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位于纤维蛋白原上的RGD肽片段是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的识别位点,两者的结合是血栓形成的最后共同通路。合成的RGD肽类物质作为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与阻止血栓形成,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郭明 《医学信息》2001,14(9):598-598
进一步抑制损伤冠脉硬化斑块局部血小板活性的新策略集中于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 b/ a受体上。 b/ a受体能与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Von Willebran因子结合交联 ,成为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通路。直接对抗这种受体的注射制剂包括嵌合的单克隆抗体片段 abciximab,肽拮抗剂 eptifi-batide以及非肽拮抗剂 tirofiban和 lam ifibam。研究者们用这组药物通过 11次大规模安慰剂对照试验 ,对 330 0 0多受试者进行了疗效评估。冠脉介入治疗期间的患者应用 abcixim ab,eptifibatide和 tirofiban,结果 30 d死亡、心肌梗死和再次紧急血管重建危险均比安慰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拮抗剂——依替巴肽(Eptifibatide,ETBT)对血小板聚集、释放、收缩血块和促凝活性等的影响。方法:在正常人全血或富血小板血浆(PRP)中加入不同浓度ETBT,分别检测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rPAmax)、血小板CD62p表达百分率、血块收缩率和血小板3因子(PF3)有效性,通过与对照组比较获得ETBT对血小板功能的抑制率。结果:各种浓度(0.5~5.0μM)ETBT均对rPAmax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且随ETBT浓度增加而增加;较高浓度(5.0~10μM)ETBT对血块收缩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ETBT(0~80μM)ETBT对血小板CD62p表达(P=0.425)和PF3有效性没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ETBT显著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但对血小板CD62p表达和促凝作用的影响较小;ETBT抗血小板聚集及抑制血块收缩的作用与其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GPⅡb/Ⅲa作为血小板膜上粘合蛋白(Integrin),主要参与血小板的聚集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和相关实验技术的应用,逐渐的对 GPⅡb/Ⅲa的分子结构和基因结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GPⅡb/Ⅲa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本文就血小板膜GPⅡb/Ⅲa的分子结构、基因结构特征和基因突变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IⅡb/Ⅲa)Fab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抗GPⅡb/Ⅲa特异性的噬菌体抗体,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方法:取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抗GPⅡIb/Ⅲa)阳性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脾细胞,采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构建人源性抗GPⅡb/Ⅲa Fab噬菌体抗体库,以表达GPⅡb/Ⅲa的CHO123细胞筛选抗体库,并以ELISA法检测噬菌体抗体;用Western blot对抗体进行鉴定,并测定其与血小板抗原的结合;观察筛选到Fab抗体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筛选出2株能够与血小板膜GPⅡb/Ⅲa特异性结合的Fab抗体,其序列与人免疫球蛋白轻、重链可变区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表达纯化的Fab抗体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结论:成功地从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Fab抗体库筛选出特异性识别GPⅡb/Ⅲa,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人源性抗体.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 a基因突变与脑血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小板糖蛋白(GP)是一种存在于血小板质膜表面的糖蛋白,在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血小板膜上存在多种糖蛋白,其中GPⅡh/Ⅲa属于整合素家族黏附受体,是血小板膜含量最多的糖蛋白。GPⅡb/Ⅲa是纤维蛋白原的受体,参与血小板的聚集。GPⅡh/Ⅲa受体的基因突变影响血小板表面受体表达的数量与质量,从而影响血小板聚集。因此,GPⅡh/Ⅲa基因的突变与脑血栓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其基因突变及其与脑血栓的关系将为脑血栓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分子遗传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制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Fab抗体。方法:通过问接免疫荧光试验和血小板聚集抑制试验,选取鼠源抗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单克隆抗体(mAb P140)。从分泌该mAb的杂交瘤细胞株(P140)中,克隆到抗体轻链基因和重链Fd段基因,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3MH/P140x-Fd,并在XLI-Blu菌株中进行表达。采用钴亲和层析法对P140 Fab抗体进行纯化,用SDS-PAGE、ELISA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对P140 Fab抗体进行检测,并通过血小板聚集抑制试验,观察P140 Fab抗体的抗栓活性。结果:SDS-PAGE和Western blot表明,纯化的P140Fab抗体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47000。ELISA的结果显示,P140 Fab抗体可与人血小板特异性结合。在体外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中,P140 Fab抗体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成剂量依赖性,IC50的平均值为16.85mg/L。