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共72例,其中ASD28例,VSD25例,PDA19例,分析封堵成功率、术后残余分流、并发症发生等资料。结果70例患者成功置入封堵器,成功率97.2%,分别于术后24h、7d、1个月、3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均无残余分流。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疗效确切,费用较低,有利于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及动脉导管未闭(PDA)等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的应用。方法:6例VSD,4例ASD、1例PDA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缺损大小后行Amplatzer封堵器封堵。结果:11例患者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放置封堵器9例获得成功,无封堵器漂移、栓塞、心律失常、心内膜炎、心包填塞等并发症。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术中的病例选择、术中监测及术后复查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前和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筛选适宜行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患者20例,在X线和经胸超声(TIE)监测下行封堵手术,术后TIE随访评价其疗效。结果20例先心病封堵术,放置19个封堵器,封堵术后1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存在少量残余分流,1例室间隔缺损(VSD)主动脉瓣下少量反流;1例ASD患者由于封堵器选择过大,术后再行开胸手术。1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准备行封堵术,后经造影确诊为较大的动脉导管未闭.并伴有重度的肺动脉高压,未行封堵术。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术前筛选、术中监测和术后疗效评价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及动脉导管未闭(PD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或/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21例ASD、9例VSD和12例PDA患者行经导管Amplatzer封堵术治疗.结果41例患者Amplatzer封堵术成功,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1例巨大PDA合并肺动脉高压近期存在少量残余分流.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Amplatzer封堵ASD、VSD、PDA术前病例选择、术中指导监测、选择封堵器型号与术后疗效评价及随访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彩超)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封堵术的疗效。方法 3 9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ASD) ,2 4例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 ductus arteriousus,PDA)和11例膜部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均采用Amplatzer封堵器进行治疗。经胸壁彩超获取图像。术前,术后,3 d及半年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房、室间隔及大动脉水平有无分流,心脏大小变化。结果 3 9例ASD封堵成功3 4例,2 4例PDA均成功封堵,11例VSD封堵成功10例。封堵术后立即观察分流消失,术后3 d复查,有1例ASD患者存在少量残余分流,1例VSD患者主动脉瓣下少量返流。结论 彩超在先心病封堵术中对术前筛选患者,选择封堵器的大小,术后检测有无残余分流,对心脏血流动力学评价及疗效的观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指导Amplatzer封堵器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及室间隔缺损(VSD)中的侧重点及其临床价值,以提高先心封堵成功率。方法:6例PDA、8例ASD及2例VSD待外科手术患者。经胸或/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符合条件而行经导管以Amplatzer封堵器封堵。结果:Amplatzer封堵器除1例患者因双孔ASD,最大伸展径较大而放弃封堵外,6例PDA、7例ASD及2例VSD在超声指导下以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成功,均无残余分流,总的成功率为93.75%(15/16)。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PDA、ASD及VSD术前病例选择,术中指导监测,封堵器型号的选择与术后疗效评价等均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在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及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经导管闭合6例PDA、8例ASD及3例VSD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经胸或/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6例PDA、8例ASD及3例VSD在经胸超声引导下均成功置入封堵器且无并发症。仅1例ASD、1例PDA术后即刻存在少许残余分流,分别于1周及3个月后消失。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于用封堵器封堵PDA、ASD及VSD术前病例选择,术中指导监测,封堵器型号的选择与术后疗效评价等均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监测经心导管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并发症的价值,并探讨手术失败原因。方法:79例房间隔缺损(ASD)、6例膜部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在经食管或经胸超声心动图(TEE、TTE)监测下行经心导管封堵术。结果:73例ASD、6例VSD封堵成功。6例ASD封堵失败,其中1例封堵器脱落,游离于右心腔内;2例术中心导管戳破左房耳致急性心包填塞;2例因ASD太大缺乏合适尺寸的封堵器而终止手术;1例为筛孔状ASD。1例ASD术后随访有少量残余分流。结论:超声心动图(TTE和TEE)能够正确估测房室间隔缺损的大小和位置,利于术前的病例选择、术中监测封堵器放置和并发症发生。超声检查详尽了解缺损大小和边缘情况在该手术方法中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经胸微创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粗筛34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和38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拟行经胸微创封堵治疗.