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7岁。因活动后心悸、头晕就诊。临床诊断:冠心病。门诊ECG(附图)示:Ⅰ及Ⅱ导联P_9前,P—P 0.76s,呈2:1AVB,下传PR固定0.16s与0.26s相交替;Ⅱ的P_9后及Ⅲ、V_1、V_5上,P—P延长至0.76~0.88s时窦搏以PR0.16s1:1下传,传导的搏动在V_1呈rsR~1型,宽0.14s,符合CRBBB。20个月后,患者由  相似文献   

2.
SDF-1对小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 s)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M NC s),由BS-1和D iI-acLDL荧光双染鉴定。加入不同浓度SDF-1 a培养48 h,然后分别采用M TT法、改良的Boyden小室和粘附能力测定来观察EPC s的增殖、迁移和粘附能力;采用血清饥饿法和紫杉醇诱导EPC s凋亡,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SDF-1a对EPC s凋亡率的影响。结果:SDF-1a剂量依赖性增加EPC s数量(P<0.01),并显著改善了EPC s的粘附、迁移和增殖能力(P<0.01),显著降低EPC s凋亡率(P<0.01)。结论:SDF-1a可增加小鼠骨髓源性EPC s的数量并改善EPC s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及诱导痰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s TREM)-1对老年人肺炎早期诊断的价值及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74例年龄≥60岁患者,分为肺炎组40例(其中重症肺炎15例,普通肺炎25例),非感染组(20例),健康对照组(14例),分别于入组后24 h内留取血清及诱导痰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及诱导痰中s TREM-1水平。结果 1肺炎组血清及诱导痰中s TREM-1水平较非感染组及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1);2重症肺炎组与普通肺炎组诱导痰中s TREM-1水平差异显著(P0.05);3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发现血清及诱导痰s TREM-1检测诊断老年人肺炎有一定准确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95%CI:0.742~0.978),0.939(95%CI:0.857~1.000),P0.01。结论血清及诱导痰s TREM-1检测对于老年人肺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诱导痰中s TREM-1水平可以应用于老年人肺炎的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20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附图为Ⅱ及 V_1连续记录。窦性 P 波不规则出现,最短的 P-P 间期为1.09s,最长 P-P2.07s,长的 P-P 间期为明显窦性心律不齐或室早逆行重整所致,平均心房率约49次/min。V_1的 ORS波呈3种不同形态:(1)V_1上行的 R_(1、6、11)及 V_1下行的 R_(1、5、9、13)为 rS 型,时间0.07s,其前无 P 波或 P-R 明显小于0.12s,QRS 均在1.30s 后发生,为房室交界性逸博。(2)V_1上行的 R_(3、5、8、10、12)及 V_1下行的 R_(3、7、11)仍为 rS 型,但 S 波振幅明显小于前者,而 r 波反大于前者,时间0.07s,其前均有 P 波,P-R 大于0.12s,为窦性心律。(3),V_1上行的 R_(2、4、7、9、13)及 V_1下行的 R_(2、4、6、8、10、12)亦为 rS  相似文献   

5.
