.68/10万、3.22/10万、2.21/10万、2.50/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2.45/10万;AFP病例报告后48h内及时调查率98.60%,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87.8%;标本7天送达率、病例麻痹60~75天随访及时率均为100%.AFP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年龄组,占45.32%;AFP病例第一次到县级及以上医院就诊报告率51.80%,漏报率48.20%.结论 曲靖市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良好,各项监测指标均达要求标准之上,为维持无脊灰、阻断脊灰野病毒的输入和防止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循环的发生奠定了基础;但病例首诊报告率低,漏报率高,应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AFP病例的认识,增强报告意识,是减少AFP首诊漏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呼和浩特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是否完整、高效、灵敏,以便确保及时发现和识别高危AFP病例,迅速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方法 用Excel软件分析呼和浩特市2008-2011年AFP监测病例;并对全市AFP病例监测系统开展的主动监测和零病例报告以及采用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实行定时、定点、按程序进行脊灰疫苗(OPV)预防接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全市共报告AFP病例26例,非脊髓灰质炎AFP病例平均报告率为2.24/10万,4年共采集到的23例双份合格粪便标本的AFP病例,根据病毒学分类标准均排除脊灰病例,无粪便标本和标本不合格的3例AFP病例,经自治区级AFP病例分类专家诊断小组进行诊断分类,均排除脊灰.结论 呼和浩特市AFP病例监测系统2008-2011年以来,通过不断完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比较高效、灵敏的监测系统.为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应加强AFP病例监测和脊灰疫苗常规、强化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1.
徐翔  龚晓英 《浙江预防医学》2006,18(2):16-16,17
衢州市是脊髓灰质炎(脊灰)的高发地区。自1980年实施计划免疫以来,脊灰发病率显著下降,自1990年起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至今已连续11年未发生脊灰野病毒所致麻痹病例,现将AFP病例监测情况分析如下。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自传染病报告系统和AFP病例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与评价湛江市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为进一步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监测质量,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提供依据。方法对湛江市2004年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AFP病例监测系统进行评价。结果2004年全市报告AFP病例26例,零剂次免疫儿童2例,占7.7%,〈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0/10万。病例分布25个镇,无明显季节高峰,〈5岁病例占总病例61.5%,男女性别比1.89:1。AFP病例48小时调查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标本及时送检率和随访表及时上报率均为100%。脊灰病毒分离率为3.8%,为脊灰疫苗株;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为15.4%。结论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但AFP首诊病例报告率低,口服脊灰疫苗(OPV)免疫空白仍然存在。今后应继续提高AFP监测系统监测质量,提高首诊报告率。提高OPV免疫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东省200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 对广东省200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的个案表和随访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288例,15岁以下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57/10万,全省以市为单位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WHO所提出的监测目标。AFP病例发病无明显的季节高峰,发病年龄以小年龄组为主,其中5岁以下病例占60.4%;未完成3次全程免疫仍然较多,占12.8%。288例病例粪便标本中28例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疫苗株病毒。结论 广东省200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转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我市自1991年起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加强了对AFP的报告和监测,通过近10 a的不懈努力,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处于全省的前列,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经验,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果,现将我市1999年AFP病例监测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AFP个案调查表及随访表,AFP监测系统上报的旬报及月报表。1.2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诊断依据 按照卫生部《消灭脊灰实施方案》标准来进行诊断。江苏省脊灰诊断小组对病例进行最  相似文献   

15.
在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证实工作的准备过程中,完善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监测及医疗单位的主动监测为消灭脊灭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了解烟台市目前AFP病例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及AFP病例发病情况,将为今后消灭脊灰工作中所采取的策略、措施提供依据。现对本市199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AFP病例监测系统报表及主动监测统计月报表、AFP个案调查表、病例随访表、脊灰监测中心提供病毒分离结果。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199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自1991年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不断提高,监测工作已步入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已连续3年达到15岁以下儿童报告发病率1/10万的指标。为顺利实现到2000年证实消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的目标,使...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朝阳区异地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朝阳区异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点,总结异地AFP病例监测管理经验。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7年朝阳区AFP病例监测数据。结果2007年朝阳区异地AFP病例主要来自北京周边地区,其中河北省AFP病例最多(17%),病例以5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为主(60%),2月龄和8月龄病例相对较多(40%)。朝阳区异地AFP病例14d内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40.00%,53.33%的异地AFP病例进京就诊时间距麻痹时间已大于14d。结论异地AFP病例采集合格标本率低及就诊时间晚,是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是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主要手段。淮安市自1991年建立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监测质量逐年提高。现将2008年AFP病例监测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是脊髓灰质炎(脊灰)高危省份之一。近年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工作比较薄弱,l993年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仅为0.3/10万,1994年为0.46/10万,l995年升至1.46/10万;作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16/10万。l995年在边境地区发现了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当前边境地区监测工作还相当薄弱,还存在AFP病例漏报、不报等情况。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的发现预示着目前我省边境地区存在着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该地区已成为我省乃至我国消灭脊灰的前沿。应采取特殊策略迅速改善边境地区的监测敏感性和质量,保持人群高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山东省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山东省2003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非脊髓灰质炎AFP病例439例,发病率2.32/10万,接到报告后48h内调查率94.04%,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91.34%,标本7d内送达率97.04%,实验室7d内进行病毒培养率94.43%,28d内完成病毒分离鉴定率92.58%,麻痹75d内随访表送达率92.03%。结论山东省2003年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