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介绍社区老年胃造瘘管饲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对老年胃造瘘管饲患者及家属进行家庭指导,门诊复诊指导,家庭访视。回顾性分析15例留置3—5年零7个月胃造瘘管饲患者的护理。结果营养失调、电解质紊乱、造瘘口感染、脱管、造瘘口肉芽组织生长是社区老年胃造瘘管饲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及并发症。结论做好营养匀浆的配制与保存;用10%氯化钠溶液清洗局部预防肉芽组织生长所引起的局部出血和造瘘感染;避免腹胀发生;定期补充白蛋白血,口服补钾、补钠;每隔2—4个月不定期更换胃造瘘管。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保证胃造瘘管饲家庭护理患者有效的营养,提高治疗效果,避免各种并发症发生,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
总结34例吞咽困难患者经皮胃镜下胃造瘘行管饲的护理。护理重点为造瘘治疗前配合医生做好临床评估,完善患者的准备;治疗时配合医生给予患者合适的指导,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治疗后做好一般护理,加强造瘘管和管饲营养的护理,重视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呕吐及腹泻、脱管、堵管、造瘘口感染等并发症,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出院指导。34例均置管成功,患者营养状况均改善,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3.
胃造瘘管饲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张月华  卢少萍 《现代护理》2003,9(3):192-193
目的 寻找胃造瘘管饲并发症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例胃镜下胃造瘘病人管饲情况 ,观察各种原因引起的并发症。结果 以胃肠道症状、机械性并发症、造瘘口并发症为主。结论 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可提高治疗效果 ,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4.
高危食管癌术后长期空肠造瘘管饲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空肠造瘘管饲对高危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长期营养支持的疗效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97例经空肠造瘘管进行术后营养支持的高危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94例患者康复出院,死亡3例,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空肠造瘘管滑脱、断裂、造瘘管周围瘘、肠梗阻及肠扭转等重大并发症。结论对高危食管癌术后患者应用空肠造瘘管管饲方法进行长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胃造瘘管饲并发症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胃镜下胃造瘘病人管饲情况,观察各种原因引起的并发症.结果以胃肠道症状、机械性并发症、造瘘口并发症为主.结论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直肠癌造瘘术患者焦虑情况及相关因素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我科60例造瘘术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指导、术后瘘口护理及出院后的健康教育。结果 所有直肠癌造瘘术患者焦虑程度明显减轻,积极接受造瘘手术并掌握人工肛门护理。结论 加强直肠癌造瘘术患者术前、术后一系列护理工作,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利于病情恢复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空肠造瘘患者应用改良管饲(玻璃接头衔接止血带)与基层医院常规管饲的临床效果,寻找一种更好的管饲方法。方法选择需要进行管饲的空肠造瘘患者43例,随机分为改良管饲(玻璃接头衔接止血带)组22例和常规管饲组21例,分别予常规管饲和改良管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进行管饲时的疼痛不适程度,采用疼痛主观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改良管饲(玻璃接头衔接止血带)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管饲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的玻璃接头衔接止血带在管饲过程中,使造瘘管得到较好的保护,腔口不易变粗、变裂、管道不易牵拉,可以更好地减少管饲过程中患者的疼痛,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胃镜下胃造瘘的方法和术后护理要点,逐步形成护理常规。方法摸索在胃镜引导下做经皮胃造瘘的护理方法与技巧,对胃镜引导下经皮胃造瘘的6例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经皮胃造瘘术通过护士精心护理未有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护士熟悉经皮胃镜引导下胃造瘘术后并发症,预防性地采取措施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增进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肠造瘘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将96例行肠造瘘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评估患者造口有无异常,造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对造口知识的讲解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健全风险管理体制、加强业务培训与安全意识建设、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管理及针对肠造瘘患者个体的护理等)。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患者舒适度、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护理质控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及护理质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造瘘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者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总结31例手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或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护理体会。由于手术需要人工气腹。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的深浅、节律、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监测血电解质各项指标;该术式下肠造口是从手助操作通道穿出的,早期由于缝线的牵拉使瘘口周围皮肤凹凸不平,容易造成漏尿,加强造口处护理,指导患者右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进行;术后第2天即可向病人及家属指导和示范有关瘘口及贮尿囊的观察、清洗和护理方法,指导患者进行造口自我护理;造瘘口愈合后,指导患者行新膀胱功能训练;做好尿瘘、肠梗阻、造口疝等并发症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