洪晓红 《心电学杂志》1997,16(2):112-113
患者男,72岁。临床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曾描记心电图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入院前因情绪激动突然出现心悸、胸闷、气促及头昏,但无晕厥。当即描记心电图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给予扩张冠状动脉、营养心肌及地塞米松等治疗,病情好转。在治疗期间检查心电图发现房室传导及束支传导情况多变。入院时V_1导联心电图(附图上)见P波规律出现,P-P间期0.72s,心房率83次/min,心室率40次/min,每2个P波有1个P波下传心室,P-R间期0.12s,下传的QRS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心电图诊断:莫氏Ⅱ型房室传导阻滞(2:1下传)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附图中见P-P规则,P-P间期0.48s,心房率125次/min;R-R间期不等,分别为1.08s、1.20s、1.40s,平均心室率49次/min,房室传导比例为2:1—3:1。QRS波群呈3种形态:第2、5个QRS形态正常,呈rS型,P-R间期0.12s;第3、6个QRS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P-R0.44s;第1、4个QRS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P-R间期0.12s。心电图诊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1—3:1),间歇性双束支传导阻滞。附图下见P波规律出现,心率88次/min,P-R间期0.12s,QRS波群呈rsR'型。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82岁。因咳嗽、咳痰1W伴气喘加重入院。临床诊断:急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Ⅲ期,冠心病。图示:V_1导联连续记录。上行P_(1、2),下行P_(5.6)系窦性P波,P-P间距0.90s及0.86s,P-R间期0.22~0.24s。上行P′_(3、6、9),下行P′_(2、4、10)形态高尖,联律间期为0.82s的同源房早,下传的P′-R间期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并探讨血清Visfatin与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 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定量夹心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对80例UA患者(UA组)、68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SA组)及6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Visfatin、s VCAM-1、s ICAM-1水平的变化进行检测,同时常规检测其他临床生物化学指标。在UA组,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对血清Visfatin与s VCAM-1、s ICAM-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UA组血清Visfatin、s VCAM-1、s ICAM-1水平显著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5、P0.01)。UA组血清Visfatin水平与s VCAM-1(r=0.332,P0.01)、s ICAM-1(r=0.479,P0.01)、hs-CRP(r=0.521,P0.0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腰围、体质指数、血压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无明显相关性。SA组、对照组血清Visfatin、s VCAM-1、s ICAM-1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UA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显著升高,并与s VCAM-1、s ICAM-1、hs-CRP呈正相关,提示血清Visfatin与血管内皮损伤及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可能为血管内皮损伤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27岁,既往体健。1983年5月28日16时因头痛、流涕伴胸闷1周住观察室,当晚20时猝死。16时30分心电图(附图A,见第103页)示:P-P0.68—0.72s,R-R1.00—1.04s,QRS形态有两种:1.正常型:时间0.10s(R(1、3、5))。2.右束支阻滞型:时间0.16s(R_(2、4、6))。房室比例3:2。心电图(附图B)示P_1- R_10.16s,为正常窦性传导。P_2-R_20.52s,但关系固定,QRS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声速(sound speed,SS)检测在肝脏检查的方法学及影响因素.方法:对60例正常志愿者在不同条件下(不同肝叶、不同呼吸时相、不同探头位置、不同深度、高低频探头)进行SS测量.结果:左外叶、左内叶、右前叶、右后叶的SS值分别为(1531.94 m/s±46.57 m/s)、(1560.89 m/s±38.03 m/s)、(1568.89 m/s±20.34 m/s)、(1527.17 m/s±38.09 m/s).除左外叶与右后叶、左内叶与右前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前叶吸气末(1570.15 m/s±15.58 m/s)与呼气末SS值(1567.33 m/s±19.52 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前叶肋间(1570.15 m/s±15.58 m/s)及肋下扫查的SS值(1568.89 m/s±20.34 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前叶包膜下1 cm、3 cm、7 cm的SS值分别为(1570.15 m/s±15.58 m/s)、(1556.78 m/s±18.25 m/s)、(1533.67 m/s±25.93 m/s),三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6-2探头及L14-5探头测量右前叶的SS值分别为(1570.15 m/s±15.58 m/s)、(1563 m/s±24.78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男性与女性右前叶SS测量值分别为(1572.68 m/s±16.93 m/s)、(1568.53 m/s±14.70 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SS检测组间及组内一致性均较好.