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索其止凝血机制的常规检测指标及分子标志物的改变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有无复发、转移不同时期患者的诊断、复发转移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0例正常对照组人群及84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检测,包括PLT、PT、aPTT、TT、Fbg及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包括GMP-140、TF、TAT、TFPI、TpP、PAP、u-PA、t-PA、PAI-1、D-D含量和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和Ⅺ活性及抗凝血酶AT活性。结果 (1)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组患者中均有Fbg升高(P〈0.05),且在疾病复发转移后更加明显(P〈0.01),同时在这组患者中出现PT、aPTT的缩短(P〈0.05)。(2)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组中均存在着GMP-140、TF、TAT和TpP的升高(P〈0.05),且在疾病复发转移组中更明显(P〈0.05或P〈0.01),同时在这组患者中又有凝血因子Ⅶ、Ⅹ活性的升高和AT活性的降低(P〈0.05)。(3)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组中存在着纤溶指标PAP、u-PA、t-PA和D-D含量的升高(P〈0.05),在肿瘤复发转移后这些指标升高更明显(P〈0.05或P〈0.01),同时在这组患者中又出现了PAI-1含量的升高(P〈0.05)。结果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存在着血小板、凝血、抗凝血和纤溶方面的止凝血功能的异常。表现为血小板活化、凝血激活、抗凝血抑制和纤溶系统的活化。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指标除Fbg含量变化与肿瘤复发转移明显相关外,其余指标变化不大。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水平的改变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有复发转移者中变化更加明显,可作为头颈部恶性肿瘤预测、肿瘤复发和转移及判断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动态观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有无肿瘤复发转移不同时期的止凝血功能的变化,以探索其止凝血机制的常规检测指标及分子标志物的改变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诊断、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0例正常对照组人群和42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检测,包括PLT、PT、aPTT、TT、Fbg及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包括GMP-140、TF、TAT、TFPI、TpP、PAP、u-PA、t-PA、PAI-1、D-D含量和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和Ⅺ活性及抗凝血酶AT活性。结果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均有Fbg升高(P〈0.05),在疾病复发转移组中升高更加明显(P〈0.01),同时在复发转移组中又出现了PT、aPTT的缩短(P〈0.05)。②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中均存在着GMP-140、TF、TAT和TpP的升高(P〈0.05)、且在肿瘤复发转移组中升高得更明显(P〈0.05或P〈0.01),同时在这组患者中又有凝血因子Ⅶ、X活性的升高和AT活性的降低(P〈0.05)。③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中存在着纤溶指标PAP、u-PA、t-PA和D-D含量的升高(P〈0.05),在肿瘤复发转移组中这些指标升高得更明显(P〈0.05或P〈0.01),而在这组患者中又出现了纤溶酶原抑制物PAI-1含量的升高(P〈0.05)。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同时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凝血激活、抗凝血抑制和纤溶系统的活化。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指标除Fbg含量变化与肿瘤复发转移明显相关外,其余指标变化不大,而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分子标志物水平的改变,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复发转移的止凝血功能异常的意义更明显,可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预测、肿瘤复发转移以及判断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止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为其预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体检的正常人50例作为对照组,取血液标准行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止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缓解期患者PLT、Fbg与对照组指标差异较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对照组不同疾病周期的指标的变化,缓解期的患者PLT、Fbg明显高于进展期的患者,TT、aPTT、PT低于进展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止凝血功能随着其病情的发展情况而不断变化,临床诊断期间,可将PLT、Fbg作为检查的特异性指标,并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与止凝血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已成为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最多的国家,20年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升高约50%,而同期恶性肿瘤的5年总体生存率提高了80%。由于肿瘤病理学研究的进展,恶性肿瘤与止凝血功能的问题亦日受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动态观察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缓解和进展不同时期的止凝血功能的变化,以探索其止凝血机制的常规检测指标及分子标志物的改变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疾病进展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正常对照组人群及4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检测,包括PLT、PT、aPTT、TT、Fbg及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包括GMP-140、TF、TAT、TFPI、TpP、PAP、u-PA、t-PA、PAI、D-D含量和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和Ⅺ活性及AT活性.结果 1.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组及其疾病缓解期组中存在着Fbg的升高(P<0.05),至疾病进展期中PLT、Fbg出现了下降(P<0.05).且出现了PT、aPTT的延长(P<0.05);2.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组中,GMP-140、TF、TAT、TFPI和TpP含量的升高及AT活性的降低,在疾病进展期中变化更明显(P<0.05或P<0.01),同时有凝血因子Ⅴ、Ⅵ、Ⅷ、Ⅸ的降低(P<0.05),而在疾病缓解期时同样存在着GMP-140、TF、TpP的升高及AT活性的降低(P<0.05);3.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组中同样存在着纤溶指标PAP、u-PA、t-PA和D-D的含量的升高(P<0.05),疾病进展期升高得更明显(P<0.05或P<0.01),且同时出现了纤溶酶原抑制物PAI-1含量的升高(P<0.05).结论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同时存在着血小板、凝血、抗凝和纤溶方面的止凝血功能的异常.表现为血小板数量下降、功能活化、凝血激活、抗凝血降低和纤溶系统的活化.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常规止凝血指标PLT、Fbg的变化与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而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的分子标志物水平的改变对其疾病合并有止凝血功能异常的意义更明显,可作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疾病的进展和缓解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改变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凝血象的改变在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亦存在不断变化,笔者对217例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进行测定,同时跟踪对其中在病程中合并出血的61例患者的凝血象进行观察,并就其改变的原因临床意义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动态观察恶性肿瘤患者抗凝治疗前后止凝血功能的变化,为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对56例恶性肿瘤高危血栓患者在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抗凝治疗前后进行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检测,包括PLT、PT、aPTT、TT、Fbg以及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包括GMP-140、TF、TAT、TFPI、TpP、PaP、uPA、tPA、PAI-1、D-D含量和凝血因子Ⅱ、V、Ⅶ、Ⅷ、Ⅸ、Ⅹ和Ⅺ活性及抗凝血酶AT活性。