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采用体外培养的L02肝细胞株,研究PEP-1肽介导血红素加氧酶-1(PEP-1-HO-1)穿透肝细胞的能力。方法实验分为PEP-1-HO-1组和HO-1组,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制备并纯化PEP-1-HO-1融合蛋白,将纯化的目的蛋白及HO-1蛋白加入培养的L02肝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来分析其转导能力。结果经测序分析证实,原核表达质粒pET15b-PEP-1-HO-1重组成功。SDS-PAGE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EP-1-HO-1在Rosetta(DE3)pLysS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经Ni2+-NTA-树脂柱亲和层析纯化得到了融合蛋白PEP-1-HO-1,将其加入到体外培养的L02肝细胞培养基中,发现它能以剂量依赖及时间依赖的方式转导入细胞内,并能持续稳定表达48h,免疫组化显示其主要分布于胞质和胞核中。结论 PEP-1-HO-1融合蛋白能高效地转导入培养肝细胞,为进一步研究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防治的动物模型实验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核因子4α(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4α,HNF4α)是核激素受体超家族的一种转录因子,在调控肝细胞分化和维持肝脏生物学功能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上调HNF4α的表达可阻断肝纤维化等肝脏慢性疾病进程,同时,HNF4α与乙肝病毒的转录和复制有关,本文就HNF4α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细胞穿透肽PEP-1介导过氧化氢酶转导大鼠心肌H9C2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细胞穿透肽PEP-1介导的人过氧化氢酶转导入H9C2细胞的能力。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和纯化His-tag-PEP-1-CAT及His-tag-CAT融合蛋白后,与体外培养的H9C2细胞株共孵育,利用免疫细胞荧光技术和Westernblot检测PEP-1-CAT融合蛋白是否转导入H9C2细胞内;并检测H9C2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制备的PEP-1-CAT融合蛋白纯度为90%以上,其浓度达0.501mg/mL;PEP-1介导的CAT融合蛋白能高效转导入H9C2细胞内,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6h时达峰值;转导入H9C2细胞内的融合蛋白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亦呈现出时间及剂量依赖的特点。结论:PEP-1-CAT能高效稳定转导入H9C2细胞内,为PEP-1介导的过氧化氢酶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致敏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在4-1BBL胞外区蛋白(ex4-1BBL)辅助下对于肝癌细胞杀伤的增强作用。方法:ELISA法检测ex4-1BBL对CTL分泌IL-2和IFNγ水平的促进作用;非放射性LDH试剂盒检测不同时间点对淋巴细胞存活的影响;应用致敏DC诱导CTL细胞毒试验,观察联合应用ex4-1BBL后CTL对肝癌细胞杀伤效应。结果:ex4-1BBL可使CTL分泌IL-2和IFNγ显著增加(P<0.01),但对于未激活的原始淋巴细胞无明显刺激作用;ex4-1BBL可降低培养基上清中淋巴细胞释放的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改进淋巴细胞的存活状态;致敏的脐血来源DC能够在体外诱导CTL特异性地杀伤肝癌细胞,经ex4-1BBL作用后CTL的杀伤作用显著增强。联合应用致敏DC和ex4-1BBL的实验组,在效靶比20:1时的杀伤百分率为(52.16±1.84)%,而对照组没有联合ex4-1BBL,在同样的效靶比其杀伤百分率为(43.5±1.5)%。结论:ex4-1BBL可使DC诱导的CTL对肝癌细胞杀伤效应增加,这一结果与ex4-1BBL通过共刺激信号通路促进CTL增殖,增加细胞因子分泌,维持杀伤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特异性上调肝细胞中肝细胞核因子1α(HNF1α)表达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取18只C57/B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AV8-TBG-Ctrl组和AAV8-TtBG-HNF1α组,每组6只.应用CCl4诱导制备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AAV8-TBG-HNF1α组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带有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启动子驱动表达HNF1α的腺相关病毒AAV8-TtBG-HNF1α特异性上调肝细胞中HNF1α的表达,AAV8-TBG-Ctrl组小鼠注射对照病毒AAV8-TBG.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qPCR检测各组小鼠HNF1α的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检测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及胶原沉积,免疫组化法检测旷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并对Ⅰ型胶原(COL1A1)及α-SMA的表达进行软件定量分析;qPCR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纤维化相关基因(α-SMA和COL1A1)、上皮指标(E-cadherin和Plakoglobin)及间质指标(Vimentin,Slug和Twist1)的mRNA水平;免疫组化法及TUNEL法检测上调HNF1α对纤维化肝脏中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小鼠相比,CCl4造模可促进小鼠肝脏胶原沉积及α-SMA的表达,且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HNF1α的表达下降(P<0.01);与AAV8-TBG-Ctrl组相比,应用AAV8-TBG-HNF1α特异性上调肝细胞HNF1α的表达可抑制纤维化肝脏中的COL1A1及α-SMA的水平(P<0.01).