术中行TEE根据缺损位置、类型、大小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引导封堵器放置,评价即刻封堵效果;术后1周内复查.结果 32例ASD和29例VSD患者封堵成功.术后I周内超声随访,封堵器位置均正常,3例ASD患者微量残余分流,患者心室重构改善,瓣膜反流程度减轻,肺动脉压力下降.结论 TEE对选择适合行经胸微创封堵的ASD、VSD患者、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协助封堵器的释放,评价疗效均有重要的作用.经胸微创封堵ASD、VS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经导管同期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治疗策略和疗效.方法 2006年11月至2013年9月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共17例.先天性心脏病的复合畸形为室间隔缺损(VSD)并发房间隔缺损(ASD)7例,ASD并发动脉导管未闭(PDA)3例,ASD并发肺动脉瓣狭窄(PS)2例,VSD并发PDA 5例.介入治疗的顺序依次为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PV)、VSD封堵术、PDA封堵术,最后行ASD封堵术.术后48 h,1~6个月随访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结果 17例复合畸形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手术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5.9% (1/17),1例VSD并ASD术后发生残余分流伴溶血经治疗后停止,余随访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 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采取适当的治疗策略,操作规范,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的同期介入治疗安全可行、有效,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同期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同期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7月本院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共447例,其中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2例,男5例,女7例,房间隔缺损(ASD)合并室间隔缺损(VSD) 5例,A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3例、ASD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S)2例,ASD合并二尖瓣狭窄(Lutembacher综合征)1例,VSD合并PDA 1例.经导管介入治疗的顺序:先纠正瓣膜狭窄行瓣膜球囊扩张术,其次VSD封堵术,再次PDA封堵术,最后行ASD封堵术.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X线检查及心电图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2例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术后即刻经胸超声心动图和造影示ASD、VSD、PDA所有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2例合并PS者,跨肺动脉瓣压差由术前48 mmHg、54 mmHg下降到术后7 mmHg、10 mmHg.1例Lutembacher综合征患者,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瓣口面积分别由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前1.0 cm2增加到术后2.1 cm2 .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示所有患者各水平分流均消失,扩大的房室内径进行性缩小,所有封堵器位置固定良好,无移位及脱落; X线检查示肺血均明显减少,心脏扩大均明显恢复;心电图检查无房室传导阻滞及左右束支阻滞.[结论]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管同期介入治疗只要指征掌握恰当,治疗策略合理,操作规范,是可行、安全的,并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在指导Amplatzer封堵器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及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TTE对5例PDA、15例ASD及6例VSD行经导管封堵术。结果 23例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封堵,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无残余分流。2例ASD及1例VSD未完成封堵。总的成功率为88.46%(23/26)。结论 TTE对于应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PDA、ASD及VSD术前病例选择、指导选择封堵器型号以及在放置封堵器过程中和术后疗效评价起着重要作用,是一种有效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入封堵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24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4例膜部VSD患者,超声测量VSD直径3~10 mm,左室造影测量VSD直径3~11(7.6±1.9) mm,选用Judkins右冠状动脉导管和Terumo导丝,通过室间隔建立轨道,用国产膜部室间隔封堵器行封堵治疗.结果:23例封堵治疗成功,1例因发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放弃治疗,2例术后有微量残余分流,6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示1例有微量残余分流,无封堵器脱落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膜部VSD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安全,精湛的手术与优质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资料,以了解国产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对84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局部解剖结构满足封堵条件的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在局部麻醉或基础麻醉下行国产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治疗。手术中予以经胸超声心动图和X线监测。