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蜂蛰伤中毒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科 1997年— 1998年共收治蜂蛰伤中毒患者 12例 ,经抢救 ,痊愈 11例 ,死亡 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12例中 ,男 11例 ,女 1例 ,年龄 18~ 5 8岁 ,蛰伤后就诊时间 ,1周 1例 ,72h 2例 ,48h 2例 ,2 4h 1例 ,8h 2例 ,2h以内4例。其中死亡 1例 ,系在 1周后就诊 ,死于多器官衰竭。 6例为山区农民 ,因上山砍柴 ,种地被蛰伤。 4例为城区干部因救山林火灾被蛰伤 ,另 2例为工人 ,在靠近山坡的厂房建筑被屋顶筑巢的毒蜂蛰伤。1.2毒蜂类别及临床表现 见表 1。表 1 毒蜂类别与临床表现分类 例数红肿痛例 (% )例 (% )荨麻疹例 (% )休 克…  相似文献   

2.
1病历报告患者,女,24岁。于2009年7月18日10:00在自家院里的水龙头俯身喝水时被1黄蜂蜇到右手的示指。被蜇部位立即红肿、疼痛,10min后双上肢皮肤瘙痒,随即全身、面部出现大片淡红色风团,眼睑  相似文献   

3.
我院在2008年8—10月收治蜂蛰伤患者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11~70岁,均有明确黄蜂(俗称:猴儿包)蛰伤史,既往均无心、肝、肾、血液等系统等病史,有1例有皮肤病史。入院时间为蛰伤后2小时~7天,被蛰伤处10-200处,蛰伤部位以头、面、颈部及四肢暴露部位为主,住院天数3小时~57天。  相似文献   

4.
5.
病例报告病例1:患者女性,40岁.主因蜂蛰伤1小时入院.述在田间劳作时不慎被蜂蛰伤左上肢,自感局部疼痛难忍,10分钟后感皮肤瘙痒,全身出现风团块,自用马齿苋外敷无效,继之出现眼花、心悸、面色苍白、眩晕、意识不清.由家属急诊送来我院就诊.否认过敏史.查体:T 37℃,P1 00次/min,R 30次/min,BP 80/40mm Hg,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反应迟钝,四肢冰凉,口唇发绀.躯干四肢可见广泛红色风团样皮疹,皮疹压之不褪色.左手小指末节左上臂可见针尖样伤口,上见黑色针样物一枚,周围有一直径1cm大小的紫斑,境界不清.抢救经过:盐酸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同时立即给予地塞米松20mg肌注,0.9%氯化钠液250ml内加氢化可的松200mg持续静脉滴注,0.9%氯化钠液250ml内加多巴胺40mg、间羟胺20mg持续静脉滴注,并吸氧、保暖、心电血压监护.局部给予拔去毒针,小苏打水清伤口,毒季德胜蛇药片10片碾碎加水调匀敷于蜂蛰伤处伤口周围.经过以上处理后约6分钟后,意识恢复,血压逐渐回升至正常,在门诊输液厅继续治疗痊愈离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蜂蛰伤后的救治方法与经验总结。方法对我科2010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31例蜂蛰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治疗方法,探讨治疗效果。结果 131例蜂蛰伤病例经过规范化治疗,130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蜂蛰伤患者经过规范化救治,可以有效及时解除患者痛苦,明显降低病死率,减少患者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宋飞;男性,20岁。主因蜂蛰后心慌,气短伴呼吸困难30min,于2007年7月24日11:30来诊。患者于30min前在室外活动时被黄蜂蛰中右下肢,逐渐感觉头晕,头痛,心慌,气短,伴黑朦、视物不清和呼吸困难被人抬入我院。查体:脉搏70次/min,血压108/70mmHg,心肺腹(-),全身皮肤潮红,上眼睑皮肤水肿,四肢及躯干布满大小不等风团疹,部分连成片状,诊断:急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4岁。2003年8月10日8时许在厂区花园内拔除杂草时,不慎被蜂蛰伤手部及头部,随即出现头晕、头疼、胸闷、气喘、身痒,约10min后送达我院。由他人撑扶入门诊就诊。接诊时患者突然意识缺失,瘫软在地,呼之不应,急抬人急救室边抢救边检查,发现患者头皮及右手部各有一处包块,全身皮肤出现散在风团,肢端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口唇紫绀,血压测不到,心音听不到,呼吸微弱。  相似文献   

9.
杨冬  杨永昌  张宏斌 《海南医学》2012,23(21):108-109
蜂蛰伤是指被各种蜂类蛰伤引起局部和全身的过敏反应和中毒症状的疾病.被蜂蛰伤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荨麻疹,严重者出现头痛、发热、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甚至出现休克、昏迷,多器官衰竭等.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蜂蜇伤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一:患者,女,40岁,因\"蜜蜂蛰伤致呼吸困难1h\"于2012年5月6日14:30被送入我急诊科.患者于当日14:00干活时被蜜峰蛰伤左前臂,当时患者自感局部瘙痒、红肿、疼痛明显,随后出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四肢湿冷,有恶心、呕吐,有头晕、头痛、心慌;气短、四肢抽搐.既往对青霉素,磺胺类药物过敏,查体:50/20 mmHg(1 mmHg=0.33 kPa),神志模糊,急性面容,口唇发绀,呼吸急促,左前臂局部红肿,瘙痒,前臂、颈部、背部、前胸皮肤散在粟粒状红丘疹,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满肺哮鸣音,心率130次/min,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  相似文献   

