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周蕾  陆志勇 《华夏医学》2003,16(3):313-314
目的:探讨功能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I分类错He的软组织变化。方法:对29例安氏Ⅱ类I分类错He患者用功能矫治器(FR—2)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片进行分析。对比治疗前后5项软组织指标的变化。结果:早期析功能矫形治疗,患者多数指标接近正常值范围,但也有竞争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功能矫治器能使软组织侧貌得到明显改善,但存在个体差异,部分病例仍需要二期治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功能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I分类错(牙合)的软组织变化.方法:对29例安氏Ⅱ类I分类错(牙合)患者用功能矫治器(FR-2)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片进行分析.对比治疗前后5项软组织指标的变化.结果:早期的功能矫形治疗,患者多数指标接近正常值范围,但也有部分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功能矫治器能使软组织侧貌得到明显改善,但存在个体差异,部分病例仍需要二期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功能矫治器矫治安氏 类 I分类错的软组织变化。方法 :对 2 9例安氏 类 I分类错患者用功能矫治器 (FR- 2 )矫治前后的 X线头影测量片进行分析。对比治疗前后 5项软组织指标的变化。结果 :早期的功能矫形治疗 ,患者多数指标接近正常值范围 ,但也有部分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 :功能矫治器能使软组织侧貌得到明显改善 ,但存在个体差异 ,部分病例仍需要二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安氏Ⅱ类Ⅰ分类伴下颌后缩患者功能性矫治器治疗前后的软组织侧貌变化。方法23例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伴下颌后缩的患者(男性9例,女性14例),配戴Twin—block矫治器,平均戴用时间12个月。分别拍摄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对面部各测量定位点进行测量,并比较治疗前后各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治疗后软组织B点至TVL的距离,软组织颏前点至TVL的距离明显减小,治疗前后的改变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软组织侧貌分析可作为错骀病例临床疗效评定的可靠方法。对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下颌后缩患者,Twin—block矫治器能使患者的面型趋于平衡和协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安氏Ⅱ类Ⅰ分类伴下颌后缩患者功能性矫治器治疗前后的软组织侧貌变化.方法 23例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伴下颌后缩的患者(男性9例,女性14例),配戴Twin-block矫治器,平均戴用时间12个月.分别拍摄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对面部各测量定位点进行测量,并比较治疗前后各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 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治疗后软组织B点至TVL的距离,软组织颏前点至TVL的距离明显减小,治疗前后的改变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软组织侧貌分析可作为错(牙合)病例临床疗效评定的可靠方法.对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下颌后缩患者,Twin-block矫治器能使患者的面型趋于平衡和协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减数上颌第一前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畸形的效果,观察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方法:选取2008-2013年就诊于本院处于青春发育期的22例正畸患者,通过减数上颌第一前磨牙,结合种植体支抗技术矫治安氏Ⅱ类错畸形,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分析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结果:所有病例矫治结束后的SNA角、ANB角、U1-NA角、U1-NA距离(mm)、前牙覆合、前牙覆盖、上唇突度、下唇突度、角U1-L1、角L1-MP、A-Npog等结果较矫治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牙列整齐,覆合覆盖正常,侧貌良好,上下唇突度减小,上唇突度减小更加明显。结论:在临床中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单纯减数上颌第一前磨牙,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面型及咬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Angle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软组织在矫治前、后的变化,以期为临床正畸治疗对面部软组织侧貌的美学评估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20例Angle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患者进行矫治前、后的软组织测量,并对矫治前后的变化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前后患者上唇到审美平面距离(TUL-EP)、下唇到审美平面距离(TLL-EP)、下唇H线距均有明显减小(P<0.05或P<0.01),鼻唇角(Cm-Sn-UL)、面凸角(G-Sn-Pg')增大(P<0.05或P<0.01),颏部软组织厚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le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通过正畸矫治后,患者鼻唇颏部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使面部侧貌趋于协调美观.  相似文献   

8.
9.
安氏Ⅱ类1分类是临床常见错[牙合]畸形,大多表现为上颌正常,下颌后缩,颏部发育不足,下颌牙弓和下颌骨后退,前牙覆盖,覆糌增加。部分患者也可能是上牙弓过度向前甚至是上颌骨的发育过度。获得良好的面部和谐美是正畸治疗的目标之一。如何进行测评以及具体的矫治方法有哪些,对面部软组织侧貌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安氏Ⅱ类Ⅰ分类伴下颌后缩患者功能性矫治器治疗前后的软组织侧貌变化。方法23例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伴下颌后缩的患者(男性9例,女性14例),配戴Twin-block矫治器,平均戴用时间12个月。分别拍摄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对面部各测量定位点进行测量,并比较治疗前后各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治疗后软组织B点至TVL的距离,软组织颏前点至TVL的距离明显减小,治疗前后的改变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软组织侧貌分析可作为错病例临床疗效评定的可靠方法。对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下颌后缩患者,Twin-block矫治器能使患者的面型趋于平衡和协调。  相似文献   