上调肝细胞HNF1α表达对纤维化肝脏中E-cadherin、Vimentin等上皮间质转换指标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也不影响肝细胞的增殖与凋亡(P>0.05).结论 特异性上调肝细胞HNF1α表达可显著改善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PEP-1-SOD1融合蛋白转导入大鼠心肌组织的能力及其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EP-1-SOD1融合蛋白转导进人大鼠心肌组织的能力,并测定转导的目的蛋白酶活性.方法:实验分为SOD1组和PEP-1-SOD1组,分别经大鼠尾静脉注射500 μg纯化后的SOD1及500μg纯化后的PEP-1-SOD1融合蛋白入大鼠体内,于注射后0.5,1,2,4,8,24 h时间点取心脏(n=6,每组,每个时间点),经40 g/L多聚甲醛溶液固定6 h后行冰冻切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EP-1-SOD1进入大鼠心肌组织的能力和分布情况.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心肌组织SOD1活性.结果:PEP-1-SOD1组注射后0.5 h时,大鼠心肌组织中即出现均一的明亮红色荧光信号,分布于细胞浆及细胞核,具有时间依赖性的特点,荧光强度最强点为1 h时间点,而SOD1组未见到红色荧光信号.于注射后0.5 h时SOD1活性开始升高PEP-1-SOD1组为(85.37±1.67),SOD1组为(52.23±0.67),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注射后1 h时SODl活性可达高峰,PEP-1-SOD1组为(119.16±1.37),SOD1组为(53.47±1.02),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24 h逐步下降;SOD1组各时间点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P-1-SOD1融合蛋白能以天然活性形式迅速高效的转导人大鼠心肌组织,并保持酶活性达24 h.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一个基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的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活性检测系统,筛选可调控HNF4α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方法 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HNF4α蛋白,行蛋白热迁移实验检测相关DNA片段及小分子化合物与HNF4α蛋白的直接相互作用.分别构建含有3个拷贝和9个拷贝的Ninjurin 1(NINJ1)基因启动子区HNF4α反应元件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GL3-NINJ1-3p和pGL3-NINJ1-9p,转染肝癌细胞,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肝癌细胞内HNF4α转录活性的改变,qPCR检测小分子化合物木犀草素或阿尔维林处理后肝癌细胞中HNF4α及下游基因的表达情况,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小分子化合物处理后细胞内HNF4α转录活性的改变.结果 蛋白热迁移实验证实,NINJ1基因启动子区HNF4α的DNA结合片段可与HNF4α蛋白结合.在过表达HNF4α的肝癌细胞中,pGL3-NINJ1-3p和pGL3-NINJ1-9p均可检测到肝癌细胞中HNF4α活性的改变,且pGL3-NINJ1-9p较pGL3-NINJ1-3p的检测灵敏度更高(P<0.01).木犀草素和阿尔维林与HNF4α蛋白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分别下调和上调HNF4α靶基因;pGL3-NINJ1-9p可检测到木犀草素和阿尔维林对HNF4α转录活性的影响.结论 利用报告基因载体pGL3-NINJ1-9p成功建立了HNF4α活性的检测系统,为筛选调控HNF4α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等提供了基础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表达的变化和意义。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每组12只大鼠。链脲佐菌素连续腹腔注射法制作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ting法、RT-PCR法检测大鼠肝脏HNF-4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肝脏HNF-4α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肝脏HNF-4α表达的升高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时肝脏损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细胞穿透肽PEP-1携带过氧化氢酶(CAT)穿透大鼠离体心肌的能力,并探讨PEP-1-CAT融合蛋白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随机分为5组(n=10):缺血-再灌注组(I/R组)行平衡30 min、停灌30 min与再灌注60 min,CAT组、PEP-1-CAT融合蛋白预处理组(A、B、C、D组)在平衡15 min后依次以10,5,10,20μmol/L的融合蛋白预处理15 min,停灌、复灌与I/R组相同。