10.
总结25例蜂蛰伤患者的急救护理经验,介绍处理蛰刺、中和毒液、解除疼痛的方法,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做好对症治疗,加强心理护理和预防宣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李向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96-97
目的探讨重症蜂蛰伤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分析4例蜂蛰伤患者病情演变的临床表现、基本特征、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典型的皮肤损伤、急性溶血反应和横纹肌溶解、过敏性休克、急性肺水肿以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是重症蜂蛰伤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同时预示预后不良,4例均死亡。超早期对症处理、急性期合理的激素使用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等是重症蜂蛰伤有效的治疗措施。结论多种方法联合应用于重症蜂蛰伤患者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但应强调超早期的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2.
毒蜂蛰伤致过敏性休克四例的抢救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梅娟 《右江医学》2002,30(4):361-361
蜂蛰伤是较常见的一种生物性损伤 ,蜂毒素成份复杂 ,可被消化酶类和氧化物破化 ,易溶于水和酸 ,不溶于乙醇 ,含水量约为 38% ,余为多肽类、酶类、生物胺及其它多种活性物质( 1) 。蜂蛰伤是蜂尾部毒素蛰伤人体皮肤后注入毒素而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我科自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6月总共收治蜂蛰伤引起过敏性休克 4例。现将救治护理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 4例 ,女 3例 ,男 1例 ,年龄 12~ 35岁。蛰伤后 10~ 30分钟前来就诊 ,均为头面部蛰伤引起全身中毒症状。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局部表现为皮肤灼痛、瘙痒与红肿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蜂蛰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7例严重蜂蛰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本组37例患者,均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损害者;(2)CK—MB增高与ALT/AST增高检出结果有关(x^2=10.11,P〈0.01);HGB降低与CRE增高检出结果有关(x^2=20.65,P〈0.01);(3)治愈出院21例,好转出院13例,无效死亡3例。结论(1)蜂蛰伤致多器官功能损害患者中,心脏和肝脏易同时受累;而溶血多与肾功损害伴随出现。(2)早期积极治疗、防治多器官功能损害是蜂蛰伤救治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蜂蛰中毒致多脏器衰竭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蜂蛰伤后会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 ,其中毒程度与蜂刺针数及个体有关 ,严重者可引发多脏器衰竭死亡。近年来随着对蜂毒研究的深入及透析技术等治疗方法的开始应用 ,因蜂蛰引发的严重病例预后已大为改善。我科于 1 995~ 2 0 0 0年共收治蜂蛰中毒致多脏器衰竭 1 5例 ,现分析如下。1  相似文献   

15.
杨静  靳惠萍 《吉林医学》2012,(35):7795-7796
目的:通过总结蜂蛰伤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重症蜂蛰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2例重症蜂蛰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10例患者治愈出院,2例患者死亡。结论: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做好皮肤护理、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和心理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毒蜂蛰伤患者心电图的异常改变,为救治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12导联心电图仪监测的63例毒蜂蛰伤患者心电图的变化,并与87例健康体检组对照分析。结果 63例毒蜂蛰伤患者中51例发生心电图异常改变,异常改变的主要类型为:ST-T的改变、Q-T间期延长及心律失常等。发生率为80.95%;对照组2例心电图异常,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发生率为2.2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毒蜂蛰伤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生率较高,临床抢救患者可将其作为病情的判断、治疗及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发性蜂蛰伤对患者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6例蜂蛰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发现多发性蜂蛰伤易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肾功能衰竭和血管内溶血,是重要的致死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蜂蛰伤在国际范围内还没有明确的定义。蛰人蜂属于膜翅目昆虫,包括蜜蜂科(蜜蜂)及胡蜂科(胡蜂、黄蜂、马蜂)。蜂蛰伤好发于高山及丘陵地区,夏秋季较常见。蜂蛰伤可并发过敏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损害,尤以急性肾功能衰竭多见,严重者可危及生命。2013年夏秋季安康地区群蜂蛰伤爆发流行,数千人伤亡,引起国内外关注。蜂蛰伤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乃至死亡的机制不明,蜂蛰伤防治的系统研究在我国基本属于空白,若蜂蛰伤救治不  相似文献   

19.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死亡率高,合并2个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50%~60%,4个或4个以上器官衰竭,死亡率几乎高达100%。最近,我们收治1例重症野蜂蛰伤致MODS患,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 1998年 7~ 10月收治 6例蜂群严重蛰伤患者 ,经用血液灌流治疗均获得成功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6例。男 5例 ,女 1例。年龄 8~ 4 5岁。蜂群蛰伤至入院时间为 6~ 96h ,住院 6~ 2 8d ,平均 16d。蜂蛰局部肿胀、疼痛。 1例尿量正常 ,5例尿量每日 5 0~ 4 0 0ml。尿常规示 6例均有大量蛋白和红细胞且均为血红蛋白尿。发病时间最短 1例肾功能正常 ,其余 5例BUN为 12 .6~ 2 9.5mmol/L。 4例伴有肝功能损害 ,巩膜明显黄染 ,5例双肾B超显示明显增大 ,呈弥漫性损害 ;6例均符合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结 果入院后行常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