结论:肝脏SS检测基本不受操作者及受检者性别影响,不同肝叶及深度是SS检测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吸气末于右侧肋间隙对右前叶包膜下1 cm进行SS测量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右心结构改变与心电图上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的关系.方法:对52例同时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右心房心尖四腔短径、右心室心尖四腔长径ptfV1值即P波直立组、ptfV1>-0.03 mm·s组、ptfV1≤-0.03 mm·s组三个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2);但各组间LSD法检测P波直立组与ptfV1>-0.03 mm·s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短轴流出道内径ptfV1值即P波直立组、ptfV1≤-0.03 mm·s组、ptfV1>-0.03 mm·s组三个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间LSD法检测P波直立组与ptfV1>-0.03 mm·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主干内径、右心房心尖四腔长径、左心室长轴观右心室前后径及右心室心尖四腔短径在P波直立组、ptfV1≤-0.03 mm·s组、ptfV1>-0.03 mm·s组三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LSD法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ptfV1的出现与右心结构变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室性期前收缩Lown's分级与QT离散度(QTd)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132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以室性期前收缩Lown's级分组:Ⅰ组:Lown s0级52例;Ⅱ组:Lown s1~3级54例;Ⅲ组:Lown s4~5级26例;检测各组的HRV时域指标和QTd的测定。结果(1)Lown's0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与Lown s1~3级患者的QTd比较无差异性(P>0.05);而Lown s4~5级患者的QTd显著增加明显大于Lown s0级和Lown s1~3级患者(P<0.001)。(2)与Lown's0级和Lown s1~3级患者比较,Lown s4~5级患者的HRV的各项时域参数指标显著降低(P<0.01)。结论室性期前收缩Lown s4~5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QTd明显增大、HRV显著降低;预示其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高。  相似文献   

12.
颈椎脱位致心电图明显J波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 患者男,26岁,因颈部摔伤6h入院。体检:第5—7颈椎棘突及棘突旁压痛,双上肢及第二肋以下躯体深浅感觉及运动消失。头颅CT无异常,颈椎X线及CT诊断第5、6颈椎脱位。ECG(图1)示:窦性P波,P-P间距1.20—1.46s,P-R间期0.17s,QRS时间0.08s,Q-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 ( CHF)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6)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 s IL-6R)水平的变化 ,探讨其与 CHF患者的病因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用 EL ISA法检测 5 3例治疗前的 CHF患者( CHF组 )血清中 IL - 6和 s IL - 6R水平 ,并和 2 0例健康者 (对照组 )比较。结果 :CHF组血清 IL - 6和 s IL - 6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0 .0 1) ,且随心功能不全的恶化逐渐升高 ,心功能 ~ 级各亚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IL - 6和 s IL - 6R水平分别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 ( r =- 0 .81,P <0 .0 1和 r=- 0 .83 ,P <0 .0 1) ,s IL - 6R和 IL - 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 r =0 .91,P <0 .0 1)。不同病因组间的 IL - 6及 s IL - 6R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CHF患者血清 IL- 6及 s IL- 6R显著升高 ,且与心力衰竭程度明显相关 ,与心力衰竭病因无关。测定 IL- 6和 s IL- 6R水平可作为 CHF诊断的实验指标 ,提示 IL- 6及 s IL- 6R参与 CHF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82岁.因反复头昏、晕厥、胸闷3月就诊.查体:血压120/80mmHg,心率40次/分,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入院时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P波规律出现,P-P间距0.70~0.82s,心房率为73~86次/分,P-R间期固定为0.17s,呈2:1~3:2下传心室,V1导联QRS波群呈rS或Rs型,时限分别为0.07s、0.12s.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62岁,临床诊断;肺心病、冠心病.同次心电图V_1导联2个片段(附图)示房性节律基本规整,P波频率158次/min,平均P-P0.38s.