记录各组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及冠脉流量(CF)变化,测定平衡15 min时、再灌注15 min时冠脉流出液乳酸脱氢(LDH)活性。测定再灌注60 min时心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PEP-1-CAT融合蛋白能高效转导入离体心肌组织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在平衡15 min末,各组LVEDP、LVSP、±dp/dt max以及LDH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I/R组比较,B、C、D组在再灌注后各时间点LVEDP降低(P<0.01),LVSP、±dp/dt max以及CF升高(P<0.01),灌注15 min时冠脉流出液LDH活性降低(P<0.01),再灌注后60 min心肌MDA含量降低(P<0.01)。CAT处理组所有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P-1-CAT融合蛋白能高效转导入离体心肌织并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将为其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奠定坚实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18年我国最新癌症报告显示,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肿瘤中居第2位。胃癌是全球第5大常见癌症,2018年新发病例超过1000000例,其中估计有783000例死亡(相当于全球每12例胃癌病例就有1例死亡),居癌症死亡率的第3位[1]。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参与、多步骤演变的复杂病理过程,是人口、生活饮食、遗传、感染和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尽管本病的全球发病率在下降,但近90%胃癌患者在被诊断时已是进展期,使患者错失最佳手术期。即使患者接受了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5年生存率仍低于30%。《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明确指出癌症的早期预防控制、早期筛查诊断和早期精准治疗是降低癌症发病及提高生存率的主要策略。因此,筛选早期胃癌特有分子靶点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是改变我国胃癌诊治严峻形势的高效可行途径。肝细胞核因子4α(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4α,HNF4α)是细胞核受体之一,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转录因子,其在促进胃癌发生发展、影响胃癌预后等方面的作用正逐渐受到重视,可能成为胃癌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重要分子靶点之一。本文就HNF-4α与胃癌致病因素、癌前病变、病情进展、侵袭转移及诊断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生长因子体外抑制SMMC-7721人肝细胞癌细胞生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细胞癌细胞的生长效应。方法 :将处于指数生长期的SMMC 772 1细胞经过 (HGF处理组 )或不经 (对照组 )HGF处理培养 1~ 4d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法检测细胞数 ,并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 :HGF对SMMC 772 1细胞增殖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在实验浓度内 ,使用最高浓度的HGF(rhHGF为 2 0 μg·L-1、cHGF为 10 0mg·L-1)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强。使用不同浓度 (5、10、2 0 μg·L-1)rhHGF处理 3d的培养细胞均有一半以上停留在G0 /G1期。结论 :HGF对SMMC 772 1人肝细胞癌细胞的体外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这与细胞生长阻滞在G0 /G1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在原发性肝癌(HCC) 和癌旁肝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肝组织增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α和PCNA 在正常肝组织、原发性肝癌(HCC)和癌旁肝组织的表达。结果:TGFα和PCNA在正常肝组织中均不表达;61-0% 的HCC 癌组织和57-5% 的癌旁肝组织表达TGFα;100 % 的癌组织和97-5 % 的癌旁肝组织可观察到PCNA阳性反应。经统计学分析,癌组织的TGFα染色强度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P<0-01) ;TGFα阳性组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的PCNA 标记指数(LI) 均分别高于TGFα阴性组( P均<0-01)。结论:HCC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存在TGFα的异常表达;TGFα与HCC癌组织和癌旁肝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推测HCC中可能存在正反馈的TGFα自分泌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星状细胞(HSC)通过SDF-1/CXCR4轴对肝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和可能机制,为研究肝癌的侵袭过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HSC LX02和肝癌细胞MHCC97、SMMC7721、Hep3B、HepG2中SDF-1和CXCR4的表达。