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段丽君  王伟  江霞 《山东医药》2012,52(25):32-33
目的 探讨足部震动阈值在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有神经病变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和正常对照组100例,均进行足部震动阈值检查仪和神经电生理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足部震动阈值检查仪和神经电生理检查早期诊断DN的灵敏度分别为96.67%和85.33%,特异度分别为68.00%和79.00%,一致性分别为89.50%和83.75%.足部震动阈值检查仪早期诊断DN的灵敏度高于神经电生理检查(x2=53.341,P<0.05).结论 足部震动阈值检查仪无创伤、应用简便,能更早地发现DN.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大多数患者在病变早期并没有主观感觉症状,起病隐匿,且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1],早期诊断非常棘手.随着近年来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肌电图检测在临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本文回顾性分析DM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电生理检测诊断结果,旨在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在DP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神经电生理及感觉定量检查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12月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接受甲钴胺治疗,治疗后12周时评估整体疗效并进行神经电生理及感觉定量检查。结果治疗后12周时,观察组病人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以及热感觉、冷感觉、热痛觉、冷痛觉、振动觉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MCV、SCV、冷感觉、冷痛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热感觉、热痛觉、振动觉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甲钴胺单药治疗,且能够改善病人的神经传导功能以及肢体末端的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肌电图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运用及应用优势。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疑似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所有患者均经肌电图检查。对疑似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四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F波的检测情况进行观察,并将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确诊率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肌电图检查后,患者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确诊率为70.00%,而临床诊断结果为4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正中神经的MCV、SCV异常率分别为20.00%、26.67%,尺神经的MCV、SCV异常率分别为20.00%、21.67%,胫神经MCV、SCV的异常率为23.33%、31.67%,腓神经MCV、SCV的异常率分别为30.00%、36.67%,正中神经F波、胫神经F波异常率为35.00%、43.33%。结论在疑似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诊断中,经肌电图检查的确诊较高,且可反映患者各个神经的MCV、SCV异常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1-3].病变可累及从中枢神经至神经肌接头的任何部位,可多个部位同时受损,造成了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很大困难[4].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筛查方法较多[5-8],常用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筛查方法包括踝反射、压力觉、振动觉、针刺觉、温度觉五种,多伦多神经病变筛查、足底压力测定、电生理检查等[9-10].因此,在众多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检查方法中,不同的病变选择不同的筛查方法显得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并的电生理特征与临床价值。方法该研究中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区间内,该院住院部确诊并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共计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应用牛津公司提供Synergy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测。对该组122例患者电生理检测的异常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观察指标包括感觉神经异常情况、运动神经异常情况,上肢异常情况、以及下肢异常情况。结果电生理检出异常情况方面:122例患者中,经电生理检查有117例(95.90%)患者出现异常征象,5例(4.10%)患者未见异常征象。有异常征象的例患者中:感觉神经异常率为81.20%(95/117),运动神经异常率为36.75%(43/117);上肢神经异常率为77.78%(91/117),下肢神经异常率为47.86%(56/117)。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感觉神经异常率明显高于运动神经异常率,下肢神经异常率明显高于上肢神经异常率,组间数据对比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电生理检测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的背景下,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得以凸显,可作为判定病变、确定病变范围、病变程度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王竹梅周围神经损害是糖尿病(DM)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其早期常无典型症状,临床不易确诊。为探讨该病的早期诊断依据,我们对138例DM患者进行了神经电生理检查,现将结果...  相似文献   

8.
