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阴道分泌物中IL-4与IL-12的表达与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复发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患者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患者组阴道中IL-4,IL-12的表达水平,以正常女性白念珠菌携带者为对照组。结果 RVVC组的IL-4水平高于VVC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的IL-1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4表达差异可能与RVVC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2.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一种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粘膜疾病 ,影响着许多育龄妇女的健康。本文主要从病原菌和宿主的角度 ,综述近年来在心理、遗传、代谢、免疫等方面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复发机制进行的一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因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RVVC)指一年中发生4次或以上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VVC)[1].以往的资料显示,约75%的已婚妇女一生中要罹患一次VVC,其中约一半要发作2次,而在这些患者中,约5%发展成RVVC[2].由于病原菌和机体双方面的多种因素,使该病顽固难治,对患者身心影响较大,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RVVC的易患因素、发病机制和控制对策等几方面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4.
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2000年12月~2002年4月采用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126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病例选择:126例患者均来自笔者所在皮防所门诊,年龄18~53岁,病程1~13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有不同程度外阴红斑、瘙痒,阴道黏膜充血、水肿,伴伪膜样损害,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豆渣样;②阴道分泌物直接镜检见芽生孢子和假菌丝;③1年至少发作4次犤临床症状和(或)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犦。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有肝肾等器质性疾病或其他疾病系统用药者,以及在治疗前4周内系统或阴道局部应用抗真菌药者不入选。自行中断治疗或不按时…  相似文献   

5.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流行广泛的常见疾病,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全球广大的妇女,对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念珠菌是一种机会性致病菌,宿主对念珠菌的识别和免疫应答是其免疫系统与念珠菌相互作用的结果,其防御机制仍然不明,现在多数学者认为阴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先天性抗念珠菌活性及局部免疫在抗念珠菌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保护作用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6.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一种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粘膜疾病,影响着许多育龄妇女的健康。本文主要从病原菌和宿主的角度,综述近年来在心理,遗传,代谢,免疫等方面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复发机制进行的一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12和IL-23的表达水平与不同严重程度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发病的关系。方法ELISA法检测轻中度、重度各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及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患者阴道分泌物中IL-12p70和IL-23p19的表达水平,以正常女性白念珠菌携带者为对照组。结果各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的IL-12p70和IL-23p19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13.486,P=0.000:F=11.869,P=0.000);组间两两比较,重度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组和RVVC组IL-12p70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243,P=0.035;t=3.397,P=0.000);RVVC组IL-23p19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3.289,P=0.000)。结论IL-12和IL-23的表达异常可能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发病、病情严重程度和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致病菌角度分析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30例RVVC患者阴道和肛管的菌株,经白念珠菌特异性引物PCR鉴定有17例为白念珠菌并入选研究。三色荧光分别标记保守基因CDC3、EF3和HIS3微卫星序列引物,PCR扩增,产物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Gene Scan软件扫描获取片段精确长度,Genotype软件基因分型。结果分离自17例患者阴道和肛管的白念珠菌,采用微卫星基因分型法,基因型彼此相同。结论 RVVC患者阴道的菌株可能从肛管移行而来,这可能是该病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念珠菌感染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 ,在无症状的女性人群中 ,2 0 %的女性阴道或外阴部位可分离到白色念珠菌 ,75 %的女性一生中至少要感染一次生殖道念珠菌病(VilvovaginalcandidiasisVVC) ,而约半数的妇女感染过多次 ,约有 5 %的患者成为复发性或慢性生殖道念珠菌病〔1〕。阴道内环境的改变是引起念珠菌致病的先决条件之一 ,现已证明 ,下列因素与该病关系十分密切 ,妊娠、口服避孕药、糖尿病、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的菌群失调以及免疫抑制性疾病。近年来 ,由于性传播疾病的流行和蔓延 ,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比较突出 ,…  相似文献   

10.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病菌药敏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资料与方法本院皮肤性病科和妇科门诊2002年8月~2003年10月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患者,取其阴道分泌物(采集标本前1周内全身及局部停用抗真菌治疗).采用梅里埃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分离念珠菌110株,其中白念珠菌79株(71.8%),光滑念珠菌13株(11.8%),近平滑念珠菌2株(1.82%),热带念珠菌3株(2.73%),季也蒙念珠菌2株(1.82%),酵母样菌7株(6.36%),无名酵母菌4株(3.64%).采用梅里埃ATB.FUNGUS真菌药敏试验系统检测110株临床试验菌株对6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过程严格按要求操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及局部分泌物中相关的细胞因子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桥联酶法技术,对28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35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和31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细胞检测,ELISA法检测以上各组女性阴道分泌物中IL-12,IL-4和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 RVVC组CD4+T淋巴细胞低于VVC组和对照组(P均<0.05),而CD8+T淋巴细胞均高于VVC组和对照组(P均<0.05)。