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LX02共培养或外源性SDF-1干预对肝癌细胞HepG2以及CXCR4基因沉默后的HepG2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上皮标志E-Cadherin和间质标志Vimentin的表达水平。结果:与肝癌细胞比较,LX02中趋化因子SDF-1呈高表达(P<0.05)。4株人肝细胞癌细胞均有CXCR4高表达。HSC或SDF-1均能促进肝癌细胞HepG2侵袭(P<0.05),并诱导E-Cadeherin蛋白表达下调,Vimentin蛋白表达上调。通过RNA干扰技术靶向沉默肝癌细胞CXCR4基因后,HSC和SDF-1对肝癌细胞HepG2侵袭能力均无明显影响(P>0.05),肝癌细胞E-Cadeherin、Vimentin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亦无明显变化。结论:HSC可通过SDF-1/CXCR4轴促进肝癌细胞侵袭,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肝细胞性肝癌(HCC)的诊断及其生物学行为判定中的价值。方法良性病变切除的肝脏标本30例,其中肝硬化及炎症性病变25例,腺瘤5例。肝脏肿瘤标本176例,其中HCC142例(高分化12例、中分化57例、低分化7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17例,肝脏转移癌(MC)17例。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TTF-1在上述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运用Fishers精确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比较不同组织中TTF-1表达的差异。结果在所有良性病变和癌旁组织的肝细胞胞质中,TTF-1均呈强阳性表达。肝脏肿瘤标本中,HCC组织中TTF-1表达阳性率为78.9%(112/142),而ICC和MC组织中TTF-1表达均为阴性(均P<0.0001)。TTF-1在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8.2%和60.2%;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TTF-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001)。结论TTF-1在HCC中的表达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可作为其诊断及与其他类型肿瘤或转移性癌鉴别诊断的重要标记物。TTF-1表达的缺失可能在HCC细胞去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塞来昔布对肝癌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为研究对象,四唑氮蓝还原法(MTT)观察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塞来昔布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并用小鼠肝癌细胞株H22建立昆明鼠移植瘤模型,观察塞来昔布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 MTT显示塞来昔布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现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塞来昔布(40 μmol/L)作用于SMMC-7721细胞36h后,G1期细胞比率由44.7%上升至49.9%,S G2/M期细胞比率由55.4%下降至50.1%,细胞增殖受抑制.在体动物实验表明,塞来昔布对移植瘤的生长和局部转移有显著的抑制效果.结论 环氧合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不同来源的肝癌细胞株均有增殖抑制作用,可能是预防和治疗肝癌的重要候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三氯化镧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三氯化镧(LaCl3)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给予LaCl3(0.05、0.10、0.50及1.00 mmol•L-1)培养不同时间(1、3、5和7 d),观察癌细胞生长曲线、集落抑制率、培 养上清中甲胎蛋白(AFP)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MMC-7721细胞周期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培养 细胞CyclinD1、 PCNA、 CDK4及P16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法显示0.50及1.00 m mol•L-1LaCl 3对SMMC-7721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具有剂量和时间的依赖性; 0.10和0.50 mm ol•L-1的LaCl3对肝癌细胞集落的形成抑制率分别为51%和67%(P<0.05),1.00 mmol•L-1 LaCl 3的集落形成抑制率达97%(P<0.01 );不同剂量LaCl3  作用SMMC-7721细胞3 d后,细胞周 期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G0/G1期细胞百分数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10、0.50及1.00 mmol•L-1 LaCl3均可抑制AFP的分泌,其中以1.00 mmol•L-1 LaCl3组作用最显著(P<0.01 )。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LaC l3促进P16蛋白 的表达,使Cyclin D1、PCNA和CDK4蛋白的表达下降。