<正>糖尿病中枢神经病变是指在糖尿病的背景下,大脑、小脑、脑干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及脊髓的神经元损伤而造成的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如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是具有代表性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无症状的糖尿病神经病变,依靠体征筛查和(或)神经电生理检查,方可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25OH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电生理检查,将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63例)和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51例),抽取所有受试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25OHD3水平,比较2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分析25OHD3与2型糖尿病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较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维生素D3缺乏发生率分别是79.4%和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25OHD3水平低于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分别为(40.1±12.7)nmol/L与(54.4±18.4)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糖尿病病程负相关(P值分别为0.01和0.044)。结论低25OHD3水平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和HbA1c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泌汗神经功能检测在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DNS评分法和欧米诺汗印法(新型诊断膏贴,Neuropad)对218例T2DM患者进行外周神经病变评估及泌汗神经功能检测,计算欧米诺汗印法、10g单纤丝、振动觉、温度觉及针刺痛觉的单项检查相对于DNS评分法对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欧米诺汗印法变色时间为19·1±8·1min,显著高于糖尿病无神经病变组的8·3±1·8min和对照组的3·9±0·8min(P<0·01);欧米诺汗印法测得的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为61·9%略高于DNS测得的57·8%。相对于DNS评分法,欧米诺汗印法诊断周围神经病变的敏感度为92·8%,特异度为82·2%阳性预告值82·6%;单项的10g单纤丝、振动觉、足背部温度觉及痛觉测试的灵敏度分别为69·0%、33·3%、67·4%和57·1%,特异度分别为81·5%、90·2%、80·4%和84·8%。欧米诺汗印法变色时间与DN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1),优于其他4种单项检查。结论欧米诺汗印法是一种简易、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检测方法,其对糖尿病患者足部泌汗功能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11.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测定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放免法分别测定93例糖尿病患者(包括无神经病变组45例,神经病变组48例)和50例健康人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并相互对比。周围神经病变组分为病情轻组和病情重组,比较其MBP水平。结果:糖尿病有神经病变组和无神经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的MBP含量分别为(7.224±0.772)μg/L、(2.115±0.633)μg/L、(1.008±0.244)μg/L,组间比较P均〈0.001;糖尿病有神经病变组和无神经病变组MBP水平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之间均无相关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情轻组和病情重组MBP水平分别为(5.443±0.221)μg/L,(8.376±0.162)μg/L(P〈0.01)。结论:MBP水平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情及疗效评价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同型半胱氨酸(Hcy)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干预Hcy表达观察其对DPN的影响。方法200名DPN患者(DPN+组)和200名无DPN患者(DPN-组),均检测血浆Hcy水平,将高水平Hcy患者随机分成两亚组。干预亚组给予叶酸、维生素B6,对照亚组不给予干预治疗,3个月后比较各组Hcy水平,并通过临床和电生理方法评估两组神经病变的改变。结果DPN+组中高Hcy血症患者占40%,其Hcy水平明显高于DPN-组(P〈0.05)。经治疗后高Hcy患者Hcy水平明显下降(P〈0.01),神经病变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改善(P〈0.05)。结论高Hcy为DPN危险因素,有效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有助于改善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及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α-硫辛酸、甲钴胺及前列地尔,对照组予甲钴胺及前列地尔,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NCV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临床使用旷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及前列地尔治疗DPN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T2DM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给予α-硫辛酸注射液24ml静滴,对照组给予葛根素0.4g静滴,疗程3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氧化剂α-硫辛酸能明显改善T2DM患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DGN)的关系及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胃肠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60例T2DM患者分为无DGN(NDGN)组31例和DGN组29例,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NC)组,分别采血测定空腹Hcy等指标。结果NDGN组和DGN组的血浆Hcy水平均高于NC组(P〈0.05)。DGN组Hcy水平略高于NDG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及病程与DGN显著相关(P〈0.05)。