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益气通阳汤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模型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益气通阳汤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外周血血小板(PLT)数、骨髓巨核细胞数和巨核细胞数分类、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设计用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APS)连续注射小鼠,造成ITP小鼠模型,分别给益气通阳汤(150,75,37.5 g.kg-1.d-1)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4 d。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PLT、显微镜观察巨核细胞形态分类、塑料包埋法计数小鼠股骨巨核细胞数、流式细胞仪检测T,B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模型小鼠外周血PLT数持续明显减低、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其中原幼巨核细胞比例明显增高,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明显减低,外周血CD3+CD4+T细胞减低,CD3+CD8+T细胞明显增高,CD4+/CD8+明显降低。给予益气通阳汤治疗小鼠的PLT明显增高、巨核细胞数减少、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明显增高,CD3+CD4+T细胞增高,CD3+CD8+T细胞比例降低,CD4+/CD8+升高。结论:益气通阳汤能提升ITP模型小鼠PLT数,提高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改善T淋巴细胞的失衡,达到治疗ITP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风凉血补肾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外周血血小板(PLT),干扰素γ(IFN-γ),CD80,CD86及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PD-1)的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制备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APS),连续注射小鼠,复制小鼠ITP模型,疏风凉血补肾方高、中、低剂量灌胃给药(112.5,75,37.5 g·kg-1·d-1),强的松组灌胃强的松(10 mg·kg-1·d-1),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 d。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PL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因子IFN-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80,CD86及PD-1的表达。结果:模型小鼠外周血PLT数持续减低,IFN-γ,CD80,CD86及PD-1明显增高,给予疏风凉血补肾方治疗后模型小鼠外周血PLT数明显增高(P<0.05),IFN-γ,CD80,CD86,PD-1明显降低(P<0.05)。结论:疏风凉血补肾方能升高ITP模型小鼠PLT,降低IFN-γ,CD80,CD86及PD-1的表达,改善细胞免疫的失衡,达到治疗ITP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雷公藤多苷(TG)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小鼠的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探讨雷公藤多苷治疗ITP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现代医学免疫法腹腔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抗血清(APS),建立ITP动物模型。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TG大、小剂量组,泼尼松组,均从第1次注射APS36h后灌胃,每日1次,连续10d,实验结束后,检测外周血象、骨髓象,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雷公藤多苷大剂量组有明显回升血小板、降低骨髓巨核细胞、CD8+明显降低及CD4+/CD8+上升的作用。结论:大剂量雷公藤多苷对ITP模型小鼠有明显治疗作用,使造模后动物死亡率明显降低,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明显上升白、骨髓巨核细胞数明显下降,T淋巴细胞亚群得以改善,提示其疗效可能是通过对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再生复血汤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小鼠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Treg)及核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影响。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再生复血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予~(60)Co-γ联合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和氯霉素建立AA小鼠模型。造模第7天再生复血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再生复血汤10、5、2.5 g/(kg·d)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予环孢素3 mg/(kg·d)灌胃,各组均干预30天。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WBC)、网织红细胞数(Ret)、血红蛋白数(Hb)及血小板数(PLT)、骨髓有核细胞数(粒系比例、红系比例、巨核细胞数,淋巴细胞比例)、Treg比例和单个核细胞Foxp3mRNA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外周血WBC、Ret、Hb、PLT、骨髓粒系比例、红系比例、巨核细胞数、Treg比例、Foxp3 mRNA表达量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小鼠外周血WBC、Ret、Hb、PLT、骨髓粒系比例、红系比例、巨核细胞数、Treg比例、Foxp3 mRNA表达量升高,淋巴细胞比例下降(均P0.05)。与再生复血汤低剂量组比较,再生复血汤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外周血WBC、Ret、Hb、PLT、骨髓粒系比例、红系比例、巨核细胞数、Treg比例、Foxp3 mRNA表达量升高,淋巴细胞比例下降(均P0.0 5),且再生复血汤高剂量组优于再生复血汤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P0.05)。结论再生复血汤能通过促使AA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 mRNA表达,使得Treg比例升高,诱导AA小鼠恢复自身免疫耐受,并且呈现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二号再生胶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二号再生胶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用免疫法建立小鼠ITP模型,设正常对照组、豚鼠血清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低剂量实验组和高剂量实验组共6组,实验组和阳性药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其他各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实验过程中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的改变.给药10d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体重、脾脏和胸腺指数、血象、骨髓象、脾脏病理和T淋巴细胞亚群等各项指标的改变.结果:模型组小鼠出现紫癜和胃肠道出血症状,血小板显著降低,与其他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有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表现出骨髓细胞成熟障碍.实验组和阳性药组对ITP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表现为血小板明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 骨髓细胞成熟障碍减轻,巨核细胞数恢复正常,尤其以产板巨核细胞显著增多(P<0.01),脾脏指数降低,外周血CD8降低,CD4/CD8比值升高.各实验组中以高剂量实验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二号再生胶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疗效显著,尤其以升高血小板的作用最为明显.其作用机制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紫癜颗粒对ITP模型小鼠外周血T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ITP模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作用.方法:采用FCM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结果:ITP时CD4 、CD8 百分率下降,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细胞免疫异常在ITP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紫癜圣愈散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骨髓形态及外周血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显微镜观察巨核细胞数目及形态学分类,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25+FOXP3+在CD4+CD25+Treg中的比例。结果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组治疗前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产板巨核细胞比例减低,外周血CD4+CD25+FOXP3+表达的比例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紫癜圣愈散治疗后的巨核细胞数减少,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明显增多,外周血CD4+CD25+FOXP3+比例增多。结论紫癜圣愈散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促进其骨髓巨核细胞成熟及CD4+CD25+FOXP3+表达的作用,可能是紫癜圣愈散治疗CITP有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2):124-128
