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观察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8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常规低脂膳食基础上,A组服用辛伐他汀20mg,B组服用氟伐他汀20mg,均1次/d,疗程为12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服药12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1);HDL-C均明显上升(P<0.05),但A组更为显著。结论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均为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但辛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杨昆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1,1(1):39-40
目的探讨西立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调脂作用。方法32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服药前及服药4wk后测定血脂。结果(1)服药4wk后总胆固醇(TC)水平分别降低了28.9%和28.0%(P〈0.01)低蜜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别降低了31.5%和32.5%(P〈0.01);(2)西立伐他汀明显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P〈0.05);(3)服用西立代他汀和他洒4wk后脂蛋白(LPa)水平分别降低了35.3%(P〈0.01)和27.8%(P〈0.05)。结论西立伐他汀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清TC和LDL-C水平,其作用与辛他汀相同,西立伐他汀降低TG作用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对高血压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66例,女54例,年龄4570岁,病程470岁,病程415年,按照数字随机表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A组与观察B组,每组60例。观察A组给予辛伐他汀,观察B组给予氟伐他汀,均40 mg/d,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药物治疗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以及血压情况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C,LDL-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肾病患者使用辛伐他汀或者氟伐他汀治疗,均可减少患者的尿蛋白排泄,两种药物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在临床治疗时,选择两种药物中的一种即可。 相似文献
5.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调脂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调血脂的疗效。方法:电子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中关于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调脂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EndnotX3去重及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降低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57,95%CI(-1.07,-0.07),P〈0.05]、[MD=-0.61,95%CI(-0.99,-0.24),P〈0.05];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24,95%CI(-0.53,0.04),P〉0.05]、[MD=-0.01,95%CI(-0.13,0.11),P〉O.05]。两药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RR=1.05,95%CI(0.69,1.62),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降低TG、TC的指标明显优于辛伐他汀,在升高HDL、降低LDL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药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6.
7.
赵春凤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1月社区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患者96例,按门诊单双号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使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进行降脂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水平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 TC、LDL-C、HDL-C、TG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 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 hsCRP 少于治疗前,NO 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较辛伐他汀更能平稳有效的控制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体内慢性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A组采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B组给予氟伐他汀,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肾功能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TC、LDL-C、24U-Pr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TC、LDL-C、24U-Pro水平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TG、HDL-C、BUN、SCr水平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均能降低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蛋白水平,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指南》2015,(4)
目的比较氟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成本和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患者采用氟伐他汀进行治疗,40毫克/次,1天1次;B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20毫克/次,1天1次。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本和临床疗效。结果 A、B两组患者的成本分别是1250.96、1357.22元,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2.0%、9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8.0%。结论氟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都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且不良反应少,但从成本来比较,氟伐他汀成本低于辛伐他汀,因此氟伐他汀是更优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缓释片治疗血脂异常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安徽省立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心内科门诊血脂异常合并高血压患者120例,每晚分别给予氟伐他汀缓释片80 mg,治疗12周,最终有115例患者纳入统计。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监测24 h动态血压,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幅度与患者动态血压变化值进行比较。结果 氟伐他汀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胆固醇[(5.40±0.85) mmol/L vs(4.10±0.95) mmol/L]、LDL-C[(3.58±0.61) mmol/L vs(2.49±0.64) mmol/L]均下降,同时,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得到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平均血压值、24 h平均脉压差[(104.96±10.98) mmHg vs(97.4±9.88) mmHg]、白昼收缩压变异性[(17.39±4.08) mmHg vs(14.31±5.09) mmHg)]及夜间收缩压变异性[(15.50±4.08) mmHg vs(12.89±8.09) mmHg)]、hs-CRP[(2.65±10.55) mg/L vs(4.45±8.61 mg/L)]水平也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C下降幅度在一定程度上与24 h平均血压变化值、白昼收缩压变异性、夜间血压变异性均有关。结论 氟伐他汀缓释片降脂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同时具有一定抗炎作用,并参与血压节律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美卡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1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28例行常规治疗,替米沙坦组31例为替米沙坦加常规治疗,联合组32例为替米沙坦与辛伐他汀加常规治疗。疗程1个月,并监测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替米沙坦组及联合治疗组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在治疗后明显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与替米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尿白蛋白,防止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拜阿司匹灵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拜阿司匹灵0.1g,1次/天,安慰剂1片,1次/晚上;14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拜阿司匹灵0.1g,1次/天,辛伐他汀20 mg,1次/晚上;14天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拜阿司匹灵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形成,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60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饮食控制、非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40mg,1次/d口服,连续治疗18个月,分别观察第6、12、18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生化各项指标的变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值蛋白胆固醇(LDL-C)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所上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18个月后两组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减小,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同一时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Kantola T Backman JT Niemi M Kivistö KT Neuvonen PJ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2000,56(3):225-229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fluconazole on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fluvastatin and pravastatin, two inhibitors of 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 (HMG-CoA) reductase.