结果在恶性肿瘤高危血栓组患者应用LMWH抗凝治疗后出现了Fbg、TF、TAT、TpP和D-D含量的降低(P〈0.05或P〈0.01),TFPI含量和AT活性的上升(P〈0.05),与抗凝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PLT略有下降和PT、aPTT、TT略有延长,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LMWH在恶性肿瘤高危血栓组患者的治疗中可以降低凝血因子的活化,减少凝血的激活,增加机体抗凝血的作用,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在恶性肿瘤患者中起到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了解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89例我院收治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取56例同期入院体检的非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各凝血指标PT、aPTT均明显延长,Fbg水平明显升高而PLT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相关凝血指标GMP-140、TF、和TFPI含量明显升,而凝血因子Ⅴ、Ⅶ、Ⅷ和Ⅸ活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溶指标u-PA、t-PA、PAI-1和D-D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T、aPTT、Fbg、PLT、GMP-140和D-D指标的检测分析可诊断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异常,为药物干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止凝血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血浆止凝血指标及细胞因子IL-6、TNFα的浓度变化.初步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止凝血异常的原因。方法测定42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TF、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Ⅺ活性以及Fbg、D二聚体、tPA、IL-6、TNFα血浆浓度,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TF、Fbg、D二聚体、tPA血浆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或P<0.01)。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确诊时已存在止凝血指标异常,机体凝血、纤溶系统均处于激活状念。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术后予肠内营养、对照组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治疗1周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并观察术后感染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相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明显改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血液储存时间对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储存时间对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分为两组,A组23例,输入储存时间〈14d的血液,B组7例,则输入储存时间〉14d的血液,采集患者输血前和输血后1、2、3和7d的血液分别检测红细胞一C3b受体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RBC—SOD)的水平。结果患者输入储存时间〈14d的血液时RBC—C3b,RBC—SOD有所增加,RBC—IC则降低;而输入储存时间较长(〉14d)的血液时,其输血后较输血前的RBC—C3b,RBC—SOD有所降低,RBC—IC则增加。结论血液在储存过程中随时间延长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降低,而术后患者由于创伤及全身炎症反应致免疫功能低下,在输血治疗时应尽可能输入储存时间少于14d的血液,以帮助患者增强免疫功能,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老龄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老龄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总结124例65岁以上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疗效并与86例未进行此方案支持的病例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老龄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共124例(95%可信区间为55.79%~62.31%).给予术前EN或PN营养支持,术后早期PN+EN到后期EN营养支持,与86例未进行此方案支持的病例在平均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上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老龄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有助于加速病人术后的恢复,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四磨汤对胆囊切除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 5例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6h开始给四磨汤口服,对照组不给任何胃肠动力药,对比两组病人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胃肠反应。结果:治疗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两组胃肠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四磨汤具有促进胆囊切除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止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动态检测和比较2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服用沙利度胺前后血浆内皮素-1、凝血酶调节蛋白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水平以及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Ⅺ活性,抗凝血酶活性,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D-二聚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α_2-抗纤溶酶抑制物的活性。结果服用沙利度胺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血浆内皮素-1、凝血酶调节蛋白水平以及血浆D-二聚体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抗凝血酶活性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沙利度胺可能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调节抗凝及纤溶活性而增加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动静脉血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益肠散术后敷脐对胃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胃肠手术患者60例,随机方法分为益肠散敷脐组、对照组两组。益肠散敷脐组:于12 h后给予益肠散敷贴于脐周,每天更换一次,连用3 d。对照组:于12 h后给予沙袋敷贴于脐周,每天更换一次,连用3 d。观察术后肠鸣音恢复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结果益肠散组肠鸣音出现时间(39.5±8.7)h,对照组肠鸣音出现时间(54.3±9.4)h,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肠散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48.3±7.9)h,对照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61.4±11)h,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肠散组患者肠鸣音恢复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肠散敷脐可明显促进胃肠道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