目的:通过建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小鼠动物模型,观察正源方对模型小鼠血小板系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正源方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皂矾丸组、正源方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隔日腹腔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GP-APS)建立小鼠ITP模型。于造模第8天开始,复方皂矾丸组按1.68g/kg灌胃,正源方低、中、高剂量组按3、6和12g/kg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天,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象的变化。实验结束后,计算脾脏指数,进行骨髓涂片,显微镜下观察巨核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通过腹腔注射GP-APS,模型组小鼠外周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脾脏指数明显升高,骨髓巨核细胞总数、颗粒巨核细胞比例增高,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正源方各剂量组(3g/kg,6g/kg,12g/kg)小鼠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3g/kg,6g/kg脾脏指数显著下降、巨核细胞数减少、产板巨核细胞比例增高,3g/kg颗粒巨核细胞比例显著下降;骨髓涂片显示正源方对巨核细胞的成熟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结论:正源方能够明显促进ITP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数和脾脏的恢复,促使骨髓巨核细胞成熟。  相似文献   

9.
紫癜灵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8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紫癜灵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紫癜灵治疗慢性难治性 ITP患者 2 8例 ,疗程为 6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 ,血小板相关抗体明显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1) ;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CD4比例明显升高 ,CD8比例明显降低 ,CD4/CD8明显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紫癜灵对慢性难治性 ITP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天升元口服液在苯及环磷酰胺诱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模型小鼠的效应。方法:给予雄性CD1小鼠环磷酰胺(50 mg.kg-1.d-1,qd×7次,sc)和苯(2 mL.kg-1.d-1,qod×15次,sc)制备AA小鼠模型,同时给予天升元口服液(含生药3.1,6.2,12.4 g.kg-1,bid×30 d,ig),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和网织红细胞(RET)数,并检测股骨骨髓有核细胞(BMNC)和巨核细胞数(MKC)及病理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所测指标(除WBC)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0.001);天升元口服液24.8 g.kg-1能显著升高模型小鼠RBC,HGB,HCT,PLT,RET,BMNC和MKC数(P<0.05~0.01),比模型对照组分别增加8.3%,8.8%,7.4%,14.8%,102.0%,34.7%和66.7%,对WBC的提升作用不明显;能使过半数模型小鼠的骨髓造血细胞异常情况好转。结论:天升元口服液通过促进骨髓造血细胞增殖,改善造血功能,对AA模型小鼠显示出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调衡方对S180荷瘤小鼠腹水癌细胞的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调衡方大、中、小剂量组(按生药50、25、12.5g/kg),贞芪扶正胶囊组(0.83g/kg),热休克组,将传代培养的S180癌细胞接种于昆明种小鼠腹腔,灌胃给药12d后处死小鼠,分别抽取腹水制片,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腹水CD4、CD8表达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活性。结果调衡方中剂量组可见腹水S180癌细胞大量坏死和凋亡,模型组对肿瘤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调衡方中、大剂量组腹水中CD4、CD8表达均增多(P0.01),而热休克组则主要是CD8表达升高(P0.05)。调衡方在25、50g/kg剂量下,对S180荷瘤小鼠外周血IL-10活性水平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调衡方对小鼠腹水S180癌细胞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小鼠外周血IL-10的活性及增强CD4、CD8的表达水平有关,调衡方亦可致S180癌腹水癌细胞坏死和凋亡,机制可能与其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能力有关,从而阻止了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应用愈宁散后CITP模型小鼠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及共刺激分子CD86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愈宁散对CITP模型小鼠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APS)的免疫造模方法,建立BALB/c小鼠CITP模型;应用愈宁散对模型小鼠进行实验研究,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CITP模型小鼠血小板计数;流式细胞仪测定CITP模型小鼠外周血CD86的水平。[结论]愈宁散能升高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数,降低CITP模型小鼠外周血中CD86水平,对BALB/c小鼠CITP动物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7例ITP患儿和21例健康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以及CD4+T淋巴细胞表面CD25、FasL和Fas的表达率。结果ITP患儿CD3、CD4、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明显减少,CD4+CD25-细胞无明显改变,CD4+FasL+增多,CD4+Fas+减少。结论儿童ITP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显著减少,破坏自身免疫耐受,在IT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滋阴益肾法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及对血清IL-4、IL-6、TNF-α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ITP患者8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滋阴益肾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IL-4、IL-6、TNF-α、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 /CD8+)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明显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8.57%(P<0.05); 两组治疗后PLT计数均明显升高、PAIgG表达水平降低,观察组更明显(P<0.05); 两组治疗前IL-4、IL-6、TNF-α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CD3+、CD4+、CD4+ /CD8+均升高,IL-4、IL-6、TNF-α、CD8+均降低(P<0.05); 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 /CD8+均高于对照组,IL-4、IL-6、TNF-α、CD8+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IgA和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滋阴益肾法可显著降低ITP患者血清IL-4、IL-6等因子水平,提高患者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5.