结论:成功地研制出具有抗栓活性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的Fab抗体。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是在血小板粘附聚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粘附分子受体,能结合纤维蛋白原、VWF等多种粘附蛋白.GPⅡb-Ⅲa质或量的缺陷导致血小板无力症,根据GPⅡb-Ⅲa缺陷程度分为Ⅰ,Ⅱ,Ⅲ型,临床表现为出血时间延长,聚集反应明显减弱.GPⅡb-Ⅲa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对其发病机制也有较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后血小板活性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AMI患者(10例)静身状态及凝血酶(100U/L,500U/L)激活时,血小板膜表面凝血酶敏感蛋白(TSP)及糖蛋白Ⅳ(GPIV)分布状况,并与健康人(12名)比较。结果:AMI 12h-3d,静息血小板和凝血酶激活血小板膜表面TSP及GPIV均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P<0.01),MAI 1周激活血小板膜TSP及GPIV高于健康人(P<0.05,P<0.01),静息肉小板膜TSP及GPIV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别(P>0.05)。AMI静息血小板膜和激活血小板膜TSP与GPIV呈显著正相关(r=0.383,P<0.01)。结论:AMI 3d内血小板活性及反应性明显增高,AMI 1周时血小板反应性仍增高。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膜糖蛋白Ⅳ(GP Ⅳ)与溶酶体结合膜蛋白(LIMP Ⅱ)同属于一类新基因家族。近年,血小板膜GP Ⅳ的cDNA克隆成功,使人们对它的分子结构和基因结构特征有了清楚的认识。血小板膜GP Ⅳ主要参与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信号传导功能,而血小板膜GP Ⅳ的质或量异常,可能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后血小板活性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AM I患者(10例)静息状态及凝血酶(100 U/L,500 U/L)激活时,血小板膜表面凝血酶敏感蛋白(TSP)及糖蛋白IV(GPIV)分布状况,并与健康人(12名)比较。结果:AMI 12 h-3 d,静息血小板和凝血酶激活血小板膜表面TSP及GPIV均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P<0.01),AMI 1周激活血小板膜TSP及GPIV高于健康人(P<0.05,P<0.01),静息血小板膜TSP及GPIV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别(P>0 05)。AMI静息血小板膜和激活血小板膜TSP与GPIV呈显著正相关(r=0.383,P<0.01)。结论:AMI 3 d内血小板活性及反应性明显增高,AMI 1周时血小板反应性仍增高。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出血,其病因尚不清楚。近年来通过血小板表面相关Ig(PAIg)的测定,发现患者PAIg含量高于正常人,从而进一步确定了ITP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对自身抗体的抗原性质仍不清楚。我们首先用Western Blot技术和交叉免疫电泳证明糖蛋白Ⅱb/Ⅲa是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GPIIb/IIIa)Fab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抗GPIIb/IIIa特异性的噬菌体抗体,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方法:取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抗GPIIb/IIIa)阳性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脾细胞,采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构建人源性抗GPIIb/IIIa Fab噬菌体抗体库,以表达GPIIb/IIIa的CHO123细胞筛选抗体库,并以ELISA法检测噬菌体抗体;用Western blot对抗体进行鉴定,并测定其与血小板抗原的结合;观察筛选到Fab抗体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筛选出2株能够与血小板膜GPIIb/IIIa特异性结合的Fab抗体,其序列与人免疫球蛋白轻、重链可变区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表达纯化的Fab抗体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结论:成功地从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 Fab抗体库筛选出特异性识别GPIIb/IIIa,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人源性抗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抗血小板糖蛋白VI(GPVI)单克隆抗体,观察其在体外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体外表达血小板糖蛋白VI胞外区重组蛋白(rGPVI)。以rGPVI免疫小鼠,经细胞融合及筛选后制备抗GPVI单克隆抗体。采用血小板聚集实验观察该单抗对胶原、Convu lxin及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利用平行板流动小室技术研究在高剪切力条件下该单抗对血小板在胶原表面黏附的抑制效果。结果:正确构建了rGPVI表达载体pET-20b(+)-GPVI,rGPVI在原核细胞中有效表达。rGPVI能够被抗Penta-H is单抗和抗GPVI多抗识别。制备的抗GPVI单克隆抗体SZ118能够识别rGPVI,并与血小板有特异的结合能力。SZ118能明显抑制纤维状胶原和Convu lxin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呈抗体剂量依赖性;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血小板黏附实验表明,SZ118能够明显阻断在高剪切力条件下血小板与纤维状胶原表面的黏附。结论:成功制备抗GPVI单克隆抗体SZ118,该抗体与血小板有良好的结合能力,显著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明显降低血小板与胶原的黏附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抗血小板糖蛋白Ⅵ(GPⅥ)单克隆抗体,观察其在体外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体外表达血小板糖蛋白Ⅵ胞外区重组蛋白(rGPⅥ)。以rGPⅥ免疫小鼠,经细胞融合及筛选后制备抗GPⅥ单克隆抗体。采用血小板聚集实验观察该单抗对胶原、Convulxin及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利用平行板流动小室技术研究在高剪切力条件下该单抗对血小板在胶原表面黏附的抑制效果。