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自五十年代起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HD)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中逐渐增多,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化,病死率高而引起关注。美国人患有症状性CHD高达5,400,000,每年新病例可达1,500,000,另还有大量存在猝死危险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除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外,大多数国家的男女CHD死亡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最大者为美国男子和日本女子。而苏联、以色列、苏格兰、德国、、丹麦和一些东欧国家的死亡率却有上升。目前美国每年仍有约75万人死于CHD,高于所有癌症的死亡率。我国CHD发病率虽较欧美各国为低,但近年来却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李惠军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1998,6(2):32-3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是指因冠状动脉病变所致而不伴有胸痛的心肌供血不足。通常只表现为心电图的变化,且心电图改变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近年来由于动态心电图和冠脉造影临床应用和对SMI与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相关性的研究,SMI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 分 型 根据有无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塞病史,Cohn将SMI分为三型。Ⅰ型:完全无症状者。有SMI发作,但无症状,亦无心肌梗塞或心绞痛史。Ⅱ型: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4.
定义与分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的定义为:冠脉造影或尸检证实冠脉主支明显狭窄病变的患者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而无心绞痛或其它的主观症状。Co hn将SI分为三种类型:Ⅰ型是指无冠心病的症状,也无冠心病史,但存在SI;Ⅱ型:既往有心肌梗塞(MI),现存在S I;Ⅲ型;有心绞痛,亦有SI。流行病学 SI的发生率高低与用以判断的方法不同有关,目前尚无精确统计。一、正常人群中SI发生率:根据不同报道,在所谓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2.5~10%.Diamond等报道约4%。二、心绞痛病人中SI发生率:据估计,大部分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均可有SI的发作,估计至 相似文献
5.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如心电图典型的缺血性S—T段变化,核医学超声心动图检查所示的灌注缺损及室壁运动异常而患者无临床心绞痛等症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同时普遍存在于不同类型的冠心病中,由于没有症状故易被人们忽视,然而它却可以导致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等,因而严重影响着冠心病患者的预后。下面将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分型,发病机制及诊断方法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姚民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6):1239-124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asymptomaticmyocardialischemi a)是指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肌缺血客观证据,但临床上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又称无痛性心肌缺血(painlessmyocardialischemia)或隐匿性心肌缺血(si lentmyocardialischemia,SMI)。早在1961年Holter采用动态心电图观察到,心绞痛患者无症状时亦可出现与心绞痛发作时完全相同的心电图ST段改变。1979年,Cohn将这种情况正式命名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研究证实,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与心绞痛发作一样,可引起室壁运动异常和心脏功能改变,心肌电活动和心肌代谢异常,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心肌… 相似文献
8.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贾国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7(4):217-219
临床上把具有心肌缺血的证据(经心电图、心脏超声、核素心肌灌注扫描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核实),而患者并无临床症状(如:胸闷、气短、心绞痛等)的一组综合征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它是冠心病临床表现的一种形式.由于以往缺少此方面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较少受到心血管专家及患者本人的重视,随着动态心电图(DCG)及心率变异性(HRV)等检查的广泛应用,SMI的检出率逐渐增高,其危险性及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就其发病机制、发作规律、临床意义、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正> 冠心病患者除有胸痛发作外,还有无症状性缺血发作。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发生率很高,据统计,英国约有4~5百万这类患者;国内目前尚缺乏具体统计资料,但一般认为也不少见。SMI发作表现隐匿,易被临床忽视,病程中较易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塞和猝死等心脏意外,因而受到临床重视。一、SMI及分型 SMI是指心肌灌注、功能和电活动的一种可逆性紊乱,引起心电图上ST段下移,而不伴有各种类型心绞痛,冠脉造影或病理检查有明显的冠脉狭窄。了解SMI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理,对发现病人及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Cohn将SMI分为三型。Ⅰ型:完全无自觉症状,但有心肌缺血证据,此型在健康中年人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12.
冠心病是糖尿病重要并发症,也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临床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病率较同年龄、同性别的非糖尿病对照组高2倍(男)至4倍(女),约43%~50%的糖尿病人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时的死亡率较非糖尿病人高2~3倍.而糖尿病合并心肌缺血时以无症状性为多见,容易漏诊而贻误治疗,致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等发生率升高.故对糖尿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是糖尿病重要并发症,也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临床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在糖尿病患中冠心病的发病率较同年龄、同性别的非糖尿病对照组高2倍(男)至4倍(女),约43%~50%的糖尿病人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时的死亡率较非糖尿病人高2~3倍。而糖尿病合并心肌缺血时以无症状性为多见,容易漏诊而贻误治疗。致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等发生率升高。故对糖尿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就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五个方面进行讨论。①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与心肌梗塞发生率怎样?③心肌缺血缺乏疼痛的病理生理基础是什么?是否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一需氧与供氧的矛盾与心绞痛不同?③长时间心电图监测是否是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靠的非创伤性方法?④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对冠心病人预后有何影响?③加强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和/或心肌血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4)
目的观察颜氏益心汤辅助常规西药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4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201例与对照组2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治疗,10 mg/次,3次/d,并叮嘱患者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适当锻炼、戒烟戒酒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颜氏益心汤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心肌缺血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者全血黏度低切值、全血黏度高切值、血浆比黏度等血液流变学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液流变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肌缺血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颜氏益心汤辅助常规西药治疗部分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可明显改善全血黏度低切值、全血黏度高切值、血浆比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心肌缺血改善情况的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42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15例与对照组21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硝苯地平、美托洛尔、硝酸异山梨醇酯等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通瘀汤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ST段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79.4%,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疗效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ST段压低持续总时间、ST段压低次数均下降,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心肌缺血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5,(6)
<正>当心肌不能获取足够血液,则可能出现胸痛。但是,有些人有心肌缺血,但其可能完全没有感觉。局部缺血一词来自拉丁语,意思是停止血液。但是,如果你有心脏缺血,心脏的血流并不是真的停下来。相反,当前供血不能满足心肌的需求。最有可能的元凶是冠状动脉被充满胆固醇的斑块阻塞所致。运动期间或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心脏负荷更大,这时候可能引发心肌缺血。心肌缺少含氧血可能引起胸部不适——心绞痛。疼痛可发散至肩部、臂部、颈部或下巴。但有个很少人知 相似文献
18.
19.
20.
心绞痛是心肌缺血的常见临床病志,也是冠心病人求医的主要症状.近年来发现在冠心病患者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远较心绞痛发作多见。无症状心肌缺血系指心肌的灌注、功能或电活动发生短暂性改变,而致缺乏胸痛症状、在心电图上表现为缺血必的ST-T改变。这种情况可见于无冠心病史和梗塞后的无症状者及心绞痛病人。无痛性心肌梗塞临床也不少见。据流行病学研究,25%以上的心肌梗塞可以无症状,而其预后同症状性心肌梗塞同样严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