加味小柴胡颗粒及其组方对ITP模型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颗粒及其组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血小板计数及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ITP模型小鼠,将之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维血宁组、强的松组、加味小柴胡颗粒组、小柴胡颗粒组、丹参三七颗粒组,于造模后第14天开始分组给药,给药体积为30mL/kg体重,每日给药1次,共14天,分别于给药前后称重;给药前、给药后4天、7天及14天检测血小板计数;实验结束剥离股骨取骨髓测巨核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下降,血小板计数持续下降,骨髓巨核细胞增加,产板巨减少、成熟度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小柴胡颗粒组能提高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P<0.05);各给药组均使血小板计数上增,其中加味小柴胡颗粒组对血小板提升作用高于维血宁组及其组方小柴胡颗粒组和丹参三七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强的松组无差别(P>0.05);强的松组、加味小柴胡颗粒、小柴胡颗粒组使巨核细胞数减少,产板巨增高,其中加味小柴胡颗粒组优于小柴胡颗粒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强的松组无差别(P>0.05)。结论:加味小柴胡颗粒能提高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并明显提升血小板计数,促使骨髓巨核成熟,效果优于维血宁组,且优于其组方小柴胡颗粒和丹参三七颗粒,与强的松组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扶正祛痹汤治疗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30例R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西药联合治疗及中西药治疗1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百分比和血清Ig值。结果:RA患者外周血T细胞CD4^+、CD8^+、CD4^+/CD8^+比值、血清IgG、Ig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中西药治疗后CD4^+/CD8^+、IgG、IgA显著降低(P<0.05)。结论:RA是存在细胞免疫异常。中西药合用可治疗调节T细胞亚群比例平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35-55)与完全弗氏佐剂(CFA)混合的抗原,辅以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PTX),建立EAE模型。每天记录各组小鼠体重及神经功能评分;造模后第12,25及40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取各组小鼠脑和脊髓,进行病理观察。结果:模型组小鼠造模后第9天开始陆续发病,第22天达到高峰,神经功能评分为4.0分,体重明显降低,淋巴细胞亚群中CD8+明显降低,CD4+/CD8+比值明显升高,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各治疗组小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比模型组降低,病程缩短,CD8+,CD4+/CD8+比值及NK细胞水平基本调节至正常。病理观察发现模型组小鼠大脑和脊髓病变表现为小静脉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形成袖套样改变及神经核固缩。激素组、六味地黄丸组和金匮肾气丸组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病灶区域的炎性浸润细胞数较少,袖套样改变少见。结论: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均有防治EAE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免疫系统有关。六味地黄丸在改善EAE小鼠体重、神经评分及调节细胞免疫等方面要优于醋酸泼尼松和金匮肾气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将86例临床血象和骨髓检查确诊ITP住院及门诊患者辨证分为阴虚火旺、气不摄血、瘀血内阻、血热妄行4个证型;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检者中选择健康对照人30例。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含量。[结果]CD4+、CD4+/CD8+各证型总趋势阴虚火旺气不摄血瘀血内阻血热妄行正常人。CD4+计数以及CD4+/CD8+值各证型均低于健康对照(P0.05);各证型两两比较:阴虚火旺显著低于血热妄行(P0.01)、低于瘀血内阻型(P0.05)、低于气不摄血(P0.05);气不摄血低于血热妄行(P0.05)、低于瘀血内阻(P0.05)。[结论]IT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与血热妄行、瘀血内阻、气不摄血、阴虚火旺4种证型及正常人具有相关性。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检测可作ITP辨证分型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