11.
崔琳  王迪  郝钢  杨露 《当代医学》2021,27(12):157-158
目的 探讨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前后的软组织侧貌变化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98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拔牙矫治分为观察组(非拔牙矫治,n=50)与对照组(拔牙矫治,n=48),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软组织侧貌情况及审美平面.结果 矫治后,观察组患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30例安氏Ⅲ类错[牙合]软组织侧貌X线头影测量研究,确定软组织的影响,为临床诊断及治疗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门诊安氏Ⅲ类错[牙合]者30人作为研究样本,另选正常[牙合]30例,拍摄正中[牙合]位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分析软组织测量项目。结果 软组织角度测量有5项有显著差异。结论 软组织代偿可掩盖骨骼的畸形,而另一部分软组织形态的改变却加重了面部的畸形。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肌激动器矫治Angle Ⅱ类1分类错(牙合)治疗前后颌面部硬组织变化情况,探讨其作用机理和效果.[方法]对3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Angle 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用肌激动器矫治,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片的17个硬组织测量项目进行分析,对比治疗前后硬组织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早期的功能矫治治疗,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X线头影测量指标接近正常值范围.下颌骨长度增加,上切牙内收,前牙覆盖减少.[结论]大多数患者在矫治后X线头影测量值接近正常,下颌骨长度增加,但部分患者仍需进行二期治疗.  相似文献   

14.
近2年来本文作者应用口外唇弓辅以内弓镍钛螺簧,配合Ⅱ类颌间牵引,矫治轻中度安氏Ⅱ1类牙列拥挤取得了良好的矫治效果,矫治后软组织侧貌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软组织更加协调美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安氏Ⅱ1错(牙合)软组织侧貌分析及软硬组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反映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软组织侧貌的特征性指标,根据侧位X线头颅定位片做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的软硬组织头影测量分析,并进行软组织间及软硬组织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的患者软组织侧貌畸形主要集中在面下1/3,唇部突出明显,上唇凸度及位置可以反映骨性上颌前突程度,而下唇明显增厚,对安氏Ⅱ1错(牙合)侧貌有一定代偿作用.面凸角、Z角、上唇基角及上唇-审美平面距可综合应用,以评价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成人AngleⅡ类1分类错采用上颌单颌拔牙正畸治疗前后牙颌面硬软组织变化,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5例AngleⅡ类1分类错正畸患者,男11例,女14例,年龄16~28岁,平均18.08岁,上颌拔除第一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和上颌强支抗进行矫治,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矫治前后硬软组织的变化进行测量,分析其测量结果。结果:25例AngleⅡ类1分类错成人患者,治疗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貌外形,磨牙为远中尖窝锁结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上切牙明显内收,下切牙位置基本不变或轻微唇倾,上下唇突度明显减小,鼻唇角增大。结论:成人AngleⅡ类1分类错患者经过单颌拔牙掩饰性治疗,面型明显改善,取得理想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蒋旭梅  徐宝华 《广西医学》1999,21(3):383-385
通过对20名恒牙初期安氏I类错He畸形并伴有明显口呼吸症状的患者软组织侧貌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发现此类患者的软组织侧貌与正常He人的软组织侧貌比较,额部、鼻部、唇部的位置基本一致,颏部略后缩,上下唇倾斜度增大,突度增大,表现为上下唇外翻,双唇增厚。患者的磨牙关系虽为安氏I类,但软组织侧貌还是有安氏Ⅱ类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宁振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1):1267-1269
目的:研究成人AngleⅡ类1分类错骀采用上颌单颌拔牙正畸治疗前后牙颌面硬软组织变化,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5例AngleⅡ类1分类错胎正畸患者,男11例,女14例,年龄16-28岁,平均18.08岁,上颌拔除第一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和上颌强支抗进行矫治,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矫治前后硬软组织的变化进行测量,分析其测量结果。结果:25例AngleⅡ类1分类错骀成人患者,治疗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貌外形,磨牙为远中尖窝锁结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上切牙明显内收,下切牙位置基本不变或轻微唇倾,上下唇突度明显减小,鼻唇角增大。结论:成人AngleⅡ类1分类错骀患者经过单颌拔牙掩饰性治疗,面型明显改善,取得理想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安氏Ⅱ类1分类错验是较为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如果不及时矫正将对上下颌骨的生长带来不良影响。近年来,作者利用肌激动器矫治严重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2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肌激动器矫治AngleⅡ类1分类错殆治疗前后颌面部硬组织变化情况,探讨其作用机理和效果。【方法】对3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AngleⅡ类1分类错殆畸形的患者用肌激动器矫治,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片的17个硬组织测量项目进行分析,对比治疗前后硬组织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早期的功能矫治治疗,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X线头影测量指标接近正常值范围。下颌骨长度增加,上切牙内收,前牙覆盖减少。【结论】大多数患者在矫治后X线头影测量值接近正常,下颌骨长度增加,但部分患者仍需进行二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