结论血浆Hcy浓度升高可能与DGN的发生发展无关,年龄及病程是DGN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发生糖尿病足(DF)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病案查询系统检索1996年1月至2009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DF患者的总出院人数为662例,男371例,291例,平均年龄(664-11)岁;同期入院无DF的DM患者353例,男205例,女148例,平均年龄(66±9)岁。根据是否合并DF将所有患者分为DF患者组(DFP组)和非DF患者组(non.DFP组)。用卡方检验和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常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non—DFP组相比,DFP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周围动脉病变(PAD)、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AN)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non—DFP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34.133、11.694、165.727、85.852、72.021,均P〈0.05);且其肺部感染、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更高,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X2=32.619,23.932,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DN、DR、PAD、DPN、DAN是DF的危险因素(Wald=4.874、33.516、11.581、146.356、82.446、67,686,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Wald=25.532,P=0.000)是DF的保护性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N、DPN、DAN、PAD是DF的危险因素(Wald=11.007、21.484、11.963、87.427,均P〈0.05);而HDL—C(Wald=14.971,P=0.000)是DF的保护性因素。结论DN、DPN、DAN、PAD是DF的危险因素,而HDL—C是DF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Cys-C)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T2DM患者248例,根据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将对象分为亚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组(SDPN组)8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组(DPN组)52例和单纯T2DM组(T2DM组)116例.检测各组Hcy、Cys-C、FPG、HbA1 c、TG及TC等水平. 结果 3组年龄、性别比、BMI、FPG、TG、TC、HDL-C和LDL-C、SBP、DBP及血清肌酐(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2DM组比较,SDPN组和DPN组病程、Hcy和Cys-C升高(P<0.05或P<0.01),且DPN组Hcy高于SDPN组(P<0.05).SDPN组和DPN组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腓总神经MCV和SCV较T2DM组降低(P<0.05或P<0.01);DPN组正中神经MCV和SCV、腓总神经MCV和SCV较SDPN组低(P<0.05或P<0.01).SDPN组和DPN组正中神经F波潜伏期和腓总神经H反射潜伏期较T2DM组升高(P<0.05或P<0.01);DPN组正中神经F波潜伏期,腓总神经H反射潜伏期较SDPN组高(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Cys-C、病程、SBP和HbA1c是DPN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SDPN和DPN患者神经反射潜伏期延长,MCV和SCV减慢,且血浆Hcy与肌电图各参数相关,提示血浆Hcy与神经传导异常相关,说明血浆Hey可作为DPN的预测因子与危险因素.这两类患者Cys-C浓度升高,且与Hcy水平相关,提示Cys-C可能与Hcy共同作用,加重DPN.  相似文献   

18.
甲钴胺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钴胺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DPN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治疗组给予肌注甲钴胺500μg,1次/天,对照组给予肌注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0.5mg,1次/天,共治疗8周。治疗前后运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患者平衡功能。结果治疗组BBS评分8周后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后BBS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甲钴胺能有效改善老年DPN患者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27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踝肱指数(ABI),并依据ABI分为,周围动脉病变(PAD)组(ABI〈0.9)和非PAD组(ABI≥0.9),同时检测所有患者胫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NCV)、潜伏期、振幅,进行组间比较,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结果ABI〈0.9者115例,占26.9%,与非PAD组比较,PAD组周围NCV明显下降【左NCV:(30±8)VS(32±7)m/s,右NCV:(29±6)VS(33±7)m/s,P〈0.01],潜伏期延长[左潜伏期:(8.2±2.0)VS(7.4±1.4)ms,右潜伏期:(8.3±1.7)w(7.4±1.3)ms,P〈0.01],振幅下降[左振幅:(10±12)vs(15±16)mV,右振幅:(9±7)vs(14±13)mV,P〈0.011;相关分析显示,踝肱指数与潜伏期呈负相关、与振幅呈正相关;在调整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NCV和振幅,多元逐步回归提示,ABI与年龄、LDL.C、NCV、BMI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PAD可能是DPN的重要危险因素或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脂异常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 方法 将201例患者按照是否合并血脂异常分为单纯T2DM组68例、T2DM合并血脂异常组66例、单纯血脂异常组32例和健康对照(NC)组35名,采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测定各组正中、腓肠神经于2000、250、5 Hz的电流感觉阈值(CPT),检测相关生化指标. 结果 T2DM合并血脂异常组较单纯T2DM组CPT升高(P<0.05),5 Hz时CPT升高最显著(P<0.01).单纯T2DM组和单纯血脂异常组双侧正中、腓肠神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血脂异常组双侧正中、腓肠神经CPT较NC组升高(P<0.05或P<0.01). 结论 血脂异常与高糖毒性是DPN的两个等位危险因素,高糖合并血脂异常可加快DPN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