VVC组IL-12水平明显高于RVVC组和对照组(P<0.05);IFN-γ水平在RVVC组、VV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IL-4水平在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可能存在一定的免疫缺陷,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异常可能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发病以及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特比萘芬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口服特比萘芬250mg,1次/d;对照组31例,口服伊曲康唑200mg,1次/d。两组均连用10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7.65%和87.10%,真菌清除率分别为82.35%和83.87%,两组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口服特比萘芬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特比萘芬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妇科门诊诊断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予口服特比萘芬250mg、伊曲康唑200mg均1次/d,连服2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1.7%和83.3%,差异无显著性(P=0.9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口服特比萘芬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不同疗程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11.1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11.11),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1989-2011.11),PUBMED(1966-2011.11),EMBASE(1974-2011.11)和The Cochrane Library(2011.4)。纳入口服伊曲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纳入8个RCT,包括511例患者。Meta分析表明,短程冲击联合长期预防性间断服用伊曲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复发率低于单纯短程冲击疗法。结论与单纯短程口服伊曲康唑相比,联合长期间断预防服用伊曲康唑效果更优,复发率联合用药组更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形态白念珠菌致敏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对免疫抑制小鼠白念珠菌系统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及所对应的细胞因子改变。方法孢子相和菌丝相白念珠菌在体外分别致敏小鼠骨髓来源的DC(BM-DC),测定混合培养上清IL-12水平;尾静脉回输免疫抑制小鼠体内后,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脾IFN-γ及IL-4水平,并检测肾携菌量。结果DC孢子致敏组上清IL-12水平(380.2±104.13)pg/mL明显高于DC菌丝致敏组和对照组(P<0.05);而DC菌丝致敏组(74.79±23.47)pg/mL与单纯DC培养组上清IL-12水平(19.71±9.21)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孢子致敏DC、菌丝致敏DC分别过继免疫小鼠后,前者脾脏IFN-γ水平(269.43±17.34)pg/g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IL-4水平(6.23±0.37)pg/g则明显低于其他对照组(P<0.05);荷菌一周后孢子致敏DC回输组小鼠肾携菌量(3.58±2.32)×102CFUs与健康小鼠荷菌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肾携菌量比较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尾静脉回输白念珠菌孢子体外致敏的小鼠骨髓来源DC可有效诱导免疫抑制小鼠抗白念珠菌保护性免疫。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菌种类别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常规念珠菌培养方法和API 20CAUX方法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ATB FUNGUS方法.结果220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以白念珠菌为主,检出172例,占78.18%,其次光滑念珠菌17例,占7.73%.念珠菌对伊曲康唑、氟康唑、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分别为97.73%、96.82%、94.09%、88.64%、73.64%、66.82%、42.32%、23.64%.结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以白念珠菌感染为主,但与以往相比比率有所下降.检测的220株念珠菌对伊曲康唑、氟康唑、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敏感性高,对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特应性皮炎小鼠Th1/Th2类细胞因子免疫失衡中的作用。方法将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特应性皮炎组(AD组)、NGF干预组(NGF组)及抗NGF抗体干预组(NGF阻断组),每组6只。用卵清蛋白经皮肤致敏建立小鼠AD模型。ELISA测定血清中总IgE水平,RT-PCR半定量检测皮肤组织中IL-4和IFN-γmRNA的表达。结果NGF处理组中血清总IgE水平和皮肤组织IL-4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未处理AD组[(7292.154±1352.654)pg/mL和(4782.145±1132.121)pg/mL;(78.50±3.94)%和(60.67±3.56)%](P<0.01),而IFN-γmRNA表达呈现反相变化[(24.33±2.94)%和(43.17±5.46)%](P<0.01)。NGF抗体干预处理,能阻断NGF诱导IgE和IL-4mRNA的表达[(1475.532±512.476)pg/mL;(39.83±2.64)%](P<0.01)。结论NGF通过诱导Th1型向Th2型免疫应答偏移来参与特应性皮炎Th1/Th2类细胞因子免疫失衡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311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和皮损中IFN-γ和IL-4的影响。方法4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NB-UVB和对照两组,每组20例,NB-UVB组每周光疗3次,共4周,对照组不予光疗。治疗前后分别以银屑病严重程度PASI评分标准评分,以ELISA法测定血清中IFN-γ和IL-4含量,以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系统分析IFN-γ和IL-4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结果以积分光密度值(IOD值)表示。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S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NB-UVB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FN-γ水平均下降(P<0.05),而IL-4水平无明显变化;皮损中IFN-γ表达明显下降(P<0.05),且NB-UVB组低于对照组(P<0.05);IL-4水平增高(P<0.05),且NB-UVB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B-UVB可以调节寻常性银屑病血清IFN-γ水平和皮损中IFN-γ,IL-4的表达,改善患者体内Th1,Th2失衡状态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在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小鼠阴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雌激素化小鼠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另以雌激素化但未接种白念珠菌组、接种等量白念珠菌但未雌激素化组为对照组,动态观察小鼠阴道灌洗液的真菌生长情况,并在接种后不同时间随机摘取小鼠的阴道组织,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组织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未雌激素化的小鼠比较,雌激素化并接种白念珠菌小鼠阴道灌洗液自第2天开始即可发现念珠菌生长并持续到接种后21d,自第4天起阴道组织内有高水平的MCP-1 mRNA表达,并持续高于另外两组直到观察期末.3组小鼠的MIP-2 mRNA表达水平在接种后第2天明显高于完全阴性对照组,但以后各时间点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CP-1 mRNA高水平表达可能与白念珠菌持续的阴道感染过程有关,而MIP-2在感染过程中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