结论: LaCl3 对SMMC-7721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阻断细胞周期进程、降低细胞的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索拉菲尼联合三氧化二砷对肝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索拉非尼单药、As2O3,单药以及两药联合对肝癌细胞株nepG2的作用.探讨两药联用的协同抗肿瘤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索拉非尼和不同浓度的As2O3分别组成单药组和索拉非尼 As2O3联合用药组,另设不加药的对照组,作用于HepG2细胞.MTT法检测索拉非尼、As2O3单药及联用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罗丹明123染色观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blotting检测ERK、P-ERK蛋白表达.结果 索拉非尼、As2O3单药与联用均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两药联用有交互效应(P<0.05).索拉非尼、As2O3单药与联用均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联合组更为明显(P<0.05).两药联用能使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较两药单用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后ERK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而pERK表达下降,联合用药组尤显.结论 索拉非尼、As2O3单药及联用均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索拉非尼与As2O3联合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共同诱导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及抑制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肝细胞生长刺激物质(HSS)介导依托泊甙(VP-16)对肝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肝细胞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对荷瘤小鼠腹腔内注射不同剂量VP-16及HSS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于不同时间处死动物,进行病理学检查,并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大剂量VP-16(0.75,1.5 μg/g)联合HSS(1 μg/g)组肿瘤生长明显受抑,抑瘤率分别为71% 和69% (P< 0.01),但中、小剂量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 0.05);而小剂量联合(VP-16 0.38 μg/g)组及单用HSS(1 μg/g)组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抑瘤率分别为23% 和5% 。单用大剂量VP-16副作用明显。中、大剂量VP-16联合HSS均可显著延长小鼠存活期。结论:HSS介导大、中剂量VP-16具有明显抑瘤效应,以中剂量为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Shc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3例肝癌及33例对应的癌旁组织中Shc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Shc1蛋白表达量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培养肝癌SMMC-7721细胞,siRNA干扰Shc1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划痕试验检测迁移能力。结果 Shc1在33对样本中,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Shc1表达于肝细胞癌的胞浆上;无肝硬化的患者Shc1阳性率(100%)高于伴肝硬化者(54.2%);术前Child-Pugh分级A级的患者Shc1阳性率(75.9%)高于B级或C级的患者(0%);术前检测血中AFP阳性患者Shc1阳性率(79.2%)高于AFP阴性患者(33.3%);术后病理EdmondsonⅢ、Ⅳ级患者Shc1阳性率(79.2%)高于Ⅰ、Ⅱ级的患者(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Shc1表达后,随时间延长, SMMC-7721细胞增殖、迁移明显受到抑制(P<0.05)。 结论 Shc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Shc1的阳性率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术前AFP、病理Edmondson分级相关;干扰Shc1的表达可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Exendin-4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方法:给予不同浓度(0.1、1.0、10.0、100.0nmol/L)的Exendin-4刺激HepG2,使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Exendin-4在0.1、1.0nmol/L水平对人肝癌细胞HepG2无明显促进增殖作用,在10.0、100.0nmol/L水平有明显促进增殖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现出浓度、时间依赖性地促进HepG2的增殖,并且随着Exendin-4水平的增加,HepG2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下降(P<0.05),S期及G2/M期细胞比例逐渐上升(P<0.05)。结论:Exendin-4在低浓度时对人肝癌细胞HepG2无明显促进增殖作用,但浓度增加到一定水平时具有促进增殖作用,且呈现时间依赖性促进H epG2的增殖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