封堵成功者进行6~24个月的随访。结果:成功封堵83例(98.8%),1例因术中导引钢丝无法通过室间隔缺损建立轨道,放弃封堵。无死亡。封堵器直径为4~18 mm,1例手术后发生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出现结性心律,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后好转,3例有少量残余分流,随访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在严格掌握指征、规范手术操作方法的前提下,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20例VSD患者术前均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粗筛,符合封堵条件后在全身麻醉下插入经食管超声探头,手术开始前,根据VSD最大直径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在手术开始后,监测整个封堵过程,引导封堵伞的放置,评价即刻封堵效果,确认是否有残余分流或并发症。结果20例患者中19例封堵成功,TEE显示封堵器与VSD边缘吻合紧密,无残余分流;1例患者术后有残余分流,约1mm,术后无血红蛋白尿。1例室间隔膜部瘤并右室多个破口的VSD患者,封堵器放置后发现其后下缘存在残余分流,随即改行体外循环VSD修补术。随访2~4d,效果满意。结论TEE对选择适合行封堵术的VSD患者、选择封堵器大小、指导封堵器的释放、以及疗效评价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为经导管封堵术筛选室间隔膜周部缺损 (VSD)病例的作用。方法2 6例室间隔膜周部缺损患者实施经导管封堵术。封堵器为国产镍钛合金制成的双盘片结构封堵器。经胸壁超声心动图获取图像。结果  2 4例成功放置封堵器。VSD的大小平均为 6.4mm ,最大为 10mm ,最小为 4mm。放置封堵器的型号较相应VSD大 2mm ,最大为 12mm。VSD具体分型包括单纯膜部 5例 ,嵴下型 6例 ,隔瓣后型 13例 ,其中嵴下型缺损上缘距主动脉瓣环下缘最小距离为 2mm ;隔瓣后型缺损下缘距三尖瓣隔瓣最小距离为 3mm。单纯膜部缺损易于封堵。 2 1例患者封堵术后即刻观察 ,穿隔血流消失 ,术后 1周超声复查 ,封堵器位置良好、稳定、无残余分流。 3例隔瓣后VSD在封堵术后即刻存在少量分流。术后 1月超声复查 ,封堵器位置良好、稳定 ,1例残余分流消失 ,2例残余分流减少。 2例VSD封堵术中因为引起主动脉反流而放弃封堵。结论 超声心动图选择合适的病例是保证VSD封堵术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李志刚 《山西临床医药》2009,(14):1627-1628
目的:探讨膜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方法,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2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膜部室间隔缺损病例经国产膜部室间隔封堵器行封堵介入治疗,术前所有病例经胸超声心动图初筛选,左室造影最终筛选确定。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18~36岁,平均30岁,术中所有病例均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随访3个月~1年,胸超声心动图、X线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2例封堵手术成功,即刻手术成功率100%,无残余分流,无主动脉瓣反流、房室瓣反流,未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患者胸闷、心悸症状消失,心电图随访无房室传导阻滞也无束支传导阻滞并发症,封堵伞位置良好。结论:国产封堵器封堵介入治疗成人膜部室间隔缺损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食道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引导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经胸微创封堵的经验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3至2019-6共10例患儿资料。其中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合并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共5例,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1例,ASD合并PDA 4例。术中TEE引导下经胸骨下段小切口或经胸骨中段第三肋旁小切口入路。术后TEE观察有无残余分流,有无瓣膜功能障碍。观察是否有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结果:10例手术均成功,出院前及术后1、3、6个月复查心脏彩超均显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未见残余分流及瓣膜反流,心电图均未见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结论:TEE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5-05/2007-03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9例,其中膜周型室间隔缺损30例,继发房间隔缺损15例,动脉导管未闭14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①所有Amplatzer封堵器均由北京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提供。仪器采用Sequoia256及Sequoia512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5~5.0MHz。②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及X射线的引导下采用国产封堵器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术后1d,7d、1个月、3个月、1年随访,观察封堵器的位置,有无残余分流。结果:59例患者均封堵成功,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2例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患者微量残余分流在术后3个月完全消失;其余患者均未见封堵器脱落、移位,无溶血、房室传导阻滞、瓣膜反流、心脏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可用于引导先天性心脏病的封堵器介入治疗,同时也可用于术后随访,观察封堵器封堵后的移位、脱落等物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0例ASD患者和203例VSD患者行TTE预测封堵器类型和大小,并计算预测值。导管封堵术后随访6个月评价封堵疗效。结果210例ASD封堵成功205例,203例VSD封堵成功197例,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7.6%和97.0%。应用TTE预测ASD和VSD封堵器大小与实际选择封堵器大小符合率分别为94.2%和97.0%。结论 TTE对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类型和大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