Methods: Two separate randomised, double-blind, two-phase, crossover studies with identical study design were carried out. In each
study, 12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given a 4-day pretreatment with oral fluconazole (400 mg on day 1 and 200 mg on days 2–4)
or placebo, according to a randomisation schedule. On day 4, a single oral dose of 40 mg fluvastatin (study I) or 40 mg pravastatin
(study II) was administered orally.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fluvastatin, pravastatin and fluconazole were measured over 24 h.
Results: In study I, fluconazole increased the mean area under the plasma fluvastatin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AUC0–∞) by 84% (P < 0.01), the mean elimination half-life (t
1/2) of fluvastatin by 80% (P < 0.01) and its mean peak plasma concentration (Cmax) by 44% (P < 0.05). In study II, fluconazol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pravastatin.
Conclusions: Fluconazole has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with fluvastatin. The mechanism of the increased plasma concentrations and prolonged
elimination of fluvastatin is probably inhibition of the CYP2C9-mediated metabolism of fluvastatin by fluconazole. Care should
be taken if fluconazole or other potent inhibitors of CYP2C9 are prescribed to patients using fluvastatin. However, pravastatin
is not susceptible to interactions with fluconazole or other potent CYP2C9 inhibitors.
Received: 25 October 1999 / Accepted in revised form: 9 March 20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 (立普妥 )与氟伐他汀 (来适可 )对高胆固醇血症病人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 0例高胆固醇血症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组 5 0例和氟伐他汀组 5 0例 ,治疗 6周后观察比较。结果 阿托伐他汀及氟伐他汀均能明显降低TC、TG、LDL C水平 (P <0 0 1或P <0 0 5 ) ,阿托伐他汀降TC、TG、LDL C的作用强于氟伐他汀 (P <0 0 5 ) ,两药均能升高HDL C水平 (P <0 0 5 ) ,但两组比较未达到显著差异 (P >0 0 5 )。两药不良反应均比较小 ,耐受性好。结论 阿托伐他汀降TC、TG、LDL C的作用优于氟伐他汀 ,但升高HDL C水平相似 ,两药均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氟伐他汀为参照研究沥水调脂胶囊的调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 6 0例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单盲分为两组 ,分别投以沥水调脂胶囊和氟伐他汀 ,疗程 8周 ,观察调脂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血浆一氧化氮 (NO)、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oxLDL)水平的影响。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TC、TG、LDL C、oxLDL、TC HDL C/HDL C显著性降低 ,HDL C均无显著性升高 ,血浆NO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 ,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以上各指标在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 沥水调脂胶囊的降脂疗效较确切 ,且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6月人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血脂变化,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C及LDL-C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TG及HDL-C水平两项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H;现影响病情的严重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正常.不良反应主要以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以及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结论小剂量瑞舒伐他汀较辛伐他汀在降低TC、LDL-C水平方面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研究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7月至2011年9月心内科门诊和住院的78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6 min步行距离、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临床疗效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和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LVEDD、LVESD和hsCR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实验组的改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实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0.00%和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32%和6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4.65,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辅助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丹红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从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明确诊断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一般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3.33%和78.33%、15%,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