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为了解金双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否有辅助治疗作用以及能否缩短黄疸消退时间.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2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足月新生儿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观察组79例,对照组77例),两组在出生体重、性别、胎龄、日龄及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给予肝酶诱导剂鲁米那,输注白蛋白,蓝光照射,有感染者抗感染治疗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服金双歧.结果:治疗5天时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值,观察组为(42.6±8.6)μmol/L,对照组为(84.2±10.2)μmol/L,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黄疸消退平均时间观察组为(6.2±1.2)天,对照组为(10.2±2.5)天,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金双歧可促进胆红素的排出,使血清胆红素值下降,缩短黄疸的消退时间. 相似文献
3.
4.
为观察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金双歧治疗,疗程5~7d,观察血清胆红素下降水平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出院时治疗组血清胆红素含量为(61.06±35.75)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89.38±49.98)μmol/L(P<0.05);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为(5.08±1.34)d,明显低于对照组(6.67±1.66)d(P<0.05);治愈率治疗组为93.80%,明显低于对照组56.25%(P<0.01)。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黄疸,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金双歧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金双歧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 ,以找出能及早有效地纠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预防胆红素脑损伤的新方法。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用金双歧片剂口服。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值为 318.0 8± 73.2 6umol/L ,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值为 315 .91± 6 9.34umol/L ,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治疗 5d后治疗组复查血清总胆红素值为 10 3.2 9± 15 .87umol/L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112 .86± 2 1.6 6umol/L ,(P <0 .0 1)。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 6 .2± 1.6d ,也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7.8± 2 .1d ,(P <0 .0 1)。结论 :金双歧用于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疗效好 ,可迅速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值 ,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6.
金双歧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32例。根据胆红素代谢机制,我们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金双歧片口服,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金双歧辅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效果。方法将68例高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口服金双歧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每日总胆红素下降分别为(64.23±10.17),(42.20±11.23)umol/L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1。血清总胆红素下降至〈171umol/L所需的天数分别为(4.75±1.32),(6.03±2.34)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金双歧辅治新生儿高胆胆红素血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金双歧治疗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金双歧配加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肝酶诱导剂鲁米那加蓝光照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0.7%)明显高于对照组(53.7%),有显著差异。结论:金双歧治疗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优于肝酶诱导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余艾霞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6(8):717-718
目的及时有效地纠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防胆红素对脑的损害。方法将8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治疗组39例。治疗前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及血清总胆红素值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患儿予以常规治疗和原发病治疗,观察组加用金双歧0.5g/8h,治疗期间每日定时查经皮胆红素值2次,治疗结束前查血清总胆红素。结果观察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51.37±15.36μmaol/L治疗结束后血清总胆红素76.55±13.44μmaol/L,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观察组平均治疗天数为4.5±2.9天,与对照组平均治疗天数6.5±4.3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金双歧和小儿消积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迅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蓝光加金双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将19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98例,对照组98例,2组在性别、日龄、体重、黄疸病因及程度方面相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使用肝酶诱导剂、白蛋白、茵枝黄及蓝光连续照射治疗、口服金双歧治疗。观察组使用肝酶诱导剂、白蛋白、茵枝黄及蓝光间断照射治疗、口服金双歧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24h后胆红素值(258.6±35.6)μmol/L,48h为(212.5±35.6)μmol/L,72h为(192.8±34.1)μmol/L,黄疸消退情况:平均每2.9天降至标准以下。与对照组相比较,24、48、72h胆红素值及退黄时间有显著性差异(t=2.73,3.73,2.71,5.94;P〈0.05)。结论间断蓝光照射加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13.
廖亮荣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6):766-767
目的通过对金双歧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研究,以期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方法选取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者(接受常规治疗联合金双歧和蒙脱石散)作为试验组,且于同期再选取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者作对照研究,即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然后对两组新生儿临床疗效、胆红素水平变化以及平均住院治疗时间进行观察和统计学处理分析所得数据。结果试验组新生儿临床显效率和受益率均高于对照组;胆红素每日平均下降量大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均<0.05)。结论金双歧联合蒙脱石散的应用能有效建立肠道正常菌群、促进肠道胆红素排泄、减少重吸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思密达、双歧杆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8例随机分为思密达、双歧杆菌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采用蓝光治疗、鲁米那口服,苦黄、白蛋白静滴等治疗。思密达、双歧杆菌治疗组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活菌散和思密达口服,并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胆红素下降情况。结果思密达、双歧杆菌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高于常规组,胆红素降至正常值的天数短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思密达、双歧杆菌活菌散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金双歧和思密达口服,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胆红素含量为(49.12±13.69)u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58.35±16.82)umol/L(P〈0.05);治愈天数治疗组(5.21±1.39)天,明显短于对照组(6.44±1.94)天(P〈0.01)。结论金双歧联合思密达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儿仅给予蓝光照射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患儿在蓝光照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歧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结果:治疗7 d后经皮黄疸仪测定胆红素(TBIL)水平,对照组为(154.37±15.53)μmol/L,治疗组为(112.81±13.4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歧对于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18.
双歧杆菌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双歧杆菌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退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扦菌口服,观察黄疸消退情况,大小便数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胆红素下降明显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双歧杆菌及退黄综合治疗有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妈咪爱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随机抽样,将8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以酶诱导荆及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妈咪爱0.5g/次,每日3次,口服。结果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3d、5d应用微量血胆红素测定仪。监测每日胆红素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胆红素值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妈咪爱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服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为进行相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80例新生儿高疸红互血症的发病因素进行分的总结.结果 80例中非感染因素所至黄疽占50例,非感染性黄疸占62.5%,包括因溶血致黄疸7例,围产因素致黄疸33例,母乳性黄疽10例;感染因互致黄疸30例,占黄痘发病率37.5%,感染因素包括新生儿脐炎、肺、脓疱疹,败血症等.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由多种因素所致,资料所示围产因素致黄疸为主,故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孕期产时并发症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高疸虹素血症的关键.对有高危因素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需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