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二期梅毒并发蔷薇疹掌跖丘疹阴部及阴外扁平湿疣1例古元清,段逸群,曾志良,张建平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430022)患者女,26岁,已婚,无业。躯干、四肢起红色斑疹、掌路丘疹、脱屑无痒感2月余,外院诊断“银屑病”以维生素治疗,皮疹日渐增多,掌领...  相似文献   

2.
二期梅毒7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7例中男3例,女4例,年龄25~40岁,平均32岁,病程1~6个月,平均3个月,均有冶游史。来我科就诊前均因外阴、掌跖、躯干或面部皮肤损害在外院诊治,但症状无改善。体检:4例躯干及臂部见淡红色丘疹、斑块,边缘清楚隆起,鳞屑细而少,皮损表面光滑,无明显自觉症状,其中2例伴掌跖暗红色斑疹,1例伴足底角化性斑片。1例两侧大阴唇、1例肛周见散在扁平湿丘疹,表面糜烂渗液。1例面部对称浸润性红斑,上覆细小粘着性鳞屑。腹股沟淋巴结肿大5例,3例一侧,2例双侧,质硬,无触痛及压痛。3例男患者中1例伴尿道口脓性分泌物,1例伴冠状沟米粒至黄豆大小乳…  相似文献   

3.
1999年 10月~ 2 0 0 2年 2月经我科确诊的II期梅毒患者 10 7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0 7例II期梅毒患者 ,均按卫生部颁发的梅毒诊断标准确诊 ,病期分别为数天至 10个月不等 ,其中男 36例 ,女 71例 ,男女之比为 1:1.94 ,年龄最小的 18岁 ,最大的 6 5岁 ,承认有非婚性接触史的 88例 ,16例为配偶间感染 ,余 3例病史不详。临床表现主要为扁平湿疣、掌跖红斑、玫瑰糠疹样疹、斑疹 ,见表 1、2。讨论 单一扁平湿疣 2 8例 ,合并其它皮疹的 9例 ,计 37例 ,占病例总数的 35 % ,掌跖脱屑性暗红斑 4 5例 ,占总数的 4 2 % ,与李世泰统计的…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 1999年 8月~ 12月应用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罗氏芬治疗早期梅毒 5 8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所选患者均来源于本院性病科门诊 ,符合梅毒诊断标准。其中男 34例 ,女 2 4例 ;年龄 2 2~ 5 6岁 ,平均为 33 6岁 ;一期梅毒 2 3例 ,二期梅毒 2 5例 ,早期潜伏梅毒 10例 ;病程 1周~ 3月 ,平均为 35天。一、二期梅毒均有较典型皮损 ,主要表现为硬下疳、扁平湿疣、掌跖梅毒疹、躯干部斑疹、斑丘疹等。其中 32例查见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部分患者曾用过青霉素不规则治疗。1 2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5.
<正> 临床资料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18~58岁,平均30.5岁,10例均有不洁性接触史,其中一男系同性恋者,皮肤损害:硬下疳4例(位于冠状沟2例,包皮系带2例),扁平湿疣3例(肛门2例,口角1例),湿丘疹(肛周皱褶处)伴掌跖多形红斑样、玫瑰疹及下肢结节性血管炎样损害各  相似文献   

6.
《临床皮肤科杂志》2021,50(6):348-350
报告1例以掌跖为首发部位的急性泛发性扁平苔藓。患者男,42岁。双手和双足出现鳞屑性红斑伴瘙痒2个月,加重累及躯干和四肢1.5个月。皮肤科检查:双手掌及双足弓弥漫紫红色鳞屑性斑块,边界清楚,可见皲裂;躯干和四肢散在较多米粒至绿豆大紫红色扁平丘疹,表面覆少许鳞屑,可见Wickham纹;口唇干燥,呈紫红色,伴少许鳞屑,颊黏膜可见网状白色条纹。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灶状角化不全,颗粒层楔形增厚,棘层增厚,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诊断:急性泛发性扁平苔藓。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2 5岁 ,已婚 ,个体户。因掌跖部出现环形红斑半月 ,停经 5 6天来就诊 ,半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掌跖部出现环形红斑 ,不痛不痒 ,无发热、头痛、骨痛等不适 ,自用“皮康王”外擦 ,未见好转 ,皮损仍逐渐增多 ,融合 ,自诉停经 5 6天 ,于 2 0 0 0年 8月 6日来我科治疗。既往体健 ,否认有非婚性接触史 ,无一期下疳史 ,其夫有冶游史。查体 :系统检查未见异常。专科情况 :掌跖部有铜红色环形红斑 ,呈黄豆大小 ,圆形 ,边缘有领圈样鳞屑 ,部分融合 ,对称分布 ,在大阴唇、小阴唇内侧分别有 2个扁平淡红色丘疹 ,呈蚕豆大小 ,略潮湿 ,质略硬 ,双…  相似文献   