上行2:1房室传导阻滞(A-VB),下行2:1与连续2个P波下传受阻的4:2A-VB交替.2:1A-VB下传的P-R及4:2A-VB第1个下传的p-RO.20s,4:2A-VB第2个下传的 P-R跳跃式延长达0.36s.长P-R后的QRS波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型.心电图诊断:(1)房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77例高血压伴视网膜病变患者归入研究组,同一时期入院体检正常的70例对象为正常对照组。比对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各指标的变化,记录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研究组患者MCA、ACA的平均血流速度[(64.28±13.29)cm/s、(20.12±7.21)cm/s比(129.18±20.14)cm/s、(89.35±10.98)cm/s]显著升高(P均0.01);2研究组各级别视网膜病变的患者OA及C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值均明显降低(P均0.05),RI指数明显升高(P0.05);3研究组患者的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21.62±7.36)ml/s比(13.47±5.13)ml/s]、最大血流速度和最小血流速度等均明显降低(P均0.01),脉搏波波速、外周阻力、临界压、血管特性阻抗[(17.35±5.36)kPa·s/m比(31.68±6.47)kPa·s-1·m-1]、动态阻力[(30.59±6.98)kPa·s-1·m-1比(64.48±12.38)kPa·s-1·m-1]等指标均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高血压伴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脑供血指标随着血压的升高而降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变化可作为该疾病的病程发展判断依据,需引起患者及医师的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32岁.因心悸3月就诊.有心肌炎病史3年.查体:血压126/80mmHg,心率72次/分,心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即刻查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每4~5个窦性P波后均脱漏1个窦性P波,脱漏造成的长P-P间距(1.32s)为基本P-P间距(0.66s)的2倍.逐搏P-R间期依次为0.13s、0.2h、0.22s、0.30s、0.32s,表现为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出现1次长的P-P间期,此现象反复多次出现,QRs时间正常.  相似文献   

18.
赵强  张业庆 《心电学杂志》1999,18(3):165-166
患者男性,69岁.阵发性心悸、气喘10余年,因“感冒”加重3天入院.曾在东北克山病流行地区长期生活.临床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痨型克山病,心功能Ⅱ级.心电图(图1上)示:P波为窦性,P-R间期0.23s,QRS时间0.12s,Ⅰ、aVL、V_5导联无q波且R波粗钝错折,电轴显著左偏(-43°),有继发性ST段压低及T波倒置,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阵发性心律不齐时aVR导联(图1下)示:P-P间期0.80s,匀齐,心房率75次/min.P_(1~5)由浅倒至深倒,提示呼吸影响或窦房结内游走心律.P-R间期0.23s,QRS_(1~3、7、8)时间0.12s,匀齐,心室率与心房率同为75次/min,  相似文献   

19.
采用 EL ISA与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原发性肝癌 (primary liver cancer,PL C)患者的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与血清一氧化氮 (NO)含量。 PL C患者的 s ICAM- 1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P<0 .0 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P<0 .0 1)及健康对照组 (P<0 .0 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随 PL C临床分期逐渐升高。 PL C患者血清 NO水平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 ,与慢性乙型肝炎及健康对照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PL C血清 NO与 s ICAM- 1呈正相关 (r=0 .5 97)。认为 :PL C高水平的 s ICAM- 1主要来自肿瘤细胞 ,监测 s ICAM- 1有助于了解 PL C病情进展、瘤负荷。 s ICAM- 1调高了 NO的产生 ,但肝癌细胞产生的 NO在 PL C患者血清 NO中不是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s ICAM- 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 1( s VCAM-1)及单个核细胞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ICAM- 1)、血小板表面颗粒膜蛋白 - 14 0 ( GMP- 14 0 )与大血管病变间的关系 ,并观察甘糖酯的疗效 ,对 4 5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2 0例正常对照者用 EL ISA法测定其 s ICAM- 1及 s VCAM-1,流式细胞仪测定 ICAM- 1及 GMP- 14 0。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有大血管病变组 ( 19例 )和无大血管病变组 ( 2 6例 ) ,部分患者经胰岛素或胰岛素 甘糖酯治疗 2周后复查。结果显示 ,2型糖尿病患者 s ICAM- 1、s VCAM- 1、I-CAM- 1、GMP- 14 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其中 s ICAM- 1、s VCAM- 1、ICAM- 1有大血管病变组显著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胰岛素治疗后上述粘附分子无明显变化 ,胰岛素 甘糖酯治疗能够显著降低 s VCAM- 1、ICAM- 1、GMP-14 0 ( P<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