结果:正确构建了rGPⅥ表达载体pET-20b(+)-GPⅥ,rGPⅥ在原核细胞中有效表达。rGPⅥ能够被抗Penta-His单抗和抗GPⅥ多抗识别。制备的抗GPⅥ单克隆抗体SZ118能够识别rGPⅥ,并与血小板有特异的结合能力。SZ118能明显抑制纤维状胶原和Convulxin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呈抗体剂量依赖性;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血小板黏附实验表明,SZ118能够明显阻断在高剪切力条件下血小板与纤维状胶原表面的黏附。结论:成功制备抗GPⅥ单克隆抗体SZ118,该抗体与血小板有良好的结合能力,显著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明显降低血小板与胶原的黏附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Ib(GPIb)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生化鉴定与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血小板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法筛选和克隆化培养,获得1株抗人GPIb mAb的杂交瘤细胞,纯化其腹水获得mAb;免疫双扩散鉴定其抗体亚类;流式细胞术和免疫放射法鉴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类血小板同种抗原(human platelet alloantigen,HPA)-1~17w相关的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方法 以自行设计的PCR引物特异性扩增HPA-1~17w相关的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片段,PCR产物经酶切纯化后直接进行DNA序列分析,根据序列特征确定HPA基因型和相应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结果 通过对112名随机汉族个体的糖蛋白基因序列分析,发现13个新的单核昔酸多态性位点和1个微卫星重复序列.其中ITGB3基因上的2个变异位点1333G/A和1960G/A引起膜糖蛋白GPⅢa的V419M和E628K氨基酸改变.结论 膜糖蛋白基因具有多态性位点,可能引起膜糖蛋白结构的改变,同时可能影响现有部分HPA基因分型方法的准确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lymorphisms of platelet membrane glycoprotein genes related to human platelet alloantigen (HPA)-1 to 17w. Methods The DNA segments of platelet membrane glycoprotein genes related to HPA-1 to 17w were amplified using author' s designed primers. The amplification products were purified and directly sequenced to identify the HPA genotype and glycoprotein gene polymorphisms. Results Thirteen new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and a micro-satellite sequence were found in the glycoprotein genes from the 112 random samples, in which two SNPs (1333G/Aand 1960G/A) in ITGB3 gene result in two amino acid change (V419M and E628K) on glycoprotein GPⅢ a.Conclusion New variants in platelet membrane glycoprotein genes were identified, which may lead to structure change of platelet membrane glycoprotein and affect the accuracy of partial HPA genotyping method.  相似文献   

18.
血小板膜糖蛋白Ⅰa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塞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心肌梗塞发生与血小板糖蛋白 (glycoprotein,GP) a基因 80 7C/ T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方法检测 12 7例心肌梗塞患者 (急性或陈旧性 )和 175名正常对照血小板 GP a基因 80 7C/ T多态性。结果 心肌梗塞组和对照组 T和 C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T:42 .70 %比 3 2 .0 0 % ,C:57.3 0 %比 68.0 0 % ,P<0 .0 1) ;无论在所有受试者还是在年龄≤ 60岁的受试者中 ,心肌梗塞组 (TT+ TC)基因型的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所有年龄受试者中 ,69.3 4 %比 51.43 % ,P<0 .0 0 5,比数比 =2 .14 ,95%可信区间为 1.3 4~ 3 .41;年龄≤ 60岁的受试者中 ;75.90 %比 51.52 % ,P<0 .0 0 5,比数比 =2 .96,95%可信区间为 1.58~ 5.55;L 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膜 GP a T等位基因为心肌梗塞的发生独立危险因素 (比数比 =4.96,95%可信区间为 2 .55~ 10 .90 )。结论 血小板膜 GP a T等位基因与心肌梗塞的发生相关联 ,可能为心肌梗塞发生的一种遗传易感性标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犬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模型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水平。方法:开胸微电流刺激麻醉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血管外膜方法制备犬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全血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对其血小板表面CD62P和CD6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8只犬制成犬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及急性心肌梗塞模型,其血小板表面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2 4±11.69)%和(3.2 2±1.07)%,显著高于模型复制前基础值(8.35±2.73)%和(0.45±0.23)%(P<0.05)。结论:犬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模型中存在明显的血小板活化现象,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的表达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