8.
阿奇霉素治疗早期梅毒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霉素是目前治疗梅毒最有效的药物 ,但部分病人对青霉素过敏。阿奇霉素是一种氮环内酯类抗生素 ,服用方便 ,不良反应少 ,作者收集 2 5例经阿奇霉素治疗并接受定期随访的早期梅毒患者 ,观察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从 1998年 4月起 ,作者对 2 5例青霉素皮试阳性或自愿接受阿奇霉素治疗的早期梅素患者 ,既往未经驱梅治疗 ,予以阿奇霉素 (商品名希舒美 ,由辉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治疗。其中男性 15例 ,女性 10例 ;年龄 18~ 5 3岁 ;具有斑疹型梅毒疹 5例 ,掌跖型梅毒疹 8例 ,银屑病样丘疹型梅毒疹 4例 ,扁平湿疣 4例 ,…  相似文献   

9.
对本院接诊 3例院外误诊的二期梅毒病人情况详细分析 ,以减少误诊。二期梅毒多以玫瑰疹、毛囊疹、丘疹鳞屑、脓疱疹、溃疡疹、肛周及外生殖器扁平湿疣、虫蚀样脱发、口腔粘膜损害等表现。而以多形性红斑、皮肤白斑为首发症状者少见。二期梅毒皮损具有多样性 ,医生对无明显诱因表现为各种皮损的患者 ,应及时做梅毒血清学检查 ,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10.
寻常疣样疣状肢端角化症1家系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疣状肢端角化症 ,皮疹类似扁平疣。我们发现一个家族 3例病人表现酷似寻常疣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例 1,男 ,3 2岁。 8岁时双手背出现数个黄豆大扁平疣状物 ,渐进性增多、扩大 ,5年后扩展至掌跖、腕踝部 ,无自觉症状 ,日晒后不加重。患者自幼常患感冒 ,每年约 8~ 10次。近 10年来反复出现传染性软疣。父母非近亲结婚。体格检查 :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皮肤科情况 :皮损对称分布手足、腕踝部 ,以手部尤重 ,基本损害为 1~ 3cm大小的疣状皮损 ,扁平 ,正常皮色或褐黑色 ,表面粗糙 ,可见寻常疣样棘状突起 ,质地坚实 ,掌跖呈 1~ 1.5cm大小…  相似文献   

11.
二期梅毒3例     
<正>1临床资料例1女,45岁。躯干红色丘疹2月余,无自觉症状。2个月前躯干突发红色丘疹,渐增大增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外院以"环状肉芽肿"、"银屑病"诊治无效。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患者腰背部见散在2~3枚黄豆大小红色扁平丘疹,表面覆少量白色鳞屑,腰部可见一3cm×3cm大小的环状斑块,斑块似由多枚丘疹聚集融合而成(图1)。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轻度增生肥厚,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较密集的淋巴细胞、中  相似文献   

12.
色素性痒疹     
报告1例色素性痒疹。患者男,27岁。肩背部反复红斑伴瘙痒6年,加重1个月。皮肤科检查:颈部、肩背部及上肢伸侧近端可见对称分布的片状红色斑丘疹,表面光滑无鳞屑,部分融合成网状,其间有斑状色素沉着。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棘层浅部见大量角化不良细胞,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呈苔藓样浸润,散在噬色素细胞。诊断:色素性痒疹。  相似文献   

13.
我院门诊1992年9月~1995年9月共诊治梅毒740例,其中小儿梅毒5例,占0.68%。其中疑似胎传梅毒3例,小儿后天梅毒2例。男2例,女3例,年龄4个月~8岁,发病年龄1个月~8岁,胎传梅毒2~9个月。皮疹为丘疹、丘疱疹、斑丘疹、环形疹、丘疹鳞屑斑、玫瑰疹、扁平湿疣等,除1例小儿后天梅毒皮疹仅分布双掌及臀沟、肛周外,其他4例皮疹均泛发全身,颈、锁骨上、腋下、腹股沟淋巴结4例表现数目、大小不等肿大,血清RPR或USR及TPHA均阳性。除1例父亲拒绝检查外其余父母亲均检出梅毒。治疗用普鲁卡因青霉素30~60万u肌注,每日1次,共15次,体征全部消失,RPR…  相似文献   

14.
报道三例有特殊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例1患者三种皮损同时存在梅毒性脱发,蔷薇疹,扁平湿疣;例2患者广泛发布的伴有恶臭的扁平湿疣,同时手足掌有暗红色斑疹;例3患者表现为阴囊阴阜境界清晰的正常皮色环状隆起性损害。  相似文献   

15.
对21例初诊确诊早期梅毒的患者及其性伴进行检查及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临床情况:性伴双方均有梅毒疹7对,其中同为一期1对,同为二期5对,分别为一、二期者1对,有14对患者仅一方有梅毒疹,其中男8例,女6例。42人中有28人有梅毒疹,其中硬下疳及掌跖紫红色斑丘疹或鳞屑性丘  相似文献   

16.
梅毒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由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近年来梅毒的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现将我院皮肤性病科1996年至1999年80例梅毒的临床分析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80例梅毒均经临床症状及RPR血清试验确诊。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62例(77.5%)有婚外性生活史,均为一期、二期及早期潜伏梅毒,未发现晚期梅毒患者。一期梅毒28例、二期梅毒44例,在二期梅毒中,玫瑰诊15例、丘疹鳞屑性梅毒疹6例,掌跖脱屑性斑疹20例、扁平湿疣3例、潜伏梅毒8例。患者按年龄分5个年龄组,其中18—20岁2例,21—30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3岁。18岁时掌跖部开始出现角质丘疹,质地坚硬,随年龄增长皮损逐渐增多。曾用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近1个月患者啊背部开始出现红斑鳞屑性皮疹,遂来我科就诊,患者家族三代中有5人(男3例,女2例)患有点装掌跖角化病,但仅此例伴发销屑病。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半月前偶然发现外阴及双腋下出现数个纽扣状环状红斑,边沿略高起,无痛痒,未在意。10天前双侧掌跖出现红斑鳞屑,在当地医院按皮肤过敏治疗(具体用药不详)1周,皮损无任何改善,遂来本院求治。患者承认1年前有多个性伴,其夫否认有不洁性交史及外阴、掌跖曾出现任何症状及体征。体检: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右侧大阴唇可见3个直径约0.5cm环状红斑,基底浸润,边沿略高出皮面,质韧,表面干燥,无压痛。双腋下分别有2个圆形皮损,形状及质地同外阴部皮损(图1,2);双掌跖可见鳞屑性红斑。双侧腋窝、右侧腹股沟各触及2~3枚花生…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25岁。3月前有不洁性接触史。全身多处起皮疹2月余。临床表现为掌跖红斑,阴茎、阴囊处花环状肉芽肿样斑块,肛周扁平湿疣,腹股沟簇集性褐色丘疹,玫瑰疹等,尿道口可见黄色浆液性分泌物。实验室检查:皮损血清渗出液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梅毒螺旋体,RPR、TPPA(+),NG(-),CT和UU(+)。予阿奇霉素治疗非淋有效,治疗梅毒无效,改用苄星青霉素后皮损消退,RPR滴度下降。  相似文献   

20.
二期梅毒皮肤组织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期梅毒组织学改变与临床表现均具有多样性,并且其诊断与临床体征、组织形态学又有密切联系[1]。为进一步探讨梅毒组织形态学变化过程和损伤机制以及协助诊断,我们对二期梅毒皮肤组织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临床资料 取材于1995年~1997年26例二期梅毒患者,男19例,女7例。年龄20~58岁。皮疹类型:斑疹3例,斑丘疹5例,鳞屑性斑丘疹2例,豆状丘疹5例,肥厚丘疹4例,掌跖角化斑疹1例,扁平湿疣6例。患者血清RPR(平均滴度1∶19.79)及TPHA试验(滴度1∶80)均阳性,抗HIV初筛试验均阴性。方法 常规取冠状沟、包皮、大阴唇、会阴、腹股沟、肛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